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如何减轻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理及心理负担,提高其舒适度,成为护理界同仁共同探讨的课题。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人性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是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能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过程[1]。将舒适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的整个  相似文献   

2.
舒适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冼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9):220-221
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其不良反应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减轻化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其不愉快程度。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患者化疗的全过程,可以减轻化疗反应的症状,降低患者不适程度。现回顾性分析本科2004—2008年以来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中,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终舒适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终关怀护理是指对处在临终阶段的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其目标是尽可能缓解患者躯体及心理上的各种痛苦,提高其尚存生命的生活质量,维护其人格及生命的尊严,同时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使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笔者通过对43例临终晚期肿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舒适护理在经股动脉P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须绝对卧床12~24小时,患者易出现腰酸背痛、烦躁、排尿困难、失眠等不适.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2007年2月~2008年12月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择期经股动脉PCI患者的护理中.注意患者心理护理、舒适护理,满意其需要,使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他认为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舒适为考虑的重点,它的主要内容是指通过护理使患者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真正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四方面达到舒适的目的.将其运用到老年骨折患者中、有效考虑患者需求,进行个性化护理,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临床舒适感、预后效果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转移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最佳护理模式。方法借鉴萧氏双C舒适护理理论,将其运用于86例晚期乳腺癌化疗疼痛患者的住院护理全过程,为患者实施基于整体护理层面的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舒适护理。结果通过舒适护理,患者在舒适的环境、良好的心理状态、舒适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住院治疗期,从容应对化疗反应及癌痛不适。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95.25%。讨论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其舒适程度,通过各种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不舒适体验,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理论包括4个方面: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患者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基本康复,要经历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产生心理和生理负担.笔者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手术护理全过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做法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舒适护理是整体的、个体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均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将患者的痛苦降至最低程度。对于肿瘤晚期患者以最佳的支持治疗为主,全面护理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因此,对肿瘤晚期患者的舒适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新 《河北医药》2011,33(8):1277-1278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兰巧玲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9):123-123
舒适护理模式是台湾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1].此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我科对子宫切除的患者,通过采取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分组比较,认为舒适护理明显优越于常规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神经外科舒适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台湾华杏出版社机构总裁萧丰富于1998年提出舒适护理模式融人整体护理过程中,使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针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舒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现将我院2002年4月~2004年8月采用舒适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舒适护理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3034-3035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为解除患者手术前的恐惧心理,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患者术中的不舒适,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2005年我科将舒适护理运用于宫腔镜手术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1995年,Rolcaba首先提出舒适护理的概念,使整体护理的模式进一步得到升华.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其目的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为了解除手术患者术前恐惧心理,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术中不适,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我们对16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舒适护理,现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跃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02-1402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也是患者最希望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2010年,本院在手术室开展了舒适护理,将舒适护理模式贯穿于手术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输液患者进行护理,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8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进行舒适护理,同时将心理护理始终贯穿于整个输液的过程中。结果患者自觉舒适愉快接受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7%以上。结论舒适护理使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均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笔者对40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笑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222-2223
舒适护理是现代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和新内容,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为了总结舒适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3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要求,对护理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舒适护理得以积极开展起来.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个性化、有效性、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感上达到最佳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程度,  相似文献   

20.
1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将舒适护理融入整个护理过程中!针对妇产科患者在心理、卧位、排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