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尽早、有效、合理的抗血小板治疗无论是对于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还是防止再梗死等临床事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替罗非班是一种高选择性非肽类、短效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具有很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金乡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STEMI合并T2DM患者524例,其中男性310例,女性214例,年龄35~78(55.7±11.8)岁。所有患者随机分成A组(262例)和B组(262例)。两组均行急诊PCI,A组置入支架,B组在A组基础上指引导管局部注入替罗非班,术后维持24h。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评价再灌注情况。心电图测定ST段回落情况。术后2h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术前和术后3d测定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两组术后1周、6个月、1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记录术后1个月内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慢血流、无复流比例减少,TIMI 3级慢、快血流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B组CKMB、cTnI以及肌红蛋白水平下降,ST段回落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较术前CRP、IL-6以及BNP均升高,而A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术后1周LVESV、LVEDV、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B组较A组LVESV、LVEDV减少,LVE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出血48例,A组出血27例,两组出血率比较(18.3%vs.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CE发生率高于B组(11.8%vs.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减轻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提高心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33例非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基础临床情况、48 h及30 d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硝酸甘油日用量、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集聚率。结果:2组基础临床情况、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病死率和血小板集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日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盐酸替罗非班能显著减少非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和硝酸甘油日用量,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功能,明显降低血小板集聚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采取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院内及院外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未增加大出血等院内及院外心血管事件(P均〉0.05)。结论 ST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溶栓治疗,未增加患者近期及远期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5.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蚀损及继发性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l)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开展,及多重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明显降低了AMI患者的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国内外众多研究已证实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助于真正恢复冠脉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使PCI前后获益。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蚀损及继发性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开展,及多重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明显降低了AMI患者的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国内外众多研究已证实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助于真正恢复冠脉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使PCI前后获益。  相似文献   

7.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将会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助于真正恢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目前国际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以阿昔单抗居多,而替罗非班在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少见,其应用价值尚不肯定。现将专门对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高于对照组,心脏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低于对照组的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能显著改善各心脏功能指数,临床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以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为目的,分析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120例STEMI患者,随机双盲将其分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早期应用组于术前30分钟给药,并维持至术后36~48小时。对术前罪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术后TIMI血流及心功能[术后即刻及术后3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进行评价。对术后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安全性评价。对住院期间及术后30天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随访。结果:早期应用组PCI前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TIMI 0级32(53.3%)vs.46(76.7%),3级15(25.0%)vs.6(10.0%),P<0.05]。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慢血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功能显示,早期应用组LVEF及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LVEF(58.63±6.78)vs.(51.72±8.34)%,P<0.05;BNP 145(80,290)vs.210(90,480)ng/L,P<0.05];术后30天两组LVEF及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MACE发生率早期应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3%vs.15%,P<0.05);术后30天(5%vs.23.3%,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TIMI血流分级,及早恢复PCI术后心功能,减少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院前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30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院前替罗非班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30 d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TIMI血流分级,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死亡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死亡数、病死率和血小板集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应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能显著减少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功能,明显降低血小板集聚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冠状动脉用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STEMI患者共96例,根据替罗非班用药方式将48例冠状动脉用药纳入观察组,将其中48例静脉注射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术后3个月心肌血流灌注指标(校正TIMI帧数)。记录术后1年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LVEF高于术前,LVEDD、LVESD低于术前,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校正TIMI帧数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即刻、术后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a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_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高危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转运PCI的老年STEMI高危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替罗非班)50例和对照组46例,分析两组术中梗死相关动脉(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住院及出院3个月期间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比较两组住院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变化。结果观察组TIMI、TMPG在术前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TIMI、TM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事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复查LVEF,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老年STEMI高危患者转运PCI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改善术前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和心肌灌注,并且能明显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摘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于黑龙江省红兴隆中心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患者共58例,以单纯行PCI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同手术期大出血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术中术后血流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行直接PCI前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G),梗死相关血管(IRA)自溶、ST段回落50%、术中无复流发生率,穿刺点出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MPG均优于对照组(u=-2.113、-2.426,P=0.034、0.015),IRA自溶、ST段回落50%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术中无复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液灌注,有效促进微循环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PCI,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术后48 h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 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其可有效改善患者TIMI血流及心肌灌注,且并不增加MACE、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国产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7月收治STEAMI患者60例,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且≤3 h能接受溶栓治疗并在1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成常规组(24例)和联合组(36例)。常规组用尿激酶150万U 30 min内静脉滴入。联合组在溶栓同时应用替罗非班。两组均配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记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CAG,观察间接和直接冠脉再通指标、院内心脏事件、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在冠状动脉间接指标再通率、直接指标再通率、溶栓后胸痛缓解时间、CK-MB峰值、CK-MB达峰值时间、1周后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1周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平均住院天数、院内紧急血运重建、院内再发心肌梗死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心电图ST段回落≥50%、1周后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TIMIⅡ级、1周后后心肌TMPⅢ级、1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院内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院内心脏事件方面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溶栓24 h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计数和出血事件方面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 h的STEAMI在早期静脉溶栓的同时联合应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改善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方面优于常规溶栓组,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开始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的疗效。方法入选84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有胸痛症状分为替罗非班组(n=61)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替罗非班对患者冠状动脉血流、PCI术后1hST段回落、CK-MB峰值及出血副作用的影响。结果支架置入术前替罗非班组TIMI1级血流发生率及支架置入术后TIMI3级、2级血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CK-MB峰值、PCI术后1hST段完全回落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发生轻微出血的比率分别为29.5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支架置入前后的TIMI血流,有利于缺血心肌的再灌注,但同时增加轻微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近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PCI术前均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用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1周内均无死亡,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替罗非班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5例(8.3%),对照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10例(16.6%).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事件较对照组无显著增加,证明替罗非班在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使用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4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4例;观察2组血小板聚集率、出血风险、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PCI术中TIMI 3级获得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611.76±312.12)ng/L vs(1165.32±899.62)ng/L,P0.01;(854.37±395.64)ng/L vs(1209.74±865.99)ng/L,P0.01]和血小板聚集率[(12.89±6.24)%vs(47.22±9.72)%,P0.01;(32.64±7.08)%vs(47.89±9.77)%,P0.05]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和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且能明显提高术中冠状动脉造影TIMIⅢ级获得率,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可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发病12 h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早期组(冠状动脉造影前1~3 h应用替罗非班)和即刻组(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应用替罗非班),每组120例。观察2组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和梗死区心肌灌注(TMP)分级,PCI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结果与即刻组比较,早期组PCI前TIMI 3级血流和TMP 3级比例明显升高(30.8% vs 10.8%,33.3% vs 12.5%,P0.05);早期组PCI后TMP 3级明显升高(77.5% vs 51.7%,P0.05)。早期组发生MACE 3例,即刻组4例(2.5% vs 3.3%,P0.05)。结论对STEMI急诊PCI的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及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