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营养与结直肠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营养与结直肠肿瘤关系进行了综述,调查了饮食与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初步分析了营养支持、宿主与恶性肿瘤三者的关系,提出了结直肠癌围手术期适应证,以及某些药物、氨基酸和脂肪酸可能会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时,又能作为治疗肿瘤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肿瘤与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和肿瘤与营养的关系,为肿瘤病人营养提供基础。方法 回顾性复习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献20余篇。结果 50%恶性肿瘤病人存在蛋白营养不良。肿瘤病人的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使用脂肪乳时应慎重;在蛋白质供谢中某种特定氨基酸(asparagine天冬酰氨酸methionine蛋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谷氨酰胺-谷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及牛磺酸浓度低,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和化疗的耐受性;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提高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力。体外试验肿瘤细胞,应用hGH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使静止期细胞群进入增殖周期,为提高肿瘤对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的敏感性提供了基础。结论 对第1例肿瘤病人都应该进行营养评价并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3.
胡楠 《中国公共卫生》1992,8(6):271-273,251
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的。人们已经了解某些因素的致癌作用,如接触工业中某些具有致癌作用的中间产物,可能诱发肿瘤。然而暴露在这类可能致癌物下的人群必竟是少数,而且这类因素易于控制和纠正。而某些因素,如饮食不平衡的营养因素,肿瘤易感性的遗传因素,却是人人具有的。目前我们对这类因素与肿瘤发生过程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入研究它们与肿瘤的关系,对肿瘤预防具有更普遍的意义。1 饮食、营养与肿瘤50年前人们就认识到饮食因素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早期的动物实验成功地证明了控制饮食可以延迟肿瘤的发生。由此人们设想依靠改变饮食来预防肿瘤。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根据癌症分布的地区差别,移民后癌谱的逐代变化和一些特殊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确认人类癌症80∼90%由于环境因素所引起。在美国估计其中30%系由食物和营养因素所引起。  相似文献   

5.
胃肠外营养与肿瘤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临床上癌症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使病人难以耐受手术,化疗及放疗,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有人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中证实了胃肠外营养的有效性,因此,本文综述了癌症病人的营养状况,代谢变化,包括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以及癌症病人TPN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在肿瘤营养治疗中的作用和卫生经济学效益,为肿瘤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方法以某院肿瘤科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有明确病理诊断且存在营养不良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的顺序编号,分为传统营养治疗组和个体化营养治疗组,每组72例。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的营养生化指标和营养治疗相关费用、住院天数等经济学指标。结果个体化营养治疗组和传统营养治疗组治疗前血生化指标和营养评分指标营养危险指数(NRI)、预后营养指数(PN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对比,传统营养治疗组患者生化指标和营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个体化营养治疗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营养生化指标和NRI、PNI营养评分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营养治疗组的营养相关治疗费用中位数为621元,传统营养治疗组为4 99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能以较低的医疗成本获得更为有效的营养治疗效果,具有更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A和PNI在预测结直肠肿瘤病人营养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明确PA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为早期识别营养不良提供依据。方法:467例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恶性肿瘤病人,入院后即运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进行筛查,入院后的48 h内完成人体测量、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和GLIM营养不良诊断,并记录病人的实验室检查及BIA检测值。根据血清白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得到预后营养指标(PNI)。评价相位角(PA)和PNI在结直肠肿瘤病人营养诊断中的价值。根据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运用ROC曲线评估PA和PNI的诊断灵敏度与最佳临界值。结果:42.0%的病人存在营养风险,37.0%的病人出现营养不良。PNI预测营养不良的最佳临界值为47.1(AUC:0.674,灵敏度:0.694,特异性:0.597),PA的截点值为4.75°(AUC:0.845;灵敏度:0.626;特异性:0.936)。两指标相结合的诊断方式更具一定的准确性。PA和PNI分别与BMI、去脂体质量、上臂肌围、腰围、基础代谢率、骨骼肌质量指数、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 <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术前补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60例,分成两组,试验组术前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加用营养补充剂(康全饮)连用5~7天;对照组术前给常规饮食;术后两组均通过鼻饲管提供肠内营养(EN).于术前、术后测定病人的血常规、血浆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术后两组病人检测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下降的绝对值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营养补充剂(康全饮)营养均衡、口感好,作为术前营养补充剂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预防术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评价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代谢,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研究组)。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1周。