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面神经管垂直部(vertical facieal nerve,VFN)毗邻解剖关系的显示与测量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1)标本研究: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在横断位分别测量VFN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乙状窦沟前壁、颈静脉窝的水平距离,以及外耳道后壁至乙状窦沟前壁之间水平距离;按影像层面锯开标本对上述距离行实体测量.影像测量均值与实体测量均值差异行显著性检验.(2)在体研究: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自愿者118人(236侧),其中女63人(126侧),男55人(110侧);行颌面部CT扫描.测量指标同标本研究.结果 (1)标本研究:各项指标的影像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体研究:VFN距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能较好显示VFN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可为耳科、面神经疾病及部分神经外科手术术式选择和避免术中意外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的显示能力及其CT表现,为诊断面神经病变及相关手术操作提供可靠信息.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06年9月来我院行副鼻窦螺旋CT检查且无颞骨病变的患者70例,其中成人50例(100耳),儿童20例(40耳);均行副鼻窦横断面螺旋CT扫描,骨算法重组成像,将原始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PR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重组.在重组出的MPR斜矢状面、斜横断面上观察面神经管的正常形态,在MPR常规横断面、冠状面上对各段面神经管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进行测量,比较不同年龄组间上述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 (1)面神经管乳突段内缘与颈静脉窝外缘最突出点的距离在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距离小于左侧,儿童距离小于成人;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突段后缘距乙状窦前缘距离在成人测量值大于儿童(P<0.05),侧别及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乳突段前缘距外耳道后壁、圆窗龛后外缘、鼓岬外缘最突出点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段下缘位于前庭窗下缘水平上方者占33.57%,位于其下方者占19.29%,与该水平平行者占47.14%.鼓室段内缘距前庭窗上缘、下缘的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段下缘距鼓岬外缘最突出点、圆窗龛后下缘的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人工耳蜗植入术面隐窝径路相关结构关系的研究:鼓岬外缘最突出点距圆窗中点、圆窗龛后外缘、锥隆起顶点、面隐窝后缘、面隐窝前外缘顶点的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技术是研究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影像解剖的良好方法,可为面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避免术中的意外伤害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3.
颌下腺螺旋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正常人颌下腺影像的显示。方法:选择不同年龄健康志愿者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并按年龄进行分组,对其颌下腺行4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软件测量颌下腺轴面、冠状面、矢状面最大截面积及左右径的大小、左右两腺体间的最近距离、两侧颌下腺后缘连线与颈椎前缘的距离以及腺体CT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冠状面、矢状面最大截面积、最大径线及腺间距男女间有显著差异,其中冠状面面积及上下径有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分组的冠状位面积、腺间距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显示颌下腺的影像解剖,并可测量出颌下腺各截面积及各径线长度、腺体CT值,为颌下腺的研究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性外耳道骨折在CT中的表现.方法 应用64排螺旋CT对13例15侧骨性外耳道骨折进行扫描,以横轴位为基础层面,辅以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技术观察CT表现,并根据骨折发生原因进行分类.结果 将骨性外耳道骨折根据骨折发生原因分为3种情况:①髁状突向后撞击骨性外耳道前壁所致的骨折,有时伴髁状突骨折,本组有4例6侧外耳道前壁间接骨折.