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为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L-型异构体,是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属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喹诺酮类药物之一,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多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2.
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6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病人分成 2组。加替沙星组 34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5例 ,年龄 (35±s11)a];左氧氟沙星组 32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8± 12 )a]。分别给予加替沙星 0 .4g静脉滴注qd ;左氧氟沙星 0 .2 g静脉滴注bid治疗。疗程均为 7~ 14d。结果 :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和 91% ,细菌清除率为90 %和 90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6%和6%。 2组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加替沙星亦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加替沙星片0.4g/次,1次/d。对照组40例用左氧氟沙星胶囊0.2g/次,2次/d。疗程均为7~14d。观察并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细菌清除率88.6%,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似(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77.5%,对照组为7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少,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腹部不适、皮疹。结论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氧氟沙星注射剂为对照,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一日2次,每次100mg,B组给予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一日2次,每次200mg,两组疗程均为7~10天。结果 A、B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81.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为3,3%。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1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2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200 mg,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均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7~10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0.53%和72.57%,有效率分别为91.15%和83.1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84%和78.7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4%和5.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常见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2种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替沙星组40例,左氧氟沙星组28例。分别给予加替沙星0.4g静脉滴注,1天1次;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1天2次,2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92.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7%和9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7%。结论加替沙星也是一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病人分成治疗组37例,给予加替沙星0.4g/d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1 h,连用7~10 d;对照组33例,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0.3 g/d静脉滴注,连用7~10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90.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7%和8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佳,使用安全,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桑白皮苇茎汤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对比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共40例,根据先后顺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桑白皮苇茎汤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都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敏感性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在30例受试者中进行了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A组15例,每日给予加替沙星4 0 0 m g口服。B组15例,每日给予左氧氟沙星4 0 0 mg口服,治疗7d~14 d。结果:A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痊愈率10 0 % ,有效率10 0 % ,B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痊愈率93% ,有效率9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A组与B组的细菌清除率均为10 0 % (P>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与8% (P>0 .0 5 )。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与左氧氟沙星相似。 相似文献
10.
11.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静脉滴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次,1次/d),对照组(43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次,每12h一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5%和88.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5%和94.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和7.0%,P均〉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细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平行开放的试验设计,将152例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86例)和B组(66例),A组静脉滴注加替沙星(200mg,每12h一次,B组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200mg,每12h一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A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05%(74/86)和81.82%(54/6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19%(66/74)和75.00%(42/56),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敏感率分别为78.38%(58/74)和67.86%(38/56),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静脉滴注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量均为0.2 g,2次/d,疗程7~14 d.结果: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80.9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21%和88.24%,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和4.76%,试验中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可作为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62)先以加替沙星针0.2g,iv.gtt,bid,3天,后改用加替沙星胶囊0.2g,po,bid,7天;对照组(n=66)以加替沙星针0.2g,iv.gtt,bid,10天。结果:两组试验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4.1%,治愈率分别为74.19%和75.76%,无显著性差异(P>0.05),序贯疗法每例可节省666.2元。结论: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与加替星注射液相似的临床疗效,比单用加替沙星更具成本效果,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可靠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片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口服莫西沙星片400mg,1次/d)与对照组(39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200 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9%和90.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和12.8%,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莫西沙星片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安全性与左氧氟沙星相似. 相似文献
16.
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静脉滴注和加替沙星静脉滴注与左氧氟沙星口服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5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qd;序贯组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qd,3d后改为口服左氧氟沙星片400mg,qd,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组在临床疗效、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费用却显著高于序贯治疗组(P〈0.05)。结论: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与单用加替沙星静脉滴注相似的临床疗效,但比单用更具经济学意义,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治疗组(奈替米星200mg.d^-1静脉滴注),与同期同类30例住院患者作对照(青霉素800万u.D^-1加氨苄西林8.0g.d^-1,静脉滴注),结果:28.9%,总有效率97.6%。结论: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疗程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