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2例急诊入院需要开颅手术的TBI患者即时测定凝血功能,术后再次复查凝血功能、血常规.根据无进展性出血以及术后再出血分组,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进展性出血及术后再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6个月后对所有TBI患者随访,进行GOS评分,分组比较凝血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中失血量、PLT变化、FIB变化与APTT的延长呈负相关(P<0.05);TBI患者GOS评分与患者入院时的Hb、FIB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入院时TT、PT、INR呈负相关(P<0.05);TBI患者预后与术后即时复查的Hb、FIB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术后即时复查的TT、PT呈负相关(P<0.05).结论 颅脑损伤越重,凝血功能越差,TBI患者的预后与凝血功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解热镇痛药所致凝血障碍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热镇痛药对血液系统影响报告甚多,但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造成严重出血者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例1:女性,41岁。主因发烧,口鼻出血,尿血4d。于1995年4月5日入院。7d前因“感冒”头痛,自服复方阿斯匹林2片,3/d(共5次),症状减轻,但乏力明显。第3天发烧(37~38℃),咳嗽,痰中带血。继之鼻出血,齿龈渗血,尿血;同时发现四肢皮肤大片瘀斑。曾用“止血敏”,“安络血”,“云南白药”无效。无农药及毒物接触史。既往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72℃,脉膊124次/min、血压12/8kPa。贫血貌,口唇及齿龈可见血迹,舌有瘀斑,肝脾…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4级,梅毒Ⅱ期。体检:体温36.2℃,呼吸18次7min,脉搏80次/min。1985年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术后恢复良好。现以风心病在我院行二尖瓣置换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均正常。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14.8 s,凝血酶凝结时间TT:20.5 s,部分激活酶原时间APTT:42.1 s;梅毒抗体多次检查为阳性,血型“B”,Rh“ ”。入院后强心、利尿、护心治疗,同时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 相似文献
5.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创伤后发生率较高且后果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高,较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诊断和积极处理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急诊创伤外科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创伤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就近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影响因素、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希望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40%以上的重症患者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出血不良事件、输血量及病死率可升高4倍以上。早期识别凝血功能障碍并准确评估凝血功能,是尽快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及保障,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如何快速、准确评估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标准。为此,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临床专家共同制定了《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有关概念、评估方法及诊断标准3个部分,共12条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982年5月至1993年4月,我们救治创伤性休克263例,死亡14例,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诊断过程中,注重以“快”而“准”为原则,采用了:一看、二摸、三测压、四检查的方法。即一看面色表情;二摸脉搏和肢温;三测血压、脉压及红细胞压积;四查重要体征、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在给予临床措施救治过程中,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呼吸道护理、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留置导尿管和肾功监测、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术后护理、心理护理。结果:39例患者中,除了4例患者病情危重,实施短暂救治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35例均成功救治。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救治过程中,实施有效而适当的护理有利于成功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 相似文献
17.
急诊抢救重度创伤性休克157例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随着交通及高空建筑事业的发展,重度创伤性休克的伤员日渐增多。其特点是创伤范围广、失血量多、器官生理功能紊乱严重,病情变化快,能否尽快抢救,往往与伤员的存亡相关。现将我院急诊科1990年1月~1993年1月间对157例重度创伤性休克的抢救结果及体会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重度TBI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8岁;年龄32~60岁,平均43.7岁。根据TBI后24 h内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凝血正常组(74例)和凝血障碍组(32例)。比较两组重度TBI患者临床资料和入院次日清晨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α2-AP、vWF、ET-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α2-AP、vWF、ET-1水平对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GCS、入院头部最高AIS和入院时平均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7)岁vs.(42.8±4.2)岁、(6.7±1.1)分v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溴敌隆中毒所致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11年5月收治服用溴敌隆自杀的3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出血症状均在48h内停止,局部血肿在2~3周内吸收,维持治疗6个月后停药,均未再次出血。结论溴敌隆中毒患者的护理包括出血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