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充满挑战性,最佳治疗方法尚未达到一致。目的:观察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效果。方法:纳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9例,假体均为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髋臼侧采用生物性假体压配固定,股骨侧采用带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固定。12例选取金属-聚乙烯承重界面,7例选取陶瓷-聚乙烯承重界面。置换后随访,定期摄片监测假体位置,并指导功能锻炼,记录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110±55)min,术中出血量(510±60)mL,置换后出血量(310±40)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局部红肿,脓性渗出。双下肢畸形恢复,长度相差均小于1cm。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见假体松动征象。置换后1年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置换前(P〈0.05),其中优10例,良8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有一定困难,采用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及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患者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度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角钢板、股骨近段锁定钢板等,其中以动力髋螺钉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失败率也逐渐增加.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病例特征.方法:于2004/2007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病例4例,患者为自行跌倒,按Evans分型,Ⅱ型1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动力髋螺钉置入后6个月-1年出现内固定物移位,股骨头切割,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髋部疼痛,不能行走.继之采用骨水泥髋臼假体,按45°外展角,10°~15°前倾角置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结论:4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2 0 h,术中出血量400~600mL,未出现骨水泥过敏反应.置换后无切口感染,无脱位,无坠积性肺炎,无压疮.经3~12个月随访,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髋关节功能满意,摄片人工关节在位,假体匹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81分.结果提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后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381-5382
选取2008年6月~2013年4月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移位型股骨颈新鲜骨折老年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骨折。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与观察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值得在临床中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4.
背景: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还存在一些争议。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的2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2例。比较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治疗后主动直腿抬高角度、治疗后下床时间、治疗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1周Harris评分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治疗后6周、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远期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因此,作者认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后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综合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B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空心钉内固定术相比较,虽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难度较大,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优,且二次手术风险较低,可作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两种方案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仍存争议.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2009年第1期)、MEDLINE(1966-01/2009-05)、EMbase(1984-01/2009-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01/2009-05)、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9-05).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软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18.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6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的病死率、感染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P<0.001);远期随访全髋置换翻修率低于半髋置换(RR=0.28,95%CI=0.12~0.66,P=0.003);全髋置换后脱位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RR=3.45,95%CI=1.29~9.19,P=0.01);全髋置换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少于半髋置换(RR=0.12,95%CI=0.05~0.30,P<0.000 01);全髋置换活动功能优于半髋置换(RR=1.32,95%CI=1.04~1.68,P=0.02).提示短期随访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后病死率、翻修率、关节功能、脱位率、疼痛及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中期随访全髋置换的脱位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远期随访全髋置换后活动功能优于半髋置换,且翻修率和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半髋置换.  相似文献   

7.
邱力奎 《系统医学》2021,(1):99-10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住院先后顺序从1~78编号,再按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2的方式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实验...  相似文献   

8.
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非骨水泥还是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是目前争论的焦点.目的:对8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高风险的临床问题和功能结果进行评估.方法: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所有患者在置换后1,3,6个月和以后每年行X射线片检查,患者平均随访2~5年.结果与结论:患者出现内科并发症发生5例(16%),在随访期间内死亡4例(25%).脱位发生1例(3%),患者均未出现异位骨化.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4分.说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较好,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209例采用单极人工股骨头、双极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8年.结果疗效按1980年第一届全国骨科学术会议拟定的髋关节置换效果评定标准,满意率(6~4级)单极人工股骨头90.56%,双极人工股骨头达97.36%,全髋置换术95%.结论(1)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2)本组资料表明3种类型假体置换无明显差异.(3)对高龄及活动量不大者,不强求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尤其是双极头置换也司望达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南京江北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43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关节置换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n=22)和内固定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术,n=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周、12周及24周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12周及24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关节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12周随访时,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周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随访时,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2.72%vs 4.76%,P<0.05);术后24周随访时,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抛光型股骨柄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锥面高抛光股骨柄段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3例67髋。股骨假体固定采用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双下肢长度差异为(3.1±1.2)mm。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6±10)分。结论抛光型股骨柄假体通过其在假体设计和假体固定上的改进,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所遇到的假体固定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39例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3例,女26例;年龄70~87岁。观察骨水泥注入中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注入后随访情况。注入骨水泥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剧烈,维持5~7min在较低水平,在10min恢复正常;注入3min时,心率变化最快,10~15min恢复正常;注入3min时,血氧饱和度略有下降,其余时刻变化不大。术后1年患者Harris评分,优14例,良15例,中10例。结果表明,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混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随访一组经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的患者,了解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组合应用于健康和骨质质量较差的老年患者的情况。方法 41名患者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对于骨形态、骨水泥固定质量和假体稳定性。结果 未出现与骨水泥相关的术中和或术后死亡,各类全身性疾病在围手术期无加重表现。Harris评分为81.1分。股骨近端骨形态A型占20%,B型56%,C型24%。骨水泥固定质量分为A级37%,B级49%,C级4%。结论 混合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较为适用。混合型人工关节的术后即时稳定性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在手术中必须应用现代骨水泥技术。  相似文献   

14.
背景: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活动量较大、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目的:分析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青壮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近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评估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8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 评分为(92.0±3.4)分,优良率94.1%。置换后无关节脱位病例发生,3例轻度跛行,均未作特殊处理。至随访结束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未见假体松动、下沉及碎裂发生,假体周围无透亮线形成。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活动量相对较大的青壮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减少因磨损碎屑造成的骨溶解,减少假体的松动及下沉,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所不同,哪些因素对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行中空螺纹钉内固定后影响髋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1994-08/2003-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采用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30例患者资料。对象:采用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30例。男132例,平均年龄49.7岁(18-79岁);女98例,平均年龄52.3岁(23-83岁)。方法:应用卡方检验方法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方式、骨折复位质量、受伤至手术时间等6种因素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上述影响因素与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影响因素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卡方检验结果。②不同影响因素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结果:①不同骨折类型组间、不同受伤至手术时间组间、不同Garden指数组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9.372,29.883,21.357;P=0.001,0.000,0.011)。②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Garden指数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200,-0.115,-0.133;P值依次为0.045,0.001,0.024)。结论:骨折移位是影响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在人为控制的因素中,骨折复位质量、受伤至手术时间明显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背景: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治疗常需要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两种术式如何选择一直是骨科医生争论的焦点。目的:对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5期)、MEDLINE(1966-01/2011-05)、EMbase(1984-01/2011-05)、CNKI(1979-01/2011-05)。收集所有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比较治疗老年人(〉60岁)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2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pro 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7篇,最终纳入13个RCT,共24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2年、10年或10年以上病死率,关节置换和内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随访2年、10年或10年以上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关节置换组均显著低于内固定组。提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选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可明显降低术后再次手术率及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罗炜  成明华  肖勋刚 《临床医学》2011,31(10):15-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9月对46例(50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42例。年龄64~93岁,平均71.6岁。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11)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2±7)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21.1674,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2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患者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平均14.6个月,X线片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丽娟  王虎  黄琴 《中国临床护理》2011,3(4):308-309,3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最重要有效的方法.我科2004年2月-2010年2月收治2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后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