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率变异性(HRV)及QT间期变异性(QTV)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86例作为AMI组,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45例和非前壁心肌梗死组41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39例和存活组47例;根据室性心律失常分级量表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42例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44例。另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7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MI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同亚组AMI患者HRV指标〔时域分析指标: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频域分析指标:总频谱成分(T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LF/HF比值〕和QTV。结果 AMI组患者SDNN、RMSSD、SDNNIndex、TF、LF、HF及QTV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F/HF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患者SDNN、RMSSD、SDNNIndex、TF、LF、HF及QTV小于非前壁心肌梗死组,LF/HF比值大于非前壁心肌梗死组(P<0.05)。死亡组患者SDNN、RMSSD、SDNNIndex、TF、LF、HF及QTV均小于存活组,LF/HF比值大于存活组(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SDNN、RMSSD、SDNNIndex、TF、LF、HF及QTV小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LF/HF比值大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 HRV及QTV与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其对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观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 47例糖尿病患者和49例正常对照组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分析指标为: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ANNindex)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结果 糖尿病患者HRV的各参数指标SDNN(86.06±35.97)ms、SDANNindex(77.83±34.72)ms、rMSSD(21.11±18.20)m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眼低病变的患者各参数指标较无并发症者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糖尿病组rMSSD病变发生率最高(46.81%),这与糖尿病早期出现迷走神经病变相一致.结论HRV作为一种测量心脏自主神经的定量检测方法,具有灵敏、简便、无创伤性的特点,为早期发现糖尿心脏自主神经障碍,及早防治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测老年糖尿病心率变异 (HRV)的变化及对诊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  方法 老年糖尿病组 3 6例及正常老年对照组 40例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HRV时域分析指标为 :2 4h平均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NN) ,连续 5min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ANNindex) ,连续 5min正常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 ,相邻正常R R间期差值均方根 (rMSSD)。  结果 糖尿病组SDNN ( 83 2 8± 3 7 5 9)ms ,SDANNin dex( 75 1± 3 6 49)ms ,SDNNindex( 3 1 0 3± 16 0 9)ms ,rMSSD( 2 1 13± 2 0 5 9)m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rMSSD病变发生率最高 ( 5 0 % )。  结论  HRV可作为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心脏自主神经障碍的一种方法 ,指导临床及早预防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AMI患者125例,住院期间发生MVA 36例(MVA组)、未发生MVA 89例(非MVA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予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监测24 h心电活动,采用心电散点图技术分析和测量24 h QT间期变异性(24 h QTV)、24 h正常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时间(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dex)。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患者MVA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AMI患者MVA的诊断价值。结果 MVA组24 h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均显著低于非MVA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钾及Killip分级3、4级是AMI患者MVA的独立危险因素,24 h QTV、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QRS波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VA)的概率的相关性。方法参照12导联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将AMI老年患者114例分成A组(160 ms)36例,B组(120~160 ms)45例,C组(120 ms)33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心率变异性(HRV)及VA发生结果。结果 3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Ⅲ级(χ2=7.903,P=0.019)、ⅣB级(χ2=8.962,P=0.011)VA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且均为A组发生率最高,C组最低;3组HRV指标包括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 min 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RMSSD)、超过50 ms百分比的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p NN50(%)〕和三角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均为A组最低,C组最高。结论老年AMI患者QRS时限异常与VA的发生率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吴宁  张晓梅  徐春芳  张赤  郑奕 《山东医药》2008,48(22):84-85
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健康者的心电学、心脏形态学指标。结果AMI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窦性心搏间标准差(SDNN)明显低于健康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V、QTC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室性心律失常(VA)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V、QTCV、SDNN、LVd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0.01)。提示QTV、QTCV、SDNN、LVd均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BPV)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4月,对1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7d家庭自测血压以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家庭自测BPV三分位分为低变异性组56例、中变异性组62例和高变异性组54例。结果与低变异性组比较,中变异性组和高变异性组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的差值均方根(rMSSD)及低频明显降低(P<0.05);与中变异性组比较,高变异性组SDNN、SDANN、rMSSD及低频明显降低(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缩压变异性与SDNN、SDANN、rMSSD和低频呈负相关(P<0.05),与极低频呈正相关(P<0.05);家庭舒张变异性与吸烟呈正相关(P<0.05),与SDNN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BPV与24h心率变异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L)治疗尿毒症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对40例HDL者(A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B组)进行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HRV各项指标:24h内全部正常R-R间距标准差(SDNN),24h每5min窦性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每5min窦性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两个相邻窦性R-R间距互差>50ms的心跳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窦性R-R间距差值的均方根(RMSS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毒症者的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HRV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HRV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提示尿毒症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室性早搏频次与心律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24 h监测室性早搏5 000次以上患者25例、室性早搏100次以下25例及正常人25例的各项时域指标.