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本科教学中以《伤寒论》方证为支点,将基础理论与诊断、方药知识通过思维导图鲜明的发散连图有机整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伤寒论》知识框架的整体把握;同时,在重点或难点问题上,配合微信网络平台及学校教务管理学习系统,以课后微课小视频形式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对学生理解不清晰的内容,及时进行慕课视频补充,将课堂和课下网络有机结合,既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促进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课后问卷调查反映出思维导图结合慕课教学可有效提高《伤寒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课程间知识的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2.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方式展现知识关联,可用于整理知识框架。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伤寒论》课程"六经-方证"知识框架的构建具有的重大教学意义。本文从具体实施过程、框架成果展现及课堂反馈三方面撰文,从实际例子展现思维导图对《伤寒论》教学课堂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一部衔接理论和临床实践,使中医体系理、法、方、药诸环节贯穿,提出诊治疾病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著作,是中医从业人员的必读书。文章主要从正确对待《伤寒论》;探索学习《伤寒论》的路径;《伤寒论》方法的临床验证三方面进行阐述。对《伤寒论》原文通篇应反复阅读、背诵,逐步理解每一条文。方证对应可作为入门学习《伤寒论》的第一步方法,从临床应用六经诊疗辨证论治的过程,真切感受经方的快捷、神奇疗效。同时,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嫁接"用好仲景方,更要举一反三,学会启迪思维模式,掌握解决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方剂学》线上、线下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理法药方"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知识融合,为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夯实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微助教平台导入学习内容和教学评价设计,在教学前测、参与教学、后测和小结的教学环节中,以阅读资料、签到、分组讨论、答题、互评自评等形式实施课堂教学和评价。线下以病因、病证为中心多角度贯穿性整合思维,采用半开放和全开放式线性思维导图结合传统考核的形式实施融合总结评价。结果构建和实施了微助教+线性思维导图教学和质量评价设计,创建了基于此教学设计的《方剂学》移动教学平台结论《方剂学》微助教+线性思维导图教学和质量评价设计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教学的时代特征,既能提高知识目标的教学质量;更能发挥《方剂学》作为桥梁课程的学科功能,为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夯实中医辨证论治思维。  相似文献   

5.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由《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三门课程组成,旨在阐明和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指导临床各科的辨证施治。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既有鲜明的理论性,又有中医临床的实践特色,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和基石。由于该学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课程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基础课程之一,借助于演示教学法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剖析应用Flash动画技术对《伤寒论》中的重点方证条文进行动画短片演示教学的优势,阐明了以形象生动的动画视频方式展现《伤寒论》方证的发病途径及方式、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预后发展及方药组成思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补、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借助此种动画演示的形式,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伤寒论》的兴趣,使之较快地接受与理解《伤寒论》条文内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挥伤寒论课程作为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教研组将实践教学引入中医本科生《伤寒论》授课过程中,将理论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伤寒论》理论授课以原文讲解为中心,阐发《伤寒论》的重点、难点;以六经辨证为纲,选择历代医家或授课教师的典型医案、疑难病证(患者照片或临床实时录像),师生互动,培养和煅炼学生的辨证思维方法和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跟随授课教师到临床诊治疾病,参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全过程;以小组为单位,以课堂所举案例和临床所见病例为对象,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伤寒论》方证和条文,得出诊断和治疗结果,并由学生以幻灯片形式在课堂展示和讲解。通过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和要求学生撰写跟诊体会,评估教学效果。《伤寒论》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培养过程中提前介入临床实践的环节,是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理论脱离实际这一不足的最好途径,是经典理论教学的深化和优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衔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经典课程,伤寒论向来是各大中医药院校的重点课程。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推进,对外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培养能够准确应用英语将伤寒论基本内容与思维模式向国际传播的人才是未来《伤寒论》教学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开展伤寒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自身特色,从教师队伍和学生需求出发,对伤寒论双语教学的开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基于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生成方法的Sunshine图,发现《伤寒论》小便相关方证知识。方法:收集《伤寒论》小便方证相关的条文39条,进行规范化表达,建立数据库,构建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图,绘制Sunshine图,并从图中进行模式发现,从而总结《伤寒论》小便相关方证的内涵规律。结果:生成的小便相关方剂-证候Sunshine图集合了44个对象(即方剂)和191个属性(即证候),并能可视化表达小便相关的方剂-证候关系。结论:基于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生成方法的Sunshine图应用于方证知识发现,对传统中医经典传承知识发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专业学生临床能力的关键。《伤寒论》是培养中医学生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课程。中医八年制较传统的中医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而言,培养时间大大缩短、教学要求高。为进一步提高中医八年制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在《伤寒论》的教学过程中,分别在理论授课、临床实践中采用了PBL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自己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体会,以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既是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看病,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远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重要桥梁性课程,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将来临床实践水平的高低。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尝试从教材内容整合入手,以学生学习心理为出发点,将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学习认识顺序有机结合,对教材适当加工处理,重新编排、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材优势,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培养学生中医整体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13.
