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显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声像图和彩色血流信号特点及在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皮肤软组织血管瘤进行观察,包括病变的大小、位置、边界、内部回声、周边及内部的血流信号密度,脉冲多普勒判断为动脉还是静脉,测血流信号速度。结果 91.3%血管瘤边界清晰,轮廓规整,显示为局限性的实性肿物图像。小的病变以低回声为主,大的病变以混合回声为主。48%(11例)显示有彩色血流信号,其中90.1%(10例)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动脉血流信号为主。2岁以下儿童的血管瘤体积明显大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病变的彩色血流信号也明显较2岁以上者丰富。成人血管瘤血流信号不丰富。大的病变较小的病变血流信号丰富。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血管瘤非常有效的方法。幼儿血管瘤体积较大,多为混合回声,动脉血管丰富。病变内部丰富的动脉血管可以作为婴幼儿血管瘤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对于成人血管瘤或进入消退期的儿童血管瘤则不适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性科学》2015,(3):32-3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病灶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血流情况,比较并分析观察指标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患者二维超声可见子宫内膜增厚,内可见不均匀回声团块,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子宫内膜病灶周边及内部常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对照组患者二维超声下子宫内膜一般无明显增厚,内常可见高回声团块,内膜与肌层分界常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子宫内膜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一般不丰富。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内部团块回声、内膜与肌层分界、子宫内膜病灶血流信号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灶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的鉴别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超声影像方法检查睾丸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选取于2011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睾丸淋巴瘤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观察和记录本组患者的超声表现特点。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14例患者睾丸淋巴瘤表现为弥漫型病变,另外9例患者表现为结节型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睾丸病变区域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其中动脉RI为低阻。结论:临床上对于睾丸肿大患者,若不存在疼痛等症状,应预先考虑淋巴瘤;并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病变区域进行检查,该检查方式能充分显示其病变特点,有明显的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74岁, 因右侧大腿肿物3年, 增大1年就诊。患者于3年前在右侧大腿发现鸽子蛋大小的肿物, 无明显疼痛、麻木等不适。肿物逐渐增大, 于1年前增至"苹果"大小, 自感坠胀不适, 遂就诊。门诊以右大腿上段内侧纤维肉瘤收入病房。既往体健, 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各系统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大腿上段内侧可见一约13 cm × 8 cm椭圆形包块, 表面无红肿、破溃, 皮肤感觉及血运良好, 余未见异常。彩色超声检查示右侧大腿内侧探及11.2 cm × 10.3 cm的低回声, 界限清, 形态尚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 间以少量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红蓝血流信号, 频谱多普勒超声测得动脉血流频谱。核磁共振成像示右侧大腿内侧肌间隙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块影(图1), 信号不均匀, 中心见环形长T1短T2信号影及斑片状稍短T1长T2信号区, DWI周围呈高信号, 中心呈低信号, 边界清晰, 邻近肌肉组织受压。右侧大腿软组织穿刺活检提示奇异细胞性平滑肌瘤, 瘤细胞怪异, 但增殖活性极低, 不排除子宫起源, 所见病变微小。活检标本肉眼观为一类圆形肿物, 体积9 cm × 9 cm × 7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检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睾丸扭转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与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患者彩超显像的特点以及对两组睾丸扭转患者检查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睾丸内部回声改变、睾丸形态饱满、睾丸内血流消失、睾丸内血流正常以及睾丸内血流减少比例情况(6.0%、40.0%、72.0%、24.0%、48.0%)都明显的高于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测患者(4.0%、18.0%、42.0%、8.0%、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睾丸切除、睾丸扭转180°的比例(6.0%、16.0%)都明显的低于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测(48.0%、46.0%),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78.0%)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测(22.0%),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睾丸扭转诊断中,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的符合率比较高,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急性附睾炎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达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60例高危急性附睾炎受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了高频超声和CDFI检查,最终均明确了患病情况。统计高频超声和CDFI检查表现及结果,将最终患病情况作为"金标准",比较使用单独高频超声、单独CDFI、高频超声联合CDFI对急性附睾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160例高危急性附睾炎受检者中共有56例最终证实为急性附睾炎,其中分别有50例、52例经高频超声或CDFI检查拟诊断为急性附睾炎;在104例证实未患急性附睾炎的受检者中,分别有12例、10例经过高频超声或CDFI检查拟诊断为急性附睾炎。