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背景:大多数人工合成的抗氧化药物长期应用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玉米黄质作为天然药物有其独特的生理效应。目的:观察玉米黄质对高脂诱发血管脂质过氧化损伤效应鹌鹑模型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建立鹌鹑高脂模型,利用玉米黄质按30,60mg/kg灌胃7周后,取空腹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丙二醛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检测各组动物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玉米黄质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降低,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增高;肝脏总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的合成也受到强烈抑制;玉米黄质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提高,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下降、丙二醛水平减少。说明玉米黄质具有良好的降脂功效,对高脂诱导的血管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高剂量较低剂量作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脏脂质沉积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疗效确切的降脂药非诺贝特作用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9/2004-12空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主要成分:普通饲料0.788、猪油0.1、蛋黄粉0.1、胆固醇0.01和胆酸盐0.002),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将黄芪多糖(颗粒剂型,国食健字G20040383,生产批号20040301,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以16.68,8.34,3.52g/kg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非诺贝特组[将非诺贝特胶囊(由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制造,200mg/粒,批号78879)以0.067g/kg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6组动物均连续喂养12周,每周测体质量。②喂养12周后,取肝组织称质量,计算肝指数(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100%)。用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和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醛水平和含量;用微弱化学发光方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诺贝特组三酰甘油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体质量增长值低于高脂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②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的三酰甘油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三酰甘油含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非诺贝特组的肝脏总胆固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三酰甘油含量和肝指数与模型组相近(P>0.05)。③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模型组相近。黄芪多糖各剂量组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肝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④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而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与模型组相近(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减少肝脏脂质沉积,提高肝脏和血液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氧化损伤。非诺贝特虽可降低血脂,但因促进脂质的肝脏代谢,而加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背景:由于硫酸锌半衰期短,必须多次给药,所以临床常用针剂剂型患者依从性差。目的:利用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自制α-硫辛酸口服缓释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途径。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24只新西兰大白兔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硫辛酸组,每组8只。方法:正常组喂饲普通颗粒饲料。模型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即在普通饲料中加入1g胆固醇和8g猪油。硫辛酸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另外每只兔通过胃管给予自制硫辛酸缓释片300mg/d。喂饲高脂饲料及预防性用药12周。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结果:①纳入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②喂饲高脂饲料后,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硫辛酸组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硫辛酸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自制α-硫辛酸缓释片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由于硫酸锌半衰期短,必须多次给药,所以临床常用针剂剂型患者依从性差.目的:利用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自制α-硫辛酸口服缓释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途径.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24只新西兰大白兔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硫辛酸组,每组8只.方法:正常组喂饲普通颗粒饲料.模犁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即在普通饲料中加入1 g胆崮醇和8 g猪油.硫辛酸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另外每只兔通过胃管给予自制硫辛酸缓释片300 mg/d.喂饲高脂饲料及预防性用药12周.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结果:①纳入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②喂饲高脂饲料后,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硫辛酸组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硫辛酸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自制α-硫辛酸缓释片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脉降脂胶囊(TongmaiJiangzhicapsule,TMJZ)对脂肪肝动物模型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分别给予TMJZ0.15,0.075g/(kg·d)灌胃,连续3周。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肝组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等指标,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TMJZ高、低剂量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和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脏指数、肝组织丙二醛、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组织SOD和谷胱甘肽活力显著增强。病理见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改变,TMJZ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TMJZ可明显降血脂,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脏脂质沉积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疗效确切的降脂药非诺贝特作用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4-9/2004-12空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主要成分:普通饲料0.788、猪油0.1、蛋黄粉0.1、胆固醇0.01和胆酸盐0.002),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将黄芪多糖(颗粒剂型,国食健字G20040383,生产批号20040301,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以16.68,8.34.3.52g/ks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非诺贝特组[将非诺贝特胶囊(由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制造,200mg/粒。批号78879)以0.067g/kg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6组动物均连续喂养12周,每周测体质量。②喂养12周后,取肝组织称质量,计算肝指数(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215;100%)。