②乳突骨折所致的骨性外耳道骨折,本组有8例,均为单侧骨折.③外力和骨性外耳道前壁直接相互作用所致的骨折,本组仅遇到1例.结论 应用64排螺旋CT能对骨性外耳道骨折做出准确诊断和分类.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下颌下腺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正常人下颌下腺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解剖,为临床判断有无异常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选择无颈部疾病和无下颌下腺疾病、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健康自愿者100名(男女各50名),对下颌下腺进行MS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的多平面重组(MPR)软件测量下颌下腺轴位最大截面积及左右径的大小;冠状位最大截面积及上下径的大小;矢状位最大截面积及前后径的大小;测量左右两腺体间的最近距离(腺间距)、两侧下颌下腺后缘连线与颈椎前缘的距离(腺-椎间距)并检测腺体CT值,用SPSS l0.0统计分析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状位和矢状位最大截面积及最大径线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椎间距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间距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上下径线和腺间距小于成人.CT值同体形者男性高于女性,儿童高于成人.结论 应用MSCT扫描和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下颌下腺各截面积及各径线长度简单、廉价、易行,是对头颈部影像学研究、测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种能够显示颈椎上、下关节突及关节突关节的最佳摄影位置。方法测量63例正常人颈椎关节突关节(第3~7颈椎)CT横断扫描片(920个有效数据),在颈椎关节突关节CT片上做椎体前后缘中点连线的延长线和颈椎上关节突关节面两端点连线的延长线,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即人体矢状面与颈椎关节突关节的角度,称颈椎关节突关节角。结果颈椎关节突关节角为70°~75,°经统计学处理,颈椎的关节突关节在不同性别、不同椎体、不同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摄影时,使人体冠状面与胶片成70°~75°摄片,此时关节突关节与胶片垂直,与中心线平行,可得到清晰的关节突关节影像,此摄影位置称颈椎关节突关节位。结论颈椎关节突关节位能清晰显示颈椎上、下关节突及关节突关节间隙。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本组33例患者,全部摄取颈椎侧位、双斜位及正位片,26例行CT常规扫描,均采用椎管比值(颈椎管率)法测量,即:椎管比值=颈椎椎管矢状径(mm)/颈椎椎体矢状径(mm)。颈椎椎管矢状径测量:为椎体后缘中点到椎板连线中点间的距离,颈椎矢状径测量:为椎体前缘中点心至椎体后缘间距离。正常两者之比值应在0.75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鼻腔气道截面面积-距离曲线的特征及价值.方法 根据60名健康志愿者的CT影像数据,在ADW4.1 工作站行鼻腔冠状截面重组,测量气道截面面积大小及截面至前鼻孔中心的距离,建立气道截面面积-距离曲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间主要解剖位置的鼻腔气道截面积以及鼻孔中心至鼻腔气道截面的距离进行比较.结果 120侧鼻腔截面面积-距离曲线形态大致有3型:Ⅰ型56侧(46.7%),Ⅱ型40侧(33.3%),Ⅲ型24侧(20.0%).鼻瓣区曲线形态:平坦型86侧(71.7%),凹陷型34侧(28.3%).下鼻甲前端区曲线表现为浅切迹型48侧(40.0%),深切迹型54侧(45.0%),无切迹型18侧(15.0%).中鼻甲前端区曲线表现为浅切迹型31侧(25.8%),深切迹型38侧(31.7%),无切迹型51侧(42.5%).鼻腔最小横截面积位置,76侧(63.3%)位于鼻瓣,26侧(21.7%)位于下鼻甲前端,15侧(12.5%)位于鼻瓣前方,1侧位于中鼻甲前端,2侧位于后鼻孔前方第1个狭窄处.双侧曲线吻合好38名(63.3%),吻合差22名(36.7%).男性和女性鼻瓣处鼻腔气道截面积分别为(197.9 ±41.2)和(151.2±35.5)mm2,后鼻孔鼻腔气道截面积分别为(361.8±97.9)和(296.3±81.8)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07和0.007,P<0.01).男性和女性鼻孔至鼻瓣层面距离分别为(14.0±2.4)和(11.8±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2,P<0.01).结论 CT鼻腔气道曲线因个体而异,CT可为鼻腔通气功能评估提供个体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 CT 不同重建层厚对标准水模能谱成像的 CT 值、水(碘)浓度、SD 值的影响。方法使用 GE 公司单源双能 CT(Discovery CT 750 HD),选择辐射剂量相近(165~262.5 mAs)的8个扫描协议,对 GE 20 cm 直径的水模行 CT 能谱成像(GSI)扫描,管电压采用140 kVp 和80 kVp 瞬时切换,扫描视野 medium,螺距1.375,探测器宽度40 mm,每个协议采集6层5 mm 层厚图像(B 组),重建1.25 mm 层厚图像(A 组)。