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癌4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胆囊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主40例(100%),黄疸18例(45%),腹部包块8例(20%)。40例行B超检查发现28例(70%),CT发现6例(15%)。本组40例均经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手术方式有胆囊切除术(7例),根治性胆囊切除(8例),根治性胆囊切除加肝切除(17例),姑息性手术8例。结论 胆囊癌早期易误诊,须依靠B超,CT等辅助检查。早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可以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及MRI在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胆囊癌患者4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①在诊断胆囊癌方面,CT诊断符合率为93.33%(42/45),MRI诊断符合率为88.89%(40/4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 2,P>0.05)。②在诊断胆囊癌转移的敏感度方面,肝脏直接浸润和转移诊断方面CT为72.00%(18/25),MRI为92.00%(23/25);胆管受侵诊断方面CT为83.33%(5/6),MRI为100%(6/6);胰腺转移诊断方面CT为100%(3/3),MRI为100%(3/3);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CT为70.00%(7/10),MRI为90.00%(9/10);腹膜、网膜转移诊断方面CT为33.33%(1/3),MRI为33.33%(1/3)。诊断胆囊癌转移的总诊断符合率CT为72.34%(34/47),MRI为89.36%(42/47),MRI明显高于CT(χ2=4.083 3,P<0.05)。结论 MRI在诊断胆囊癌方面与CT相当,但在诊断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及转移方面MRI略优于CT。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我院1988-2002年收治4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术前诊断率85.1%,其中早期胆囊癌诊断率12.5%,B超及CT术前诊断率分别为76.6%和85.2%,胃肠道肿瘤标记物中血清CA19-9阳性率最高(78.9%)。62.5%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部分患者是以诊断胆石病或急性胆囊炎手术而意外发现胆囊癌。术后病理腺癌居多(76%)。早期胆囊癌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83.3%,晚期胆囊癌5年生存率0。提示B超是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首选方法,合理运用各种检查手段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的基本途径;对高危胆囊疾病宜积极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瘤定位诊断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方法,探讨合理选用的策略。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5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7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6例行手术治疗,除2例外术中均发现肿瘤,包括11例定性诊断明确,但无定位诊断的病人。术前BUS、EUS、CT、MRI、DSA和ASVS定位的阳性率分别为18.3%(23/126)、68.4%(13/19)、48.5%(48/99)、20%(3/15)、83.3%(70/84)和88.2%(15/17)。结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可首选相对无创的增强CT和EUS检查,仍然无法获得定位的病人可选择DSA或ASVS。对定性诊断明确的病人,无论能否获得定位诊断,均应及早手术探查,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5.
影像学检查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10年间收治的125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头癌中BUS或CT的诊断阳性发现率高于ERCP(P=0.044,P=0.029);十二指肠乳头癌中ERCP的诊断阳性发现率高于BUS和CT(P=0.005,P=0.03);壶腹癌中ERCP的诊断阳性发现率高于BUS和CT(P=0.157,P=0.282)。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壶腹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中阳性发现者分别为8/8和8/9。结论 BUS CT检查是诊断胰头癌的最佳方法;ERCP是诊断壶腹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最佳方法;而MRCP检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诊断确诊。术前诊断明确者37例,符合率86%。B型超声和CT检查阳性率为70.8%、和90.6%。CA199和CA125的阳性率为65.1%和44.2%。结论胆囊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确诊者多属晚期。应重视对胆囊癌高危人群的随访,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改善胆囊癌预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B超、CT、^131I—MIBG及IVU对嗜铬细胞瘤(Pheo)定位、定性诊断的作用。方法:对146例Pheo均行百超、IVU检查,其中140例另行CT检查,42例行^131I-MIBG检查。结果:B超、CT、^131I-MIBG对Pheo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依次是94.5%、97.1%和85.7%。IVU有利于术前泌尿系功能与形态以及肾与Pheo之间关系的了解。结论:B超和CT对Pheo定位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131I—MIBG有利于多发和恶性Pheo转移灶的发现,IVU应作为Pheo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48例70岁以上高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术前诊断率为60.4%;48例胆囊癌患者中,实施单纯胆囊切除术9例,标准根治性切除术18例,扩大根治术7例,姑息性手术8例,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取活检6例.原发性胆囊癌术后3年生存率为20.8%,5年生存率为8.3%.结论 高龄人的慢性胆囊疾病定期行B超、CT或磁共振(MRI)检查,可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高龄胆囊癌根据临床分期争取根治手术.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高龄胆囊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ERCP与BUS对胆管结石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对其定性、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B型超声波(BUS)被广泛应用于胆管结石的诊断。本文报告近3年来,BUS检查为胆管结石,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91例患者,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的结果,旨在探讨ERCP及BUS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1995年元月至1997年底经本院或外院BUS诊断为胆管结石,拟行手术治疗,并成功行ERCP检查的患者,共91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2例;年龄16—82岁(平均53岁)。BUS与ERCP检查间隔时间2—65天(平均13天)…  相似文献   

10.
