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脱细胞的异种小血管支架已被初步去除引起排斥反应的异种抗原。目的:将脱细胞的 Wistar 大鼠尾动脉支架移植于日本大耳白兔耳血管间,观察移植后血流和管壁变化。方法:15 只 Wistar 大鼠每只取 2 条长 2.50 cm 的尾动脉干共 30 条作为异种小血管,15 条直接作为供体尾动脉干,另 15条经 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脱细胞处理作供体组织工程小血管支架。受体为 15 只日本大耳白兔左右耳背面中央动脉。在外科显微镜下,兔中央动脉近侧断端采用全层套叠吻合法套入供体血管近侧腔内,远侧断端按常规端端吻合。采用勒通试验法和常规血管管腔血液、管壁染色法,连续观察血管内血流状况。结果与结论:血管移植后的即刻通畅率达 100%。异种小血管支架血液通畅最长时间为 46 h 47 min,长于异种小血管移植(14 h),两组远侧的端端吻合区首先出现血流不畅;套叠区小血管支架与中央动脉外膜间由蒂状结缔组织相连。第 10 天,小血管支架可见内膜纤维组织仍然呈梳头状整齐排列,未见细胞附着;在术后第 100 天,仍保留着血管支架的完整性。结果提示,脱细胞异种小血管支架可作为血管移植物吻合于动物宿主内,异种小血管支架移植的套叠式吻合法优于经典的端端吻合法。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小血管支架应用于异种血管移植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具有α半乳糖基末端的糖蛋白是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异种抗原.目的:观察脱细胞小血管支架与Wistar大鼠和日本大耳白兔两种种属实验动物血管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α半乳糖基的分布特点,探讨经脱细胞处理后的小血管支架应用于异种血管移植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实验,于2003-03/2004-12在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材料:采集Wistar大鼠正常尾动脉30条,其中选择15条进行脱细胞处理得小血管支架(小血管支架组),剩余15条未进行脱细胞处理(尾动脉组);采集日本大耳白兔耳背面中央动脉,左右耳各1条,共取15条(中央动脉组).方法:采用亲和组织化学法,将16 mg/L植物凝集素加入组织片作DAB显色后,利用MetaMorth/C5050/BX41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检测α半乳糖基阳性反应产物.主要观察指标:光镜下血管壁细胞显色变化;α半乳糖基阳性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值.结果:中央动脉组α半乳糖基的表达主要集中于内皮细胞膜和细胞核;尾动脉组内皮细胞膜α半乳糖基表达呈极强阳性;小血管支架组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3组血管细胞α半乳糖基表达的吸光度值中,尾动脉组内膜低于中央动脉组(P<0.001);小血管支架组内膜低于中央动脉组、尾动脉组(P<0.001);小血管支架组中膜低于中央动脉组、尾动脉组(P<0.001).结论:①Wistar大鼠尾动脉内皮细胞膜异种抗原性比日本大耳白兔中央动脉的抗原性强.②Wistar大鼠脱细胞的尾动脉支架可作为异种组织工程血管材料应用于异种血管移植.  相似文献   

3.
改性小肠黏膜下层组织构建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采用血液相容性良好的小肠黏膜下层,通过仿生技术构建小口径人造血管,以期望既能及时修复血管缺损,又能形成生物血管结构保持长期通畅.目的:观察利用改性小肠黏膜下层组织构建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修复股动脉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1/2008-05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完成.材料:自犬隐动脉分离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与胶原蛋白凝胶均匀混合,分别种植于改性小肠黏膜下层膜表面,制成3mm仿生3层人造血管.方法:15只成年犬制备4 cm长的双侧股动脉缺损动物模型.实验组植入3层血管支架于一侧股动脉缺损处,端端外翻吻合;对照组植入单层小肠黏膜下层血管于另一侧股动脉缺损处,端端吻合.主要观察指标:①彩色多酱勒超声检测血管支架的通畅情况、血管内径及血流状态.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管壁血栓附着情况、管壁内皮覆盖和管壁平滑肌细胞生长排列情况.③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14个人造血管早期吻合口轻度狭窄,后来管腔逐渐平滑,保持通畅,通畅率93.3%,对照组有6个发生狭窄、栓塞、破裂,通畅率60%.组织学及电镜检测实验组管腔面有完整内皮细胞覆盖,管壁中有较多平滑肌细胞,捧列规则;对照组管壁见少量细胞,排列紊乱.结论:改性小肠黏膜下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修复动脉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尝试猴猪非协调性异种胰肾联合移植,观察异种移植间的免疫反应.方法: 整块切取猴的胰十二指肠、右肾及脾,保留带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切除猪的胰腺制成I型糖尿病的模型,并切除猪的右肾.以端侧吻合的方式将供体猴腹主动脉段和门静脉与猪的肾后腹主动脉段和门静脉分别对应吻合;以端端吻合的方式将供受体的右肾静脉进行吻合;供体输尿管自腹壁引出腹腔.将猴的十二指肠与猪空肠行端侧吻合.结果: 移植物恢复灌注后5分钟开始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受体于术后19h 死亡.结论: 本实验是对异种移植研究的初探;猴→猪异种移植间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可能存在其它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胰腺和胰岛移植中,青年供体胰腺血管吻合难度较小,成功概率大,但目前青年供体胰腺胰段移植的解剖学基础国内尚缺乏.目的:观察青年人胰腺胰尾的微细结构、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阳性表达面积及胰岛B细胞免疫阳性染色面积,以及青年尸体胰腺血管的解剖情况.方法:选择青年人尸体12例,取胰尾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观察,显微测微器测量胰岛数量和面积,用胰高血糖素抗血清和胰岛素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取3例青年人尸体取胰尾组织块铀铅染色.透射电镜观察青年供体胰腺B细胞,胰岛形态和数量、结构及其分泌颗粒,以及青年供体胰腺血管情况.结果与结论:青年供体胰尾组织中胰岛B细胞内分泌颗粒多,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发达,胰岛数目分布多,胰岛B细胞的免疫阳性染色面积大.青年供体胰尾有较多而密的胰岛B细胞散在分布,胰岛B细胞分泌颗粒多.血管适合做端侧吻合.提示青年供体胰腺细胞的分泌活动旺盛,血管适合做端侧吻合,适宜作为胰腺胰段胰岛移植供体.  相似文献   