使用 AW4.5工作站,将面积约3000 mm2的圆形感兴趣区(ROI)置于水模的中心、3点、6点、9点、12点的位置进行测量,分别在70 keV 单能量图像上测量 A、B 2组的 CT 值和 SD 值,在水(碘)基图像上测量水(碘)浓度和 SD 值,分别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配对样本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 组及 B 组 CT 值和水(碘)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D 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 2组水(碘)浓度的 SD 值均小于 CT 值的 SD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建层厚的改变不会影响单源双能 CT GSI 扫描的 CT 值和水(碘)浓度,对 SD 值有影响。GSI 对物质浓度的测量及 CT 值测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传统64层CT比较,评价64层CT高清采集模式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0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院接受传统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36例(共73枚支架),以及2011年3月-2011年4月接受64层CT高清模式检查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23例(共41枚支架),其中7例(共15枚支架)既往行传统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将冠状动脉CTA支架影像质量分为三级,由两位具有1年以上心脏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影像进行评估。对于行两种CT扫描模式的7例患者(共15枚支架),测量每枚支架三个位置的内径并计算平均值作为支架内径测量值,对支架成像质量、同一支架两种CT扫描所测支架内径均值、图像噪声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4层CT高清模式扫描所得成像质量为Ⅰ级的支架比例及支架可评估率均高于传统64层CT扫描;通过7例行两种模式CT检查的患者资料比较,CT高清模式扫描较传统CT扫描测得支架内径均值增加19.9%,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05,P=0.001);两种模式CT扫描模式下支架成像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30,P=0.005);图像噪声及CT剂量指数(CTDIv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与传统64层CT相比,CT高清采集模式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冠状动脉支架的成像质量,更清晰的显示支架内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正常成人乳突导静脉管的出现情况、形态特征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受检者影像资料220例(440侧)。其中男113例,女107例,年龄18~61岁。所有图像均通过64层CT容积扫描骨算法重建,传输至Extended BrillianceTM Workspace(EBW)工作站,重建横断面图像,观察并测量其内口直径。结果:正常成人乳突导静脉管出现率约51.82%(228侧)。不同侧别间乳突导静脉管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男=0.183,P女=0.285)。男性乳突导静脉管的出现率较女性高(P=0.001)。脑静脉回流优势侧乳突导静脉管的出现率较对侧高(P=0.026)。颈静脉球窝高位侧乳突导静脉管的出现率较无高位侧高(P=0.013)。成人乳突导静脉管中Ⅰ型最为常见,出现率约43.64%,Ⅱ型占3.18%,Ⅲ型占0.91%,Ⅳ型占2.95%,V型约1.14%。男性乳突导静脉内口直径平均约(3.01±1.08)mm,女性平均约(2.61±0.87)mm。男性乳突导静脉内口直径较女性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乳突导静脉管在不同个体间有较大变异,HRCT可清晰显示其形态以评估颅内外静脉引流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量国人脊柱胸腰段(T11~L4)椎体高度、矢状径、横径,为设计胸腰椎椎体内固定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正常人50例(男女各25例),年龄18~60岁(平均30.6±10.5岁),无腰椎病变者行CT扫描,分别测量胸腰椎椎体高度及椎体上、中、下矢状径和横径。结果胸腰椎椎体高度从T11~L4逐渐增高,中央高度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比较,以中央高度最小,其范围为20.45~25.55mm(女:19.77~25.30mm),前缘高度为21.24~27.41mm(女:20.84~26.22mm),后缘高度为22.60~26.76mm(女:21.68~26.14mm);正中矢状径、横径从T11~L4逐渐增大,椎体中部的矢状径和横径与椎体上、下的矢状径和横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腰部最小,其范围分别为28.56~33.36mm(女:27.63~31.42mm)、32.71~46.57mm(女:31.68~44.83mm)。