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脑循环,调节免疫,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白细胞介素6是机体急性应激反应中最敏感重要的标志和介导物之一,在脑缺血性损伤中扮演着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的双重作用。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影响,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效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3-03在郧阳医学院实验中心及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动物实验,白细胞介素6检测试剂盒及测定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免疫研究所提供和协助完成。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免28只,雌雄不拘,随机分成星状神经节组、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7只。方法:用手术法在所有动物星状神经节旁置入一导管,用六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在缺血15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开始,同时从导管持续泵入2.5g/L的布比卡因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松开动脉夹时从导管泵人生理盐水代替布比卡因和不用药,假手术组仅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而不夹闭动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血前、再灌注10min,4,10,20及30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实验动物在再灌注后各时点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结果:纳入本次实验的28只大耳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白细胞介素6在各组均呈上升趋势,星状神经节阻滞组仅在再灌注30h时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321&;#177;52)和(299&;#177;45)ng/L,P〈0.05];与缺血前比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在再灌注4h开始显著升高[(365&;#177;46)ng/L],空白对照组在再灌注10h以后出现显著性升高[(368&;#177;31)ng/L,P〈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组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再灌注4~30h时均高于假手术组,在再灌注10h以后高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白细胞介素6升高的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明显降低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提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家兔海马CA1区凋亡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及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疾病研究所进行。①21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②无菌操作下暴露左侧星状神经节及双侧颈内、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在星状神经节旁埋置导管。实验组夹闭上述“六血管”缺血10min后松开动脉夹再恢复灌注24h,缺血前于星状神经节处推注2.5g/L布比卡因0.5mL后再用微量泵以0.5mL/h的速度注药行持续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也进行缺血再灌注,缺血前暴露星状神经节,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和暴露星状神经节而不阻断血流。③各组动物于再灌注后24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随后灌注固定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CA1区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实验中有2只动物分别死于麻醉意外和神经反射所致的心跳骤停。死亡后随机补充,保证21只动物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家兔海马CA1区Bax表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3.1±1.9)个/视野、(39.7±2.8)个/视野、(13.3±1.7)个/视野,前两者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增加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实验组家兔海马CA1区Bcl-2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131±0.015),(0.094±0.008),(P<0.05),而对照组增加不明显(0.101±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实验组动物神经功能缺陷评分(22.7±2.8)显著低于对照组(27.3±2.9,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家兔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促进海马CA1区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家兔海马CA1区凋亡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及其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疾病研究所进行。(1)21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2)无菌操作下暴露左侧星状神经节及双侧颈内、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在星状神经节旁埋置导管。实验组夹闭上述“六血管”缺血10min后松开动脉夹再恢复灌注24h,缺血前于星状神经节处推注2.5g/L布比卡因0.5mL后再用微量泵以0.5mL/h的速度注药行持续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也进行缺血再灌注,缺血前暴露星状神经节,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和暴露星状神经节而不阻断血流。(3)各组动物于再灌注后24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随后灌注固定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CA1区Bax和Bcl-2的表达。 结果:实验中有2只动物分别死于麻醉意外和神经反射所致的心跳骤停。死亡后随机补充,保证21只动物进人结果分析。(1)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家兔海马CA1区Bax表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3.1&;#177;1.9)个/视野、(39.7&;#177;2.8)个/视野、(13.3&;#177;1.7)个/视野,前两者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增加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实验组家兔海马CA1区Bcl-2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131&;#177;0.015),(0.094&;#177;0.008),(P〈0.05),而对照组增加不明显(0.101&;#177;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实验组动物神经功能缺陷评分(22.7&;#177;2.8)显著低于对照组(27.3&;#177;2.9,P〈0.05)。 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家兔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促进海马CA1区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4/06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疾病研究所进行。