6.
脱细胞支架复合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背景: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口径(〈6cm)人工血管因生物相容性差、远期通畅率低,效果并不理想。 目的:将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与脱细胞血管支架动态复合培养,尝试构建一种全新的组织工程血管代用品。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体外观察,于2005—12/2007-12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实验室完成。 材料:通过去污剂-酶消化法制备犬颈动脉脱细胞支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内皮系条件培养法,分离扩增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将扩增后的内皮祖细胞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并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动态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方法:20只犬均暴露两侧颈总动脉及一侧股动脉,每只犬在3段血管随机移植组织工程血管、脱细胞血管支架及自体静脉,分别为组织工程血管组、脱细胞血管支架组及自体静脉组,每组的移植血管数量均为20例。 主要观察指标:对培养的内皮祖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血管移植术后6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理切片、扫描电镜等观察移植效果。 结果:犬骨髓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10d后形成“铺路石样”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内皮祖细胞表型特征;将内皮祖细胞与脱细胞支架置于生物反应器培养10d后,种子细胞在血管腔内黏附生长;犬动脉移植术6个月后,组织工程血管及白体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5%,90%,均优于脱细胞支架移植组25%。 结论: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复合脱细胞血管支架,可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通畅率的生物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2只狗18条股动脉移植血管随机分为24小时、1、4、12和24周,分别测定移植血管中部及上下端吻合口管径、管壁厚度、搏动幅度及血流情况。结果:2DE示上下端吻合口管径与移植中部管径有显著差异,P<0.01。上端吻合口与下端吻合口管径无差异,P>0.05。搏幅测量示上端吻合口搏幅>下端吻合口>移植段。管壁厚度测值表明,早期为吻合口管壁增厚,4周后表现为移植段管壁不均匀增厚。PDE显示上下端吻合口及移植中部的血流频谱,移植血管上下端吻合口与移植中部峰值血流速度有差异,P<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口径(<6 mm)人工血管因生物相容性差、远期通畅率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具有正常血管生物学功能的血管代用品,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与功能研究已成为目前热门研究课题.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血管支架动态复合培养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通过体内移植实验,探讨该组织工程血管的组织相容性及通畅率.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细胞学、组织病理学观察,于2006-01/2008-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通过去污剂-酶消化法制备兔腹主动脉脱细胞支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分离培养法,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扩增后的干细胞静态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后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方法:60只兔随机均分为3组,剪取一段腹主动脉长约1.0 cm,再将移植血管以8/0聚丙烯线间断外翻吻合到腹主动脉上.组织工程血管组:受体为对应抽取骨髓干细胞的实验兔,以组织工程血管为移植血管;脱细胞血管支架组:以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腹主动脉为移植血管;同种异体血管组:以同种异体新鲜腹主动脉作为移植血管.主要观察指标:对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血管移植后3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理切片、扫描电镜等观察移植效果.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8 d后形成漩涡状排列,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特征:将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支架置于生物反应器培养12 d后,种子细胞在血管腔内黏附生长;血管移植3个月后,组织工程血管组、脱细胞血管支架组通畅率分别为90%,80%,均优于同种异体血管组(25%).移植3个月后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组织工程血管组形成清晰的内、中、外膜3层结构,形态接近正常动脉,内皮细胞覆盖完整;脱细胞血管支架组血管内表面内皮细胞覆盖不完整,伴有附擘血栓形成,内膜轻度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同种异体血管组内膜极度增厚、坏死,管腔明显狭窄,伴不同程度的血栓机化.结论: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血管支架上,可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通畅率的生物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9.
