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有文献报道Bcl-xL基因能抑制细胞凋亡,并可能参与血管形成,但目前Bcl-xL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较多,而在血管瘤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生期和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血管组织中Bcl-xL基因的表达。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40例皮肤血管瘤手术切除标本,包括增生期血管瘤22例,退化期血管瘤18例。另取瘤组织周围正常皮肤组织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cl-xL在各组中的表达,并结合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Bcl-xL阳性表达的细胞为血管瘤组织中的内皮细胞,并测定Bcl-xL在各组中的平均吸光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与结论: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多的棕黄色颗粒沉积,Bcl-xL表达呈强阳性;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皮细胞胞浆内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或无棕黄色颗粒,Bcl-xL表达弱或无表达。增生期血管瘤与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相比,Bcl-xL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和阳性面积率明显增高(P〈0.01)。结果显示,Bcl-xL为抗凋亡基因,在增生期时呈高表达,其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参与了血管瘤的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抑癌基因FHIT在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中的变化情况,从而研究其在血管瘤发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近近两年内存档的皮肤毛细血管瘤蜡块50例(男女各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不同时期的血管瘤中抑癌基因FHIT的表达情况:定量分析后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阳性面积率、平均光密度。结果血管瘤增生期抑癌基因FHIT低表达,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高表达,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与增生期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退化期和正常皮肤组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FHIT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表达减少或缺失,可能减少了血管瘤细胞增殖的拮抗因素,从而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两种基因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p53及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PCNA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001-01/2005-04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组(患者术前均未经任何辅助性治疗),以痔静脉标本30例作为痔静脉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①两组标本切片均采用DAKOEnvisions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处理。切片以体积分数为0.03的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微波法抗原修复,92~95℃于pH6.0枸盐酸缓冲液浸泡10min;室温冷却10min,双蒸水洗涤,pH7.2磷酸盐缓冲液浸泡5min;体积分数为0.1的山羊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封闭,去血清,加入Ⅰ抗,37℃浸泡30min;pH7.2磷酸盐缓冲液冲洗;Envision孵育,37℃下放置30min;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精复染后,脱水、透明、封固。免疫组化阴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Ⅰ抗,其他步骤维持不变,以确认试剂质量及控制染色效果。②p16,p53阳性信号为棕黄色,以内皮细胞浆和/或核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阴性对照除细胞核染成蓝色外,无棕黄色反应物。血管内皮细胞核内见棕黄色颗粒者为PCNA蛋白染色阳性。采用CMIAS高清晰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两组切片p53,p16及PCNA蛋白的表达进行图像检测,测定每个视野下p16和p53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以及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结果:实验选取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痔静脉标本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p53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增生期血管瘤组内皮细胞核内有较多棕黄色颗粒,p53表达强;痔静脉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核内无棕黄色颗粒沉积,p53表达极弱。增生期血管瘤组p53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明显强于痔静脉对照组(6.423±1.415,1.036±0.131,P<0.05)。②两组p16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两组切片组织中除细胞核着色外,部分细胞浆有着色。p16的阳性表达在增生期血管瘤组和痔静脉对照组中基本相同,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241±0.373和1.206±0.267。③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的比较:PCNA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光镜下可见核内弥漫分布细小的棕黄色颗粒,这些内皮细胞围成血管腔及团块状,核椭圆,体积较大。增生期血管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痔静脉对照组(67.40±8.79,38.41±9.89,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p16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关系不明显。此外PCNA蛋白可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夏扬  高颖  徐光  刘静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99-101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p53及DNA聚合酶8的辅助蛋白PCNA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001-01/2005-04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组(患者术前均未经任何辅助性治疗),以痔静脉标本30例作为痔静脉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①两组标本切片均采用DAKO Envisions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处理。切片以体积分数为0.03的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微波法抗原修复,92-95℃于pH6.0枸盐酸缓冲液浸泡10min;室温冷却10min,双蒸水洗涤,pH7.2磷酸盐缓冲液浸泡5min;体积分数为0.1的山羊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封闭,去血清。加入Ⅰ抗,37℃浸泡30min;pH7.2磷酸盐缓冲液冲洗;Envision孵育,37℃下放置30min;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精复染后,脱水、透明、封固。免疫组化阴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Ⅰ抗,其他步骤维持不变,以确认试剂质量及控制染色效果。②p16,p53阳性信号为棕黄色,以内皮细胞浆和/或核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阴性对照除细胞核染成蓝色外,无棕黄色反应物。血管内皮细胞核内见棕黄色颗粒者为PCNA蛋白染色阳性。采用CMIAS高清晰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两组切片p53,P16及PCNA蛋白的表达进行图像检测,测定每个视野下p16和p53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以及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结果:实验选取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痔静脉标本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p53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增生期血管瘤组内皮细胞核内有较多棕黄色颗粒,p53表达强;痔静脉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核内无棕黄色颗粒沉积,p53表达极弱。