取21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利用“六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缺血10mi后再灌注4h,缺血前于星状神经节(SG)处推注2.5g/L布比卡因1mL对照组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前暴露SG,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和暴露SG而不阻断血流。实验组和对照组于缺血前10min(T0)、再灌后1h(T1),2(T2)、4h(T3)抽血,假手术组则在对应时点抽血,检测IL-8水平,各组于再灌注后24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实验组IL-8水平仅在T3时点(0.69ng/L)与T0(0.41ng/L)和假手术组(0.44ng/L)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在各时点(分别为0.89,1.04,1.39ng/L)同实验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动物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能降低兔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IL-8水平,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4/06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疾病研究所进行。取21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利用“六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缺血10min后再灌注4h,缺血前于星状神经节(SG)处推注2.5g/L布比卡因1mL.对照组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前暴露sG,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和暴露sG而不阻断血流。实验组和对照组于缺血前10min(R)、再灌后1h(T1).2h(T2)、4h(T3)抽血,假手术组则在对应时点抽血,检测IL-8水平,各组于再灌注后24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实验组IL-8水平仅在T3时点(0.69ng/L)与T0(0.41ng/L)和假手术组(0.44ng/L)相比有显著升高(P&;lt;0.05),而对照组在各时点(分别为0.89,1.04,1、39ng/L)同实验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实验组动物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能降低兔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IL-8水平,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和细胞黏附分子1可介导中性粒细胞浸润,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目的研究大黄素甲醚对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9/12在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SD大鼠91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正常组以及大黄素甲醚20 mg/kg组和大黄素甲醚40 mg/kg组,前二组分为再灌注6,12,24,48 h时间段组,后两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12,24 h两组,每组为7只.干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黏附分子1.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及细胞黏附分子1的阳性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 h达高峰,随之开始逐渐下降.大黄素甲醚40 mg/kg组再灌注12 h及再灌注24 h,以及20mg/kg组再灌注12 h病变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含量与模型组相应时间段比较明显降低(P<0.01).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可见少量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黄褐色反应物出现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细胞膜上.缺血再灌注24 h可见大血管的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并逐渐加深(积分吸光度值31.89±4.38;面密度值0.018 5±0.003 1).大黄素甲醚40 mg/kg组再灌注12 h(积分吸光度值13.33±6.12;面密度值0.007 6±0.002 2)、24 h(积分吸光度值20.04±4.65;面密度值0.012 9±0.003 6)以及20 mg/kg组再灌注24 h(积分吸光度值23.73±4.51;面密度值0.014 1±0.003 8)梗死灶周边的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与相应时间段的模型组比较明显较少(P<0.01或P<0.05).结论大黄素甲醚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背景细胞凋亡是缺血再灌注损害的重要形式之一,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是细胞凋亡关键调节因子,其激活可导致蛋白降解引起细胞凋亡.目的观察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在调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材料实验于1996-03/2000-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科学中心完成.选择成年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2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四血管阻塞全脑缺血模型,缺血30 min后再灌注,根据处死时间分为再灌注3,6,12,24,48,72 h和7 d共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假手术组8只,仅分离,未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4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其余4只用于原位末端标记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蛋白和mRNA的表达.②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6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脑组织多数脑区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mRNA和蛋白有少量表达,脑缺血组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mRNA和蛋白在神经元内及小胶质细胞均有表达,分布在大脑皮质、小脑蒲肯野细胞、海马及皮质下白质.在缺血再灌注12 h后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基因表达增加,48~72 h为表达高峰,第7天表达下降.②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凋亡在缺血再灌注12 h出现[(49.4±6.8)个/切片],高峰时间在72 h[(228.6±29.8)个/切片],且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分布上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r=0.89,0.68,P<0.05).结论①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与缺血后细胞凋亡有显著相关性,从时间上支持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表达是导致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②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脑皮质、海马及基底节区是凋亡细胞的多发部位,而这些部位也是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表达增高的区域,进一步证明缺血后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的表达参与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内进行.