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l0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7.4%,中转开腹27例,占2.6%。其中被迫性中转开腹17例,占1.7%(胆囊局部粘连严重)。强迫性中转开腹10例,占0.97%。(胆管损伤6例占0.58%,出血4例,占0.39%。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依次为腹腔粘连严重,胆道损伤及出血。严格腹腔镜手术程序可降低严重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2.
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困难的胆囊切除术的原因、手术操作技巧、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716例中复杂类型的切除困难的胆囊炎30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困难的胆囊切除309例中胆管损伤2例、胆漏2例、出血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肝下积液1例、戳孔感染4例、腹腔遗留结石1例,并发症发生率5.21%。中转开腹18例,占5.83%;因严重并发症中转开腹4例、再手术3例,LC成功率93.20%。除中转开腹和再手术者外,余术后4~7d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下困难的胆囊切除与术者的手术经验相关,对有丰富的LC临床经验和高超手技的外科医师是安全的、适合的、有效的;根据术中实际情况和术者的经验,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明智选择;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应认真分析,及时再手术可以得到补救,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从中吸取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98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中转开腹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中转开腹率为2.24%,22例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所占的比例依次为:盆腔粘连6例(27.27%),子宫肌瘤部位特殊3例(13.64%),并发症3例(13.64%),卵巢恶性肿瘤3例(13.64%),术中出血3例(13.64%),官角妊娠2例(9.09%),盆腔肿瘤来源于肠道者2例(9.09%)。结论 术者手术技巧是手术中转开腹原因之一,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明确术前诊断,充分估计手术难度,可以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遇到困难,适时开腹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行LC和拟行LC而中转剖腹手术的急性结石囊炎病例496例,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结果中转剖腹手术12例(2.4%),术后胆漏4例(0.8%),肝总管损伤1例(0.2%),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0.2%),术后膈下感染3例(0.6%),胆总管残留结石5例(1%),死亡1例(0.2%),死于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结论胆囊周围粘连的分离及胆囊三角区的解剖以钝性分离为主,钝锐性分离相结合;注意确认颈管接合部和显露胆囊壶腹部内侧壁,确认三角区内无肝总管存在,否则应中转剖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62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LC)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该院1992年9月~2003年2月621例急性胆裳炎LC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该组621例LC成功610例(98.23%),中转开腹9例(1.45%),再次手术3例(0.48%);肝外胆管损伤3例(0.48%),误夹胆总管1例(0.16%),胆漏10例(1.61%),肝下积液2例(0.32%)。结论 正确处理calot三角,合理使用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生物蛋白胶和引流,可以提高急性胆囊炎LC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时,即刻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及处理,即刻中转开腹指征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83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42例即刻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即刻中转开腹手术的发生率为5.05%,主要原因有严重的盆腹腔粘连、下腹部手术史、出血并发症等。结论有多次下腹部手术史可疑盆腔粘连及子宫过大者,选择腹腔镜子宫切除时应慎重;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及开腹手术后的处理方法,是降低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及手术处理对策。方法对该院265例合并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完成260例手术,中转开腹5例,占1.92%,术后无早期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结论思想上重视,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灵活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原则及策略处理术中特殊情况是处理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44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腹腔镜手术2219例,中转开腹44例,中转率为1.98%;中转开腹率以子宫手术者明显高于附件手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未预见的恶性肿瘤及止血困难。术前加强对患者评估,使诊断更加明确,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操作技巧,可以降低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率;同时,加强护理,可促进医患关系,降低患者的不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5月120例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中操作技巧及手术可行性,安全性。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4例,中转手术6例。中转率5%,全组无死亡,肝外胆管损伤,胃肠道损伤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积累及手术操作技巧提高,急性胆囊炎在急性炎症期可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中转开腹率不高(5%)。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3年3月-2004年7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9200例中,胆管损伤11例,发生率0.12%。其中急诊LC475例,急诊率5.16%,无一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93例,中转率为2.09%,中转开腹胆管损伤2例,损伤率1.05%。胆管损伤术中发现8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 T管支撑引流6例、胆肠Roux-en-y吻合4例,腹腔穿刺 鼻胆管引流1例(ENBD);再次胆道手术1例,再手术率9.09%。结论遵循辨-切-辨手术程序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关键;严格掌握LC和急诊LC的适应证,果断及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胆管损伤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实时处理胆管损伤能有效降低胆管损伤的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12例异位妊娠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并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采取更有效细致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对比两组相关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腹痛消失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的外科洗手方法与改良后的外科洗手方法对手消毒的效果影响。