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联合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诊断初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300例初诊发热患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单独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单独1组)、单独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单独2组)和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联合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联合组),以病原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检查结果诊断血常规及筛查血液系统疾病的阳性符合率。结果:单独1组、联合组的异常血小板、幼稚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诊断阳性符合率均比单独2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单独2组在筛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方面的阳性符合率均比单独1组更高,联合组在筛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方面的阳性符合率均比单独1组、单独2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与血细胞分析仪能够仔细观察初诊患者的血常规表现,有助于准确判断有无血液病、细菌感染等疾病,对于临床诊断初诊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用于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制作的121份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对121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别进行涂片镜下检测,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细胞的形态、大小、分类及数量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重新观察与分析。统计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检测时间,及涂片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关于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嗜酸性粒细胞(EO)、嗜碱性粒细胞(BA)、单核细胞(MO)、幼稚粒细胞(IG)?的检查情况。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出率超过90%,血细胞分析仪的检出率超过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间平均未超过4h,涂片镜检检测时间在24h左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时间显著低于涂片检测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NE、LY、EO及BA的检测阳性率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出率高于涂片镜检。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用于临床血常规检验中能够实现较高的检出率,检出率显著高于血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联合检验的价值,为血常规检验、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入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总计150例(150份)。150份血液标本均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作为对照组,联合血涂片检验,作为观察组。比较单一检验、联合检验后单独血细胞分析阳性率与复检结果以及无报警血标本血涂片细胞形态学镜检结果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检验阳性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经统计学计算P<0.05;仪器检验有100例报警提示,50例无报警提示;50例无报警提示患者白细胞分类镜检结果中,嗜碱性细胞相符性较低(?8.00% vs 0),经统计学计算P<0.05。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等镜检结果相符性较高,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对比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一检验,联合血涂片血常规检验,成功提高了血常规检验准确率,利于疾病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方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0日本院收治的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诊断)、对照组25例(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组的检出率、检验结果、误诊率、漏诊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率80.00%(阴性5例所占比为20.00%;阳性20例、所占比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观察组患者嗜酸性细胞2例、中性粒细胞10例、单核细胞2例、淋巴细胞5例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嗜碱性细胞方面1例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16.00%、漏诊率4.00%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诊断与单纯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诊断比较,诊断效果显著,能提高检出率,明确患者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9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血液标本先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而后接受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不同检验方式下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明显,P<0.05。各血液细胞镜检阳性符合率均较高,白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9%、红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8%、血小板镜检阳性率为99%、血红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9%、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镜检阳性率为98%。警报提示阳性结果:22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警报提示阳性标本中,经血涂片细胞学复检后,阳性有17例,占比77.27%。未警报提示阳性结果:未警报提示血液标本在镜检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在两种检验方式下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在两种检验方式下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血常规检查结果,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6.
王瑞红  孙政敏 《职业与健康》2006,22(22):1944-1945
目的 根据对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SF 3000型血细胞分析仪在血细胞分析中异常值和可疑信息的提示与人工显微镜下形态学的比较,探讨血细胞分析仪用人工镜检标准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的血细胞分析仪人工镜检标准,把1 021例标本仪器分析结果分为4组,分别与镜检结果比较.结果 4组的镜检符合率分别为74.4%、11.9%、22.0%、100.0%.结论 SF 30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鉴别血细胞形态和结构等方面不够完善,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用该院制定的人工镜检标准复检后,无异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漏检,镜检率36%.说明该院制定的镜检标准较为可行,即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XT-2000i检测无异常报警标本300例及异常报警标本285例,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分析仪器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的符合率。结果: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与人工分析阳性符合率为73.3%,仪器无异常报警时其分类与人工镜检基本一致,符合率为99%。结论:XT-2000i血液细胞分析仪作为异常细胞报警的初筛工具,灵敏度极高,白细胞分类无异常报警时结果可信,有异常报警及报单核细胞过高报警的标本应人工镜检复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价值。方法:现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检验科接受的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液样本118例分为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的对照组59例和加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实验组59例,对两组样本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不同方式对两组样本进行检查后,实验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具有直观、方便快捷等优点,但检出准确率不如联合血液涂片检查的检出准确率,因而可先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初步检查,再对阳性结果进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充分利用二者优点,尽可能缩小人工检验样本数量,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研究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形态学检验的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在这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中不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异常细胞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均能够检验出异常的细胞,但检验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果将两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促进检验准确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值与显微镜镜检结果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2月15日至3月16日医院实验室迈克F81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值(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缺铁贫)至少一项大于100的标本487例进行人工显微镜镜检,收集无报警值提示的100例标本作为对照组,统计相关报警信息与镜检标准的符合率。