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表浅膀胱癌患者15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术(TV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分别给予大剂量吡柔比星(THP)(40mg/次)、小剂量THP(20mg/次)、丝裂霉素(MMC)(40mg/次)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二次电切加术中黏膜下膀胱注射吡柔比星与单次电切术后即刻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 47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5例行2次电切手术,第二次在术中给予30mg吡柔比星膀胱黏膜下注射;对照组22例单次电切术后6h内给予30mg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出院后3、6、12个月检查1次膀胱镜,1年后半年检查1次,观察两组间肿瘤复发率差异。结果随访17~35个月(平均24个月),观察组有4例(16.0%)肿瘤复发;对照组有7例(31.8%)肿瘤复发。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全身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二次电切加术中黏膜下膀胱注射吡柔比星能显著降低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次电切后即刻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两种膀胱内灌注方法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次吡柔比星灌注剂量30mg,治疗组术后24h内膀胱灌注1次,此后每周灌注1次,连续8周,再改为每月灌注1次,至术后1年。对照组术后2周开始灌注,此后每周灌注1次,连续8周,再改为每月灌注1次,至术后1年。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随访16.3个月。其中治疗组随访期内2例复发,复发率8%;对照组随访期内4例复发,复发率1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尿路刺激症状。结论:本研究显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用药方便,患者耐受性好;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常规灌注较常规灌注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用THP(30mg/40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40min。结果:经10-12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32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5.9%;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5例患者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得发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术中黏膜下注射与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吡喃阿霉素预防浅表膀胱癌复发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吡喃阿霉素(THP)术中黏膜下注射与术后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手术当天6小时内、术后第7天给予术后早期20mgTHP膀胱灌注;B组术中给与20mgTHP膀胱黏膜下注射。两组均术后第2周开始20mgTHP常规方案膀胱灌注,1次/周共8次,之后1次/月至1年,记录术后血尿情况和常规灌注不良反应。定期膀胱镜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年,术后第1、2和3年肿瘤无复发率A组为85.7%、80%和77.1%,B组为92.1%、81.6%和76.3%,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血尿天数分别为(1.7±0.9)天和(6.2±1.5)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全身药物不良反应,21例患者出现下尿路症状,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结论:THP术中黏膜下注射和术后早期膀胱灌注显著降低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膀胱灌注方案膀胱损伤小,耐受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吡柔比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滔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4)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4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病人,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每周1次,共8次.之后每月1次.共10次.结果:40例患者定期随访12~24个月,3例肿瘤复发.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吡柔比星(THP)膀胱腔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3年6月间2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内灌注THP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资料:男171例,女38例,中位年龄63岁。按WHO和UICC分期和分级,Ta74例,T1 110例,T2a 25例;G1 52例,62134例,G3 23例。THP灌注方法为30mg/次,每周1次连用8次,以后每月1次连用8次,每次膀胱内保留30min。结果:19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60-120个月,中位数90个月。患者2、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9.7%(38/192)和23.9%(46/192),5年内复发患者肿瘤分级和分期进展率为19.6%(9/46)。80.2%膀胱癌患者灌注治疗后无明显副反应或出现轻度膀胱局部症状,但3.6%患者出现Ⅲ度局部副反应;全身副反应率仅为3.1%,表现为I-Ⅱ度,未见Ⅲ-Ⅳ度副反应。结论:THP用于膀胱癌术后灌注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长期疗效满意,治疗副反应以膀胱局部症状为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两种膀胱内灌注方法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经尿道电切术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20 mg/次,治疗组术后24 h内膀胱灌注1次,随后灌注1次/周,连续8周,再改为1次/月,至术后1 a。对照组术后2周开始灌注,随后灌注1次/周,连续8周,再改为1次/月,至术后1 a。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5.6个月。其中治疗组随访期内2例复发,复发率6.7%;对照组随访期内4例复发,复发率13.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尿路刺激症状。结论本研究显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用药方便,患者耐受性好;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常规灌注较常规灌注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短期与长期腔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短期和长期腔内灌注吡柔比星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 5 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8例 )行吡柔比星 30mg膀胱灌注 ,每周 1次 ,共 8次 ;B组 (2 8例 )前 8次灌注同A组 ,以后改为每月 1次至术后 1年。随访 2年 ,观察肿瘤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年肿瘤复发率 :A组 2例 (7.2 % ) ,B组 1例 (3.7%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5 76 ,P >0 .0 5 )。 2年肿瘤复发率 :A组 3例 (10 .7% ) ,B组 4例 (14 .3% ) ,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384 ,P >0 .0 5 )。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 3例(10 .7% ) ,B组 8例 (2 8.6 % )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 (χ2 =12 .36 ,P <0 .0 1)。结论 :吡柔比星短期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早期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早期应用吡柔比星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对112例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59例行早期灌注(Ⅰ组),53例行常规灌注(Ⅱ组)。