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按照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将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微蛋白尿组66例(UAER<30mg/24h)和微量白蛋白尿组例40例(UAER30~300mg/24h),并选取47例体检无明显心、肺、肝、肾及血管疾病的年龄相近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UAER、血压等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组hsCRP、UAER高于正常对照组,微量白蛋白尿组hsCRP、UAER高于正常微蛋白尿组,正常微蛋白尿组hsCRP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②偏相关分析显示,在高血压组中UAER与SBP、PP、Hr正相关(r=0.332,r=0.192,r=0.017,P均<0.05),在微量白蛋白尿组中UAER与hsCRP、SBP、BMI正相关(r=0.291,r=0.174,r=0.330,P均<0.05)。③在微量白蛋白尿组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AER的因素为年龄、收缩压与hsCRP。结论高血压患者UAER、hsCRP浓度增高。炎性因子hsCRP在高血压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排泄量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据脉压(PP)水平分成PP<9.33 kPa组38例和PP≥9.33 kPa组42例。两组均予系统降压治疗1月,血压达标(BP<18.67/12 kPa)后注意观察3月,分析这些患者治疗前后PP及UmAL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PP<9.33 kPa组治疗前后UmALB量无明显变化,PP≥9.33 kPa组治疗后有37例血压达标,该组总的UmALB分泌量减少,其中治疗后PP<9.33 kPa组病例比治疗后PP≥9.33 kPa组病例的UmALB的分泌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随着脉压的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显著下降,故脉压增大是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血清胱抑素 C(SCys-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早期肾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SCys-C、肌酐和晨 UmAlb 的水平。结果观察组 SCys-C、UmAlb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组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提示 SCys-C 与 UmAlb 呈现高度相关性(r =0.512,P <0.05),提示 SCys-C的水平将随着 UmAlb 升高而升高。结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损害程度较轻,血清肌酐水平尚未发生显著变化时,联合检测 SCys-C 及 UmAlb 对于诊断高血压早期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高血压肾病组)、67例高血压无明确肾病患者(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和44例该院同期健康体检合格者(对照组)分别检测 CysC、U-mAlb 和 Hcy 水平,使用 SPSS 17.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肾病组 CysC、U-mAlb 和 Hcy 水平均显著地高于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项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的诊断敏感性。结论U-mAlb、CysC 和 Hcy 在高血压肾病早期显著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敏感的指标,联合检测对于监测早期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55例,平均年龄(67.9±7.3)岁,分布于60~85岁.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定为尿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三组:SBP<160mmHg(1mmHg≈0.133KPa),160mmHg≤SBP<180mmHg,SBP≥180mmHg.在以上每一组中,又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RHR<70次/min(48例);RHR2组,70次/min≤RHR<80次/min(62例);RHR3组,RHR≥80次/min(45例),比较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结果 各组中随RHR增加,尿白蛋白排泄率依次增高(P<0.01);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依次增高(P<0.01).结论 随着RHR的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相应升高.RHR的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的血管重构与炎性业已证实,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也反应了高血压病的早期肾动脉硬化[1],但高敏C反应蛋白(h-CRP)与尿微量白蛋的相关报道尚少,本文就两者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与肾功能损害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研究对象的脉压和脉压指数,按脉压(〉60mmHg与≤60mmHg)和脉压指数(〉0.45与≤0.45)进行分组,观察各组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变化及其与脉压、脉压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脉压〉60mmHg组和脉压指数〉0.45组上述肾功能指标中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脉压≤60mmHg组和脉压指数≤0.45组;偏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收缩压(r=0.305,P〈0.05)、脉压(r=0.402,P〈0.01)和脉压指数(r=0.689,P〈0.01)呈正相关。结论脉压指数能更灵敏的反映肾脏早期损害,是肾脏早期损害的重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评价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70例孕25~ 42周孕妇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性均为阴性),其中35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观察组,另35例为我校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育龄妇女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26.01±7.28)mg/L,超过参考值阳性率60.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8.17±2.98) mg/L,超过参考值阳性率10.00%.两组统计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用于及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肾损伤,对及时干预,阻止病情发展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评价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孕25~42周孕妇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性均为阴性),其中3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观察组,另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26.01±7.28)mg/L,超过参考值阳性率60.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8.17±2.98)mg/L,超过参考值阳性率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用于及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肾损伤,对及时干预,阻止病情发展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并高脂血症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其与股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5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高脂血症分成2组,分别观察比较其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及超声检查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硬化斑块指数(PI)。结果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组的MA、α1-M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间IMT、P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2组内MA、α1-MG阳性患者IMT及PI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或0.01)。结论高脂血症是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高危因素,检测MA可以预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07-100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对36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测定,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5921 P<0.01).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和观察愈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1例高血压患者,其中,高血压1级62例,高血压2级48例,高血压3级41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作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血及24 h尿液检测Cys-C和UmAl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1级、2级、3级三组患者血清Cys-C及U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高血压1级、2级、3级三组间Cys-C和Um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高血压1级组〈2级组〈3级组, P均〈0.01)。结论血清Cys-C和UmAlb均为反映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79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组(A组)40例服用厄贝沙坦1500mg,每日1次;氨氯地平组(B组)39例口服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观察2组的降压疗效及对尿微量蛋白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A组收缩压下降更明显。治疗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A组下降更明显,而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控制血压疗效可靠、耐受性好,远期观察厄贝沙坦对尿微量蛋白的降低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Scysc)水平在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检测mAlb和Scysc;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e)和尿素氮(Bun).结果:糖尿病组患者mAlb、Scys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张英  胡昌亮  张腊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00-370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8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米沙坦组(A组)41例服用替米沙坦80mg,每日1次;氨氯地平组(B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观察两组的降压疗效及对尿微量蛋白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A组收缩压下降更明显.治疗1个月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尿微量蛋白尿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短期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但远期疗效替米沙坦降低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的作用更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分析,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U)在早期发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80例作为高血压组,及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1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mALB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MAU检出率38.9%, mALB检测结果(39.7±17.6)mg/L,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77.1±7.8)mg/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测定可作为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敏感指标,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干预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HDCP患者143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68例,轻度子痫前期43例,重度子痫前期32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产前体检的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血及尿液检测血Cys-C、尿素氮(BUN)、肌酐(Scr)和UmAl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三组患者血清Cys-C及U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三组间Cys-C和Um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均〈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BUN和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血BUN、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gt;0.05)。结论血清Cys-C和UmAlb均为反映HDCP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HDCP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EH)引起的肾损害日益受到重视,我们采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引起的肾损害,旨在探讨mAlb的检测在EH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尿微量白蛋白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例数=68)及非冠心病组(例数=62)。均检测24h动态血压,计算动态脉压,同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分析上述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动态脉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脉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有助于预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且检测简便易行,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