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术后1年内再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心衰并植入CRT-D患者208人,根据入院时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波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心电指标以及心脏彩超指标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对12导心电图存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探讨fQRS的出现与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①与非fQRS组比较,fQRS组QRS宽度、SPAP更大,射血分数更低,NYHA心功能分级更高(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与术后室性心律失常、SPAP、NYHA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QRS宽度、左室舒张末内径有关;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QRS(OR=4.304, p=0.001)、射血分数(OR=0.884, p=0.003)、QRS宽度(OR=1.111, p=0.002)与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独立相关;④亚组分析显示,fQRS组相较于非fQRS组,NHYA心功能分级更高、QRS宽度更宽(p0.05),随访1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fQRS可作为心衰患者CRT-D植入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符合DCM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12导联心电图上是否存在fQRS波和QRS的时限,将入选患者分为碎裂QRS波组(fQRS组)、宽QRS波组(wQRS组)和非碎裂QRS波组(nonfQRS组),比较fQRS波在DCM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3种QRS波形态的发生率,比较fQRS组、wQRS组和nonfQRS组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fQRS波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fQRS波和wQRS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onfQRS波的发生率(P<0.05);fQRS组和wQRS组的LVEF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onfQRS组(P<0.05)。结论在有DCM诊断的其他证据时,fQRS波可作为心电图诊断DCM的一个新指标,并可作为早期识别DCM高危人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冠脉介入(PCI)治疗对碎裂QRS波(fQRS)波群、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病人103例,所有病人均行PCI治疗。依据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风险评估分为低危组(58例)与高危组(45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fQRS波群检出率、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阻塞积分及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前高危组fQRS波群检出率、NT-proBNP水平、冠脉阻塞积分高于低危组,LVEF低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QRS波群检出率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术后LVEF增高、NT-proBNP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治疗可减少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fQRS波群的检出率,同时早期PCI治疗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但对近期MACE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心电图QRS波形态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碎裂QRS波)41例,B组(病理性Q波)40例,C组(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36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测三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同时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三组Ⅰ级、Ⅱ级、Ⅲ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A组、C组ⅣA级、ⅣB级、Ⅴ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比B组均较高(P均0.05)。A组、C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相比B组明显较低,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明显较高(P均0.05)。A组、B组、C组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可为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合并碎裂QRS波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10成功行PCI治疗的260例CTO患者,根据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形态分为碎裂QRS波组(fQRS组,76例)和无碎裂QRS波组(nfQRS组,184例),随访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减少,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但和fQRS波相比,nfQRS波组的患者LVEF[(42.1±3.51)%∶(53.26±4.47)%,P0.05]增加更显著,LVEDVI[(85.3±8.29)ml/m~2∶(76.14±8.05)ml/m~2,P0.05]减少更明显,NYHA心功能分级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血运重建治疗能够改善CTO患者的心功能,不合并fQRS波的患者较合并fQRS患者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70例,随访1年。20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入选试验组,50例未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入选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碎裂QRS波特点。结果下壁导联碎裂QRS波发生率高于其它区域。试验组前壁导联碎裂QRS波发生率大于对照组(35%vs. 10%,p=0.012);三个或以上区域碎裂QRS波发生率大于对照组(30%vs. 4%,p=0.008)。三个或以上区域碎裂QRS波对肥厚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敏感性30%,特异性96%。结论三个或以上区域碎裂QRS波与肥厚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警肥厚型心肌病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破碎QRS波病人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碎裂QRS时限与心律失常的联系。方法将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均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并按照有无伴随破碎QRS波(fQRS)将其分为fQRS组(80例)与非fQRS组(40例),统计两组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fQRS组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7.5%,明显高于非fQRS组的62.5%,同时fQRS组室性前期收缩720个/日发生率为29.03%,与非fQRS组对比差异显著,且fQRS组多形性室性期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逸搏及心率发生率与非fQRS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fQRS组与非fQRS组相比,Pd和Pmax均明显增大(P0.05),左室内径(LAD)稍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RS波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为高危心肌梗死病人预警的重要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电图导联上碎裂QRS波(fQRS)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冠脉病变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ACS患者,根据是否存在fQRS进行分组,分析fQRS与冠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QRS发生率明显高于不稳定心绞痛,ACS患者中fQRS组3支病变、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心脏骤停、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的发生率较无fQRS组明显升高,LVEF低于无fQRS组。2组在缓慢型心律失常[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和(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S患者fQRS主要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fQRS的出现可作为预测ACS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与合并QRS波碎裂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6年6月~2011年10月完全闭塞病变患者126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的QRS波形态分为碎裂QRS波组(fQRS组,n=48)和无碎裂QRS波组(nfQRS组,n=78),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经PCI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 VI)减少,同时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也较前明显增加,但与nfQRS波组相比,fQRS波组患者LVEF [(54.04±3.11)% vs.(50.09±4.06)%,P<0.05]增加更明显,LVEDVI[(76.58士6.19)ml/m2 vs.(79.00±8.19)ml/m2,P<0.05]减少更明显,同时6分钟步行试验显示步行距离更长[(449.42±100.99)m vs.(439.60士84.46)m,P<0.05].结论 介入治疗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心功能,而且合并fQRS波的患者较不合并fQRS波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分级及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住院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245例,统计患者生物化学指标、心电图、介入手术资料、侧枝循环Rentrop分级、术前术后心功能指标。