结果 发现室性早搏5 000次以上患者的24 h内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各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较正常人减低(P<0.05),而室性早搏100次以下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室性早搏患者的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调控功能明显受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0),检测两组患者的HRV和心功能,并分析HRV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内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 within24 h,SDNN)、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平均标准差(mean 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 per 5 min segment within 24 h,SDANN)、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 R-R interval per5 min segment within 24 h,ASD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 standard deviation,rMSSD)及相邻正常心动周期≥50 ms的R-R间期差值构成比(composition ratio of R-R interval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cardiac cycles≥50 ms,PNN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睡眠状态时SDNN、SDANN、ASDNN、r MSSD及PNN50均高于清醒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状态和清醒状态时的SDNN、SDANN、ASDNN、r MSSD及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心室充盈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和晚期心室充盈心房收缩血流速度峰值(A峰)的比值(E/A)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NN、SDANN、ASDNN、rMSSD与LVEF、E/A呈正相关,与LVEDD、LAD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HRV呈低表达,且与心功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及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采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螺内酯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及rMSSD明显增加,左心重构指标LVEDD、LVESD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P<0.05)。结论螺内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探讨其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Holter检查系统检测了36例CHF患者HRV指标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每5min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24h内每5min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数(PNN50)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CHF患者HRV各时域指标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DNN,SDNNI与LVEDD,LVPWT呈负相关(r=-0.337~-0.362,P<0.05);rMSSD,PNN50与LVEDD,LVESD呈负相关(r=-0.142~-0.433,P<0.05);rMSSD、PNN50与LVEF呈正相关(r=0.387~0.464,P<0.05~<0.001)。结论:CHF患者HRV下降,并与心室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对未经正规治疗的90例HLD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观察组HLD肝型、脑—内脏型平均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距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距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HLD脑型SDNN、SDANN、rMSSD、pNN50与脑—内脏型比较,P均<0.05;HLD脑型SDNN、SDANN与肝型比较,P均<0.01。ChildB、C级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与Child A级患者及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论肝型及脑—内脏型HLD患者HRV明显降低,且肝硬化病变程度越严重,HRV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及辛伐他汀片等常规治疗。稳心颗粒组加服稳心颗粒9g,3次/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行三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HRV的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标准差(SDANN)、全程每5mi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全部R-R间期中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心搏数所占比重(PNN50)。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HRV指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心颗粒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可改善HRV,对预防心源性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入选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n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NOHCM)病人3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病人25例,健康正常者40名为对照组。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3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心律失常的差异,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包括24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所有邻近窦性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相邻两个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HOCM组及NOHCM组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在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Index、PNN 50上低于NOHCM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在HOCM组及NOH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及NOHCM组的各项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R on T现象、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在HOCM组均高于NOHCM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在HOCM组与NOH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CM病人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提示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平衡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特别是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心)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甲减心患者(39例)HRV的时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39例)进行比较。结果甲减心组平均R-R间距(RRI)、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IDX)、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IDX)、R-R连续差异平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减心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功能均受损,可能为甲减心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探讨心脏功能状况对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一年110例病人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监测24 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SDDN),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内每5 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5),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并以心脏彩超探测出心脏射血分数(EF),分析心率变异性各指标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射血分数50%病人HRV中的SDNN,SDNN5,PNN50较EF≥50%病人明显降低,并有一定相关性。而SDNN5,RMSSD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衰病人HRV相关指标下降,并与心脏功能状态有一定相关性。HRV与EF测定为判断疾病预后、指导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与HRV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20年1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病人234例,根据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128例)和冠心病组(106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排除冠心病的病人设为对照组(88例)。收集各组病人临床资料、化验指标、心脏彩超及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包括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总数与窦性R-R间期直方图的高度之比(TRI)、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占窦性心律的百分比(PNN50),比较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病人临床资料,同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分析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与HRV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的SDNN、rMSSD、PNN50、TRI、最快心率均低于对照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率减速力(DC)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200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175例。比较两组患者DC、24 h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所有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左心室收缩压(LVP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DC与AMI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DC低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LVPS、LVEF低于存活组(P0.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C与AMI患者SDNN(r=0.362)、SDANN(r=0.396)、RMSSD(r=0.125)、LVEF(r=0.492)呈正相关(P0.05)。结论 DC与AMI患者预后、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0例正常人HRV的各项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均值(SDNN ID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 AM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 IDX、rMSSD均显著降低(P<0.01)和PNN50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明显受损,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失调。且与AMI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