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P、HR、尿量具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加用生脉注射液,与40例常规治疗该病的患者比较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生脉治疗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脏指数均好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心脏指数、心电图恢复情况、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48.2%(P〈0.01)。用药治疗后,2组患者较用药前的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降低,尿量增加,心脏指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血清CPK和CK-MB的含量均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41例,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方案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每小时尿量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平均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IABP联合急诊PCI治疗后,41例患者的每小时尿量、MAP及CI明显上升,而PCWP、CVP同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IABP联合PCI,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6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 m 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钙调蛋白(Ca M)及其基因表达,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和尿量(UV)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97%和74.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 Tn I、Ca M、c Tn I-m RNA和Ca MKII-m RN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p/dtmax、LVEF和CI均升高、LVEDD增大,IVST和LVESD均缩小(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PCWP和HR均降低,SBP和DBP均升高,PP增大,UV增多(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中室间隔穿孔、急性肾衰竭和心律失常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疗效显著,纠正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钙超载"现象,明显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成军  乔福斌  陈娟  何艳丽 《河北医药》2014,(19):2920-2921
目的:分析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CI)治疗,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研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尿量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较药物溶栓效果更好,但仍需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手术指征来选择PCI治疗或药物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从尿量、血压、心率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尿量、血压、心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患者中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5.83%,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宝丰县人民医院4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参附注射液,研究组采用参附注射液+无创正压通气,两组均持续治疗2~3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6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尿量及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中心静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参附注射液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改善各项检查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牛白璐  陈勇 《贵州医药》2020,(4):594-595
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性休克的患者76例,其中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余联合中西医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尿量、心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联合使用中西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尿量和心率等临床指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患者的休克现象,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金世民 《黑龙江医药》2022,(5):1079-1082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铭复乐(rhTNK-T pa)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00例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联合铭复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80%,两组对比研究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尿量等临床指标以及Lac、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更佳(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铭复乐对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具有明显的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降低其Lac、NT-ProBNP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共60例,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后进行指导治疗,观察组行PICCO及CVP测定后进行指导治疗,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在24 h内的总输液量、尿量、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值、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乳酸值(Lac)、氧合指数(PaO2/FiO2)及28 d病死率指标.结果 两组入院时NT-proBNP、CI、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4 h内的NT-proBNP值为(2591.0±1257.8)ng·L-1(P=0.038)和28 d病死率为50.0%(P=0.032),均较对照组的(3048.0±1640.3)ng·L-1和76.7%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两组24 h内总输液量(P=0.003)、尿量(P<0.001)、CI(P=0.033)及LVEF(P=0.008)均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值(P=0.486)及PaO2/FiO2(P=0.79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早期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的改善,进而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方法 将8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69.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3<0.05).结论 中药丹红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与血清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06例AMI患者中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53例作为A组,未并发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53例作为B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NT-proBNP水平。并将A组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生脉注射液,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A组和B组性别比、舒张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胸痛、气急、恶心呕吐等特点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平均年龄、心率、收缩压、高血压、糖尿病、神志改变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 A组治疗前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B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另AMI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并发心源性休克及治疗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血清NT-proBNP水平对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生脉注射液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术前抗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7例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字母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手术前实施临床常规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进行抗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术前休克纠正率、休克纠正时间以及术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术前休克纠正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X2=8.42,P<0.05);观察组平均休克纠正所需时间和术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用于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术前抗休克治疗时,可以显著纠正休克情况,缩短平均休克时间,降低术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俊伟 《安徽医药》2007,11(6):500-50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溶栓的再通率,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两组病人4周内的病死率、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组有17例再通,再通率为54.8%,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例)9.68%,均为小出血,无脑出血.溶栓组4周内病死率,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两组比较相当(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AMI的近期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6.
生脉注射液合用泛捷复扶正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合用泛捷复扶正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每天1次静脉滴注,并合用泛捷复3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每天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用泛捷复3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每天2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大致为10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67.65%,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合用泛捷复治疗老年肺炎,其扶正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 NT-proBNP 介导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AMI 合并 CS 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 IABP 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 IABP 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高于对照组,心率、血清 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IABP 治疗及休克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心脏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NT-proBNP 水平对 AMI 并发 CS 的治疗有指导意义。联合应用 IABP 和生脉注射治疗 AMI 并 CS 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降低患者血清 NT-proBNP 水平及病死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23例)单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39<0.05;治疗组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术前TIMI的差异不明显,术后TIMI差异显著,P<0.05。在出血并发症,对照组5例(21.74%),治疗组2例(3.51%),P=0.0090<0.05;在MACE中,对照组的30.43%(7例)明显高于治疗组7.02%(4例),P=0.0059<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好,比单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有优势,能有效地缓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WHO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急诊或择期PCI治疗,即为对照组;B组患者先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再给予患者急诊或择期PCI治疗,即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平均动脉压升高、尿量增加、心率减慢,但B组患者治疗后MAP较A组高,尿量较A组多,心率较A组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A组低。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将3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收缩时间比率(STR)、胸腔液体水平(TFC)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做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生脉注射液治疗3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O、SV、CI升高,STR、TFC下降(P<0.05).生脉注射液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