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血压、心率不达标及伴睡眠障碍、抑郁情绪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男女1.5:1比例随机选取2011—2015年在邯郸市中心血站街头献血车上献血但血压(130~159/85~99 mm Hg)、心率(91~100次/min)不达标的无偿献血者200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A1组和B1组,每组100例;另按照男女1.5:1比例随机选取伴睡眠障碍、抑郁情绪的无偿献血者200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A2组和B2组,每组100例。A1组和A2组无偿献血者给予常规干预,B1组和B2组无偿献血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3个月。比较A1组与B1组无偿献血者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及干预后血压达标情况、心率达标情况、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A2组与B2组无偿献血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干预后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干预前A1组与B1组无偿献血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1组无偿献血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及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A1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达标率高于A1组(P0.05)。(2)干预前A2组与B2组无偿献血者PSQI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2组无偿献血者PSQI评分、SDS评分及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A2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通过降低血压、心率不达标无偿献血者的血压、心率而减少其献血反应的发生,通过改善伴睡眠障碍、抑郁情绪无偿献血者睡眠质量、抑郁情绪而减少其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 2 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轻中度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分别选用氨氯地平片 5mg和依那普利片 10mg ,每日一次 ,共 4周。用药前后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第 4周末 2 4h动态血压发现 ,2 4h平均收缩压、脉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氨氯地平组治疗后总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17.0 3± 8.5 5mmHg和 4 .83± 4 .82mmHg ;平均动脉压下降了 8.86± 4 .76mmHg ,依那普利组治疗后总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14 .30± 7.2 6mmHg和 5 .97± 2 .87mmHg ,平均动脉压下降了 8.74± 3.0 7mmHg ,组间比较收缩压下降幅度无差异 (P =0 .187) ,脉压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氨氯地平组脉压差下降幅度大于依那普利组 (16 .97± 14 .0 6mmHg比 8.33± 7.84mmHg ,P =0 .0 0 5 ) ,两药对舒张压的影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有效率相似 (76 .7%比 73.3% ,P =0 .76 6 ) ,达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 6 .7%比 5 6 .7% ,P =0 .4 2 6 )。氨氯地平组发生胫前水肿 2例 ,依那普利组咳嗽 5例。结论 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对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均有效 ,尤其  相似文献   

3.
选择4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进行24h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监测,计算24h全部正常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单位为毫秒,并与30例健康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白天血压无明显改变,夜间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升高(P<0.01)。且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夜间下降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正常昼夜节律消失。取平均动脉压夜间下降百分率与SDNN作相关分析,示两显正相关。结论: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已存在血压节律的改变,且此改变与心率变异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预静脉滴注晶体液和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9月在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晶体组和胶体组,每组30例。麻醉前15 min,晶体组产妇快速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胶体组产妇快速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记录两组产妇入室时(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3 min(T2)、麻醉后5 min(T3)、麻醉后10 min(T4)、手术开始切皮时(T5)、胎儿娩出时(T6)、出室时(T7)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并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期间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T0、T1、T4、T5、T6、T7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组产妇T2、T3时收缩液和舒张压高于晶体组(P0.05)。两组产妇T0、T1、T4、T5、T7时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组产妇T2、T3、T6时平均动脉压高于晶体组(P0.05)。胶体组产妇麻醉期间低血压发生率低于晶体组(P0.05)。结论与晶体液相比,预静脉滴注胶体液可更有效地稳定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麻醉期间血压,进而更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PPH)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24 h血压,记录患者午餐前,餐后即刻,餐后30、60、90和120 min连续6次血压,以最低血压值作为餐后血压。根据PPH诊断标准,患者分为PPH组(n=95)和非餐后低血压(NPPH)组(n=85)。结果:在180例患者中,PPH组缺血性脑卒中87例(91.6%),NPPH组62例(7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缺血性脑卒中、餐后心率、餐前收缩压、餐前舒张压、餐前平均动脉压和餐后平均动脉压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PH组餐后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餐前(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H和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P=0.002);餐后心率水平、餐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餐前餐后平均动脉压水平和餐前餐后平均动脉压变异值均与PPH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PPH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相关,餐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餐后心率水平,餐前餐后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血压检查前休息15 min,患者去坐位,选择右上臂肱动脉,使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进行测量,收缩压以Korotkoff第一音为记录值,舒张压以Korotkoff第五音为记录值。连续测量3次,间隔30 s/次,取平均值。