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对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进行了相关的临床实践,现对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69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4年6月因肝外胆管结石择期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27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不含肝内胆管结石,术中经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胆道残石并常规放置右肝下引流管。结果术后14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均未特殊处理。术后平均住院8.73d。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内门诊B超复查,未发现胆道残石。216例(79.70%)获得远期随访,无一例发现肝外胆管狭窄。结论对经过严格选择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不应强调一律放置T管。术中精细操作和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排除残石后,一期缝合可作为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临床分析(附3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胆总管探查术是胆道外科常见手术。对于部分胆总管探查术,可选择性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本院自1995年11月~2002年11月行胆总管探查术373例,其中缝合胆总管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附35例报告)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LC后立即探查35例有病变的胆总管,并进行胆道镜检查和取石,在取尽结石、确定胆总管下端无狭窄情况下,用可吸收线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32例胆总管结石取尽,3例探查阴性,35例全部行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29例,时间3-24个月,无结石残留和胆管狭窄发生。结论:如病例选择恰当,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其微创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完成手术44例,其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20例;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结果手术中无副损伤。手术后无胆漏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是治愈出院。3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发现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可行的,而且具有极大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Xu L  Zheng Z  Chen K  Wu R  Mao G  Luo J  Zhang J  Zhang H  Zeng T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927-929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方法 对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间肝外胆管结石择期手术的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 2 15例与放置T管引流的 171例进行比较。 结果 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术后分别有 9例和 5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 ,均未作特殊处理。一期缝合组术后平均输液 4 9d、平均输液量 9 1L、平均住院时间 10 0d ;与T管引流组的术后平均输液时间 7 3d、平均输液量 12 8L、平均住院时间 17 6d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同时T管引流组有 5例分别在术后 16、17、19、2 1、2 2d拔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 ,3例再手术。 结论 在经过严格选择的胆总管结石择期胆总管探查病例中 ,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残石后 ,一期缝合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术操作技巧及胆漏的预防。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选择性地对514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在术中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回顾性分析其手术的可行性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514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发生胆漏8例,经4~7 d引流后自愈。无胆管狭窄及腹腔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严格把握适应证,取石得法,恰当缝合,可以减少术中胆管损伤和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32例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180 min,其中术后胆瘘1例,经腹腔引流5 d后停止,住院时间5~14 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切开探查,放置T管已是经典的传统手术,我院于1997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随着腹腔镜缝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胆道镜探查经验的积累,于2009年10月开展了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1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胆管一期缝合42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性地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人,于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42例,并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42例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全组平均住院9 d.发生术后胆漏3例,均经腹腔引流治愈.全组随诊6个月~4年,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疗效满意.结论 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及精细手术操作,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间,共106例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而不留置T管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胆总管探查术后,均行胆总管一期缝合,随访1至5年无结石复发.结论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有效,但是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5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资料。15例胆总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直径1.0~2.0cm,胆管壁略厚,无水肿,取尽结石并明确胆管下端畅通后,不放T管直接一期缝合。术后均未发生胆瘘或黄疸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笔者就基层医院在缺乏胆道镜辅助的情况下如何正确把握一期缝合的指征作一初步的探索,认为基层医院在恰当选择病例、正确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期缝合术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疗效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对1990~2009年有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包括植入胆道支架一期缝合及直接一期缝合)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外引流病例的对照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413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一期缝合组与"T"管外引流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一期缝合组明显短于"T"管外引流组(P〈0.00001)。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安全可行,疗效肯定,而且能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5年期间内,我院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共72例。结果成功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64例,中转开腹8例。取石后留置T管引流60例,胆总管一期缝合12例。术后并发胆漏5例,腹腔出血1例,胆道出血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术后中位住院天数8天。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慎重的把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指征,可有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669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69例(胆道镜取石术,液电碎石术,胆道狭窄扩张术,经胆囊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术)。结果手术成功643例(96.1%),胆漏17例(2.5%)经内镜鼻导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治愈,胆道轻度狭窄2例(0.3%)无临床表现未处理,残余结石4例(0.5%)经术后内镜取石治愈,细导管滑脱2例(0.3%)经再次手术治愈,晚期胰头癌死亡1例(0.1%)。581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5.6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胆总管探查,常规放置T管,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兼有多种功能的措施。随着胆道外科学术和技术的发展,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和T管引流后胆道压力的变化,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比较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月3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胆道压力的变化,其中一期缝合15例,T管引流15例。结果①胆总管静水压测定值为6.0~18.5cmH2O(0.54-1.66kPa)。②胆道压力:一期缝合组术前、后比较,术后第l天胆道压力轻度增高,术后第5天明显下降(q=4.53l,P〈0.05)。T管引流组术后第5天胆总管压力较术前明显下降(q=3.440,P〈0.05)。2组术中测压无显著性差异(t=1.228,P=0.230),术后第1、3、5天比较2组均有显著差异(t=3.108,P=0.004;t=2.071,P=0.048;t=3.355,P=0.002),T管引流组胆道压力下降明显。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后,胆总管压力无明显变化,说明此术式不会引起胆道压力过高而致胆漏;T管持续引流胆汁可降低胆总管压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同时解除因术后Oddi括约肌痉挛、水肿而致胆道高压的有效引流方法,我院于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对14例胆总管探查术后的患者成功采用胆道内支架引流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效果,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对75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胆总管分别一期缝合(n=41)或T管引流(n=34)。结果一期缝合组术后胆漏1例;T管引流组术后胆漏2例,2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27,P=0.868)。一期缝合组随访41例,随访0.5~2年,平均0.7年,术后1年内B超、CT检查均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T管引流组随访33例,随访0.5—2.1年,平均0.8年,术后1年内B超、CT检查均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避免置T管引起的一系列弊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附3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总结采用传统、小切口、腹腔镜三种术式共350例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中用胆道镜确切判断胆总管内无残余结石,胆管下端乳头开口通畅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13例胆漏,无胆总管损伤、术后出血、残余结石及死亡。328例f93.7%)随访1~19年无一例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用胆道镜技术探查胆总管及取石,在选择适应证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一安全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