根据心电图有无碎裂QRS波分为碎裂QRS波组(fQRS组,n=108)和无碎裂QRS波组(nfQRS组,n=137),分析两组患者fQRS波与侧枝循环分级、PCI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有fQRS波的患者侧枝循环等级比nfQRS组高,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有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脑钠肽均有下降,fQRS组与nfQRS组相比以上指标改变更加明显,且侧枝循环分级与心功能改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心电图出现fQRS波与侧枝循环分级呈正相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心功能,合并fQRS波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测定结果, 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NSTEMI患者120例被分为fQRS组(73例)和无fQRS组(47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随访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心率、血脂异常率、高血压率及糖尿病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无fQRS组比较,fQRS组左室射血分数[(63.81±5.67)%比(52.18±5.81)%]显著降低(P=0.001);既往心肌梗死率(21.28%比39.73%)显著升高(P=0.035);3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率(36.17%比54.79%)显著升高(P=0.046)。与无fQRS组比较,fQRS组MACE发生率(25.53%比45.21%)显著升高(P=0.030)。结论:出现fQRS的NSTEMI患者心功能显著差于无fQRS患者,有fQRS患者预示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124例,根据心电图结果分为,无fQRS组(62例)和fQRS组(62例)。对比两组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以及并发症。结果:与无fQRS组比较,fQRS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30.31±25.10)μg/L比(39.47±24.92)μg/L]水平、三支血管病变率(24.19%比41.94%)显著升高(P均0.05);术后室壁瘤率(9.68%比24.19%)、室壁运动异常率(67.74%比85.48%)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6.62±5.01)mm比(52.86±7.93)mm]均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52.69±10.76)%比(47.35±11.24)%]显著降低(P0.05或0.01)。fQRS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fQRS组(45.16%比14.52%,P=0.001)。结论:出现fQRS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要显著差于无fQRS患者,fQRS对其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息12导联心电图的碎裂QRS波(fQRS)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1年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STEMI患者154例,分为无fQRS、fQRS两组,随访观察1年。分别比较了各组的基本资料、危险因素及造影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异常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全因病死率。结果:①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3种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未见显著差异,fQRS组较无fQRS组肌钙蛋白I(TnI)值高,3支病变比例大;②fQRS组患者较无fQRS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LVEF<50%比例高;③fQRS组1年期随访病死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50%比例均显著高于无fQRS组,LVEF%值较低。④同组患者住院期间与1年随访比较,无fQRS组病死率和LVEF<50%比例未见显著差异;室速发生率和室壁运动异常发生率有所减少,LVEF改善。fQRS组病死率增加,其他观察指标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2导联心电图fQRS对于STEMI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心肌病(DM-CMP)是一种独立于其他心脏危险因素,由心肌功能代谢改变引起的特殊心肌病[1-2].近年来,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心肌纤维化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之一.作为心电学研究热点,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是心肌纤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fQRS)与住院期间严重心脏并发症及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6例临床资料.在入院72 h内心电图fQRS的发生情况,依据心电图是否出现fQRS分成fQRS组和无fQRS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后碎裂QRS波的发生率为52.6%(82/156),其中下壁70.7%(58/82),前壁42.3%(35/82),侧壁15.8%(13/82),下壁明显高于前壁及侧壁.fQRS组出现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心源性死亡事件明显高于无fQRS波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fQRS患者易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且病死率高,预后差.fQRS在检出和预警高危患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碎裂QRS波群是心脏病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反映心室除极异常的心电学指标。研究发现碎裂QRS波群与冠心病、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不全诊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心源性猝死等方面密切相关。现综述碎裂QRS波群上述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伴碎裂QRS波(fQR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探讨OMI患者梗死部位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根据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选择147例伴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的OMI患者,分为前壁梗死组(A组)、下壁梗死组(B组)、侧壁梗死组(C组),并对所有病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进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对比,短阵室速发生率(P〈0.05)、室早Lown分级35级发生率(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对比,室早总数〈720个/24 h(P〈0.0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的OMI患者中,梗死部位不同,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不同,进一步增加了fQRS波对OMI的诊断灵敏度,以便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I术前常规行十二导心电图(ECG)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有无f QRS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1月、6月跟踪随访ECG及超声心动图,对比两组间fQRS变化及心脏形态功能改变情况,平均随访28±7月,随访两组生存时间,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心血管死亡事件。结果 1fQRS波组中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比例高于无fQRS组,且多支冠脉血管病变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QRS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与无fQR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fQRS组心率变异性(SDNN)值低于无f RQ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两组AMI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的心血管死亡事件,fQRS组生存时间、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4两组PCI术后1月有LVEF增大及LVEDd的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少数患者碎裂减轻或消失。结论 fQRS波为评价AMI患者PCI术后的临床预后提供了另一种新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上碎裂QRS波在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变化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高血压患者102例,分为fQRS(-)组和fQRS(+)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结果共44例高血压患者检出fQRS,检出率为43.1%。与fQRS(-)组患者相比,fQRS(+)组患者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扩大(P0.01);左室质量和质量指数增加、左房最大容积增大(P0.01)。左室长轴缩短率下降(P0.01);E峰降低、A峰升高、E/A比值下降(P0.05);E峰减速度时间延长、e′降低、E/e′升高(P0.01)。fQRS(+)组左室肥厚患者比例高(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常规心电图上出现碎裂QRS波,提示患者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78例,按是否伴有碎裂QRS波分为fQRS组(62例)和正常组(116例),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终点事件(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通过Cox多元回归分析fQRS与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fQRS组患者的QT间期较长[(387.8±25.6)ms:(375.7±30.2)ms,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29.2±6.3)%:(35.6±7.5)%,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70.2±3.5)mm:(68.4±4.8)mm,P=0.01],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较高[(3644±178)pg/dl:(3270±213)pg/dl,P0.01]和NYHA分级较高(Ⅱ/Ⅲ/Ⅳ:12/23/37:32/68/16,P0.01];平均随访(15.2±3.4)个月,fQRS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72.5%∶42.2%,P0.01);Cox多元回归分析表明fQRS、LVDD、LVEF和NTproBNP是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QRS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