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置入术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04—2009年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植入Firebird支架的患者1107例,将其按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分为A、B两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随访结果,实际随访例数为1059例(共植入支架1431枚)。结果 (1)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5%、3.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rebird支架植入术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至12个月以上更有利于降低心绞痛的发生,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延长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成功行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78例,将78例病人分为延长DAPT组(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1年后停用氯吡格雷,单用阿司匹林;试验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1年后再继续接受18个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随访时间2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命心肌梗死、靶器官重建率(TVR)和支架内再狭窄(ST),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出血以及脑梗死。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6%,低于对照组的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轻微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科100例MHD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置入EXCEL支架(聚合物可降解DES)组50例,置入FIREBIRD支架(普通DES)组5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43~74(58.4±9.2)岁。常规行PCI,术后EXCEL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一次)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6个月,随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FIREBIRD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一次)12个月,随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观察术后12个月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及造影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未发生MACCE。术后12个月内两组患者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支架血栓。术后12个月内EXCEL组主要出血1例,为消化道溃疡所致;FIREBIRD组主要出血2例,均为脑出血。FIREBIRD组总出血事件显著高于EXCEL组(P0.05)。结论聚合物可降解DES治疗MHD合并ACS患者有效,应用6个月的DAPT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冠心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均行空腹静脉血检测,测定并记录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凝聚率、凝血指标,治疗期间观察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试验组血小板凝聚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小板凝聚率。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无论是置入裸金属支架(BMS)还是药物洗脱支架(DES),DAPT已证实可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心肌梗死(MI)和死亡风险。虽然当前指南推荐置入BMS后应用DAPT至少1个月,置入DES后应用DAPT至少12个月,但随着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出现和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不同DES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限仍存争议,本文旨在探讨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不同类型支架及病变置入支架后抗血小板时限、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以及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以期对临床实践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至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但长期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给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因此应根据支架内血栓形成危险分层和出血风险进行综合考量,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并加强对患者药学监护、用药宣教和随访管理。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及潜在问题,并权衡利弊后处理,保障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置入新型药物洗脱支架(BP-SES)术后,应用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I-LOVE-IT 2研究中置入BP-SES老年患者(≥65岁)627例,其中接受6个月DAPT治疗319例(6个月DAPT组),12个月DAPT治疗308例(12个月DAPT组)。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2个月的靶病变失败(TLF,包含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12个月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包含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全部出血的复合终点)以及12个月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SYNTAX评分、靶病变个数、靶血管位置等基线造影特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累积事件,6个月DAPT组主要终点TLF发生率(7.2%比7.1%,P=0.980),次要终点NACE发生率(14.1%比13.0%,P=0.726),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2.8%比1.0%,P=0.101)与12个月DAP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明确或极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共5例,其中6个月和12个月DAPT组分别有3例和2例(0.9%比0.6%,P=0.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界标分析结果显示,在6至12个月随访期间,6个月DAPT组TLF(2.3%比1.7%,P=0.593),NACE事件发生率(4.2%比2.9%,P=0.392),出血发生率(1.0%比1.0%,P=0.961)与12个月DAP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老年患者中,术后接受6个月DAPT治疗者,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接受12个月DAPT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13年6月住院的因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老年ACS患者48例为出血组,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老年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未出血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肾功能、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负荷剂量、GRACE评分高危、联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既往胃肠病史。结果出血组年龄、肾功能减退、Hp感染、负荷剂量、联合口服PPI、既往胃肠病史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和GRACE评分高危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上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费用。方法选取2013年在哈尔滨某三甲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791例,根据支架类型分为使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者398例(A组)和使用进口药物洗脱支架者393例(B组)。