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细胞因子常常在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早期即被释放,因此可以作为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指标。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004-09/2005-09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进行的肾移植尿毒症32例患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24例,急性排斥组8例。另选择以往手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平均存活时间4年的肾移植患者12例为长期存活组。同期查体未发现异常健康自愿者7例为健康对照组。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双荧光标记的鼠抗人CD4/IL-18Rα及CD8/IL-18Rα单克隆抗体,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IL-18Rα及CD8/IL-18Rα在尿毒症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P=0.04)。肾功能稳定组及长期存活组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表达明显低于急性排斥组(P〈0.05)。急性排斥反应组激素冲击治疗后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激素冲击治疗前(P〈0.05)。3例耐激素排斥反应者IL-18R表达值高于5例激素治疗有效者。结果显示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变化可以较早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预测肾移植后恢复情况,评估排斥反应对激素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5例MP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 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的表达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MPP患儿T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3 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51.4%的MPP患儿CD4 /CD8 在1.0~1.9的范围之外。急性期MPP组CD4 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表达水平下降,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CD4 T淋巴细胞IL-18Rα表达明显增高(P<0.01),T细胞亚群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Th1/Th2失衡,急性期表现为Th1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不同临床类型HIV-l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nterleukin 18 binding protein,IL-18BP)水平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7例经12个月以上HAART治疗有效的HIV-1感染者及18例健康人的血清IL-18和IL-18B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IV-1感染者血液中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IV-1感染者血清IL-18、IL-18B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类HIV-1感染组CD4/CD8比值高于B类、C类HIV-1感染组(P<0.05,P=0.004,0.014).CD4+T细胞<500的两组血清IL-18、IL-18B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和IL-18BP水平呈正相关(P< 0.01,r=0.705).结论:HAART治疗不能完全逆转HIV-1感染者免疫系统失衡,但艾滋病患者早期治疗可能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失衡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剂量巴利昔单抗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Foxp3mRNA、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分析其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2005-10,2006-12在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66例,移植前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巴利昔单抗组在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利昔单抗(商品名舒莱,诺华制药公司,批号S20040059,20 mg/瓶),每组33例.另外选择年龄性别相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上所有观察对象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两组肾移植患者分别于移植前(手术当天)和移植后1,2,4,8周清晨采静脉血肝素抗凝,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mRNA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自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采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必要时行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活检,观察其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6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常规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21.12%(7/33)显著高于巴利昔单抗组6.1%(2/33)(p<0.05).②移植后第1,2,4和8周巴利昔单抗组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0.0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均低于常规组[(306.31±98.43,327.60±109.74,316.71±104.54,388.33±13242;410.14+112.04,442.82±118.94,450.80±123.63,445.61±115.24)U/mL(p<0.05~0.01)].③两组肾移植患者无论移植前还是移植后,其血浆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与Foxp3mRNA表达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892~0.932,P<0.01).结论单剂量巴利昔单抗可以有效地减少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作用途径可能与其增加外周血中Foxp3mRNA、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表达,减少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以往动物研究表明,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目的: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时患者移植肾脏组织和外周血中B7-2/CD28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对5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于移植前1 d、移植后1,3,7,14,21,28 d分别取外周血以及在临床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当天和抗排斥治疗1周后额外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刺激分子B7-2/CD28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同时,行经皮肾穿刺活检供肾修整结束时、移植后7 d、1个月、6个月、1年或以上获取活检肾脏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B7-2/CD2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3 d内所有患者外周血中CD28+,CD4+/CD28+,CD8+/CD28+细胞比率均有显著下降(P < 0.05),一二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移植后7 d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肾脏组织B7-2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P < 0.05),1个月后下降至移植前水平(P > 0.05).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外周血CD28+,CD4+/CD28+,CD8+/CD28+细胞比率及肾脏组织B7-2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 < 0.05),经抗排斥治疗1周后均好转.结果证实,在肾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肾脏组织以及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B7-2/CD28的表达上调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其受体(IL-18R)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h1类细胞因子优势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5例活动期和18例缓解期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8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IL-18R的表达.13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ITP活动期患者PBMNC中T-bet mRNA表达水平(0.069±0.013)明显高于对照组(0.019±0.010)(P<0.05),而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0.002±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0.005±0.002)(P<0.05);血浆IL-18和CD3+细胞表面IL-18R表达水平较ITP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显著增高.ITP缓解期患者T-bet与GATA-3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bet/GATA-3比例基本恢复正常,血浆中IL-18和CD3+细胞表面IL-18R的表达水平也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ITP活动期患者表现为Th1优势应答,T-bet/GATA-3比例明显失衡,T-bet/GATA-3比例可作为ITP患者Th1类细胞极化的敏感指标;ITP活动期患者IL-18和IL-18R表达上调,可能为ITP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改变及其与急性排异反应的关系.方法:首次接受肾移植手术受者60例,流式细胞术测定受者肾移植术前及术后第7、14、21天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80表达的百分率;根据肾移植术后两周内发生排斥与否将患者分为排斥组(13例)和非排异组(47例).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标本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排异反应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及移植肾穿刺活检等综合判断.结果: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CD80即有表达,TLR4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者表达到达顶峰,其后逐渐下降,排斥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80表达峰值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TLR4、CD80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表达升高,并可增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0.01);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物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与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免疫变化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9/2008-07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及其实验室完成.参试者:52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方法:肾移植后患者均服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所有患者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以及感染均按照相应指南诊断及治疗.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1,2,4,8,12周以及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时抽血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按其免疫力恢复情况分为正常组26例,排斥反应组17例,感染组9例.主要观察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降低(P<0.05),而感染组显著增高(P<0.01).与感染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移植后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受者免疫状态密切相关.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的变化,其升高或降低可以作为预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剂量巴利昔单抗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Foxp3mRNA、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分析其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2005-10/2006-12在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66例,移植前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巴利昔单抗组在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利昔单抗(商品名:舒莱,诺华制药公司,批号:S20040059,20mg/瓶),每组33例。另外选择年龄性别相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上所有观察对象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两组肾移植患者分别于移植前(手术当天)和移植后1,2,4,8周清晨采静脉血肝素抗凝,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含量,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mRNA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采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必要时行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活检,观察其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6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常规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21.2%(7/33)显著高于巴利昔单抗组6.1%(2/33)(P<0.05)。②移植后第1,2,4和8周巴利昔单抗组Foxp3、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0.0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均低于常规组[(306.31±98.43,327.60±109.74,316.71±104.54,388.33±132.42;410.14±112.04,442.82±118.94,450.80±123.63,445.61±115.24)U/mL(P<0.05~0.01)]。③两组肾移植患者无论移植前还是移植后,其血浆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与Foxp3mRNA表达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892~0.932,P<0.01)。结论:单剂量巴利昔单抗可以有效地减少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作用途径可能与其增加外周血中Foxp3mRNA、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表达,减少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