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激光消融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经皮门静脉穿刺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可行性。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穿刺针准确穿入癌栓的中心轴,直达癌栓的最近端,导入光纤,脉冲激光照射。结果102例(94.4%)LA治疗后1~3d发热(体温37.5~39.5℃);84例(77.8%)有穿刺点附近疼痛;3例(2.8%)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53例经皮LA治疗后生存满1年的癌栓变化:①LA治疗后癌栓萎缩,直至癌栓消失,20例;②LA治疗后癌栓萎缩,门静脉呈蜂窝状变,18例;③LA治疗后癌栓不缩小甚至继续生长,门静脉增宽,15例。95例术前门静脉癌栓支完全无血流信号,LA治疗后第1天均再次观察到彩色血流信号,LA治疗后1个月76例癌栓部位门静脉支观察到彩色血流信号,3个月64例(共91例),6个月52例(共71例),1年36例(共42例),2年10例(共14例),3年2例(共2例)。寿命表法统计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5.56%、35.20%、20.30%。结论经皮LA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酸浓度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预测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及时的预测工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于本院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2例,女29例,年龄25~78岁,ASAⅢ或Ⅳ级。按术后30 d内是否存活分为两组:生存组和死亡组。收集术前和术毕乳酸浓度,计算术前和术毕MELD评分。比较两组术前乳酸浓度、术毕乳酸浓度、术前MELD评分和术毕MELD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比较术前和术毕乳酸浓度和MELD评分对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术后30 d)死亡率的预测准确性。结果术后30 d内存活109例(90.0%),死亡12例(10.0%)。死亡组术前MELD评分、术前乳酸浓度、术毕MELD评分和术毕乳酸浓度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术前乳酸浓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8(95%CI 0.63~0.93),临界值为2.43 mmol/L;术前MELD评分的AUC为0.70(95%CI 0.53~0.87),临界值为24.50分,两者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乳酸浓度的AUC为0.85(95%CI 0.70~0.99),临界值为9.57 mmol/L;术毕MELD评分的AUC为0.74(95%CI 0.61~0.88),临界值为25.42分;术毕乳酸浓度的AUC明显高于术毕MELD评分(P0.05)。结论乳酸浓度,尤其是术毕乳酸浓度对于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的预测能力优于MELD评分。  相似文献   

3.
<正> 1996年10月至11月,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14例,中转开腹手术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Conventional Appendectomy,CA)17例,通过比较分析,对开展LA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LA组男9例,女3例,18~72岁,平均36.25岁。手术时间最长60min,最短20min。术中出血最多6ml,最少1ml,住院时间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复苏在严重创伤控制性手术(D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3例严重创伤患者采用I期确定性手术,为传统手术组;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为DCS组。对比DCS组复苏后与传统手术组乳酸水平、凝血时间、pH值、体温,并比较两组死亡率,分析和评价DCS的临床价值。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DCS组ICU复苏后血乳酸水平、pH值、体温、凝血时间明显改善(P〈0.05)。传统手术组痊愈出院18例,死亡15例;DCS组患者痊愈33例,死亡7例。DCS组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及时采取DCS和有效地ICU复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死亡率降低可能与ICU复苏后乳酸水平、凝血时间、pH值、体温等显著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
赵飞  沈婷  章卫桥 《浙江创伤外科》2013,18(1):14-15,18
目的评估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6小时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病房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人院的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38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小时动脉血乳酸,计算6小时乳酸清除率。以患者人住神经外科或重症医学科病房为研究起点,患者出院(最长随访者为28天)或死亡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1例)和死亡组(7例),以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率(≥10%)维(25例)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13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差异,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之间28天死亡率差异。