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核性白内障摘出是难度较大且并发症较多的手术,为了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因超声能量使用过多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害,从1997年10月至2003年2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刻沟对半分核后,在约6mm角巩膜隧道切口下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方式摘出碎核的方法对在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3000余例中的96例(112只眼)Ⅳ级以上特硬核性老年性白内障进行了手术,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状态的变化,评价切口缝合与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127例(13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照切口缝合与否分为A、B两组,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定期观察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年A、B两组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6D±0.54D和1.84D±0.63D,差异有显著性(P<0.05);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89.92%和65.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状体植入术巩膜隧道切口未缝合者术后会产生较明显而持久的逆规性角膜散光.常规缝合切口会明显减少术后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平均数字法将74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3 d~3个月,观察组患者视力显著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有助于增强疗效,加快视力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46例128眼患者眼行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246例128眼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脱盲率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适合于在基层防盲治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后效果虽好,但设备昂贵,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目前具有很好的效果。如采用一次性手术器械或价格较高的手术器械,手术费用仍比较高,落后地区目前尚不能普及。我院对320例357眼采用巩膜瓣下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及视力恢复与隧道小切口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光学性角膜移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通过对角膜瘢痕伴白内障患者14例(14只眼)施行角膜穿透移植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术后不同时期对角膜植片、视力变化和屈光改变、并发症出现与处理进行跟踪观察。结果14只眼术前裸眼视力0.02~0.08。术后第7天视力0.2者2只眼,大于0.2者9只眼,0.5者3只眼。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25者2只眼,其余均在0.3以上,有8只眼在0.5以上。结论角膜移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视功能良好,角膜以中央混浊为主的瘢痕伴早期白内障患者,手术时尽可能散大瞳孔并仔细操作,角膜移植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仍是安全且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stramax角膜工作站引导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角膜缘弧形切开对角膜散光的疗效。方法: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41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在常规超声乳化完成后,根据术前Astramax角膜工作站引导下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于最高屈光度的子午线上做一对角膜缘松解切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平均角膜散光度与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于对照组。结论:Astramax角膜工作站引导下超乳术中于角膜最高屈光度的子午线上行角膜缘松解切口,可有效降低术前散光,方法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囊外摘除联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各种类型白内障患者共168例。晶状体核硬度Ⅰ-Ⅳ级者共115例,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晶状体核硬度Ⅴ级者53例,在球后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天内,超声乳化组裸眼视力≥0.5者为54.78%,≥0.2者为88.71%;囊外组裸眼视力≥0.5者为35.84%,≥0.2者为69.81%,全部视力均有所提高。主要并发症为前房渗出、角膜轻度水肿、后囊破裂。结论在高原地区对于Ⅰ-Ⅳ级晶状体核行超声乳化术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对于Ⅴ级晶状体核行囊外摘除术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白内障最理想的治疗是采取手术疗法.近年来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其反应小,愈合快,而迅速发展,但由于设备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费用高,在基层医院尚难以普及.而小切口白内障非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其效果可与超声乳化相媲美,是不少眼科医师乐于选择的术式[1].但此术式并发症以角膜损伤多见.现将我院83例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损伤角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和分析510眼各类白内障在表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天、1周、1月裸眼或最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67%、93%和91.5%。术后并发症有:后囊破裂,切口渗漏,角膜内皮失代偿和虹膜咬伤。结论:国产1%Dicaine表面麻醉可以安全应用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