A组患者置入上海微创FirebirdⅡ药物洗脱支架,B组患者置入美国美敦力Endenvor药物洗脱支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置入支架数量、临床转归、住院相关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两组患者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后降支、钝缘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病变者所占比例及置入支架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费用、检验费用及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床位费用、材料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均高于A组,药物费用低于A组(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再发心绞痛、急性闭塞、急性血栓形成等。结论国产与进口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但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可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置入佐他莫司洗脱支架的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12个月后,继续延长治疗时间能否获益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置入佐他莫司洗脱支架的患者,按照DAPT的时间分为:DAPT12个月组和DAPT>12个月组,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评价术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病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以上各终点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平均(28.4±7.4)个月,共915例患者纳入分析,DAPT 12个月组362例,DAPT>12个月组553例。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分别为3.6%和4.3%,Log rank P=0.87血运重建(TVR)分别为2.2%和2.5%,Log rank P=0.97,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各终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置入佐他莫司洗脱支架的患者,与12个月时停用DAPT仅使用阿司匹林比较,12个月后继续使用DAPT未能显示出优势,两者无明显差异,12个月时停用氯吡格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置入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大于75岁已明确诊断冠心病需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老年患者260例,观察组(140例)置入BuMA支架,对照组(120例)置入Excel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情况,并观察其在住院期间、出院后1~12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期间的心绞痛、临床出血事件等发生率及复查冠脉造影情况。结果对入选260例患者进行出院后第3、6、9、12个月门诊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有8例发生心绞痛,对照组有10例复发心绞痛,于术后12个月245例(15例患者未复查)患者复查冠脉造影示原支架内未见狭窄,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出现支架内轻度增生。两组心绞痛复发、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出血事件及支架内迟发血栓形成。结论国产BuM 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应用于大于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CAG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且单支血管狭窄75%以上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87例(151处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76处病变)均行心肌FFR测定,且在术前FFR≤0.8病人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44倒(75处病变)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支架植入数目、病变支数、住院费用及手术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心绞痛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支架植入数目、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病人术后12个月出现MACE、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联合FFR可有效减少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支架使用数目、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且术后12个月内未增加MACE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短期与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方案(DAPT)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患者2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短期组(132例)及长期组(132例),两组均使用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并于PCI术后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DAPT)方案,长期组疗程为12个月,短期组疗程为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心脑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使用Cox探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两组在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狭窄、脑梗死、出血情况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CE事件、全因死亡及出血的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总长度(HR=5.638,P=0.001)、糖尿病(HR=1.869,P=0.003)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长支架患者短期DAPT治疗的MACE事件发生风险显著高于长期DAPT治疗(Log-rank χ~2=3.998,P=0.046);短支架患者短期和长期DAPT治疗的MACE事件发生风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001,P=0.974)。结论:PCI术后短期与长疗程DAPT在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总长度、糖尿病是影响PCI预后的危险因素,而较长支架患者建议使用长疗程DAP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高出血风险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高出血风险并且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比伐卢定组)和对照组(普通肝素组),每组54例。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的TIMI血流、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4(IL-4)、30天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IMI血流无明显差异。试验组ACT达标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hs-CRP、IL-4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高出血风险患者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可明显降低出血事件及MACE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方法:将接受PCI的416例ACS患者分为非高龄组(A组,年龄0.05)。2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2%和4.0%(P>0.05),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阿司匹林长期维持治疗、氯吡格雷维持治疗时间超过12个月、合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ACS患者PCI后长期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0.048、5.396、0.181,均P0.05)。