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主要表现有局部肿大,附睾尾部局限性肿大,部分小结节,整体回声强弱不均匀;CDFI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主要表现有病变区域血流信号明显,血管显著增粗,附睾尾部血流信号丰富,附睾脓肿可见较多短线状、斑点状、提篮状血流信号;高频超声联合CDFI诊断急性附睾炎的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9.0%、95.0%和98.0%,均明显高于单独高频超声、单独CDFI诊断,其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与单独高频超声、单独CDFI诊断相近。结论在急性附睾炎诊断中,高频超声、CDFI检查均有典型的特征,高频超声联合CDFI诊断的急性附睾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效能理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4岁,右大腿根部包块6年。皮肤科情况:右大腿内侧近端一2.5 cm×2.5 cm大皮色包块,触之质软,内容物疏松,加压后可将其完全还纳。超声检查示:真皮区回声菲薄,其下查见大小约23 mm×18 mm×24 mm弱回声团,该团块回声与皮下脂肪层相似,无明显边界。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中下部可见大量成熟脂肪组织,外周无包膜,其上方真皮变薄。诊断:脂肪疝。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同时将检测结果与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流RI值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及对照组的患者(P〈0.05),良恶性肿瘤不同分期的血流信号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分析血液中RI值、血管分布类型、脉冲频谱舒张期切迹等指标,可有效提高盆腔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技术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科和肿瘤科诊治的180例已确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类型将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85例,子宫内膜增生为对照组95例,两组通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均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显像指标,如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血流显示率、血流阻力指数等,观察子宫形状、内膜回声,并记录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81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3例误诊,1例漏诊,准确率为95.29%(81/85);对照组中有90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3例误诊,2例漏诊,准确率为94.74%(90/95)。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为(22.43±3.29)mm,对照组为(15.93±3.45)mm;子宫血流显示率观察组为82.37%,对照组为9.29%;血流阻力指数观察组为0.43±0.03,对照组为0.67±0.03;观察组子宫体增大,回声不均匀,子宫内膜不均匀轻度增厚,对照组子宫大小形态无异常,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增厚。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症,在子宫内膜病变中能作为首选检测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病理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相关性情况。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21例子宫内膜癌高危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进行比较,对肌层浸润符合情况、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肿瘤分化程度情况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97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9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5.88%,肌层浸润符合率情况由高至低排列为无肌层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肿瘤分化、浸润程度、血流阻力指数、血流搏动指数均与肌层浸润情况相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性较高,对肌层浸润程度判定及治疗方案制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的胸腹部CT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12例患者行胸部增强扫描,9例行腹部平扫,6例行两到三期腹部增强扫描,观察患者的肺内病灶、纵隔肺门病灶情况、腹部各器官病变情况。结果胸部CT扫描显示20例患者均有肺内结节,其中12例可见气囊状空洞性结节,4例为空泡状结节,6例呈毛玻璃样模糊影,3例为微小结节,6例为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且增强扫描显示均有不同程度强化,3例伴有少量胸腔积液,2例伴有心包积液,1例有条带影。腹部CT提示7例肝脾脏肿大,2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为肾内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腹水,腹部增强扫描提示5例呈环状强化。结论肺内结节、肺内实变、空洞性病灶并腹部CT扫描多处器官淋巴结肿大提示艾滋病患者有很大可能患有播散性隐球菌病,可以提早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经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且该90例患者均在早期进行过经腹部彩超及经阴道彩超检查,对两种早期彩超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7.78%,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6.67%,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χ2=14.4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各种典型异位妊娠超声影像学表现(胚芽、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方面较传统经腹部彩超具有显著性优势,对于有效降低异位妊娠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我院近期接诊1例同胞姐妹于同一时间段出现胸壁毛细血管瘤。为探索毛细血管瘤是否具有遗传属性或与某些基因的突变有关联,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性,6岁。因不明原因,前胸部包块5年11个月,渐渐增大,家长诉大小有变化。体检见前胸部包块,小鹌鹑蛋大小,表面可见血管,无破溃,无出血(图1)。