椎体上矢状径和横径范围分别为30.67~37.71mm(女:29.23~36.51mm)、36.85~51.81mm(女:34.31~48.89mm)。椎体下矢状径和横径范围分别为32.24~39.31mm(女:31.14~37.99mm)、38.97~52.94mm(女:37.88~50.80mm)。总体观椎体上下呈向中间凹陷,腰部凹陷的类圆柱体。结论设计胸腰椎单椎体内固定器械时应考虑到各椎体高度及矢状径、横径的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群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的MSCT测量,得到国人该距离的正常值及其变异情况,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将锯开削面测量值与相同影像平面测量值对照后取得测量平面。以同样方法对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的118人行颌面部扫描面HRCT扫描。在MPR影像上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距离:女性(5.29±2.44)mm,右侧(4.55±2.21)mm,左侧(6.04±2.45)mm;男性(5.54±2.58)mm,右侧(4.99±2.46)mm,左侧(6.09±2.61)mm;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左、右侧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按年龄分组(≤18岁,19~35岁,36—60岁,〉60岁),女性4组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60岁组与19~35岁组、36~6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4组间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18岁组与19—35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性别差异统计分析,≤18岁和19~35岁这两个年龄组男、女间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获得的数据,可为耳鼻喉科、颅脑外科及显微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也可以为解剖学的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CTA与MRA在颈动脉体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RA与CTA在诊断颈动脉体瘤中的价值,从而指导临床手术。方法:本文14例颈动脉体瘤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单侧10例,双侧4例。回顾性分析颈动脉体瘤的CTA与MRA影像学表现及特征。结果:两种检查均可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形态,14例均行CTA检查,CT增强显示病灶为富血供肿瘤,其中12例肿瘤均匀强化,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达150~180HU,颈内、外动脉密度与瘤体等同难以分辨,术前CT正确诊断率为100%(14/14)。11例患者行MRI及MRA检查,MBI平扫特点为瘤内见流空的血管影像,明确显示颈内、外动脉分离和紧贴或镶嵌在肿瘤后外缘及前外缘,MRA能良好显示肿瘤与颈总动脉及其分叉的关系,术前MR/正确诊断率为100%(11/11)。结论:CTA和MILA对颈动脉体瘤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DSA Innova CT重组与320排CTA成像评价筛前动脉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DSA Innova CT重组与320排CTA对识别筛前动脉的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关系的价值,为FESS准确识别筛前动脉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患者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先后行选择性颈内动脉血管造影术(DSA)及320排CTA成像,利用原始数据重组出筛前动脉,并分别测量筛前动脉与额隐窝后壁、前颅底的距离,对两种方法筛前动脉显示率及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在CTA三维VR图像上测量筛前动脉与Dacryon点的距离。结果:两种方法筛前动脉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别,两种方法测量筛前动脉与额隐窝后壁、前颅底的距离无显著差异。结论:DSA Innova CT重组与320排CTA均可以识别筛前动脉的走行,320排CTA基本可以代替有创性DSA检查对筛前动脉进行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射状扫描技术在鼓乳段面神经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放射状扫描、斜矢状面扫描和3D扫描技术在鼓乳段面神经MRI扫描中的优劣势。