结论:75岁以上的高龄ACS患者PCI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发生率与75岁以下人群相比并未明显增加,但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仍需注意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于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自身冠状动脉首次介入治疗病变(在线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50%≤管腔狭窄直径≤70%)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共计151例患者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n=102)和金属裸支架组(n=49),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和随访6~12个月时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并在住院期间、30天和6~12个月时观察严重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151例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住院期间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在药物洗脱支架组和金属裸支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和2.0%,P=0.15)。在随访30天时,两组均无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形成。6~12个月随访期间,药物洗脱支架组和金属裸支架组比较①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3.9%vs8.1%,P=0.97),②靶病变重复血管重建率(2.9%vs6.1%,P=0.39),③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1.96%vs2.04%,P=0.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药物洗脱支架组和金属裸支架组比较,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96%vs0%,P=0.34;0%vs4.08%,P0.05)。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显示:远期管腔丢失药物洗脱支架组明显低于金属裸支架组[(0.23±0.73)mmvs(0.95±0.94)mm,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支架内再狭窄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vs25.0%,P=0.34)。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和金属裸支架对于治疗自身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安全有效,两组远期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抗治疗联合桃红四物汤对稳定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两组治疗2周后采用Verifynow系统及流式细胞仪两种方法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比较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及P选择素、hs-CRP等炎性指标。结果两组病人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Verifynow系统中PRU≥208定义为血小板高反应性,对照组血小板高反应性有12例(27.3%),试验组有5例(11.4%);两组病人服药后PR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P选择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床旁快速血小板检测仪Verifynow系统的PRU值与经典实验室流式细胞仪检测的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值存在显著相关性(r=0.337,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双抗对稳定型冠心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同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炎性反应,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尿毒症透析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特点、介入治疗及临床随访结果等。方法:研究入选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ACS合并尿毒症透析的患者22例。选择同期住院30例无尿毒症ACS患者作为对照。入院后行急诊或常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介入治疗结果、住院期间及12个月随访结果。结果:1两组患者在吸烟史、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及既往冠心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合并透析组胸痛症状、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比例较无尿毒症组少(P0.05);2ACS合并尿毒症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3支血管病变比例增加,中重度钙化比例增加(P均0.05);ACS合并尿毒症患者总操作时间高于无尿毒症组(P0.05),而在靶血管部位、支架数量、操作成功比例、并发症、造影剂用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大出血等单一终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CS合并尿毒症组联合终点(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及大出血等)高于无尿毒症组(P0.01)。结论:ACS合并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多支、弥散病变多,采用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不增加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但增加12个月随访时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及大出血等联合终点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评分是否可用于指导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治疗的CTO患者497例,应用DAPT评分工具评估,分别观察≥2分及<2分的患者采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或延长治疗(12~58个月)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出血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入组患者405例,随访时间34(28,44)个月。(1)在DAPT评分≥2分的患者中,延长双抗治疗组较标准双抗治疗组MACCE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和14.0%,P=0.040)。延长双抗治疗组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低于标准双抗治疗组,分别为(1.8%和8.6%,1.8%和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延长双抗治疗组与标准双抗治疗组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2)在DAPT评分<2分的患者中,2组MACCE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双抗治疗组的BARC 2,3,5型出血事件显著低于延长双抗治疗组(3.4%和12.8%,P=0.018)。Kaplan-Meier分析显示,标准双抗治疗组较延长双抗治疗组无出血事件生存率高(P=0.034)。结论DAPT评分可用于指导CTO患者PCI术后双抗治疗的时程,≥2分的CTO患者PCI术后给予延长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获益更多,<2分的患者给予标准时程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阿司匹林联合P2Y12抑制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时程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09年5月于新疆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置入DES,并于2014年6~9月通过电话、再住院及门诊方式随访成功的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DAPT方案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后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根据DAPT时间分为三组,A组12月(n=44例),B组=12月(n=119例),C组12月(n=87例)。分析组间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资料有无差异。平均随访时间(59.79±5.25)月。主要终点MACE:包括再发心绞痛、再次心梗、靶病变/靶血管的再次血运重建(TLR/TVR)及全因死亡;次要终点:消化道出血。比较组间主次要终点及生存曲线有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基线资料有统计学意义者与DAPT时间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基线除了年龄、支架平均直径(P0.05)外其他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年龄、平均支架直径与DAPT时间无相关性(P0.05);随访期内:三组间主要终点及总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出血发生率19.5%有高于A组(4.5%)和B组(4.2%)的趋势,主要终点生存曲线分析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004,P=0.367)。结论单中心冠心病DES置入后,DAPT不同时程组疗效相似,延长DAPT时程增加了出血风险。DES置入后DAPT治疗宜个体化,以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