无同样家族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显示:心内结构未见异常(图2),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结果显示右侧胸壁红色瘢痕下方皮肤软组织层内未探及确切边界清晰的包块声像(图3)。处理意见: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宫颈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诊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宫颈癌组,同时选取同期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收的健康体检的3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血流信号分布、血流动力学参数、宫颈癌组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的血流信号0级、+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级、+++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PS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PSV随着临床分期的提升而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I随着临床分期的下降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的血流动力学PSV显著高于鳞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I显著低于鳞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宫颈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余桃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妇科检查并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B超进行诊断,所有患者均做病理切片,经苏术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之后统一送检。对两组患者不同病理分期诊断结果、子宫内膜各类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Ⅰ期3个不同病程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同病期内R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和血流显示率情况均比对照组患者更加准确清晰(均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比普通B超精确度更好,诊断合格率更高,具备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频彩超和常规彩超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睾丸蒂扭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高频彩超结果及常规彩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高频彩超及常规彩超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的检查结果。结果:高频彩超结果显示,多数患侧睾丸与健侧相比有所增大,其内部表现为低回声或稍强回声,可见分布不均点状回声,边界清晰,阴囊壁有所增厚,有少量或中量鞘膜腔积液。CDFI结果显示患侧睾丸内部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在诊断睾丸形态饱满,睾丸内部回声改变以及睾丸内血流正常,血流减少和血流消失上,高频彩超的检出比例(38.33%,18.33%,23.33%,45.00%,71.67%)明显高于常规彩超(15.00%,6.67%,8.33%,25.00%,41.67%,P<0.05)。同时,高频彩超在诊断60例睾丸蒂扭转上的准确率为96.67%,明显大于常规彩超(78.33%,P<0.05)。结论: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高频彩超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常规彩超相比误诊率明显减小,能够为其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右上肢肿物2月余于2016年3月4日至我院就诊。患者2016年1月4日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前臂局部包块,无局部红肿疼痛,无发热、消瘦、盗汗。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脾未见肿大。皮肤科情况:右上肢伸侧可见一个5 cm×6 cm大斑块,可见暗褐色分泌物及结痂,未见溃疡,边界清楚,周边未见明显红肿(图1)。  相似文献   

18.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皮肤各层结构,测量皮肤厚度,使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清晰显示。其中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不仅可测量病变范围,还可以观察内部血流供应及病变周围血管的数量、走行,也可应用于指导美容手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性科学》2015,(10):27-29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和病理特征。结果:对28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8例患者共发30个病灶,其中12个病灶位于宫颈,12个病灶位于卵巢,6个病灶位于子宫体。其中20个病灶内部回声均匀,10个病灶为极低回声,且所有的病灶均为后方回声增强,26个病灶边界比较清晰,10个宫颈病灶表现为叶状,10个卵巢的病灶表现为椭圆形,所有子宫内膜均完整,且病灶宫体表现为弥漫性增大,其中26个病灶血流信号比较丰富。其中28例患者的病理结果表现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主要特征为后方回声增强、极低均匀性回声,且患者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和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对小儿急性睾丸附睾炎患儿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至2016年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诊治的84例小儿急性附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检查。采用回顾性方式对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和归纳超声方法在诊断小儿急性睾丸附睾炎上的临床价值。结果超声检查提示,患儿附睾明显增大,回声出现异常上升或下降,部分患儿伴有阴囊壁增厚或鞘膜积液的情况。附睾内部发现存在丰富血供,有睾丸炎症状并发时睾丸明显变大,回声下降,睾丸和附睾头两者之间及睾丸旁并无发生高回声或中回声结节情况;有48例患儿病灶位于左侧,26例患儿病灶位于右侧,10例患儿病灶位于两侧;54例患儿附睾尾部明显增大,16例患儿附睾头部增大,14例患儿则是弥漫性增大。结论对小儿急性睾丸附睾炎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检查,能够帮助医生清楚了解附睾的性质如大小、结构和形态等,还可以全面掌握血流动力学的具体变化状况,在临床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时有突出优势,是医生为患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