方法:使用3.0T磁共振机,对无任何颅内疾病的10例健康成人自愿者(20耳)行鼓乳段面神经MRI扫描,分别采用放射状T2wI、斜矢状面T2wI和3D-FIESTA序列,选取以上3组序列显示该段面神经最完整的层面进行长度测量,同时测量面神经鼓室段、乳突段的信噪比,采用盲法对以上3组序列图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三组序列图像上面神经长度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三组序列图像上面神经鼓室段、乳突段的信噪比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和0.257);三组序列面神经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D-FIESTA序列评分最高。结论:放射状扫描技术在回避扫描倾斜角度问题的同时能够完整显示鼓乳段面神经,放射状序列、斜矢状面序列可作为3D扫描序列的补充,对鼓乳段段面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预后判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蝶窦与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邻近结构的CT影像解剖关系,为经蝶窦手术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CT扫描病例128例,年龄20~72岁,平均46.2岁;其中男79例,女49例。使用日本TOSHIBA公司生产的Aquilion 4螺旋CT。后台处理采用Vitrea 1处理系统。测量数据采用x±SD,百分数,t检验。结果:视神经管与蝶窦的关系:隆起型视神经管38例(29.69%),压迹型视神经管73例(57.03%),远离型视神经管17例(13.28%)。视神经走行与蝶窦外侧的关系:全程与蝶窦外侧壁毗邻者71侧(27.73%),全程与后组筛窦毗邻者66侧(25.78%),全程同时与蝶筛外侧壁毗邻者95侧(37.11%),全程穿过骨质者22侧(8.59%)。颈内动脉与蝶窦的关系:隆起型48侧(18.75%),压迹型101侧(39.45%),远离型107侧(41.80%)。结论:CT扫描结合MPR重组,能够清楚显示颈内动脉、视神经等与蝶筛外侧壁的解剖毗邻关系。CT检查有利于FESS手术进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确定,为手术安全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151例,并按照手术及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66例)和非穿孔组(85例),总结分析其CT表现,并比较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结果: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对诊断阑尾炎穿孔有很高的特异性(P<0.05),为诊断阑尾炎穿孔的特异性征象;阑尾周围炎、盆腔炎改变在穿孔组发现频率也明显高于非穿孔组(P<0.05),穿孔组阑尾直径明显大于非穿孔组(P<0.05),对诊断阑尾炎穿孔有一定价值;阑尾位置、阑尾腔内粪石、阑尾腔内气体、阑尾周围淋巴结肿大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是诊断穿孔性阑尾炎有效、快速的方法,其中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阑尾周围脓肿为诊断穿孔性阑尾炎较为特异的CT征象,阑尾周围炎、盆腔炎改变、阑尾直径增大对于诊断阑尾炎穿孔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内听道后前位摄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数码游标卡尺、量角器等测量30例受检者内听道的下缘与外耳门的上缘到同一水平面的距离,分析颅骨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与内听道与矢状面的夹角之间的关系。结果内听道下缘与外耳门上缘在同一水平面,颅骨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值与夹角呈负相关,两侧夹角有显著差异。结论外耳门上缘可作为内听道平面的体表标志。长头型者夹角小,内听道与乳突重叠多,内听道显示不良。  相似文献   

20.
舒健  赵建农  韩福刚  唐光才  陈欣  罗丽   《放射学实践》2012,27(2):140-144
目的:探讨T2WI肝门区淋巴结与慢性乙肝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32例,健康成人18例(对照组)。在MR脂肪抑制T2WI上观察肝门区短径>5mm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和相对信号强度,并分析其与慢性乙型肝炎G和S的关系。结果:肝门区短径>5mm的淋巴结预示G2及以上炎症活动(P<0.05),淋巴结数目≥2为最佳诊断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31%和90.47%;淋巴结的存在与S无关。淋巴结的大小与G有相关性(r=0.362,P=0.010),与S无相关性(r=-0.046,P=0.753);淋巴结的相对信号强度与G(r=0.260,P=0.071)和S(r=0.031,P=0.831)均无相关性。淋巴结的大小预示G2及以上炎症活动准确性较高(ROC曲线下面积=0.920,P<0.001),以>90mm2为最佳诊断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6%和80.95%。结论:MR脂肪抑制T2WI能显示慢性乙肝肝门区肿大淋巴结。肝门区出现2个及以上、短径>5mm淋巴结或淋巴结大小>90mm2提示G2及以上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