选择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于抽取晨空腹静脉血液进行空腹血糖、血脂检查。结果不同脉压的高血压患者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电图异常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体重指数、心率、血糖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异常不仅与收缩压、舒张压有关,而且与脉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方法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2级和3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顿服组30例、分服组30例,顿服组每天7:00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mg和厄贝沙坦150mg;分服组每天7:00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或厄贝沙坦150mg,晚7:00服用厄贝沙坦150mg或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患者均于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采用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进行血压监测。结果:服药4周后分服组24h平均收缩压下降值、24h平均舒张压下降值和24h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大于顿服组(均P0.05);分服组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值、平均舒张压下降值和平均动脉压下降值显著大于顿服组(均P0.01);分服组24h平均收缩压平滑指数、24h动脉压平滑指数显著高于顿服组(均P0.05);分服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平滑指数、平均舒张压平滑指数和平均动脉压平滑指数显著高于顿服组(均P0.01)。治疗后分服组有18例昼夜节律由非杓型改变为杓型,显著多于顿服组的4例(P0.01)。结论:长效降压制剂联合治疗2级和3级非杓型高血压,早晚分次给药与早晨顿服相比,降压效果更好、降压更加平稳,更有利于血压的昼夜节律由非杓型恢复为正常的杓型。  相似文献   

8.
选择4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监测,计算24h全部正常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单位为毫秒,并与30例健康者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白天血压无明显改变,夜间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升高(P<0.01).且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夜间下降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正常昼夜节律消失.取平均动脉压夜间下降百分率与SDNN作相关分析,示两者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血压节律的改变,且此改变与心率变异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HRV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治疗后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组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后患者服用相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硬膜外腔注药前(C0)、硬膜外腔注药前5 min(C1)、硬膜外腔注药前15 min(C2)、硬膜外腔注药前45 min(C3)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C1、C2、C3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低于C0时,对照组在C1、C2、C3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长时血压变异与心率变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长时血压变异与心率变异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随机选择同期正常血压的中老年人120例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血压的中老年人,长时血压变异和心率变异及平均动脉压变异的呈白天增高,夜间下降,收缩压大于舒张压,高血压组大于正常血压组的特点。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及平均动脉压变异增高于正常血压的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凌晨血压特点。凌晨血压增高≥>23.58 mmHg判定为凌晨血压增高(凌晨血压增高组,n=275),凌晨血压增高<23.58 mmHg判定为非凌晨血压增高(非凌晨血压增高组, n=825)。结果:①与非凌晨血压增高组相比,凌晨血压增高组的凌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较高(P<0.01)。凌晨血压增高值与年龄相关(r=0.061,P<0.05)。②凌晨血压增高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加,凌晨收缩压、脉压增高,凌晨舒张压降低(P<0.01-0.001)。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的凌晨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低,凌晨脉压较高(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中的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性别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24 h动态血压的特点、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收集子痫前期孕妇95例进行分析,根据病情分重度子痫前期组(A组)4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49例,并选取同期年龄、孕次、孕周、体重类似的正常妊娠孕妇45名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及对比各组孕妇24 h血压及异常心电图改变的特点。结果(1)子痫前期孕妇ABPM各指标均较对照组孕妇明显升高,A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白天平均动脉压(d MAP)、夜间平均动脉压(n MAP)、收缩压负荷(SL)、白天平均心率(d HR)、夜间平均心率(n HR)、24 h平均心率(24h HR)明显高于B组(P0.05)。A及B组夜间血压下降率(MBP)10%,昼夜血压呈"非杓型"改变A组占89%,B组占68%。(2)A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昼夜血压节律性多数呈"非杓型",血压水平越高,子痫前期孕妇越容易发生异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与心肌缺血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清晨血压变化参数与对应时域的缺血 ST段演变相关性研究 ,观察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改变是否与心肌缺血改变存在相关性。  方法 :对 7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组 )以及 5 1例单纯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 ,行同步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监测 2 4小时 ,获得的血压、心率指标和 ST段压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高血压组的清晨血压 (收缩压、平均脉压、舒张压 )回升与对应时域的 ST段压低呈正相关关系 (P<0 .0 5 ,r=0 .39、0 .18、0 .33) ;尤以清晨血压回升差值 (收缩压、平均脉压、舒张压 )和心肌耗氧量与对应 ST段压低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P<0 .0 1,r=0 .38、0 .13、0 .2 9、0 .2 3) ,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清晨清醒前后血压升高与心肌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 ,且多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尤以昼夜节律消失者为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低血压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HF合并低血压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多巴胺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生物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都有所降低,观察组(86.45±12.56)min低于对照组(93.45±8.98)min;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都有所升高,观察组收缩压(108.45±12.36)、舒张压(68.98±8.97)mm