李舰南  尚玉琨  蔡良  白晶 《脊柱外科杂志》2004,2(3):142-145,164
目的 比较核素全身骨平面显像和MRI、CT及X线在脊柱转移瘤及其他脊柱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3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脊柱疾病患者行^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显示局部异常浓聚、局部异常稀疏和局部加其他部位异常浓聚或稀疏为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行MRI、CT、X线片三种影像检查的一种以上.其中104例行MRI、61例行CT、107例行X线片检查。结果 骨显像诊断脊柱疾病的灵敏度为:转移瘤91.7%,原发恶性肿瘤73.3%,良性肿瘤54.2%.瘤样病损81.8%,炎性病变100%.压缩性骨折100%。61.1%的转移瘤患者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的异常浓聚或稀疏灶(58.3%可明确诊断为骨转移瘤)。非转移瘤的其他脊柱痰病.20.2%伴有异位异常浓聚或稀疏灶。MRI、CT和X线的灵敏度分别为:转移瘤96.8%、100%和79.3%;原发恶性肿瘤95.7%、93.3%和78.3%;良性肿瘤95.0%、92.3%和54.5%;瘤样病损100%、100%和80.0%;炎性病变100%、100%和69.2%;压缩性骨折均为100%。结论 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瘤的最佳方法。对其他脊柱疾病,几种影像技术各有其优势。而核素骨显像对判断病灶是单发抑或多发及是否伴发其他骨骼病变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肾癌的影像学诊断(附4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直径≤3cm)患者的B超、IVU、CT、MRI等影像学资料。结果 43例小肾癌中,B超诊断恶性肿瘤28例,诊断准确率65.1%。29例行IVU,7例有间接征象(24.1%)。CT诊断恶性肿瘤42例,诊断准确率97.7%。14例MRI检查诊断恶性肿瘤13例,诊断准确率92.9%。结论 影像学检查中CT及CT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经验,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外科治疗的63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中有69.8%(44/63)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黄疸及消瘦.全部63例病人术前均行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8.3%(43/63),有18例病人术前同时行cT或MRCP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3.3%(15/18).早期癌(Nevin Ⅰ,Ⅱ期)10例(15.9%),中晚期癌(NevinⅢ~Ⅴ期)53例(84.1%).10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4例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23例行姑息性手术,晚期(Ⅳ~Ⅴ期)病例中有13例行根治术和4例行扩大根治术,根治切除率为42.5%(17/40).术后39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早期胆囊癌的1年生存率(83.3%)明显高于中晚期胆囊癌(27.3%)(83.3% vs 27.3%,P<0.05),晚期胆囊癌中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1年生存率(55.6%)明显高于只行姑息性手术者(55.6% vs 11.8%,P<0.05)(11.8%).结论 提高胆囊癌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B超和CT等结合可提高胆囊癌的诊断率.对有恶变倾向的胆囊结石患者,应行预防性胆囊切除,积极的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手术有助于改善中晚期病例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CT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CT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6月-2006年6月行脊柱CT扫描检查的病例,从中检出已证实的72例脊柱转移瘤CT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脊柱转移瘤溶骨型、成骨型及混合型的CT表现,并与X线片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脊柱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以及MRI、ECT对脊柱转移瘤诊断的优缺点。[结果]7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中肺癌27例,乳腺癌23例,肾癌8例,结肠癌7例,前列腺癌4例,鼻咽癌2例,甲状腺癌1例。受累椎体94个,其中累及1个椎体的35例,累及2个椎体的19例,跳跃性累及3个椎体的7例。累及颈椎18个,胸椎38个,腰椎29个,骶椎9个。72例中溶骨型转移瘤54例,成骨型转移瘤11例,混合型转移瘤7例,本组病人的X线片显示率为59.7%,CT显示率为100%。MRI对骨质破坏的显示不如CT清晰。ECT的分辨率不高,对病灶的细微结构及解剖的比邻关系显示不清,ECT的假阳性率高。[结论]脊柱转移瘤的诊断,要重视临床表现及病史,以X线片及ECT作为首选的筛选检查项目,CT作为明确诊断的检查方法,必要时行CT引导下脊椎骨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4.
