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志庭  王彭  王玎 《吉林医学》2002,23(2):79-80
目的 :评价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进行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 12例 ,对其中 3例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痛者 ,同时进行了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所有 12例患者术后舌咽神经痛立即消失 ,3例伴有三叉神经痛者术后疼痛也消失 ,追踪 3个月~ 6a,无疼痛复发。结论 :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乙状窦后入路内窥镜舌咽神经切断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在内窥镜视频监视下进行桥脑小脑角区舌咽神经切断术的可行性和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9例舌咽神经痛者年龄38~65岁,病程6月至5年。采用4mm直径硬质内窥镜乙状窦后进入桥脑小脑角找到颈静脉孔及舌咽、迷走神经,切断舌咽神经,必要时再同时切断迷走神经最上1~2束纤维。结果 术后观察2~5年无疼痛复发,虽有术侧软腭运动及咽反射减弱,8例均无不适感,仅1例感术侧咽部干燥。无腭咽闭合不全发生。结论 内窥镜下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具有独到的优势,是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颜面痛颜面痛也叫颜面神经痛,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颜面部疼痛而言。颜面部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支配,仅外耳及其附近的一小部分皮肤感觉由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所支配。 (一)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分为(1)特发性:或叫隐原性,指病因尚未明确者;(2)症状性:是指由于各种病因而引起者。三叉神经痛无论是特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1986年1月~1997年12月,对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显微血管减压术3例、血管减压术同时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上部1根~2根丝切断术4例、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上部1根~2根丝切断术10例。结果:17例患者疼痛全部消失,3例出现偶发性干咳,其中1例伴轻度声音嘶哑及吞咽功能障碍。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上部1根~2根丝切断术或2种术式合用均为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采取哪种手术方式应由术中有无责任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压迫的方式而定  相似文献   

5.
7 三叉神经痛疼痛的分布 绝大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的皮区。少部分疼痛同时发生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及中间神经(Ⅶ)、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支配区。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三叉神经第二、三支支配区域,最少见的是第一、三支的联合支配区域。颊部是三叉神经痛最常发生的部位。该疼痛综合征在面部和前额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并且疼痛部位的所有结合方式都已报道。  相似文献   

6.
我科1980~1998年行经颅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37例,其中小骨窗施术20例。为适应小骨窗操作,我们将三叉神经剪改制成舌咽神经剪,现介绍如下。作者单位475000河南开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1制作材料和结构舌咽神经剪是将三叉神经剪改制后...  相似文献   

7.
神经性高血压病因及外科治疗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神经高血压95例,其中伴三叉神经痛者93例,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各1例,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开颅行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血管减压术或三叉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等。术后颅神经症状解除,高血压得以控制。认为神经性高血压与疼痛刺激和情绪波动有明显关系,从临床初步观察来看与左右侧及延髓或后组颅神经元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舌咽神经痛的病因,提高治愈率。方法 采用局麻下乙状窦后进路舌咽神经根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结果 30例舌咽神经痛,29例疼痛立即消失,1例无效者于术后1月行第2次手术治愈。术后随访0.5~6年,疼痛均未再发作。结论舌咽神经痛的病因主要为血管压迫舌咽神经根,而颈内静脉孔区蛛网膜增厚粘连造成舌咽神经根的无法缓冲,受其动脉搏动性的压迫敏感区是病因学基础。认为舌咽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解除病因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王金伟  胡凤兴  邓少玲 《广东医学》2016,(18):2734-2735
目的:探讨迷走-舌咽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制作尸头颈静脉孔区标本10例(20侧),通过劳克坚牢蓝染色,测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枢髓鞘段( CMS)长度及其各自的内外侧边长度,用配对t检验比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CMS长度的差异性,并分别对其内外侧边进行比较。结果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CMS自延髓出处即根进入区( REZ)发出,直至周围髓鞘段( PMS),两者之间称移行区( TZ),呈短的钝圆弧形,舌咽神经CMS长度[(0.71±0.06)mm]与迷走神经[(0.67±0.03)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咽神经的CMS内侧边[(0.45±0.09)mm]短于外侧边[(0.66±0.11)mm],迷走神经的CMS内侧边[(0.41±0.05)mm]短于外侧边[(0.56±0.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神经髓鞘研究为理解迷走-舌咽神经痛等的发病机制及减压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中枢髓鞘段长度与神经痛发病率存在正相关。术语REZ和TZ描述不同位置,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经颅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防。方法:采用术前术中双重诊断法、改良经颅 舌咽神经切断术、舌咽神经剪进行诊断治疗。对该病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前10例用传统术式与后20例用改 良术式加舌咽神经剪相比较,后者住院日短、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单纯切断舌咽神经者17例,同时切断迷走神 经根丝者13例,后者常遗留永久性神经损害症状。有明确上咽部及面颅慢性炎症者19例,占63%。结论:①改 良经颅舌咽神经切断术加舌咽神经剪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最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②双重诊断法不但使 诊断确立无误,也决定是否切断迷走神经根丝。而迷走神经损害较严重,应尽量避免。③上咽部及面颅慢性炎症 至少是主要诱因,应预防治。  相似文献   