用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和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醛水平和含量;用微弱化学发光方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谷耽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诺贝特组三酰甘油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体质量增长值低于高脂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②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的三酰甘油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三酰甘油含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非诺贝特组的肝脏总胆固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三酰甘油含量和肝指数与模型组相近(P〉0.05)。③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模型组相近。黄芪多糖各剂量组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肝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④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而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与模型组相近(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 结论:黄芪多糖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减少肝脏脂质沉积,提高肝脏和血液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氧化损伤。非诺贝特虽可降低血脂,但因促进脂质的肝脏代谢,而加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通脉降脂胶囊对脂肪肝大鼠模型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研究通脉降脂胶囊(Tongmai Jiangzhi capsule,TMJZ)对脂肪肝动物模型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分别给予TMJZ 0.15,0.075g/(kg&;#183;d)灌胃,连续3周。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肝组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等指标,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TMJZ高、低剂量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和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肝脏指数、肝组织丙二醛、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肝组织SOD和谷胱甘肽活力显著增强。病理见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改变,TMJZ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TMJZ可明显降血脂,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高脂血症致动脉硬化提供干预依据。方法:2004-06/07在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中心动物房,采用雄性昆明种小鼠7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组,高脂乳剂灌胃致小鼠高脂血症的同时,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干预持续10d后,分离血清、制备肝匀浆,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脏SOD活力、丙二醛。结果: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小鼠血清总胆固醇较高脂血症模型组有明显降低作用,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P<0.01;各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三酰甘油较高脂血症模型组有降低趋势,但各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升高作用(P<0.05);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SOD活力较高脂血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丙二醛的含量较高脂血症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尤其以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背景:降脂药物都具有一定副作用,故运动改善血脂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材料:雄性5周龄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3组饲喂高脂饲料3周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方法:造模后处死模型对照组,另3组都转入正常饮食,游泳训练组开始进行6周的游泳训练,水温(30+2)℃,水深35cm,6d/周,第1周游30min/d,以后每周递加10min,至第6周游泳90min/d。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各组腹腔脂肪、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小鼠体内脂肪蓄积均减少,但游泳训练的效果更明显。游泳训练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模型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小鼠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丙二醛和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游泳训练组的效果更显著。游泳训练对由高脂血症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加剧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肝组织的胆固醇水平,其效果好于饮食控制组。结论:游泳训练加上饮食控制能够减少高脂血症小鼠脂肪蓄积,抑制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加剧,调节血脂代谢,效果优于单纯的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10.
背景:水飞蓟宾(素)可产生抗自由基活性、抗脂质过氧化、抗脂氧酶、抗还原性谷胱甘肽排空、抗肿瘤以及降血脂等广泛的药理效应。在临床上,水飞蓟宾也常用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药理学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广州市中医医院。材料:实验于2003-08/10在广东省药物研究所无特殊病原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无特殊病原菌级SD大鼠57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50±10)g。益肝灵片主要成份为水飞蓟宾,38.5mg/片,湖南省株洲市制药三厂生产。方法:在57只SD大鼠中随机选出1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饮用蒸馏水代替乙醇,普通饲料喂养10周。其余大鼠自由饮用100mL/L乙醇,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6周,构建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经相关指标检测确定模型成立。将剩余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18只和水飞蓟宾组21只,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水飞蓟宾组给予水飞蓟宾100mg/kg。同时继续给予100mL/L乙醇和高营养饲料,4周后在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取大鼠肝块进行病理观察,测定三酰甘油、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性谷胱甘肽和丙二醛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结果:57只无特殊病原菌级SD大鼠全部纳入结果分析。水飞蓟宾能够抑制病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2550.5±400.1),(533.4±100.0),(2217.1±750.2)nkat/L,与模型组比较(3600.7±666.8),(800.2±100.0),(2900.6±1333.6)nkat/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水飞蓟宾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1.8±0.8),(0.17±0.04),(6.66±1.38),(24.1±4.1)mmol/L明显低于模型组(2.8±1.4),(0.20±0.05),(7.81±1.06),(28.8±6.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水飞蓟宾能够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肝匀浆三酰甘油和丙二醛含量(P<0.05~0.01),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改善肝细胞水变性和脂肪变性(P<0.01),但对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则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水飞蓟素阻止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其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血脂、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抗免疫性炎症和抗增殖。