取135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n=1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 h、6 h、12 h、24 h组,缺血再灌注3 h、6 h、12 h、24 h 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 h后再灌注模型,于造模成功后电针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大鼠的足三里、内关,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每组IL-8、IL-10浓度;并对每组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 IL-8:缺血再灌注3 h表达开始增加,6 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24 h恢复正常;IL-10:缺血再灌注3 h表达下降,12 h开始升高,24 h升高达高峰.其中缺血再灌注3 h、6 h和12 h组IL-8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缺血再灌注3 h、12 h组和24 h组IL-10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脑缺血再灌注3 h、6 h、12h 电针组IL-8及IL-10与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缺血后3 h、6 h、12h,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IL-8及IL-10与相应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 电针通过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IL-8水平和升高IL-10浓度,而减缓其介导炎症反应进程,减轻由炎症反应造成的脑损伤,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硫酸镁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已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硫酸镁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重复测量设计.单位一所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对象实验于2003-04/2004-06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7只,体质量1.9~2.5 kg.随机抽签法分为硫酸镁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每组9只.方法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30min后恢复血流再灌注48 h,建立兔脊髓腰骶段缺血模型.硫酸镁组给予静脉灌注硫酸镁(0.25 mL/kg·h),生理盐水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假手术组仅行中线剖腹术,不结扎动脉.在缺血前,缺血30 min及再灌注后1,2,8,16,24 h对动物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再灌注24及48 h后对硫酸镁组、生理盐水组动物行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后48 h处死动物,对脊髓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运动功能评分.②体感诱发电位监测.③脊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缺血30 min时硫酸镁组体感诱发电位(N1)潜伏期明显延长;再灌注后前2 h潜伏期较缺血时明显恢复,其后又显著延长.缺血30 min时生理盐水组波形消失.假手术组体感诱发电位没有明显变化,动物均完全康复.硫酸镁组各时间点潜伏期恢复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再灌注24和48 h后,硫酸镁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3.7±0.5)和(3.4±0.7)分,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3.0±0.7)和(2.6±0.9)分](P<0.05);再灌注48 h后硫酸镁组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23.4±3.4,12.3±3.2,P<0.01).结论硫酸镁具有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疼痛治疗中较为常用,但其治疗疼痛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甲醛炎症痛家兔血清皮质醇和炎症局部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实验,选择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SGB组和对照组,各8只.干预用手术法在所有动物星状神经节处置入一导管.两组动物均用80 g/L甲醛溶液0.5 mL在右前肢足底皮下注射致痛,致痛前10 min SGB组经预置导管注入2.5 g/L布比卡因0.5 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用放免法测定致痛前10 min、致痛后10,60和120 min血清皮质醇及致痛120 min炎症局部β-内啡肽含量.结果致痛后对照组血清皮质醇在各时点均较致痛前升高,且在致痛后60 min时达高峰[(462.3±88.5)nmol/L],而SGB组各时点较致痛前[(130.2±31.7)nmol/L]无明显差异;SGB组和对照组相比,致痛前10 min时无差异,而在致痛后10 min[(146.3±54.8),(186.5±45.8)nmol/L,t=2.482, P<0.05],致痛后60 min[(138.4±32.5),(462.3±88.5)nmol/L,t=5.875,P<0.01]和致痛后120 min时[(140.9±55.6),(321.4±65.3)nmol/L,t=4.183,P<0.01]有明显差异.SGB组致痛后120 min时炎症局部β-内啡肽含量[(1675±343)pg/g]明显高于对照组[(418±56)pg/g,t=7.133,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抑制甲醛溶液刺激引起的血清皮质醇的升高,并且可增加炎症局部B-内啡肽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含水率的影响.以探讨其对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GB模型有效的家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空白对照组(I/R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SGB组。SGB组再灌注开始时从兔颈部导管注人0.25%丁哌卡因0.5ml/h至再灌注12h时。NS组则注入NS0.5ml/h。I/R组不用任何药。各组于再灌注12h时断头取脑制成10%脑组织匀浆,检测SOD活性、MDA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NS组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脑组织含水率增加(P〈0.05),而I/R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I/R组、NS组比较,SGB组SOD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结论:SGB可明显减轻脑水肿,提高脑组织内源性SOD生物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明显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并因此而起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高渗盐水处理组(H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左侧肾蒂夹闭45 min后松开,分别于再灌注4 h、6 h、12 h,测定左肾系数、血清肌酐(Cr)、左肾组织Na+-K+-ATP酶(Na+-K+-ATPase)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H组左肾系数、血清肌酐和丙二醛明显低于IR组,而左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明显高于IR组.结论 高渗盐水预处理对实验SD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后不同时间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方法建立兔腹主动脉阻断1、1.5h的模型,检测阻断前、再灌注不同时点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阻断1h组(B1)再灌注时点血液中MDA升高、SOD降低不明显(P〉0.05),阻断1.5h组(B2)再灌注时点血液中MDA升高,SOD降低(P〈0.05)。结论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1h缺血再灌注损伤不明显,阻断1.5h有明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应控制在1h以内。  相似文献   