Hg、平均动脉压(76.12±9.45)mm Hg分别高于对照组收缩压(93.56±10.39)mm Hg、舒张压(60.12±8.16)mm Hg及平均动脉压(69.78±8.89)mm Hg,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NT-por BNP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有所减小,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AHF合并低血压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39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22例和尼卡地平组17例,分别给予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降压,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5、10、15、20、25、30、60min、2h及离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MAP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与治疗前收缩压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h舒张压和MAP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乌拉地尔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症状的缓解及对收缩压降压效果相当;乌拉地尔起效更快且有进一步使舒张压和MAP降低的趋势;2组均可使心率下降,尼卡地平治疗早期患者心率可一过性上升,但并不显著增加心率;2种药物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地尔硫卓艹作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辅助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OPCAB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行OPCAB并给予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拔管前使用地尔硫卓艹,对照组患者使用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拔管前10min、拔管时及拔管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拔管时及拔管后10 min,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尔硫卓艹在OPCAB术后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平缓患者拔管时的血压,降低心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盐酸巴尼地平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一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巴尼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心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治疗前及治疗后3、6、8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于对照组,心率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颈动脉IMT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颈动脉IMT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颈动脉IMT上主效应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6、8周颈动脉IM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巴尼地平可有效控制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心率、颈动脉IMT及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一般人群中评价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重复性.方法:选择492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标准状态下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3次,取3次测量值均数作为平均血压水平,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检验分析3次测量值之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根据年龄和脉压分层分析可能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重复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的3次测量值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次测量值最高,第2次和第3次测量值依次降低.根据年龄分组后,在不同年龄组中的3次测量值仍是第1次最高,第2次和第3次测量值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脉压分组后,在脉压<35 mmHg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在3次测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脉压≥35 mmHg(1 mmHg=0.133 kPa)组,无论收缩压、舒张压还是平均动脉压,3次测量值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测量值随着测量次数逐渐降低.结论:电子血压计3次测量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脉压可能是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重复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和杭州市红会医院综合内科住院的血压正常老年性痴呆患者49例(男性30例,女性19例)和健康老年人45名(男性28名,女性17名)。观察两组的静息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结果病例组中35例(71. 4%)血压呈非杓型,14例(28. 6%)呈杓型,对照组中9例(20. 0%)呈非杓型,36例(80. 0%)呈杓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 92,P 0. 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显著升高(t=2. 639,P 0. 01;t=2. 728,P 0. 01),而两组24 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结论血压正常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与健康老年人不同,可能与夜间收缩压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用于婴幼儿麻醉诱导效果比较。方法:入选需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8%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6%七氟醚麻醉诱导。观察两组麻醉过程中不同时刻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即刻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心率,观察组插管前即刻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平均动脉压,观察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插管后5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和对照组同时刻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61±10秒)低于对照组(94±10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插管后发生烦躁共2例,出现体动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儿中插管后发生烦躁共4例,出现体动4例,分泌物增多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浓度(8%)七氟醚在婴幼儿麻醉中诱导效果好,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