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平 《甘肃医药》2016,(4):283-28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救中心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有65.08%出现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等),且多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随着颅脑损伤病情的稳定好转,心电图改变也随之好转。颅脑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电异常,且与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J波改变与发生临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并探讨心电图伴有J波改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09~2010年住院期间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7例,心电图检查显示J波改变的为J波组共62例,无J波的作为对照组共65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心电图显示有J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胸闷、胸痛、恶性心律失常等临床心血管事件较无J波组多(P<0.05)。结论:心电图显示J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情况较差,预后不良,易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3.
丁莹  魏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66-3767
目的:探讨J波与心血管病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10例心电图出现J波患者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110例J波患者中心血管患者与非心血管患者分别为21/110例、89/110例,伴发心律失常者6例;110例患者顿挫型占21例,尖峰型占89例,伴发心律失常分别为4/21例及2/89例。结论:J波为常见心电现象,顿挫型J波或驼峰型J波且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诊断为异常J波,对于这种J波无论有无严重临床症状均应警惕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变异与异常J波的鉴别.方法:均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J波的振幅、时限,及其各导联出现的频度.结果:J波呈尖型,时限<0.02秒,振幅<0.2mv,常伴发早期复极综合征,多属于正常变异J波;若为顿挫或驼峰型,J波时限>0.03秒,J波振幅>0.2mv,且伴发器质性心脏疾患,多属于异常J波.结论:心电图出现异常J波时应警惕恶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59例颅脑损伤患者均经CT确诊,并在伤后24h内行心电图检查,第7、14、21天复查。结果:GCS评分13~15分患者中有32.3%出现心电图异常,GCS评分8~12分患者中有78.5%出现心电图异常,GCS评分<7分患者中百分之百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随着颅脑损伤病情的稳定好转而心电图异常也随着好转者占96.7%。结论:心电图异常对估计心脏损害、颅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颅脑损伤后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提示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男性冠心痛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的临床特点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收集103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根据心电图结果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分析J波发生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共95例患者心电图出现J波,J波发生率为9.19%,J波组与非J波组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5%比3.8%、3.2%比0.5%和10.5%比4.2%,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冠心病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率较高,伴有J波的男性冠心痛患者更秀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分析入选的69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观察J波的形态,出现最明显的部位,出现的时间和消失的时间,所出现的心律失常类型.结果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有明显J波的4例,占总J波综合征人数的5.8%;JT部分融合J波尚可分辨的11例,占总J波综合征人数的15.9%;JT完全融合,J波不可分辨的54例,占总J波综合征人数的78.3%.下壁受累的患者共有57例(82.6%),所有前壁受累(除去含下壁)的患者共12例(17.4%).无J波伴病理性Q波及J波伴T波倒置的病例.发病后(3.9±2.5)h出现J波,(26.7±17.8)h后消失.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可能仅出现在心肌梗死的超急期,J波形态多变,下壁多受累,且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我院最近收治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时出现J波,经动态观察其变化过程,发现J波的大小与体温相关,体温越低J波越明显、越大,体温恢复正常后J波消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姚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76-3877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图形变化特征。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300例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几种不常见的心电图变化特征。结果本组300例患者的心电图产生J波36例,其中J波和T波振幅波动逐渐交替融合5例;QTc期间发生变化84例,其中延长57例,缩短27例;右束支阻滞59例,其中持续存在39例,一瞬间出现19例,1例为一段时间存在;Q波出现在s波型等位上121例,其中产生新的s波13例。结论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可能会产生右束支阻滞、产生J波、J波与T波相交替;QTc期间产生变化;Q波出现在s波型等位上等,少见变化,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应对措施。方法 :对 82例GCS <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特别是对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82例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达 88.5 % ,ECG异常主要表现为T波和ST段异常、各种心律失常、左室高电压及心脏传导阻滞。结论 :脑对心脏活动调节作用的紊乱、高颅压、应激损害及血流动力学、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与脑心综合征发生有关 ;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的防治和脑保护、保护心脏功能、纠正和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时对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者药物治疗 ,是脑心综合征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耀铭  吴蔚  刘宇清 《吉林医学》2011,(36):7808-7808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J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8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美国GE公司Medical Systems Mars工作站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监测,记录24 h无症状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发病后24 h的动态心电图。