胆囊癌假阴性诊断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原发性胆囊癌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 方法: 对近8年50例经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术中判断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①临床表现:右上腹不适,饱胀感为74%,恶心、呕吐为44%,消瘦为30%,右上腹明显疼痛为26%,黄疸为20%.入院诊断符合率为46%,不符合率为54%.②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40例行CT检查.B超诊断符合率为74%,假阴性率为26%,CT诊断符合率为92.5%,假阴性率为7.5%.B超联合CT检查提高诊断符合率达94%,对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及腔内广基的软组织肿块应警惕胆囊癌的可能.③术中对肉眼和手感发现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者,应按常规作胆囊剖开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结论: 重视腹痛、消瘦、黄疸患者的临床表现,对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广基的软组织肿块影像学特点及术中判断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质稍硬者,应作常规冰冻病理检查,这是提高胆囊癌诊断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体会,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方法及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1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57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57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有胆道病史者38例(66.67%);术前B超诊断符合率为67.58%,CT诊断符合率为87.0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肿瘤切除率为58.33%;本组随访率83.33%,Nevin Ⅰ期4例均生存5年以上,Ⅱ~Ⅳ期平均生存25个月,Ⅴ期平均生存15个月,仅行剖腹探查者平均生存期仅4个月。结论 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原发性胆囊癌预后差,对有癌变倾向的胆囊病变行预防性切除,是预防胆囊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胆囊癌中的作用 。方法:对原发性胆囊癌63例的术中所见、病理检查及手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术前诊断为胆囊癌37例,术前诊断率为58.7%(37/63),B超及CT术前确诊率分别为64.8%(35/54)和62.9%(22/35) 。结论:B超和CT是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分析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总结CT检查临床表现特征。结果本组58例患者术前均采用螺旋CT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49例,确诊率为84.5%,误诊率为15.5%。误诊9例患者中误诊为慢性胆囊炎4例,化脓性胆囊炎3例,胆囊炎合并结石2例。CT检查胆囊癌表现可分为肿块型35例,浸润型16例和结节性7例。结论胆囊癌临床较为少见。但及时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螺旋CT检查对提高胆囊癌早期确诊率、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囊癌影像学特征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很多,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超声检查,CT、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逐渐普及并显示出在诊断胆囊癌中的重要作用,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摄影(18F-FDG PET-CT)的诊断特异性高,可用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典型的胆囊癌诊断不难,但早期的胆囊癌诊断仍较困难,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和超声造影,CT和MRI动态扫描,MRI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以及18F-FDG PET-CT成像有望提高早期胆囊癌的诊断。CT、MRI对胆囊癌邻近结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显示较好,但单凭淋巴结的大小判定淋巴结转移容易漏诊,18F-FDG PET-CT成像及MRI的DWIBS技术有望弥补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39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20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65.5%。本组均手术治疗,19例良性肿瘤均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6例,捷径手术5例。术后近期死亡1例,其余均出院。恶性肿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28.6%,9.5%。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容易误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和BUS,CT及胶囊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张耘  任茂才  陈莉 《腹部外科》2005,18(1):46-47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21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 体会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率64.3%,手术切除率低(7/15),胆囊癌早期(Ⅰ、Ⅱ 期)经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如B型超声、CT等检查诊断率极低仅11.1%~31.8%,早期病例多系术 后病理发现。内镜超声(EUS)可以提高早期胆囊癌的检出率。胆囊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除早期病 例外生存期多不超过1年半,5年生存率低于4%。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主要检查手段为B型超声及 CT,EUS早期诊断价值较高,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和警惕性,加强对胆囊癌高危人群的监测,力争做 到早期诊断,尽早使用以手术根治性切除术为主联合化疗、放疗等方法的综合治疗手段,对改善病人 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