将报警值按100~200区间和201~300区间分组,分别统计各类报警信息与镜检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迈克F810血细胞分析仪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2.5%,核左移的阳性符合率为89.3%,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74.2%,红细胞碎片的阳性符合率为56.7%,血小板聚集的阳性符合率为60.4%,缺铁贫的阳性符合率为88.1%,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核左移,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对照组中无报警提示的标本镜检后发现真阴性97例,镜检出现2例血小板聚集,1例红细胞碎片;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聚集、缺铁贫3类报警提示与镜检结果的符合率在不同报警值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左移、红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随机选择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后符合细胞形态学复检标准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血常规检验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6月。收集本次研究纳入患者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常规检验结果后,以细胞形态学复检结果为准,分析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准确性。结果:经对比患者细胞形态学复检结果后可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与复检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分析检验效能后可知,全自动血细胞单一检验及涂片镜检联合检验所得诊断符合率、诊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阳性检出率均达90%以上,且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实施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受检者血液细胞量化情况的准确检验分析,为患者病情诊断、评估提供完善临床参考依据,且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11-912
目的比较分析BC-58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警示异常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BC-5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380份白细胞合格血液标本,以人工镜检作为"金标准",分析BC-58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警示异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380份白细胞合格血液标本中,221份(58.16%)经人工镜检明确诊断为白细胞异常,BC-5800血细胞分析仪诊断白细胞异常223份(5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5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灵敏度为87.78%,特异性为81.76%。血细胞分析仪警示异常白细胞中的幼稚细胞、核左移、异常中性粒细胞、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嗜碱性粒细胞经人工镜检复查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单核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C-5800血细胞分析仪在异常白细胞检测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警示异常白细胞行人工镜检复查能提高检测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希森美康(Sysmex)公司的XN系列(XN-350、XN-550和XN-1800)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手工显微镜镜检(手工镜检)在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中性粒细胞(N)、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计数百分比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8月门诊及病房的血常规标本50份,分别使用XN-350(仪器1)、XN-550(仪器2)、XN-1800(仪器3)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比检测,同时每份标本制作血涂片做瑞氏染色后采用手工镜检,对XN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镜检的检测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仪器2、仪器3的M%与手工镜检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L%、N%、E%、B%及仪器1的M%与手工镜检检测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种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L%、M%、N%、E%和仪器1的B%与手工镜检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r均≥0.4,P<0.05);而仪器2、仪器3...  相似文献   

14.
刘喜龙  谢琳瑛 《现代保健》2014,(35):107-108
目的:分析自动血细胞分析血涂片复检规则应用。方法:采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集的680份血标本,采取自动血细胞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细胞形态、人工白细胞分类等,遵循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进行评估。结果:采取仪器检测和血涂片镜检680份血标本,指标结果显示,其中真阳性率为15.00%、假阳性率为7.35%、真阴性率为76.92%、假阴性率为0.73%,病情诊断意义的重要参数无假阴性,涂片复检率为22.35%,血液病细胞准确率为100%,无漏检现象。结论:采取合理的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的血涂片复检规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确保检测报告的准确性,提高科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进行评价。方法应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降低组、白细胞正常组及白细胞增高组各标本进行全血通道检测,并同时进行手工镜检。结果白细胞降低组、白细胞正常组及白细胞增高组白细胞分类结果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仪器法与手工镜检法相关性较好,而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差。对某些白血病标本,仪器存在不分类现象。结论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准确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而对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分类结果可信度较低。该仪器作为血液筛查可基本满足临床需要,但对于异常标本,手工镜检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析联合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检验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94例,均为2020年6月~2021年8月在本院行血常规检查者,采集血液标本后,分别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对指标检测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低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即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RBC、WBC、PLT阳性率分别为97.10%、98.55%、98.5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则差强人意,分别为63.77%、76.81%、31.88%,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此外,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检出情况上,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先进行仪器检测,再进行形态学复检,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2017,(1):131-133
目的探讨ACL-8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技术联合染色镜检,对武汉三区2013~2015年跨国流动人员疟疾实验室筛查与诊断,为输入性疟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735例跨国流动人员血液标本,通过ACL-8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的流式细胞和核酸荧光染色以及三维旋转SF-Cube技术,检测出血液中Infected RBC(InR)绝对值和千分比‰,通过感染的红细胞预警机制,简便、快速定量检测筛查疟原虫,联合血涂片染色镜检,查找活体疟原虫。结果 1735例归国人员,筛查出疟疾25例,镜检确诊疟疾24例,阳性率1.38%,筛查率96%。结论跨国流动人员输入性疟疾的发病率较高,ACL-8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技术联合染色镜检对疟疾筛查与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对照组接受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检验方式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幼稚细胞、原始细胞阳性检出率相对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用细胞形态学镜检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均有明显的检验价值,两种方法各具优势与不足,前者能直观、立体显示血细胞形态学特点,且检验准确性高,但操作相对复杂,而后者操作便捷、检验快速,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可将两种检验方式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检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功能.方法 对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儿童静脉血中提示存在异型淋巴细胞和不存在异型淋巴细胞的样本各200例进行人工涂片、瑞士染色及显微镜复检.结果 以手工涂片、染色、显微镜复检为金标准,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儿童静脉血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功能的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77.9%,阳性预测值为72.5%,阴性预测值为97%.结论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静脉血异型淋巴细胞报警的提示功能良好,灵敏度高,可降低涂片复检次数,提高检验人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一步对其进行血涂片镜检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Sysmex XN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与显微镜镜检(镜检法)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准确性,为临床标本检查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份用仪器法检测血常规结果出现白细胞分类计数有报警提示的标本,同时进行显微镜镜检(镜检法)复检,比较仪器法和金标准镜检法的结果。结果:送检的90例血清样本,有62例为真阳性,符合率为68.89%;28例呈现假阳性,假阳性率占31.11%。仪器法检测存在单核细胞假性升高,中性粒细胞假性减低现象。结论:Sysmex XN系列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出现报警提示可以有效筛选阳性标本,但同时对阳性标本需要进行人工镜检复核,以避免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