结果各组年龄、性别、治疗前GCS评分、APACHElI评分、基础血乳酸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存活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20.68±14.67)%VS(6.21±10.40)%.P〈O.05];高乳酸清除率组28天死亡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8.70%VS62.5%,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生存率显著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92.0%.VS615%,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类型,虽然比脑出血死亡率低,但致残率高,且20%的病人会复发.治疗方法多采用溶栓、抗凝、降纤等.其中静、动脉溶栓是最迅速、最直接的干预方式.两者间比较各有利弊,本研究对100例急性脑梗兄患者分组进行了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为:动、静脉溶栓均有效;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早期致残率低;动脉溶栓受条件限制;静脉溶栓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愿意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常规LA需要超声刀、Endo-GIA等特殊器械,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利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LA 80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17例,女63例,年龄12~80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2例,急性单纯性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诊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例急性阑尾炎随机分为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组100例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组10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等相关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A组有6例中转开腹,LA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LA组少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少等优点,是急诊阑尾炎患者可选用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为-少见疾病,由于可引起产妇及胎儿极高死亡率,有必要对其进行充分认识。早在1969年Fox对89例患者的分析中已指出,产前未明确诊断者,产妇及胎儿死亡率分别为58%及55%,而明确诊断者产妇及胎儿死亡率则下降为18%及50%。截止1987年Steeve报告,目前共有此类患者129例(包括作者一例),产前明确诊断者仅42例,占全部病例的33%产妇及胎儿死亡率仍分别高达48%及55%。死亡率之所以仍然甚高,主要由于此组病例中包括着早年的高死亡率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用于临床评估颅脑外伤病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和头颅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甲组(重度颅脑外伤,40例)与乙组(轻度颅脑外伤,60例)。患者入院后均采用CT检查,并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监测(德国GE公司MAC-2000),于患者入院后6小时开始描记,同时住院期间进行复查,如存在不适则需及时描记。结果 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为38例,异常率为38.0%。其中甲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3.68%(28/38),明显高于乙组26.32%(10/38),χ~2=6.69,P=0.05。38例心电图异常者死亡12例,死亡率31.58%,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6.45%(4/62),χ~2=11.06,P=0.00。结论通过监测颅脑外伤患者心电图可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如患者心电图异常则说明患者病情严重,此时需加强干预,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D治疗的4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D术后发生出血42例(9.9%),其中死亡9例(21.4%)。42例中早期出血23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8.7%;晚期出血19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36.8%;早期出血的死亡率低于晚期出血(P=0.014)。腹腔出血28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5.0%;消化道出血14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14.3%,腹腔出血的死亡率高于消化道出血(P=0.028)。轻度出血15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13.3%;重度出血27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5.9%,轻度出血死亡率低于重度出血病死率(P=0.037)。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后发生出血11例,出血率为10.6%,非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后发生出血31例,出血率为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24例中死亡3例(12.5%)。结论轻度腹腔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经非手术治疗多可治愈;晚期腹腔出血手术难度大,可尝试介入治疗;术中精细操作、选择熟练吻合方式,预防胰瘘、胆瘘及腹腔脓肿可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据近6年报道的929例梗阻性黄疸病人中,平均术后死亡率为13%。单变量分析表明,多种因素与这一高死亡率有关,但多变量分析证实,术前有三个重要因素:血细胞压积<30%,血浆胆红素>200μmol/l以及恶变。若三种因素同时都存在,则有60%的死亡率;若无这三种因素,则死亡率低于5%。若术前给予输血,红细胞压积仍属低下者,预后不良,这可能反映病人营养状况不良。在三个因素中,仅血浆胆红素可有效改善,故有治疗参考意义。已知肾衰竭与梗阻性黄疸有联系。胆管炎和手术为其2个重要诱因。无黄疸病人术后发生肾衰竭者罕见,在一组2348例胆管手术病人中仅3例死于肾衰  相似文献   

13.