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24 h无症状期无出现缺血性J波患者明显高于(出现缺血性J波患者明显少于)出现缺血性J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发作后24 h的无出现缺血性J波患者明显少于(出现缺血性J波患者明显高于)出现缺血性J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在病发24 h出现缺血性J波中,病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明显高于无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J波的检测,对指导和预防疾病恶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J波改变与发生临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1年住院期间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72例,心电图检查显示J波改变的为J波组共83例,无J波的作为对照组共89例。比较二组临床症状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心电图显示有J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胸闷、胸痛、恶性心律失常等临床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心电图显示J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情况较差,易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J波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 400例我院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对出现J波的58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88例心血管病与4 712例非心血管病患者中出现了J波分别为14例与44例(2.03%vs 0.93%,P<0.01)。J波合并心律失常者4例,占J波发生率的6.89%,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且近期预后均良好。J波呈顿挫型11例,尖峰型47例,心血管病患者分别占54.55%(6/11)和17.02%(8/47)(P<0.01)。结论 J波为常见的心电现象,尖峰型J波且常伴发于早期复极综合征者多属正常变异心电图,顿挫型J波或驼峰型J波且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多属于异常J波,应警惕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对变异性心绞痛(VAP)诱发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VAP在DCG检测中发生S-T段抬高患者,并进行缺血性J波的分析.结果 12例S-T段抬高患者中同时合并缺血性J波者5例,占41.7%.伴有缺血性J波者100%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伴有缺血性J波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率为71%.结论 S-T段抬高合并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性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的临床特点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收集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心电图结果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分析J波发生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共23例患者出现J波,J波发生率为13.4%,J波组与非J波组室性心动过速、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4.0%比24.16%、43.48%比20.8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J波发生率较高,伴有J波的患者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出现,要加强心电监护,随时准备电复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即行心电图描记,3天、1周及2周时复查。结果22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18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82.46%),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组126例(67.02%),中型组51例(27.12%),轻型组11例(5.85%),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心电图改变在2周内随着伤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结论颅脑损伤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变化,且损伤程度越重,心电异常率越高。心电图改变可反映急性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程度,为临床早期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41-143
缺血性J波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心肌严重缺血时伴发的超急期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可由伴有急性心肌缺血的多种临床症状引起,但继发于急性肺栓塞者未见报道。本病例以呼吸困难及持续性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入院,后经肺动脉CT造影等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心源性休克。住院第3天心电图V2~V6导联出现一过性J波和与之伴发的持续性进行性T波倒置。究其原因,经动态观察心肌酶谱、心电图等,结合冠脉造影排除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Wellens综合征及肺栓塞等疾病,认为其心电图改变为急性继发性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导致的缺血性J波和以持续性T波倒置为表现的心肌顿抑。缺血性J波不仅提示急性心肌缺血的存在,也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新预警指标,及时识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择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398例颅脑外伤患者参与此次研究,为本组患者高压氧予以治疗,并为患者行心电图检查.结果:398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患者259例,经高压氧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者214例(82.6%).其中枕部伤177例,心电图改变128例(72.3%),颞部伤196例,心电图改变121例(61.7%),两组心电图改变10例(40%).枕、颞部受伤患者伤后心电图改变高于脑干受伤患者伤后心电图改变.结论:高压氧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心电图情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电图J波的发生情况、特点及其机制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5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其心电图J波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结果:高血压患者的J波发生率为10.7%,其J波的分布特点为下壁导联高于左侧胸壁及右侧胸壁(P<0.01),形态以顿挫形居多,明显多于尖峰形和驼峰形(P<0.01),且合并电解质、Q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对心电图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56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和(或)MRI、腰椎穿刺测压和颅内压测定结果分成颅内压增高组(132例)和颅内压正常组(124例),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测。结果颅内压增高组心电图异常87例(65.9%),颅内压正常组心电图异常12例(9.7%)。经统计学处理,x2=85.24,P〈0.005,表明对比组间差别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颅脑损伤后心电图异常以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严重时出现类心肌梗死和心肌梗死。随病情改善,部分心电图异常是可逆的。结论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其发生机制可能同脑对心脏的调节机能紊乱和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有关,同电解质紊乱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