Ⅰ组于术后6小时内将30mg吡柔比星溶于40ml蒸馏水膀胱内灌注,保留2小时后排出,术后7天开始规律膀胱灌注;Ⅱ组于术后7天开始吡柔比星规律膀胱灌注,比较两组患者膀胱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7~54个月,平均35个月,Ⅰ组6例膀胱肿瘤复发,Ⅱ组13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包括尿路刺激征、肉眼血尿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RBt后早期开始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表柔比星(EPI)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3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应用EPl30mg(40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l小时。结果 经7~28月随访,平均15月,复发4例,复发率为6.3%,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5例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EPI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副作用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与术后即刻灌注吡柔比星(THP)化疗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行TUR-Bt术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B组30例于手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各组肿瘤复发情况、毒副反应.结果 A组平均随访37.1个月,4例复发,复发率11.8%;B组平均随访36.2个月,7例复发,复发率23.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反应.结论 术中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和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显著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其中术中黏膜下注射优于术后早期灌注,两组之间副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附8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求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对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 86例膀胱癌患者 ,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 (HCPT)行膀胱灌注治疗 ,并与同期作其他药物灌注者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 71例 (82 .6 % ) ,除 3例灌注不及 1个疗程者外 ,复发 10例 ,复发率为 14.7% (10 / 6 8) ,优于同期内其他药物灌注的预防效果 ,并发症和副作用极轻。结论 :HCP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效果和较多的优点 ,毒副作用少而轻 ,明显优于其他灌注药物。今后应对其药代动力学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130例表浅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和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其中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70例,吡柔比星60例.观察术后1年肿瘤复发和灌注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①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的1年复发率分别为11.4%(8/70)和16.7%(10/60)(P>0.05).在丝裂霉素组,病理分级G1、G2、G3级肿瘤1年复发率分别为12.2%、8%和25%,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吡柔比星组,病理分级G1、G2、G3级肿瘤1年复发率分别为4%、12.5%和54.5%,其中G3级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G1和G2级肿瘤(P<0.05).②130例患者中,进行即刻膀胱内药物灌注(24h内)和非即刻灌注的1年复发率分别为4%(1/25)和16.2%(17/10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后全身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8.5% 和 1.5%(P<0.05),局部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4.3% 和 33.3%(P<0.05).结论 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G3级肿瘤的复发率高于G1和G2级肿瘤,对其灌注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术后即刻膀胱内药物灌注可有效降低肿瘤1年复发率,值得推广;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的副作用在全身和局部发生率不同,但均可耐受;由于观察时间短和例数有限,观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苯扎溴铵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苯扎溴铵(BB)和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BTCC)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SBTC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2组,BB组60例,术后立即膀胱内灌注1‰BB 300ml,并保留灌注液15分钟,共1次.THP组60例,THP30 mg溶于50 mL生理盐水中,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然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年.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随访24个月,BB、THP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6%和20.0%,BB组明显低于THP组(P<0.05),其中高分化、单发、初发肿瘤、BB膀胱灌注较低分化、多发、复发肿瘤以及THP膀胱灌注的复发率低.而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复发率的影响无差异.BB组的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和WBC<4×109/L发生率分别为5.0%、1.7%和0,THP分别为16.7%、11.7%和8.3%,BB组低于THP组(P<0.05).2组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无差异.结论:BB膀胱灌注预防SBTCC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疗效较THP好,费用低廉,无明显全身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好.由于观察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不长,远期疗效如何有待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α-干扰素在减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成两组,最后79例纳入研究,包括对照组4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加维持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37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后随即膀胱镜下行膀胱黏膜下吡柔比星、α-干扰素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复发时间、拔除导尿管后尿频持续时间、发热及白细胞异常降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随诊3年,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38.1%,平均复发时间7.4个月,发热2例.观察组复发7例,复发率18.9%,平均复发时间11.2个月,发热25例.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复发时间、发热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尿频持续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白细胞异常降低发生.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干扰素安全有效,可减少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