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情志致病中的意志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意志特征,决定着来自内外各方面的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所以意志对七情的发生具有调控作用。七情发生后是否致病,则首先取决于机体耐受力的大小,而机体的耐受力又与人的意志力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意志又能又七情致病起到制约作用。所以,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对于提高心理免疫力和预防疾病具有意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以往对"情志致病",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与现代心理学、心身医学理论及研究成果,从情志的概念、情志的产生机制、情志病的内涵和外延、情志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和发挥,以进一步探讨情志致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七情致病在《内经》有详尽论述,而现代医学对情志致病提之甚少。但近年来,中西医对此问题认识逐渐深化,对健康的概念亦有了新的认识。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内经》早在两千多年前对此已有完整论述,说明祖国医学理论确实博大精深,值得发掘。现就《内经》情志致病与养生分述如下: 1 情志致病急缓不同所欲不遂,忧思气结,致病呈渐进发展。出现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失精、脱营等。“思想不穷,所愿不得……宗筋驰纵,发为筋痿”,重者可致沉疴顽疾。如积聚、噎膈等,一部分癌症患者,多有情志不畅病史,值得研究。而急者如“暴怒、暴忧、骤惊大恐”等引起“厥脱、中风、吐血”者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情志致病特点及致病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情志致病日益增多的现状,结合文献资料及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情志致病具有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多情交织共同致病易伤潜病之脏、特定情志单一致病易扰乱心神、情志易扰乱气机影响病情转化等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情志病机,表现为阴阳失调、气机紊乱、脏腑受损、经络受阻、形质亏损、痰凝血瘀、化火伤阴,对临证制定确实有效的辨治方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情志致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鸿 《山西中医》2010,26(2):1-2
情志因素导致机体发病,主要是通过破坏阴阳平衡,扰乱脏腑气机,损伤脏腑精气而致病。临床防治情志病症,应注重调整阴阳、调理气机和补养脏腑精气。探讨情志致病的机制,对于防治困扰当今社会的情志病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子慎 《陕西中医》1989,10(10):455-457
<正> 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影响人体的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的疾病称为七情内伤或情志致病,对成人而言,七情做为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法,但就小儿尤其是婴  相似文献   

9.
情志致病论     
情志致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等7种情志变化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很长时间,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承受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它是中医病因学中内伤致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理论认为,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中医对情志及情志致病的认识;从"心身共轭"现象、"情志树"理论、诱发情志的"两环节"说、"特异"说与"非特异"(共性)说、"本能"说、"元神""识神"与"欲神"说以及"心身相互作用层次"论等方面,介绍近年来与现代中医情志医学相关的"理论建构"及假说;认为梳理并不断发展中医情志医学相关理论,可为情志疾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也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蒙医学病机理论中,七情致病也是蒙医心理病机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简要论述情志与蒙医儿科心身疾病的病机联系及其重要临床意义。笔者还根据蒙医经典病机理论提出了“惰”(一种消极呆滞情绪)也可以致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论情志的经意与不经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情志包含情感与认知两种成分,本文重点探讨情志中的"情感"成分,认为情志有经意与不经意之分.经意情志须认知参与,产生于认知之后,即情志激发之前,主体须对情境刺激形成某种认识,做出某种评价.不经意情志直接产生于情境刺激,不经认知参与,或仅经较低级认识活动,如直觉的参与,只要有情境刺激,便可出其不意、一触即发.同时探讨了影响情志经意与不经意的各种因素,如个性、心理定势、生理病理.从心理学角度对情志机制进行探讨,有益于中医情志致病与情志相胜疗法的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13.
慢性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古方柴胡疏肝散在治疗社区慢性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2009年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社区慢性病的治疗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该方、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种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特点,揭示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在中医证候上的差异性与统一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归纳、分析其症状及中医证候,并对3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的证候特点进行总结、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本虚证早期以脾肾气阴两虚以及脾肾阳虚为主,中期脾肾阳虚突出;在标实证中,早期以湿热、血瘀为主,中期以湿浊、湿热为主。高血压肾病早期以肝肾阴虚、脾肾气虚为主,中期脾肾阳虚、脾肾气虚为主;标实证以湿热与瘀血互为消长变化。肾炎后肾衰早期以脾肾阳虚为主,中期阳虚更甚,标实证以血瘀、湿热为主。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种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特点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气虚证肛肠病患者100例肺功能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证明气虚证肛肠病的发生与肺通气功能障碍有关。方法:选以以脱肛为主要症状的内痔,混合痔及直肠粘膜脱垂患者共100例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  相似文献   

16.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老年痴呆、亨廷顿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症状。然而,针灸作用的分子机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明确的阐释。近年来,研究发现针灸可以通过提高细胞自噬水平而促进异常积聚蛋白的清除,从而达到治疗和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目的。自噬是细胞清除受损细胞器及细胞内错误折叠或异常聚集蛋白质的过程,对细胞稳态的维持和细胞内物质能量的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帕金森病、老年痴呆、亨廷顿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与基础水平自噬下降有关。文章综述了针灸对自噬效应的调控及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针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治法,表证治以发汗已为现代临床所常用,而且患者自行服用发汗解表药物也已司空见惯。但是往往忽略的是,汗法用之不当,往往会导致诸多变证的发生,而总结《伤寒论》中太阳病误汗致变诸证,用以指导当今临床即是本文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汗出太过、汗出不彻、当汗未汗三方面阐述《伤寒论》中太阳病汗不如法导致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情志因素是甲状腺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其致病机制为: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致使脾肾失调,终致气滞血瘀痰浊互结于颈部而成。主要治疗方法有疏肝理气法、温肾健脾法、清肝泻火法、化痰散瘀法、软坚散结法、情志调整法等。  相似文献   

19.
广义外感病涉及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其中涉及呼吸内科的病种主要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上,我们把由外感引起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称为肺系外感病.笔者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中西互参、辨病辨证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外感病中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岭南医家湿病治疗的组方规律、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为全国其他地区湿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民国以前岭南代表医家著作进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平台数据挖掘原理分析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方剂共161首,中药共计211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20个,演化新处方10个。结论:根据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多角度分析,提示岭南地区湿病治疗应以燥湿利湿、温经化湿、理脾行气和血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