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显示正常胸骨及胸骨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胸骨成像方法及在诊断胸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和薄层低对比图像重建108例,其中胸骨病变组8例、对照组100例.所有病例均应用标准和曲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法成像(SSD)及容积成像技术(VRT)对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最后由2名CT诊断医师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08例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胸骨.在显示细微骨质结构方面,矢状位MPR模式优于轴位MPR模式(U=14.107,P=0.000),冠状位曲面MPR模式优于冠状位MPR模式(U=11.882,P=0.000);在显示胸骨形态方面,VRT成像模式优于MIP和SSD 2种成像模式(UVRT:MIP=13.553,UVRT:SSD=12.102,P值均=0.000).8例胸骨病变组中,胸骨骨折5例,胸骨转移瘤3例.结论 冠状位曲面MPR、矢状位MPR和VRT技术是显示胸骨的最佳MSCT成像方法,在评价胸骨疾患方面较常规平片和(或)CT更具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SCT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胸骨骨折患者的MSCT资料,均对胸骨进行横断面MPR、矢状位MPR和冠状位曲面MPR (CPR)成像,比较不同方位MPR图像对不同类型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48例胸骨骨折中,矢状位MPR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横断面MPR (58.3%)和冠状位CPR (83.3%)图像的检出率(P =0.000).对胸骨横断骨折,尤其是无错位的横断骨折,矢状位MPR图像明显优于横断面MPR和冠状位CPR图像(P =0.000).而对错位性骨折、斜行骨折和粉碎性骨折,三种方位MPR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的MPR图像可准确地检出胸骨骨折,尤其是矢状位MPR图像可避免对无错位横断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肋软骨成像及在诊断肋软骨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肋软骨成像方法及其在肋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西门子Sensation 4多层螺旋CT机按照胸部常规扫描条件对胸部外伤组36例和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然后进行薄层低对比及高对比图像重组,并将重组图像导人CT三维(3D)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法成像(SSD)及容积成像技术(VRT)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由2名CT诊断医生一起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所有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肋软骨。正常肋软骨表现为周围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肋软骨损伤6例10处,表现为肋软骨密度不均匀或者其中有裂隙,2例呈粉碎状。MIP、SSD、VRT3种成像模式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6,P=0.716),MIP、SSD、VRT成像模式与MPR成像模式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MIP:MPR=12.981,USSD:MPR=12.652,UVRT:MPR=12.937,P值均=0.000)。结论 MSCT是1种无创伤性显示肋软骨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相关CT表现可望成为临床诊断肋软骨损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多层螺旋CT斜冠状位重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肩关节斜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0例(40侧)经16层螺旋CT常规容积扫描及薄层重组的肩关节病例,均应用常规MPR(CM-PR)、多向调整MPR(AMPR)及旋转式MPR(RMPR)技术对肩关节进行斜冠状位重组.由两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对所有重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侧肩关节中,3种MPR技术均获得了斜冠状位图像.在显示肩关节图像质量方面,AMPR与RMPR模式优于CMPR模式(A医师:UAMPR:CMPR=-7.221,P=0.000,URMPR:CMPR=-7.629,P=0.000;B医师:UAMPR:CMPR=-5.510,P=0.000,URMPR:CMPR=-6.686,P=0.000),AMPR与RMPR模式无差异(A医师:UAMPR:RMPR=-0.872,P=0.383;B医师:UAMPR:RMPR=-1.291,P=0.197).在肩关节成像的简易程度方面,RMPR技术优于AMPR技术(tA=37.267,tB=36.236,P=0.000).结论 AMPR、RMPR均能获得肩关节的标准斜冠状位图像,在评价肩关节疾患方面较CMPR更具优势和应用价值,而RMPR较AMPR操作简便,是对肩关节MPR成像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因颌面部外伤进行MSCT检查并均采用VRT、MPR及MIP对轴扫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VRT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多平面重建。MPR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容积再现三维成像。MIP对于线性骨折显示清晰。结论 MSCT具有快速扫描、图像分辨率优良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MS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及多平面重建对颌面部外伤骨折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MPR、MIP和VRT3种方法相互补充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为外科整复手术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胸骨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胸骨骨折和6例7条肋软骨骨折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三维后处理对获得图像进行观察。结果:9例胸骨骨折中,在CT平扫轴位图像上显示6例骨折,而1例胸骨柄骨折、2例胸骨体骨折漏诊,在6例7条肋软骨骨折中1条肋软骨骨折漏诊,三维重建图明确显示9例胸骨骨折和6例7条肋软骨骨折,其中以MPR图显示骨折线最佳,MIP、VRT图显示骨折部位胸骨和肋软骨整体观较佳。