于术前,术后第1,4天和研究结束时分别检测免疫,炎症反应及营养指标。结果 :研究结束时,研究组多数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IL-6,TNF-α)浓度及CR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白蛋白,每天及氮平衡无显著差异,术后第8天,研究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4天以后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可减轻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的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肠内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保守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保守治疗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18例保守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使用QOL量表评价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生存质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经过营养支持治疗后,其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0.05;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采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且不会加速患者的肿瘤生长,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精氨酸对胃肠肿瘤治疗的营养免疫调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杰  潘凯 《中国医师杂志》2005,7(3):431-432
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以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为主。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营养支持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结合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营养物质可达到药物的作用,如谷氨酰胺、精氨酸、鸟氨酸等。其中精氨酸作为肠内外营养中特殊氨基酸制剂的一种重要成份,不但起到营养支持作用,在肿瘤治疗上也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分析经外院初诊处理不规范而转我院进一步诊治的124例妇科肿瘤病例,其中卵巢癌48例,宫颈 癌45例,子宫内膜癌21例,阴道癌10例,发现其5年生存率均小于文献报道的生存率。因而建议应重视妇科肿瘤的 规范化治疗,以提高我国妇科肿瘤的治疗水平。文中还对妇科肿瘤常见不规范处理的表现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体生命的维持,必须依赖食物的各种营养。对于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来讲,补充合理营养就更为重要。研究表明,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伴有营养不良,而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几乎达100%,故营养不良患者的予后明显差于营养良好者。营养治疗的目的,就是合理调配饮食中的营养来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更好地接受手术或放疗化疗治疗,延长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营养治疗是Ⅱ型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本组成部分。本介绍了美国糠尿病协会(ADA)2000年提出的营养治疗的目标,以及基于现有的临床经验和普遍认识而提出的热量及营养素推荐存量标准。对于难以累口摄取自然膳食的糖尿病患,应首选肠内营养。密切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重及肾功能的代谢指标以及生活方式等,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预后营养指数在结直肠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结直肠肿瘤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联系,探讨PNI作为结直肠肿瘤病人预后指标的作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普外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32例经病理确诊结直肠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结直肠肿瘤术后的风险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价PNI在SSI的预测价值。结果 :43例病人术后出现SSI,其中浅层或深层手术部位感染36例,器官/腔隙感染7例;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NI48对预测术后SSI的发生具有显著价值(曲线下面积=0.782,灵敏度81.1%,特异度65.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42,95%CI:1.22-8.78,P=0.04)和PNI48(OR=2.35,95%CI:1.20-4.53,P=0.03)是预测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I作为简单并有价值的临床指标,对于结直肠肿瘤术后预测SSI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8):398-398
<正> 关于肿瘤病人的营养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肿瘤病人营养缺乏严重,要吃得好。少数人认为肿瘤细胞摄取营养的能力比正常细胞强,因此,营养好,是好了肿瘤细胞,反而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因而不主张加强营养。有人对癌症病人的膳食进行了凋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肿瘤病人摄入的能量并不比  相似文献   

18.
对10个营养指标与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臂肌围(MAMC)、握力(GS)、肌酐身高指数(CHI)及白蛋白(ALB)与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这四个指标可用于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而理想体重百分率(I%).体重下降率(P%)、三头肌皮脂厚度(TSF)、上臂围(MAC)、运铁蛋白(TNF)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则无意义.GS是最简便、准确的预测并发症指标.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与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营养治疗是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本组成部分。美国糖尿病学会2000年提出新的营养治疗的目标及基于现有的临床经验和普遍认识而总结的热量及营养素推荐量标准。对于难以经口摄取自然膳食的糖尿病患,应首选肠内营养。密切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重及肾功能的代谢指标以及生活方式等,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苏宜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3):164-165,167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非糖基化蛋白质激素,主要生理功能是刺激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脂肪降解,整体表现为促进组织、器官、骨骼和机体的生长发育。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与天然人类GH的分子结构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