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他汀类药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调脂治疗的“里程碑”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与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有重要的独立于调脂的多重作用,即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他汀类多效性的药理学基础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主要表现为其对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的限速酶—3羟3甲基辅酶A(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减少细胞内的游离胆固醇,加速循环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残粒(I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清除,最终直接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LDL的水平。除了对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直接…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他汀类药物即 3羟基 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 3-methylglutaryl-coenzymeA ,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名称词尾均为statin ,统称为statins,即他汀类 ) ,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 ,继而上调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 ,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 ,此外还可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的合成。由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地降低LDL -胆固醇 (LDL C)和总胆固醇 (TC)水平 ,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因而已成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最常用的药物。所以 ,他汀类药物的发现 ,给高胆固醇血症…  相似文献   

3.
罗远英  滕日添 《内科》2007,2(6):973-975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关系,流行病学提示高胆固醇血症与缺血性卒中呈正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新一代强效降低胆固醇药物-他汀类降脂药进行了大规模临床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就,研究表明:积极降低胆固醇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cmic attack,TIA)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对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TIA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他汀类药物降脂机理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可使HMG-COA转变为羟甲基戊二…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降低总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溶性他汀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后经肝脏清除.因此,肝脏是他汀类药物发挥药理作用以及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2~2014-07该院收治的96例ACS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常规组40例和他汀类药物组56例。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组再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28例,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大剂量组采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常规组和他汀类药物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和他汀类药物组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类药物组TC[(4.34±0.63)mmol/L]、TG[(1.56±0.52)mmol/L]、LDL-C[(2.43±0.62)mmol/L]分别较常规组[(5.21±0.75)mmol/L、(2.15±0.73)mmol/L、(2.91±0.81)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类药物大剂量组TC[(4.04±0.65)mmol/L]、TG[(1.24±0.57)mmol/L]较小剂量组[(4.65±0.68)mmol/L、(1.75±0.74)mmol/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ACS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脂代谢水平,且大剂量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Statins)明显降低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事件.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阻断HMG-CoA转变为胆固醇的前体甲羟戊酸,并反馈性激活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使得胆固醇的合成减少,清除增加,从而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另外通过抑制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降低三酰甘油,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益处通常认为是降低LDL-C水平,随着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增多及基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他汀类药物产生的获益远大于降脂作用本身,并且观察到使用他汀在其降脂作用尚未显现时即可产生获益,提示他汀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其他作用,称之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  相似文献   

7.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过去10余年中,国内外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血脂干预临床试验.这些研究结果有力证实,降低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心血管病患者其高危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因而降胆固醇达标被视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策略.确凿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合理应用此类药物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其胆固醇水平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另有一些患者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已成为提高血脂达标率的重要羁绊.此外,为使胆固醇达标,应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也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他汀类药物剂量加倍后其降胆固醇作用仅增加6%左右,但相关不良事件(特别是肝酶升高、肌病以及对糖代谢的影响)的风险与他汀类药物剂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 (statins)即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是一类强有力的调脂药 ,主要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阿伐他汀、氟伐他汀、美伐他汀及西伐他汀等。国际上已有多项大规模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证实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3 ] 。近期的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病的益处已远远超过其调脂作用所带来的效应。本文即对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综述如下。1 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HMG -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 ,是体内催化乙酰辅酶A合成甲羟戊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 …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但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幅度在个体间差异由10%-70%不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很多,例如,疾病的发病机制,严重程度,药物的相互作用,患的年龄、性别、营养状态、肝肾功能以及伴发疾病等。但目前认为,参与药物代谢的酶,转运蛋白、受体和其他药物靶蛋白的遗传多态性(polymorphism)对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并能够中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1994年发表在Lancet杂志的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 4S)试验是最早证实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冠状动脉事件并降低死亡率。尽管如此。目前他汀类药物并没有像指南中所建议的那样得到应有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该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减少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合成,降低循环血液中LDL-C,从而达到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疗效[1]。然而他汀类药物对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灶中的脂质沉积作用并不明显。已知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或其主要蛋白质组分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是体内逆向胆固醇转运的关键作用因子,通…  相似文献   

12.
<正>在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之前的时代,学者们认为胆固醇稳态完全依赖于严格的细胞内调节系统。他汀类药物通过拮抗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降低肝脏胆固醇合成,成为目前调脂治疗的基石。但在临床实践中,有部分患者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此外,任一种他汀类药物剂量倍增后,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为6%,即使联合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许多患者LDL-C水平仍然不能达标。  相似文献   

13.
在过往防治冠心病当中,经验提示他汀类药物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坏胆固醇)降低,而烟酸类药物可使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称好胆固醇)升高,同时还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因此,如将烟酸和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特别是使低密度脂  相似文献   

14.
<正>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选择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对血脂最主要的影响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这种作用强于其他任何一种降脂药物,除此之外,他汀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范围内卒中是最重要的致残病因之一。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除降脂效应外,他汀类药物还存在不依赖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其他许多作用机制。另外,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慢性肝病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发病率日益增高,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对NAFLD患者的卒中预防十分重要.他汀类药物是最重要的一类降胆固醇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ydroxy-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上调肝脏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降低循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有效降低卒中风险.此外,他汀类的多效性以及对胆同醇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能减缓或防止NAFLD的进展.由于他汀类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的不良作用,是否能应用于慢性肝病患者存在较大争议.现有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可在NAFLD患者中安全使用,通常无需监测肝酶,过分关注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反而可能采取不恰当的停药,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高.为此,他汀类对NAFL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探讨定期检测肝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门诊就诊心血管病患者,了解其所用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每月复查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结果所用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为10~20mg/d,治疗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而肝酶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肝酶升高3倍以上者所占比例低。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低剂量应用时对肝脏损伤小,没有必要频繁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脂质代谢异常和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已被众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是抗AS治疗的基石.过去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降低LDL-C水平而达到抗AS目的.近年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明确的抗炎症作用,但是炎症能否成为他汀类药物治疗AS的独立靶目标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而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近期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独立于降脂以外的修复血管损伤的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修复内皮、促新生血管生成、稳定斑块等。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降脂药物临床应用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余年,临床上采用强效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在许多种类的人群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肯定了大幅度降低胆固醇在冠心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他汀类药物不仅通过强效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对许多与胆固醇代谢相关或不相关的疾病产生有益作用。所以,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将可能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大量的研究已充分地证明,这类药物通过有效地降低血浆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