结论:MSCT通过MPR、MIP、VRT不同技术相结合多角度观察能够更加完整清晰地显示胸骨骨折和肋软骨骨折部分、形态,提高对细微骨折的显示效果,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48个椎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等后处理,分析各图像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各种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能够准确显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对68例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的患者进行扫描,在CT工作站上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重建技术.将MIP图像与其他成像方法显示内固定器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4种重建技术中,MIP组图像质量较VRT、SSD组图像质量好(H=20.195, P<0.001).而且,MIP和MPR所产生的伪影相对VRT和SSD较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H=58.3,P<0.001).结论 MIP成像对脊柱骨折内固定的显示效果好且伪影少,可为术后评价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平面重组(mulfiplanar reformation,MPR)技术对肩关节进行斜冠位成像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肩关节容积扫描及薄层重建20例(40侧),均应用多向调整MPR(AMPR)、在旋转容积再现(VR)图像的基础上行MPR(旋转式MPR,RMPR)及常规MPR(CMPR)技术对重建图像进行斜冠位重组,最后由2名CT诊断医师对所有重组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0侧肩关节中,三种MPR技术均获得了斜冠位图像。在显示肩关节图像质量方面,AMPR与RMPR模式优于CMPR模式(UAMPR:CMPR=-6.648,URMPR:CMPR=-6.388,P值均=0.000),AMPR与RM-PR模式无差异性(U=-0.338,P=0.735);在肩关节成像的简易程度方面,AMPR模式优于RMPR模式(P=0.000)。结论:AMPR、ILMPR技术获得的斜冠位图像均能直观显示肩关节,优于CMPR技术,RMPR技术较AMPR技术简便,在评价肩关节疾患方面斜冠位图像较常规冠状位图像更具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气管支气管内结核的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图像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方法18例经纤支镜及手术证实的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容积扫描数据预处理后传至工作站,分别行MPR(CPR)、MIP、VR、SSD及CTVE成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重点观察支气管管腔和管壁的形态学改变。结果MSCT轴位及其三维重组图像均明确显示支气管管腔变窄,管腔表面不光滑和腔内结节状突起,管腔扭曲变形;管壁增厚,密度增高,僵直和钙化。轴位图像还可显示肺内伴随表现。结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MSCT及其三维重组图像有一系列的表现征象,MSCT及其三维重组图像对病变的定位,受累范围的测量等有很大帮助,是临床上一种无创性评价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可用于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介入治疗前的定位和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1.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胆囊动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礼同  李澄  刘淑惠  徐文娟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49-1252
目的:探讨128层CT血管成像(CTA)对胆囊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其变异的显示能力.方法:107例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行胆囊动脉成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MIP)、全体积最大密度投影(VMIP)和容积再现(VR)成像,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支数、走行及其与胆囊三角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103例(96.3%)CTA能显示胆囊动脉(n=128)及其起源,起源于正常肝右动脉105支(82.0%),变异肝右动脉8支(6.3%),其它动脉15支(11.7%);单支胆囊动脉78例(75.7%),双支胆囊动脉25例(24.3%),共同起源于正常肝右动脉20例(80%).98例(95.1%)MPR、SMIP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胆囊动脉与胆囊三角之间的解剖关系,1支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三角内55例(56.1%),1支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三角外18例(18.4%),1支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三角内而另外1支走行于胆囊三角外18例(18.4%).103例横轴面CT、MPR和SMIP图像均能显示胆囊动脉,VMIP图像能显示胆囊动脉92支(71.9%),VR图像仅能显示胆囊动脉59支(46.1%).结论:CTA能清晰地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支数、走行及其与胆囊三角之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外科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眶骨正常相关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7例正常眶骨被检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对所得图像进行MPR,CPR,VRT后处理,对某些结构常规显示断面和标准化断面的显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组后的标准化图像能清晰显示眶骨相关结构的左右对称情况。标准化图像对颧额缝、颧骨管、眶下管、眶上切迹及视神经管的对称性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扫描图像(P〈0.01);而对颧蝶缝的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进行后处理在避免摆位困难的同时,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剂量;②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够很好地对称显示眼眶相关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对33例大肠癌患者应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进行一次屏气完成全腹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应用软件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分别获取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透明法显示(Raysum)及CT仿真内镜成像(CTVE),综合多种后处理成像技术与原始扫描轴位图像相结合进行分析,并与肠镜或/和手术病理对照观察。