背景:对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至今仍主要集中于体外构建上,体内远期结果的研究少有报道.目的:观察脱细胞猪股动脉支架和绵羊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间置于骨髓间质干细胞供体绵羊体内12个月后组织学改变.方法:将12只成年绵羊随机分为支架组和再细胞化组,支架组将猪股动脉脱细胞后间置于绵羊右侧股动脉;再细胞化组将体外诱导培养的绵羊骨髓间质干细胞种植于脱细胞猪股动脉支架中,经过体外预适应所构建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直径<6 mm)间置于骨髓间质干细胞供体绵羊左侧股动脉;将12只绵羊的自体股动脉设为对照组.12个月后切取支架组和再细胞化组的植入物及邻近受体股动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植入物和对照组股动脉内皮细胞及中层平滑肌细胞密度,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法测定2组植入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和受体股动脉组织的钙含量.结果与结论:支架组和再细胞化组植入后12个月内管腔均通畅,无明显管道扩张与狭窄,无腔内血栓形成,无管壁明显增厚等改变,管道内表面均已内皮化.但2组植入物管壁均有僵硬和搏动性减弱,尤以支架组植入物管壁僵硬更明显;支架组植入物管道组织钙含量最高(P<0.01);支架组和再细胞化组管道中层平滑肌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支架组植入物相比,再细胞化组植入物组织钙含量较低(P<0.05),中层平滑肌细胞密度较高(P<0.01).说明利用脱细胞猪股动脉支架体外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时,提高中层平滑肌细胞密度有助于改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远期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颈动脉脱细胞血管异体移植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研究用兔5只,应用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脱细胞异体移植血管的血流参数进行15次检测,并与对照侧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异体移植2个月吻合口处血流峰值速度(P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高于对照侧。结论本实验脱细胞方法制备兔颈动脉基质,异体移植2个月,移植血管血流均通畅。  相似文献   

11.
人工血管及血管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目前为止实验及临床上采用的多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包括自体动静脉移植、异体静脉移植、多种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以及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再造血管等.着重阐述了人工血管内皮化及组织工程化血管的研究进展.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在体外培植具有生物活性,其结构、功能与自体血管相类似的人工血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14.
Post-intervention vessel remodeling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By-pass surgery and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are standard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occlusions. Their usefulness is limited by by-pass graft failure and restenosis occurring after the procedures. Twenty percent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PTCA/PTA need a new revascularization procedure within 6 months, despite a successful procedure. Stents are used to prevent restenosis in selected lesions, but in-stent restenosis also remains an important clinical problem.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progress of gen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PT(C)A restenosis, in-stent restenosis and by-pass graft stenosis over the last 2 years (2000-2002).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脱细胞基质膜片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可行性。方法获取成年猪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剔除内膜和外膜后,切成20μm厚、1.5cm长、1cm宽的薄片,经脱细胞处理后,接种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利用"三明治"法构建成管道状的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并于8周后取出进行组织形态学及生物力学检测,评价形成血管效果。结果动脉血管切成膜片后很容易将细胞脱除干净,细胞外基质成分如弹性蛋白和Ⅰ型胶原得到很好的保存。经"三明治"法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植入裸鼠皮下8周后可以形成良好的管道样结构,接种的平滑肌细胞深入到管道内部,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结论利用血管脱细胞膜片可以较好地解决脱细胞不完全和细胞接种不到血管壁内部的问题,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Apelin/APJ系统在心血管调节中具有降低血压、加强心脏收缩及Apelin刺激血管生成等作用已为人们所证实。目的:确认apelin和APJ在内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检验apelin在门脉高压征大鼠的内脏新生血管发育、内脏充血及门静脉侧支化中的关联作用。方法:36只大白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和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采用局部门静脉结扎构建门脉高压征大鼠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特定Apelin受体拮抗剂F13A。假手术组除不行结扎外,其余同模型组。结果与结论:Apelin及其受体APJ在门静脉高压征的大鼠内脏血管系统过度表达。F13A在门静脉高压征的大鼠中能有效减少内脏血管再生和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也能减少门静脉侧支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