增生期血管瘤组p53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明显强于痔静脉对照组(6.423&;#177;1.415,1.036&;#177;0.131,P〈0.05)。②两组p16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两组切片组织中除细胞核着色外,部分细胞浆有着色。p16的阳性表达在增生期血管瘤组和痔静脉对照组中基本相同,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241&;#177;0.373和1.206&;#177;0.267。③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的比较:PCNA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光镜下可见核内弥漫分布细小的棕黄色颗粒,这些内皮细胞围成血管腔及团块状,核椭圆,体积较大。增生期血管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痔静脉对照组(67.40&;#177;8.79,38.41&;#177;9.89,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p16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关系不明显。此外PCNA蛋白可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血管瘤不同分期中的表达。方法:取自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1998-01/2005-12期间血管瘤手术切除的标本共60例及正常带血管皮肤手术切除标本10例,患者家属知情同意。①实验分组:根据Mulliken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并分类,所有标本共分4组。增生组22例;退化组20例;退化完成组18例。另取10例正常带血管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各组标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进行染色。③实验评估:以正常血管上皮细胞或肿瘤细胞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结果:①随着血管瘤病理时期的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出现明显不同的表达。②增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随着血管瘤的退化,两者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至退化完成期时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别。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血管瘤的不同分期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血管瘤的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与数种血管形成因子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手术切除的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标本及5例正常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以及血管形成有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D。结果:在血管瘤增生期。ER、VEGF、MMP-2及组织蛋白酶D均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瘤退化期,仅ER和组织蛋白酶D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对照中,ER、VEGF求和MMP-2表达极弱,组织蛋白酶D有少许表达。结论:雌激素与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可通过不同途径对血管瘤的病理发生过程发挥作用,对血管畸形则无作用。  相似文献   

7.
bFGF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b FGF)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对 72例血管瘤和 2 0例血管畸形组织切片的 b FGF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b FGF在血管瘤组织中高表达 ,而在血管畸形组织中低表达 (P<0 .0 1)。在血管瘤增殖期、退化早期和退化完成期三者之间 ,b FGF的表达存在着差异。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越高 ,b FGF的表达越高 (P<0 .0 5 )。结论 b FGF与血管瘤的增殖和退化有关 ,与血管畸形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53和c-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有其对增生性瘢痕内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在16份被测标本中包括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8例和其对应的周围正常皮肤组织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p53和c-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及变化规律。结果:p53和c-myc蛋白在正常皮肤和瘢痕组织内都有表达。正常皮肤组织中p53蛋白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而c-myc蛋白的阳性信号则存在于表皮基底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毛囊和汗腺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53和c-myc两种蛋白表达均增强,p53主要存在于角质形成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而c-myc阳性表达颗粒则分布于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内。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增生性瘢痕的p53蛋白含量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c-myc蛋白的阳性颗粒明显增多。结论:在增生性瘢痕发生过程中,p53和c-my蛋白不同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显示,这两种蛋白可能参与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以c-myc蛋白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对增生性瘢痕内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 :在 16份被测标本中包括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 8例和其对应的周围正常皮肤组织 8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及变化规律。结果 :p5 3和 c myc蛋白在正常皮肤和瘢痕组织内都有表达。正常皮肤组织中 p5 3蛋白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 ;而 c myc蛋白的阳性信号则存在于表皮基底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毛囊和汗腺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p5 3和 c myc两种蛋白表达均增强 ,p5 3主要存在于角质形成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 ;而 c m yc阳性表达颗粒则分布于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内。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 ,增生性瘢痕的 p5 3蛋白含量虽有增高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而c m yc蛋白的阳性颗粒明显增多。结论 :在增生性瘢痕发生过程中 ,p5 3和 c myc蛋白不同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显示 ,这两种蛋白可能参与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 ,以 c myc蛋白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婴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婴儿血管瘤60例、窦状血管瘤6例、血管肉瘤2例、淋巴管瘤10例、血管畸形9例、正常皮肤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检测GLUT1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结果婴儿血管瘤在增殖期、消退期血管内皮细胞中GLUT1均(+),而所有窦状血管瘤、血管肉瘤、淋巴管瘤、血管畸形、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小动静脉和微血管内皮细胞均GLUT1(-)。结论婴儿血管瘤的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GLUT1。GLUT1可用于婴儿血管瘤的诊断,并可作为婴儿血管瘤与其他类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