11.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局限于舌咽神经或者迷走神经耳咽支分布区的频发短暂发作性剧烈疼痛,采取微血管减压治疗舌咽神经痛能安全、有效解除病人的痛苦.我院1998年4月~2004年10月收治6例舌咽神经痛病人,均行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舌咽神经痛的封闭疗法张玉琴,马有光,贾玉芬,仪垂青,王建华(滨州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56610)关键词舌咽神经痛;封闭疗法;治疗效果舌咽神经痛为发作性一侧咽部及扁桃体区疼痛。该病临床少见,疼痛与三叉神经痛相似,唯痛觉分布不同而已。应用镇静剂、止...  相似文献   

13.
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以利提高对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03—2003-03对8例舌咽神经痛和28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出院时疼痛及痉挛完全消失28例,改善6例,无效2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神经性高血压病因及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神经性高血压 2 85例 ,其中伴三叉神经痛者 2 65例、面肌痉挛者 1 3例、舌咽神经痛者 7例 ,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开颅 ,行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舌咽神经血管减压术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等 ,对部分三叉神经痛病人行术前、术后 2 4h尿儿茶酚胺测定 ,发现伴高血压者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 ,术后颅神经症状解除 ,高血压得以控制。认为神经性高血压与疼痛刺激和情绪紧张有明显关系。从临床初步观察来看 ,与左右侧手术及是否探查延髓左侧、Ⅸ、Ⅹ神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舌咽神经痛是沿该神经分布区的短暂发作性疼痛,多见于50岁左右的成年人,以原发性舌咽神经痛居多,其发病率远低于三叉神经痛。目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主要靠手术治疗。作者于1985~1995年采用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12例,  相似文献   

16.
颅外入路舌咽神经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起始于扁桃体、咽部及舌后部等舌咽神经分布区,并可放射至外耳道深部、下颌角等迷走神经支配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1].原发性舌咽神经痛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应用手术疗法.手术治疗目前有2种主要的人路方式:一是颅内入路行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或微血管减压术,另一个是经颅外颌下入路行舌咽神经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咽部射频热凝术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首先采用射频疼痛治疗系统进行咽部舌咽神经咽支和舌支的热凝,然后在合谷等穴位配合针刺治疗5次。结果10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0例患者得到3个月至1年复诊和随访,9例症状均未再发作,1例疼痛发作但较原来明显减轻。结论咽部射频热凝术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具有简单、安全、效果确切、严重并发症极少发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7例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特点、术式及疗效.方法:2007年9月至2011年4月对17例确诊为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进行颈侧经颈静脉孔舌咽神经切断术.结果:17例患者均行颈侧切开经颈静脉孔舌咽神经切断术,术后随访6月~4 a,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完全消失.其中15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例于术后两周疼痛完全消失,1例于...  相似文献   

19.
神经纤维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7—14.7%,占颅内肿瘤的8.6—9.5%。颅内的神经纤维瘤主要发生在听神经上,其次是三叉神经及三叉神经节上。发生在舌下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面神经、滑车神经等的纤维瘤十分稀少。嗅神经的神经纤维瘤,更属罕见。我院曾收治过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舌咽神经痛解剖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第5、7、8、9、10脑神经根的动脉供应及它们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探讨5、9神经痛和半面痉挛的原因。方法:解剖了45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标本,从背腹两面观测第5、7、8、9、10脑神经根的滋养动脉及这些脑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制 关系。结果:三叉神经根的滋养动脉主要源于基底动脉发出的脑侨外侧动脉,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前动脉发支供应,舌咽、迷走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后动脉和椎动脉发支供应,三叉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小脑上动脉)接触的占50%,形成压迫的占12.5% ;面神经根被邻近血管(小脑下前动脉)压迫的占24.5%,与邻近血管接触的占14.3%;舌咽,迷走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小脑下后动脉)接触的占24.4%。结论: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舌咽神经痛的是这些神经根受到邻近动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