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右叶中央深部小肝癌的简化手术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右叶中央深部小肝癌采用癌剜出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1991年3月--1996年12月期间,采用肝癌剜出术加无水酒精残端处理方法手术切除15例直径小于4cm的小肝癌。结果 本术式操作简便、比常规的不规则肝切除手术费时短、出血少、对肝功能的影响不大,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与不规则切除术比较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癌剜出适合于伴中重度肝硬化,肿瘤深在于肝实质内、包膜完整、直径小于4c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380例小肝癌(≤5cm)手术切除的效果。方法 1964-1999年共切除小肝癌380例。289例为不规则肝切除术,91例为简化肝切除术。结果 380例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57.3%,<3cm为59.4%,3-5cm为51.4%,不规则肝切除术为52.3%,简化肝切除术为62.5%,再次肝切除术为24.7%。术后3年复发率为39.2%。结论 对左叶或表浅和肝边缘的小肝癌作为规则肝切除术;以中央型、有包膜、深在小肝癌作简化肝切除术、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对降低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在经皮肝穿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后行肿瘤切除术,以评价其对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的价值。15例为单发肿瘤(直径<5cm者6例),4例为复发性肝癌。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950%,1年复发率为158%、2年复发率为28.6%.病理结果表明,无水酒精不仅能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还可使病灶内的门脉分支形成化学性血栓,肿瘤周围包膜形成,故术前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可成为降低肝癌切睬术后复发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兰明银  胡玲  江斌  黄菊芬  刘瑜 《腹部外科》2004,17(3):164-165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的意义、适应证和疗效评价标准。方法 对共 78个肿瘤结节 ,共进行约 6 0次射频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病人治疗后每个月进行血清标记物检测和B型超声检查。结果 肿瘤结节直径≤ 5cm ,甲胎蛋白定量升高者 ,治疗后甲胎蛋白正常占 72 .0 % (31 / 4 3) ,明显下降占 2 7.9% (1 2 / 4 3)。肿瘤结节直径 >5cm 2例 ,治疗后甲胎蛋白也明显下降 ,2例AFP阴性B型超声复查肿瘤缩小。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联合无水酒精注射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法 ,可应用于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病例  相似文献   

5.
38例小肝癌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为探讨小肝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总结了38例小肝癌的诊治经验。本组38例小肝癌直径均≤5cm,最小者的直径仅1cm,其中35例为B超检查首次发现,2例为自发性肝破裂大了血急诊手术时了现1,例在联合断流术中发现。30例施行不同类型的肝叶切除术,6例行肿瘤局部切除1,例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1例行肝右动脉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直径小于10cm,位于肝左外叶的5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海绵状血管瘤,2例肝局限性增生结节患者,在全气腹状态,气腹结合免气腹或腹腔镜加下切口下,采用微波固化,超声刀,钳夹电凝,旋转刮吸和切割缝合器等多种断肝方法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结果: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11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5-6h,术中出血50-500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时间为5-15d,结论:直径小于10cm,无周围脏器浸润的肝左外叶肿瘤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不规则肝切除术和规则肝切除术在巨大肝癌手术切除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患者,对已实施的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与规则性肝切除术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包括两组手术的围手术期各个指标及术中、术后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规则肝切除组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浆、输红细胞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地高于不规则肝切除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能完整切除的最大直径显著小于不规则肝切除(P<0.05);二者在死亡率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规则肝切除相较,不规则肝切除在腹部手术史引起严重腹腔内组织粘连、肝功能分级较差、肿瘤数目较多及小肝癌中均体现了明显的优势。而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的肝癌患者,规则肝切除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中央型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Wang Y  Chen H  Wu MC  Sun YF  Wei GT  Lin 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25-1028
目的 探讨中央型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以来所切除的直径 >10cm的中央型巨大肝癌病例 ,包括位于左内、右前和全尾叶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结果 共切除同时累及第一、二、三肝门的中央型巨大肝癌 4 0例 ,肿瘤直径平均为13 6 (10 5~ 19 0 )cm ;肝切除术式包括扩大中肝叶切除 9例 ,不规则中肝叶切除 13例 ,扩大左半肝切除 13例 ,全尾叶加扩大左半肝切除 3例 ,扩大右半肝切除 2例 ;平均手术时间为 197(90~ 380 )min ,平均手术失血量为 15 96 (30 0~ 110 0 0 )ml,全组无手术死亡 ,发生明显并发症者 8例 (2 0 % ) ;随访全组病例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5 6 %和 2 8%。结论 巨大中央型肝癌多同时累及 3个肝门 ,手术切除较为困难 ,但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肝癌的现代综合治疗:附1320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对1320例肝癌病人行外科治疗,其中行各类肝切除术680例,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0.4%、52.4%、33%。术中肿瘤未能切除者均行外科综合治疗,主要包括肝动脉插管^125I或^131I-碘油-抗癌药物导向治疗、术中无水酒精瘤体内注入术、术后介入治疗、化疗和生物疗法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腹腔镜下肝内小病灶切除的基础上共对56例病变位于肝外周部位(Ⅱ~Ⅵ段)的直径大于5 cm大肝癌患者成功施行了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肝细胞癌5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例,肝转移性鳞癌1例.采用手助腹腔镜技术行规则性左肝叶切除或不规则性右肝切除术.结果 56例手助腹腔镜肝切除均获得成功,肝左外叶切除27例、左半肝切除6例,肝V、Ⅵ段不规则性切除23例.31例行肝门阻断,平均阻断时间为16.7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5.3 min,平均出血量97 ml,瘤体平均大小8.6 cm,切除的肝组织最大径平均10.5 cm,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进食时间为2.1 d,术后平均住院7.3 d.结论 在严格掌握患者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手助腹腔镜大肝癌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