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针刺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推拿与单纯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分到以下72组:A组(单纯针刺组)、B组(针刺结合推拿组).通过观察简化McGill疼痛问卷以及疗效标准以评定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9.19%,B组为94.87%,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PRI、PPI、VAS上,针刺结合推拿组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更有利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止痛.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体现近年来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将相关文献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但其发挥疗效的机理尚不明确,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异常所致。多发生于心血管病和内科各种疾患的急性期、活动期和危重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长期以来,心律失常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病症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心。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针刺对实验性动物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毫针针刺法可采用常规针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也可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其他针法 ,如头针针刺、耳针针刺、芒针针刺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针刺对实验性动物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毫针针刺法可采用常规针刺与醒脑一筹莫展窍针刺法,也可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其他针法,如头针针刺,耳针针刺,芒针针刺。 相似文献
8.
9.
针刺结合龙氏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龙氏手法与单纯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方法按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方法。通过观察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及疗效标准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3%,对照组为90.91%,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VAS、PPI、PRI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更有利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止痛。 相似文献
10.
11.
12.
红花对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运动作用机理的在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红花(CTL)对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运动的影响,并探讨一氧化氮(NO)在其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明确红花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方法:取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20只,以乌拉坦腹腔注射行基础麻醉,氯醛酮耳缘静脉注射维持麻醉,气管插管置家兔于自发呼吸状态,同步记录呼吸、血压。在活体情况下运用血管运动诱导法诱导出血管运动后分别观察静注CTL后血管运动的变化及应用NOS抑制剂L-NMMA对其的影响,将结果摄录到监视器上,用暂停功能测量。结果:静注CTL后可使由去甲肾上腺素(NA)诱导出的血管运动被抑制于舒张状态,应用L-NMMA后CTL的作用未受影响。结论:CTL抑制血管运动的作用机制不是通过内源性NO介导的。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大鼠实验性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应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对针刺组与模型对照组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表明针刺能使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下降 ,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降低 ,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证明针刺在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同时对其脂代谢紊乱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亦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不断报导有关针灸疗法的机制问题。一般认为,针灸疗法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抑或是血管、淋巴等途径而发挥作用的;但其观点、实验和依据等,仍不足以获得统一的论证。尤其对于神经-体液以及内分泌方面的研究,尚属不多。李景荣曾发现针刺后肾上腺皮质增厚、重量增加;米山博久报导,施灸五日,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但对针刺后肾上腺的实质变化,并未进一步阐明。我们有鉴于此,即以动物作实验,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针刺对肾上腺组织的影响,从而探求针刺疗法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刺激内关穴和尺泽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T波、S-T段的影响。方法取两只实验用健康家兔随机分为针刺内关组和针刺尺泽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作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观察、记录电针刺激内关穴和尺泽穴后的家兔心电图T波、S-T段变化,并比较两组实验数据。结果针刺内关组心电图T波、S-T段改善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针刺尺泽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家兔为实验研究对象,人工造成失血性休克的病理模型。采用针刺双侧合谷以观察实验家兔的动脉血压、心率、减压反射,尿量及死亡率等指标的变化。探讨针刺抗休克疗效及其初步机理。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高胆固醇血症家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电针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胃经的"足三里"和脾经的"三阴交",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组家兔血清T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HDL-C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TG和动脉硬化斑块有下降趋势。结果提示足三里和三阴交有调整高胆固醇血症家兔TC和HDL-C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