14.
背景: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近年来提出了针刺预处理扶正学说.目的:证实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研究所及解剖组胚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9/2004-07在湖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研究所完成;选用成年Wistar大鼠102只.20只用于脑组织提取液制备,82只用于后续实验. 方法:以"肾俞"、"百会"穴针刺预处理大鼠,制备正常及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82只大鼠随机分6组.空白对照组5只行空白对照,假手术对照组15只行假手术,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16只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生理盐水对照组16只先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再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正常脑组织提取液对照组15只先行正常脑组织提取液腹腔注射,再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组15只先行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腹腔注射,再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腹腔注射分别于脑缺血造模前2 h和1 h进行,每只大鼠共注射2次,1 mL/次.上述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7 d取材(即各分3小组:每小组5只).各组动物分别于相应时间段取材,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光镜下进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在400倍镜下进行存神经元计数,计数区域为各片顶皮质Ⅰ区Ⅴ层(内锥体层).主要观察指标: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②脑顶皮质Ⅰ区Ⅴ层幸存神经元计数.结果:实验过程中共有2只动物死亡,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只,100只大鼠实验数据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各时间段脑片镜下均可见弥散性神经元缺血缺氧性病理改变,但均无灶性坏死区.②脑顶皮质Ⅰ区Ⅴ层幸存神经元计数:再灌注1 d,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幸存神经元密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338.8±31.2),(753.4±60.8)个/mum2,F=129.36,P<0.05];再灌注3,7 d神经元变性进-步加剧,但两者间无差异(F=1.76,P>0.05).各时间段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脑组织提取液对照组与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间的正常及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差异不显著(F=1.76,P>0.05).在3个时间段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组幸存神经元密度均显著高于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438.1±41.0),(338.8±31.2)个/mm2;(296.4±27.1),(124.8±13.4)个/mm2;(269.5±30.4),(132.4±15.7)个/mm2,F=129.36,P<0.05].结论:以肾俞、百会穴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行大鼠腹腔注射,可使随后发生的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丢失数量显著减少,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已产生明显的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年研究证明,炎症反应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核因子κB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中起着调控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关键作用.先期实验表明,葛根素具有抗氧自由基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如果还具有抗炎作用,则可进一步阐述葛根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目的:探讨葛根素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核因子κB的影响.设计: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病理学教研室、实验动物中心和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4/12在同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进行.将健康清洁级的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葛根素组3组各25只,每组按再灌注的时间又分为2,6,12,24和48 h共5个观察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方法:[1]假手术组:不电凝双侧椎动脉,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不给药.[2]脑缺血再灌注组:电凝双侧椎动脉后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后松开,行再灌注,在再灌注开始时腹腔注射1 mL的生理盐水,以后每隔6 h注射1次.[3]葛根素组:处理程序同脑缺血再灌注组,只是将生理盐水改为葛根素100 mg/kg.主要观察指标:在大鼠全脑缺血10 min后再灌注2,6,12,24和48 h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核因子κB和抑制蛋白κB的活性;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存活神经元数目.结果:经补充后7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核因子κB的活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 h即明显升高,6 h达到高峰,48 h仍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葛根素组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0.01).[2]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 h即明显升高,12 h达到高峰,48 h仍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葛根素组在再灌注6~48 h均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0.01).[3]抑制蛋白κB的活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 h有明显下降,6 h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升至2 h水平,葛根素组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0.01或0.05).