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ATV)是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近年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细胞-1B(IL-1β)、环氧化酶(COX)、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等炎性物质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等缺血事件的发生。本文对阿托伐他汀的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成四组:假手术组(A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ml/d)、缺血再灌注组(B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mud)、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预处理组(C组,阿托伐他汀20mg·kg-1·d-1)和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预处理组(D组,阿托伐他汀40mg·kg-1·d-1)。灌胃3d后,第4天制作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rain后测定血清心肌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Bcl-2在心肌组织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AST、LDH及CK—MB明显升高(t=2.4、9.5、3.2,均P〈0.05);与B组比较,c组AST、LDH及CK—MB活性明显降低(t=3.1、4.5、3.7,均P〈0.05);与c组比较,D组AST、LDH及CK—MB活性明显降低(t=1.4、4.2、2.2,均P〈0.05)。A组iNOS含量(2.3±0.2)U/L,明显低于B组的(18.2±2.6)U/L(t=11.3,P〈0.05);C组iNOS含量(11.4±1,3)U/L,明显低于B组(t=7.2,P〈0.05);D组iNOS含量(6.7±1.4)U/L,明显低于C组(t=4.5,P〈0.05)。B组Bax含量(17.5±2.6)U/L,明显高于C组的(11.2±1.5)(t=2.1,P〈0.05);C组Bax含量明显高于D组(t=3.2,P〈0.05);D组Bax含量明显高于A组(t=8.9,P〈0.05)。与A组比较,B组Bcl-2含量明显低于c组(t=3.1,P〈0.05);C组Bel.2含量明显低于D组(t=4.5,P〈0.05);D组Bcl-2含量明显低于A组(t=1.6,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降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轻I/R损伤,阿托伐他汀强化预处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浆iNOS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A组)、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每组40只。A组和C组均按缺血2 h,再灌注0、2、6、12、24 h五个时间点(8只/组)分别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量脑梗死体积,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结果再灌注12、24 h,A组较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A组与C组比较,缺血侧脑组织间水肿减轻,变性、坏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空泡样改变减轻。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V)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ATV组、ATV+S-甲基异琉脲硫酸盐(SMT)组、SMT组,每组8只。进行40min局部缺血和240min再灌注,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血液生物化学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使左室发展压(LVDP)和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分别下降24.6%和35.3%;3d ATV预处理(10mg·kg^-1·d^-1)使缺血再灌注后LVDP和+dp/dfmax的下降幅度分别减小21.7%和41.3%,使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1)分别降低31.4%和19.1%,使iNOS上升102.6%;ATV+SMT组LVDP和+dp/dtmax的下降幅度、CK-MB、LDH-1、iNOS均和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TV预处理通过上调iNOS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ATV)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效应中,两种ATP依赖的K+(KATP)通道的作用.方法:将32只实验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TV组、ATV+5-HD(A1组)、ATV+HMR1883(A2组).通过结扎和放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分别进行30 min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实验中持续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TV组及A2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在再灌注30 min后明显改善(P<0.05),而A1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TV的抗心肌IRI保护效应可能与线粒体KATP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D40L、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的表达.结果:AT组脑组织CD40L、MMP-3表达及脑含水量和神经功能评分较IR组低(P<0.01),而较Sham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D40L、MMP-3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芦荟苷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芦荟苷(Barb)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Barb高、低剂量预处理组。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化学法测定线粒体Ca2+-ATPase活性。结果与IR组比较,Barb组AI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Ca2+-ATPase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Barb能明显抑制IR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降低TNF-α水平和提高Ca2+-ATPas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均正常喂养;溶剂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和瑞舒伐他汀预处理组(用瑞舒伐他汀5 mg·kg-1·d-1),均1次/天,连续灌胃10 d。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I/R模型,于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制作病理切片。TUNEL染色法原位检测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I/R组和对照组相比,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少,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6,(11)
目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尼可地尔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5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5组A~E(空白对照组A组、平行对照组B组、阿托伐他汀组C组、尼可地尔组D组、联合后处理组E组),采用"二线二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按照实验设计方案给药。试剂盒检测SOD、MDA。电镜检测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RT-PCR检测HIF-1α。结果 1与A组相比,B~E组血清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SOD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E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显著提高(P<0.01);与C、D组比较,E组MDA含量及SOD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电镜观察,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的损伤明显减轻。3 RT-PCR检测HIF-1α,与A组相比,B~E组HIF-1αm RNA表达增高(P<0.01),显示缺血再灌注能增强其表达;其中C~E组又较B组增高(P<0.05),显示缺血后处理更能增强其表达。结论 1阿托伐他汀、尼可地尔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再灌注后心肌的组织结构。2阿托伐他汀、尼可地尔后处理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减轻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那普利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2):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药物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药物组以橡皮带环绕结扎大鼠双后肢根部3 h并经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证实血流被阻断,正常对照组大鼠双后肢松绕橡皮带3 h。低、中、高剂量药物组经颈内静脉分别注入依那普利0.01,0.02,0.04 mg.kg-1,其他两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30 min后,松开橡皮带。再灌注3 h后取心肌组织,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及心肌组织Bax蛋白表达和MDA含量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及SOD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药物组AI及Bax蛋白表达和MDA含量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及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依那普利可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但与剂量无关,其机制与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冠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二甲双胍高(HD)、中(MD)、低(LD)3个剂量组(150,300,500 mg·kg-1),每组10只,于建模前3 d至处死前每天灌胃给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T 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HIF 1α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Fas、Bcl 2、Bax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 与IR组相比,LD组、MD组和HD组大鼠24 h和7 d时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相比,LD组、MD组和HD组大鼠24 h和7 d时心肌组织中HIF 1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相比,LD组、MD组和HD组大鼠24 h和7 d时Fas、caspase 3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Bcl 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甲双胍各剂量组的作用均呈剂量相关性,其中MD组和HD组与L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可减少缺血 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缺血环境、抑制Fas死亡信号通路激活、增加凋亡抑制因子Bcl 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探讨依托咪酯(Etomidate)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Ctrl组)、模型组(I/R组)、I/R+ Etomidate (5 mg)组、I/R+ Etomidate (10 mg)组和I/R+ Etomidate (20 mg)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对应剂量的依托咪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14天。