方法:在2009年1~6月,对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200人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人次,其中每组医师、护士各50人次。传统的洗手方法设为对照组,改进后的洗手方法设为实验组,两组在手消毒后均取样培养。并对同期1060例妇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率进行分析,其中属于对照组患者500例,属于实验组患者560例。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结果均为无菌生长,对照组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4.2%,实验组切口感染25例,感染率4.46%,两组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且比国内及国外的医院感染率均低。结论:传统的洗手方法与改良后的洗手方法对手的消毒均能达到无菌要求,而且能缩短洗手时间,更有利于急症手术。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特征和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的策略。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95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5例中,男144例,女251例,男女比例1:1.74,两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龄(23.72±10.14)岁,21~30岁是高发年龄段,占42.03%;外省来莞人员是高发人群,占63.29%;室内洗澡燃汽热水器意外是主要原因,占84.81%;冬春季是高发季节,占93.92%;8年间,急性CO中毒呈总体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约108%;治愈率85.57%,死亡率1.27%,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率5.82%。结论东莞地区急性CO中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中毒源、职业、季节、年龄和性别等特征,值得重视,积极开展对急性CO中毒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的宣传教育是免受其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胞胎剖宫产术后出血采取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行多胞胎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分组,单数为干预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产妇均无妊娠和并症及其它疾病,产妇的孕周35-40周,年龄18-42岁,产妇的孕周,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采取产科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发生术后出血率及术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结果 干预组产妇术后出血率,术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多胞胎剖宫产术后出血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可减少多胞胎剖宫产术后出血率及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有益产妇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是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王芳  YI Bin  刘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02-2704
摘 要:目的 分析近5年来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现状及发病规律,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2~2006年的全部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流性病学调查,分析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发病部位构成比、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近5年来,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上、下呼吸道感染。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率上升明显。结论 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需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尤其要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4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术式及疗效。结果 :12 4例中 12 0例 (96 .8% )术后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 6个月~ 2 0年 5个月 ,平均为 7年10个月。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式的 87例与采用其它术式的 37例比较 ,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及优良率分别为 19.8%和 38.9% (P <0 .0 5 ) ,7.7%和 2 2 .7% (P <0 .0 1) ,92 .0 %和 6 7.6 % (P <0 .0 1)。结论 :肝方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有效手段 ,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胡国庆  王学志 《中国临床医学》2002,9(3):272-273,276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在我院的诊治状况,探讨提高该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4-2001年35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胆囊癌占同期胆道外科疾病的1.7%,术前诊断率为51.43%(18/35),误诊率为48.57%(17/35),手术切除率为14.28%(5/35)。急诊手术26例,占74.28%。结论: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妇科腹腔内出血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卵巢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对因腹腔内出血入院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88例,外院误诊4例,本院误诊2例;卵巢破裂18例,误诊1例,均经手术止血治疗。结论:异位妊娠在妇科腹腔内出血中占首位,详细询问病史,尿、血HCG和子宫附件B超、后穹窿穿刺或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患病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9月14日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实际调查住院患者796人,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7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39%、例次现患率3.7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70.37%,其中上呼吸道为37.04%,下呼吸道为33.33%。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0.70%,以治疗用药为主。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泌尿道和动静脉插管、免疫抑制剂和化疗的使用、手术等有创操作等。结论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不高,主要危险因素是各种置管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内镜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效果和护理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47例经内镜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47例患者中EMBE31例,ERBD16例,治疗总有效率达100%。2组患者围手术期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已经逐步成为恶性胆道梗阻无法根治手术的较好的替代治疗。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