[4]存活神经元数目:脑缺血再灌注组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P均<0.01).在各对应时间点,葛根素组均多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或0.01).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时,葛根素可通过抑制抑制蛋白κB的降解及核因子κB的活性,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脑醒喷鼻剂由川芎和石菖蒲等中药组成,<神农本草经>谓其"主脑卒中入脑"之功效.目的观察脑醒喷鼻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合酶变化的影响,并与经典西药尼莫地平相比较.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中医药大学医院的内科.对象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脑醒喷鼻剂高剂量组(高剂组),脑醒喷鼻剂中剂量组(中剂组),脑醒喷鼻剂低剂量组(低剂组),尼莫地平腹腔注射组(尼莫地平组),生理盐水喷鼻剂组(生理盐水组),溶酶喷鼻剂组(溶酶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方法除假手术组外,其他6组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造模前3 d及再灌注期间,脑醒喷鼻剂高、中、低剂组分别以含川芎嗪和石菖蒲生药5.4,2.7,1.08 mg/(kg·d)和1 35,0.54,0.27g/(kg·d)的剂量滴鼻,3次/d;生理盐水组和溶酶组以生理盐水、溶酶喷鼻剂0.18 mL/(kg·d)滴鼻,3次/d;尼莫地平组用尼莫地平注射液0.8 mg/(kg·d)腹腔注射,2次/d;假手术组按常规饲养至实验取材.用比色法检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剂量脑醒喷鼻剂及其他组动物脑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②将不同剂量脑醒喷鼻剂组与尼莫地平组做比较.结果造模时死亡8只动物,进入结果分析62只.①丙二醛含量高剂组、尼莫地平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0.92±0.32),(0.87±0.39),(1.35±0.34)μmol/g,P<0.05],但高剂组和尼莫地平组间无差异.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剂组、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35.64±11.67),(33.88±7.15),(20.70±3.88)NU/mg,P<0.05],但高剂组和尼莫地平组间无差异.③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剂组、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4.64±1.22),(5.00±1.10),(3.08±1.12)mkat/g,P<0.05],但高剂组和尼莫地平组间无差异.④中、低剂组和溶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所升高,丙二醛含量有所降低,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差异.结论脑醒喷鼻剂高剂量组能防止脑缺血缺氧所致的脂质过氧化,使丙二醛生成减少,清除自由基损害,并增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对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与尼莫地平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genin-like protein 2,ANGPTL2)在大鼠缺血/ 再灌注后脑损伤过程中 的炎症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Wister 大鼠60 只,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 组和ANGPTL2 组。建模后6 , 12 , 24 , 48 和72 h 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以及苏木精- 伊 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检测每组大鼠体内ANGPTL2 的表达水平。在建模48 h 后分别记录每组大鼠的神经 功能评分,检测其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以及脑梗死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在建模前(T0)、建模后2 h(T1)、建模后6 h(T2)、建模后12 h(T3) 和建模后24 h(T4) 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缺血30 和90 min 中的ANGPTL2 组再灌注6,12,24,48 和72 h 的ANGPTL2 mRNA 表 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ANGPTL2 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伊水思蓝含量和脑梗死体积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神经 功能评分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431~6.058, 均P < 0.05)。相较于T0,大鼠在T1 时的S-100B 显著 增加,随着建模时间的延长,S-100β 水平逐渐降低,并且与T0 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346~3.649, 均P < 0.05)。 相较于T0,ANGPTL2 组大鼠在T1,T2,T3,T4 时血清中的TNF-α 和IL-1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5.036~9.775, 均P < 0.05)。结论 ANGPTL2 可以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减轻脑 血管炎症反应,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检测血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可以评估脑损伤的程度.目的应用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来评估脑缺血后高压氧治疗效果的最佳时间窗.设计析因设计.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材料实验于2002-06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实验室进行.取成年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n=6),缺血再灌注组(n=24),高压氧组(n=24),后2组又分再灌注6,24,48及96 h 4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方法[1]造模以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20min后再灌注;假手术组同样手术,但不阻断动脉.[2]治疗高压氧组大鼠行高压氧治疗(0.2 MPa,吸纯氧45 min),6 h组在再灌注3 h后行高压氧处理1次,其余3个时间点组大鼠在每天同一时间行高压氧处理,直至相应时间点取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处于常压空气环境中.主要观察指标高压氧组及再灌注组分别于再灌注6,24,48及96 h取血,假手术组于再灌注24 h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活性.结果经补充后5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假手术组为(1.97±0.09)μg/L;缺血再灌注组6,96 h组高于假手术组[(2.80±0.26),(2.40±0.19)μg/L,P<0.05];高压氧组6 h显著低于同时段缺血再灌注组[(2.04±0.27)μg/L,P<0.05],而24 h治疗后略有升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升高,缺血再灌注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出现6 h和96 h两次升高,可能与脑缺血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神经元坏死及其后的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相关.高压氧治疗作用表现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恢复比同时相点缺血再灌注组快,以再灌注6 h为高压氧最佳治疗时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