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情况;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心损标记物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和肌红蛋白(Myoglobin, Mb)表达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心肌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P65磷酸化及下游靶基因IL-1β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依托咪酯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程度,并剂量依赖性的降低cTnI、CK-MB和Mb表达(P<0.05),增加SOD活性(P<0.05)、降低LDH和MDA含量(P<0.05),下调Bax(P<0.05)、增加Bcl-2蛋白表达(P<0.05),降低心肌凋亡水平(P<0.05),抑制NF-κB p65的磷酸化(P<0.05)及下游靶基因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依托咪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与缓解氧化应激及抑制NF-κB p65的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绿原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I/R+绿原酸50 mg·kg-1组、I/R+绿原酸50 mg·kg-1+MEK抑制剂(AZD6244)15 μg·kg-1组、I/R+AZD6244 15 μ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2周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松开结扎线再灌注2 h建立I/R模型,并在再灌注2 h后收集标本,心脏组织进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染色分析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EK/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血清中CK-MB、LDH、IL-6和TNF-α含量也显著升高,MEK、p-ERK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均<0.05);与I/R组比较,I/R+绿原酸组、I/R+绿原酸+AZD6244组和I/R+AZD6244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血清中CK-MB、LDH、IL-6和TNF-α含量也显著降低,MEK、p-ERK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绿原酸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ME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三羟异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羟异黄酮(GS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应用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观察GST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并测定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磷酸肌酸激酶(CK)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 结果 GST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降低室颤发生率, 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降低血清LDH、CK 、MDA的含量, 提高血清SOD的活性. 结论 GST能抑制IRI过程中心肌电活动紊乱, 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 保护细胞的结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25):3518-3521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低、中、高剂量组(50、75、100 mg/kg),每组10只,各组大鼠每天ig相应药物1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ig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d。末次给药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再灌注120 min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例、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促凋亡蛋白(Caspase-3、Fas、Caspase-9)、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心肌细胞中Caspase-3、Fas、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LVEF和血清VEGF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丁苯酞低剂量组大鼠的LVEF无明显变化(P>0.05)外,其余各给药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丁苯酞低剂量组比较,丁苯酞高剂量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丁苯酞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中Caspase-3、Fas、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减弱,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巯甲丙脯酸(cantopril)对高血压肥大心肌缺血-丙灌注的影响,本实验以造成大鼠腹主动脉狭窄的方法复制高血压模型,观察了应用巯甲丙脯酸的高血压大鼠肉体心脏缺血-再灌注的变化。结果显示未用药的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脏在缺血-再灌注后出现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的漏出和丙二醛生成增加及组织钙含量增加等损伤性变化,而预先应用巯甲丙脯酸处理的高血压大鼠,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增高的情况明显减轻,避免了钙在心肌内过多积聚。表明巯甲丙脯酸具有抗高血压肥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参通脉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梗死面积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该影响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的方法建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参通脉滴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梗死面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组织凋亡神经细胞。结果:双参通脉滴丸(高、中、低剂量)组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意义;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神经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与假手术组相近。结论:双参通脉滴丸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梗死面积,抑制脑神经细胞的凋亡,并且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1):76-79
目的:研究苗药理气活血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40 mg/kg)和理气活血滴丸低、中、高剂量组(43.75、87.50、175.00 mg/kg),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每天ig相应药物1次,连续10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45 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复制MIRI模型。复灌后监测大鼠心律失常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动力学法测定血清中心肌酶[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程度较高,心肌组织损伤严重,血清中CK、LDH活性及TNF-α、IL-6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理气活血滴丸中、高剂量组大鼠心律失常程度降低,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改善,血清中CK、LDH活性及TNF-α、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理气活血滴丸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各指标水平接近(P>0.05)。结论:理气活血滴丸对MIRI模型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细胞心肌酶的漏出、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抑制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10~12只大鼠,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的TNF-α、caspase-3、AngⅡ、凋亡细胞检测、透射电镜、Bcl-2及p53的mRNA检测。结果:大鼠梗死范围为24%~33%。术后1~4周,可见心梗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增多,凋亡细胞指数升高;AngⅡ水平逐渐升高;心肌间质可见明显TNF-α表达;p53mRNA上升,Bcl-2mRNA下降。术后2~4周,caspase-3阳性染色产物的心肌细胞数量增多。结论:(1)大鼠心梗2周后非梗死区心肌发生细胞凋亡改变。(2)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TNF-α上调及caspase-3活化可能与非梗死区细胞凋亡有关。(3)非梗死区细胞凋亡与凋亡基因p53及Bcl-2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生理盐水)组和左卡尼汀低、中、高剂量(30、40、50 mg/d)组,另取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纯净水)组,每组10只,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6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室内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心肌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左卡尼汀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心率、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卡尼汀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和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以左卡尼汀中剂量组效果最显著。结论: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