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30岁男性患者头顶多发暗红色圆形丘疹、结节3年,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外,余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皮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血管显著增生,伴有以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浸润。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相似文献   

2.
表皮内水疱     
1组织病理读片 图1显示表皮内可见张力性大疱和数个小水疱,呈椭圆形,两端钝圆,疱液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少许不典型的棘层松解细胞。表皮棘层细胞间水肿及海绵形成,伴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层血管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呈烂状或散在浸润。  相似文献   

3.
报道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男,53岁。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5年,加重3个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外毛根鞘细胞间水肿,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毛囊内见脓疱,内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真皮内毛囊及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给予雷公藤多苷、米诺环素等治疗后,皮损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例运动诱发的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上进行了观察。 患者运动前后的临床、组织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为:运动后3小时内出现荨麻疹性损害,10小时后增加并部分变为紫癜,紫癜延至72小时后消失留有色素沉着;运动前及24小时后白细胞分类变化不大。组织病理学显示运动后3小时真皮血管周围主要为嗜酸粒细胞,10小时则以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为主,且一直维  相似文献   

5.
报告一例变应性肉芽肿病。患者,女,33岁,过敏性哮喘6年,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月来出现双下肢丘疹、结节、溃疡伴瘢痕形成,腓肠肌疼痛2周,皮损病理示血管炎和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确诊为变应性肉芽肿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结节性痒疹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结节性痒疹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 34例结节性痒疹患者发病原因以昆虫叮咬等较为常见。病程较长。皮损以半球样结节,苔藓样变为主。病理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假性上皮瘤样增生最为常见;真皮中以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皮浅层纤维化、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最为常见。结论国人34例结节性痒疹的发病原因与"经典结节性痒疹"的病因大致相同,病理表现上与国外描述的"经典结节性痒疹"对比发现,国人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较普遍,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性脂膜炎(EP)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6.40±20.16)岁,病程1个月~2年。皮损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也可表现为荨麻疹样丘疹和斑块,瘙痒剧烈。实验室检查:5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2例骨穿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形态正常;1例骨穿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皮肤组织病理示皮下脂肪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累及小叶和(或)间隔,部分伴有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皮损可消退,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反复;单纯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者,疗效不佳。结论:嗜酸性脂膜炎皮损变化多样,临床不易辨认,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性,但查找潜在病因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报告成人Still病1例.患者女,38岁,因四肢关节疼痛伴全身反复出现红斑、风团半年,初步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可见棘层细胞轻度增生,真皮水肿、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分布的嗜酸粒细胞,未见明显白细胞碎裂.结合临床表现最后诊断为成人Still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患者男,48岁。颈部反复出现浸润性深红色斑块拌毛细血管扩张二十年。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下层血管周围较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合临床所见可符合面部肉芽肿诊断。  相似文献   

10.
组织病理特征 图1的组织病理特征是皮下脂肪小叶以及小叶间隔弥漫的炎性细胞浸润,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许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未见脂肪坏死以及血管炎表现.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2岁。右侧乳头出现红色结节伴瘙痒3个月,无明显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管腔不规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突起,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14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次全切术后7周,双小腿红肿2周。体检:双下肢可见大片水肿性红斑,界限不清,触诊有浸润感,无压痛,皮温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灶性海绵水肿,真皮浅层水肿,真皮全层可见血管周围及胶原束间多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周围见中等密度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蜂窝织炎。  相似文献   

13.
报告成人Still病1例。患者女,38岁,因四肢关节疼痛伴全身反复出现红斑、风团半年,初步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可见棘层细胞轻度增生,真皮水肿、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分布的嗜酸粒细胞,未见明显白细胞碎裂。结合临床表现最后诊断为成人Still病。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8岁,左面颊部皮下肿块3年余。皮肤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增多,血管、附件周围团灶状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少许肥大细胞浸润,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层见淋巴样滤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木村病。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8岁,左面颊部皮下肿块3年余。皮肤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增多,血管、附件周围团灶状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少许肥大细胞浸润,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层见淋巴样滤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木村病。  相似文献   

16.
报告持久性隆起性红斑1例。患者男,51岁,汕头人。面部、躯干、四肢关节伸侧出现紫红色结节、斑块伴轻度瘙痒1年半。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正常,真皮中、上部弥漫性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伴嗜酸性粒细胞和少许淋巴细胞,个别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壁及血管周可见嗜中性白细胞浸润、核尘及管外红细胞。诊断符合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患者女,56岁,躯干四肢红斑丘疹脓疱伴痛痒8个月余。组织病理:浅表结痂,轻度角化过度,局部表皮轻度增生,可见少量角化不良细胞,表皮下脓肿形成,真皮浅中层见较弥漫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内皮肿胀伴中性粒细胞浸润,未见明确血管炎改变。诊断: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结合病例及相关文献,对此少见病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1岁,反复全身红斑、丘疹、结节伴瘙痒2年。类风湿因子测定为60.70 IU/m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115.39 RU/mL;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呈银屑病样增生,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炎,浸润的炎症细胞以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脂肪小叶周围见较多嗜中性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大片胶原变性、红染。诊断: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2岁。四肢皮肤水肿、硬化1年。查血嗜酸粒细胞340×106/L;ANA1:40(+)。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可见片状淋巴细胞、较多嗜酸性粒细胞。诊断为嗜酸性筋膜炎。给予强的松、西米替丁、青霉胺口服并联合物理疗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男,18岁。发现全身淋巴结及肝脾大4个月,面部、四肢皮疹20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至皮下纤维脂肪层中可见多灶性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透明,没有明显异形性。小血管增生,可见血管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诊断为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