胰肠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系重建最重要的一环。自第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报道至今,关于胰肠吻合术的改进及研究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探索。胰肠吻合手术的死亡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20%~40%下降到21世纪初的5%以下,但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并发症特别是胰瘘的发生。胰瘘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后死亡率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住ICU的22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病例要求发病在24 h以内,诊断符合2001年ACCP/SCCM标准且排除以下情况:妊娠或年龄<18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需要血液净化治疗;药物(如双胍类药物)引起的酸中毒;家属放弃进一步抢救者.对纳入患者采用早期同标指导治疗,测定入组时(0 h),入组后6、24和72 h动脉血乳酸水平,分析动脉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APACHE 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日和28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共10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7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70±12)岁;28 d病死率为54.3%;APACHE ±评分20±8,器官衰竭数目(3.0±1.1)个,动脉血乳酸水平(3.8±3.6)mmol/L;死亡组患者0、6、24和72 h动脉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共69例患者0 h动脉血乳酸>2mmol/L,其中24例存活.存活组6 h和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P<0.05),而两组72 h乳酸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 h乳酸清除率为独立预后评估指标之一;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0、6、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和6 h乳酸清除率评估患者预后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564、0.649、0.754、0.784.若以6 h乳酸清除率≥30.0%来预测存活率,其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77.3%.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具有重要意义,动脉血乳酸水平增高且无明显下降趋势者预后不佳,6 h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中常规腹腔探查诊治小儿合并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72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儿行LA前常规探查,按顺序探查腹腔、盆腔脏器。如发现合并其他疾病同时进行处理。结果:本组腹腔镜术中常规探查腹盆腔发现腹股沟隐性疝63例(8.75%),同时行内环口关闭术;发现小肠憩室21例(2.92%),同时行腹腔镜辅助小肠憩室切除、肠吻合术;同侧附件囊肿36例(5.0%),对侧附件囊肿8例(1.11%),双侧附件囊肿12例(1.67%),右侧卵巢畸胎瘤6例(0.83%),同时行切除术;肠系膜囊肿2例,行囊肿切除术;右侧输卵管脓肿1例,同时行引流术。结论:小儿LA已是成熟、安全的术式,术中常规进行腹盆腔探查,如发现外科干预的疾病可同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了因其他疾病行二次麻醉及手术的痛苦,减少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绪言】腹部穿透性损伤或钝性损伤导致的腹腔内大出血,死亡率非常高.Ekborn等(1981年)报告,如仅有1条或2条腹腔内血管损伤,死亡率为29%;如血管损伤数目增加至4条或更多,死亡率可达100%.伴发其他脏器损伤,也直接影响死亡率,如有5个或更多的伴发损伤,死亡率为100%.膛枪损伤的死亡率为70%,钝性损伤为50%,子弹损伤32%,刺伤23%.要成功地抢救伴有低血容量休克的腹腔血管损伤的患者,必须早期转运病人、迅速估计损伤情况和积极有效地进行复苏和控制腹腔内大出血.【处理】复苏和估计患者的伤势应同时进行.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4h血乳酸清除率在肝移植早期并发症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并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术后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72例病人的术前MELD评分、术前Child评分,入ICU24h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移植7d内病人发生的早期并发症。分别将病人分成早期并发症组和无早期并发症组,比较两组24h血乳酸清除率差异性。应用临床诊断性能(ROC)曲线,对乳酸清除率在预测肝移植术后发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结果 172例肝移植病人中有20.9%(36例)病人发生各种早期并发症。非并发症组、并发症组的早期乳酸清除率分别为(51.4±18.6)%和(17.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价并发症发生ROC曲线You den指数最高时的24h血乳酸清除率截断值为34.5%,ROC曲线下面积为0.951±0.016(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3%和86.0%。结论 肝移植术后24h血乳酸清除率与肝移植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24h血乳酸清除率<34.5%是预测肝移植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简易和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全世界每年大概有几百万例脓毒血症新发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占四分之一甚至更多,并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1]。仅美国每年新发脓毒血症大约就有660,000~750,000例,约占住院患者的2%,ICU患者的10%。严重脓毒血症死亡率大约为25%~50%,脓毒血症休克患者死亡率则高达40%~75%。脓毒血症已经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治疗脓毒血症三大抗凝药物重组活性蛋白C  相似文献   

1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狼疮抗凝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脉管炎患者血中狼疮抗凝因子(LA)的存在情况并探讨该病的病因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鲁塞尔蝰蛇毒凝血时间(dRVVT)两种方法对31例脉管炎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作外周血LA的检测,结果:脉管炎患者LA阳性率为2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按临床分期分组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Ⅱ期和Ⅲ期的LA阳性者明显高于Ⅰ期.结论:LA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理性血栓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和传统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治疗小儿阑尾炎创伤反应的差异。方法从2002年5月至2004年2月收治160例小儿阑尾炎,其中行LA69例,OA91例,术前和术后12h采血,应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手术时间:LA组(33±15)min比OA组(45±9)min短(t=6·40,P<0·01);住院时间:LA组(4·3±1·5)d比OA组(6·6±1·2)d短(t=10·91,P<0·01)。术后切口感染:LA组1例(1·5%),OA组10例(11·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OA组IL-6术后较术前升高值明显高于LA组[(60±20)pg/ml比(28±8)pg/ml,P<0·01]。CPR在OA组术后升高值亦明显高于LA组[(83±11mg/L比(24±6)mg/L,P<0·01]。结论LA治疗小儿阑尾炎较OA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