结果:33例大肠癌患者中MSCT大肠成像,共检出34个癌灶,肿瘤检出率为100%、肿瘤浆膜面浸润诊断准确率90.3%(28/31),淋巴结转移准确率87.2%(95/109个),远处脏器转移准确率100%(5/5),显示供血血管准确率100%(32/32),按照改良Duckes分期总准确率为87.9%,其中术前DuckesA期(1/2),DuckesB期(3/5),DuckesC期(20/21),DuckesD期(5/5)。结论:MSCT后处理及各相同性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有独特的优越性,对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窥镜对结肠新生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例可疑结肠新生物患者行结肠不同气量充气后螺旋CT扫描。将CT容积扫描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再利用Navigator软件生成仿真结肠内窥镜影像。结果 所有病例都进行了多平面图像重建 ,同时也获得了满意的CTVE图像 ,通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位、角度、阈值 ,CTVE能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结论 CTVE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 ,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诊断颈椎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颈椎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或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术(4D)的三维重组。结果:SSD、VR和4D对于颈椎较大、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直观;MPR可以较全面、细致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本组三维重组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31例患者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使得治疗中得以正确地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恰当地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功能,可清晰显示颈椎的空间解剖关系,较为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诊断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MSCTA检查,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运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对血管进行显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主动脉瘤13例,主动脉夹层19例,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 MSCTA技术对主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在食管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仿真内镜技术(CTVE)对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0例食管癌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MPR和CTVE成像。结果 (1)20例食管癌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观察病变大小、部位、形态、范围、有无局部外侵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2)MPR可进行冠状、矢状及横断面的二维重建,还可以沿食管走行进行曲面MPR,在不同方位以最佳角度对食管肿瘤进行观察。(2)20例食管癌CTVE可获得类似纤维食管胃镜显示管腔壁和腔内病变形态的结果,且能从梗阻的远端观察病变情况。(4)MPR和CTVE对判断肿瘤外周浸润,大体类型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0%、65%、75%和60%、85%、55%。结论 MPR和CTVE的应用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MPR对显示病变周围侵犯的范围比较准确,CTVE对病变的大体类型显示较好。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16层CT胸腹联合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和评价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内膜破口以及重要分支血管的受累情况。结果:原始横轴位图像对病变信息的存储最为可靠;不同的重组方式所得图像有不同的显示特点;27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显示真、假腔27例(100%)、显示内膜片(100%)、内膜破口24例(88.9%)、假腔内血栓形成9例(30%)。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伪影和技术缺陷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方法:122例临床疑似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以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后处理行MIP、CPR、MPR及VR重建,由两名以上有经验的CT医师对冠状动脉成像的缺陷或伪影进行评估。结果:122例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节段1496段,存在伪影326段,占21.79%,大部分为轻度伪影275段(18.38%),中重度伪影51段(3.41%)。结论:冠状动脉CTA的伪影和缺陷原因如下:心脏运动、呼吸运动、射线硬化、对比剂、重建时相、扫描和后处理技术等。认识并尽力排除这些伪影和技术缺陷,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肘关节内损伤的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损伤的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并对不同重组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46例肘关节损伤患者全部行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扫描完成后分别行SSD、VR、MPR(包括曲面重组)三维重组.分析比较几种重组图像对肘关节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效果.结果:46例(66处)肘关节创伤包括除肱骨内髁骨折外的所有部位的骨折.其中9处X线平片阴性.SSD和VR重组图像立体、直观地显示肘关节损伤程度,VR在显示关节面的损伤形态和关节内游离体的位置上意义更大,而图像质量、图像的立体效果均优于SSD.MPR又进一步多角度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关节面受累程度.曲面重组技术则排除了肘被动屈曲的影响,直观显示肘关节的损伤情况.2 例裂纹骨折的诊断提示了超薄层CT横断图像的应用价值.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肘关节骨折、脱位诊断清楚,特别是复杂骨折的显示,为临床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而直观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