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Free oxygen radicals and insufficiency of antioxidant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We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edible oils on blood pressure, lipid profiles and redox statu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given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nifedipine-calcium channel blocker). METHODS: 530 patients medicated with nifedipin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356 patients-sesame oil; 87 patients-sunflower oil; 47 patients-groundnut oil)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received only the drug, nifedipine. The respective oils were supplied to the patients and instructed to use as the only edible oil for 60 days, which comes to 35 g of oil/day/person. Blood pressure, lipid profiles [total cholesterol (T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and triglycerides (TG)], lipid peroxidation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 enzymatic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nd nonenzymatic [(vitamin C, vitamin E, beta-carotene and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in blood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after 60 days of oil substitution. RESULTS: Patients with nifedipine alone or with respective oil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ed blood pressure. TC, LDL-C and TG decreased while HDL-C elevated in sesame and sunflower oil groups. Increases of HDL-C and TG were noted in groundnut oil group. TBARS levels reduced in all the groups whereas the reduction was remarkable in sesame oil group. Activities of SOD elevated in the 3 oil groups whereas GPx and CAT increased only in sesame oil group. Levels of vitamin C, vitamin E, beta-carotene and GSH increased in sesame oil group whereas vitamin E and beta-carotene were elevated only in sunflower and groundnut oil groups. GSH increased in drug control group also. CONCLUSION: Among the 3 oils, sesame oil offers better protection over blood pressure, lipid profile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and increases enzymatic and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和血尿酸变化的关系。方法:女性高血压患者181例,分绝经前组(61例)及绝经后组(120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相关性,并与103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绝经前高血压组TC、LDL-C、UA显著高于对照组。绝经后高血压组TG、TC、LDL-C、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绝经后组TG、TC、LDL-C、UA显著高于绝经前组,HDL-C低于绝经前组,TC、LDL-C与绝经年限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女性高血压绝经后TG、TC、LDL-C、UA增高,TC、LDL-C与绝经年限量显著正相关,而HDL-C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血脂平冲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CD55、CD5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西药组、血脂平冲剂大剂量组、血脂平冲剂中剂量组、血脂平冲剂小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大鼠白细胞CD55、CD59表达的变化。结果:血脂平冲剂组大鼠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白细胞CD55、CD59的表达明显上调,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血脂平冲剂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CD55、CD59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55例、慢性肝炎59例、肝硬化50例、重型肝炎71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其TBil、Alb、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1),与PT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康成人左心室重构与血脂比值的独立相关性。方法收集352名接受心脏MR(CMR)检查的健康体检者资料,测量其心脏周围脂肪组织(PAT)体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质量(LVM)等,计算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即LVM/LVEDV;同时检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血脂比值TC/HDL-C、TG/HDL-C及LDL-C/HDL-C;观察LVRI与血脂比值的相关性。结果LVRI与TC/HDL-C、TG/HDL-C及LDL-C/HDL-C均呈低度正相关(r=0.414、0.441、0.407,P均<0.05)。分别以TC/HDL-C、TG/HDL-C及LDL-C/HDL-C为自变量,以LVRI为因变量,以校正后的年龄、性别、心率、空腹血糖、收缩压及体表面积各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结果显示LVRI与TC/HDL-C、TG/HDL-C及LDL-C/HDL-C均呈正相关(β=0.175、0.161、0.181,P均<0.05);在此基础上加入校正后PAT体积建立模型2,结果显示LVRI与TC/HDL-C、TG/HDL-C及LDL-C/HDL-C均呈正相关(β=0.149、0.137、0.167,P均<0.05)。结论健康成人左心室重构与血脂比值呈独立正相关,提示临床需早期防控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尿毒症期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42例CRF尿毒症期患者分别于血液透析前及持续血液透析半年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尿毒症组血液透析前TB、DB、IB、Hb、RBC等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血清TG、LDL-C和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C和apoA1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后TB、DB、IB较透析前下降(P<0.01或P<0.05),TC、TG、HDL-C,LDL-C、apoA1、apoB、Hb与RB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下降、血脂代谢的紊乱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改变及其与血脂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老年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素后LPL活性,以45例非老年人作为对照,并用直线相关回归研究LPL活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老年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LDL-C浓度均显著高于非老年人(P<0.05或<0.01);肝素后LPL活性明显低于非老年人(P<0.05);老年人肝素后LPL活性与甘油三酯浓度呈负相关(r=-0.513,P<0.01),与HDL-C水平则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老年人LPL活性降低会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伴有低HDL-C浓度,并可能是一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浓度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8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80例健康体健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激素(FT4),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HDL-C、LDL-C,ApoA Ⅰ和ApoB,Lpa.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中TC、TG、HDL-C、LDL-C、ApoA Ⅰ、ApoB、Lpa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TG、LDL-C、ApoB、与FT3、FT4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甲亢患者血脂各指标含量降低,血脂各指标与甲状腺激素呈一定的负相关,血脂各指标变化可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和观察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脂水平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10月期间入住西安市中心医院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应用终点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Mn-SOD活性,将Hcy水平与血脂水平和Mn-SOD活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5,P<0.05)。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与TC,TG,HDL-C和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与ApoAⅠ和ApoB水平呈负相关(r=-0.276,P<0.05;r=-0.239,P<0.05)。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与Mn-SOD活性呈负相关(r=-0.218,P<0.05)。结论高Hcy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Hcy可能通过影响ApoAⅠ和ApoB参与脂质的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高Hcy可能通过抑制Mn-SOD的活性而削弱机体抗氧化的能力,造成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