黄疸是《中医内科学》中重要一节,也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通过从病因病机、证治分型、治疗原则等方面比较《中医内科学》《伤寒论》在治疗黄疸上的异同点,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将《伤寒论》身黄辨治条文引入黄疸教学,扩展和加深学生对黄疸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学生中医临证思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课程的信息化设置在智慧校园背景下提出的,并整合一系列可取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探索。现已初步形成了依托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的知识结构图谱,借助《伤寒论》条文辅助记诵App的课后自主学习,以及网络化考评量化系统,力争在教学实施、课后学习、考核评价方面借助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生在学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课程时存在传统文化基础薄弱,尚未接受中医临床课程的辨治思维训练,而对于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比较完善,已经对现代西医诊治思维有了深入了解的客观学情。基于此,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西医诊治思维(疾病诊断、重症判断、生理病理、病程发展等)可以促进中医学生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内容的理解,增强中医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西医诊治思维能够加强中医学生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专业知识的掌握,以促进学生中医辨治思维的建立;能够加强对西医临床资料的运用,以提升中医学生的临床胜任力。  相似文献   

16.
临床实践理论教学在目前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是缺失的,但它是在《中医内科学》基础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客观存在的桥梁环节,它主要包括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流程理论。以虚实相兼、寒热错杂为基本证型是构建《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理论基础的现实选择。它实现了中医内科病症的病人具有相对固定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用药方向,实现了中医内科病症的基础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吻合,使中医内科病症临床实践具较强的操作性、相对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医德教育是中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形式需要创新。医圣张仲景的"医德"思想通过规范化的"辨证论治"临床行为实践而来,《伤寒论》蕴含丰富的医德人文思想。基于《伤寒论》课程将"医德"纳入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我们在《伤寒论》教学中探索通过强化对《伤寒论》教学融入式地开展医德教育,将医德学习有机融入到中医临床经典的知识体系学习中,并进而提升了医学生医德认知;根据教学实践总结,提出"医德融入"的中医临床经典教学理念,探讨促进医学生专业知识和医德意识同时提升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该课程作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必修课之后的一门重要拓展课程,于2005年首次开课,2006年起使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曾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班必修课程。该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为目标,以伤寒论必修课程以外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在本轮改革与创新中,此课程教学团队倡导贯彻“在学,不在教”的教学理念,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了思维与临床相关的教学内容,缩减了教学学时,丰富了教学方法,借助学习通平台统计功能,依据课程报告、课程统计、问卷调查等方式,目前已取得可信任、可评价、可反思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讲义》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是连接基础理论课程和中医临床课程的桥梁.中医人才的培养,自古就离不开这本经典医籍.但是现在的经典课教学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学生对以讲述原文形式的课程有茫然不知头绪之感.笔者结合数年的教学经验,不揣愚陋,试作砖石之论.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方证辨证"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峻  杨亚平 《中医教育》2004,23(4):53-55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精神的列举,说明"脏腑辨证"是能够直接体现于疗效的<伤寒论>诸方证之辨的关键,"脏腑辨证"思想是<伤寒论>诊疗思维的核心,而<伤寒论>"方证辨证"则是"脏腑辨证"的表现形式和高级阶段,从而提出将<伤寒论>"方证辨证"思维熔入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教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