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SS系统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eine system,GSS)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行后路椎管减压,应用GSS椎弓根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48个月,临床优良率88.1%,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GSS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2.
USS复位固定、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USS(universalspinesystem)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5例腰椎滑脱患者行椎管减压,用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松质骨碎块或取髂骨通过椎间盘后方进行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38个月,所有患者的腰腿痛等临床症状缓解,腰椎滑脱复位率95%。术后4~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45例达到椎体间骨性愈合。其中1例单侧固定螺钉松动,经腰部支具制动3个月后达骨性愈合,3例复位有Ⅰ度丢失。结论: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力强;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操作简便。采用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可有效提高植骨融合成功率,增强术后融合节段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SF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 S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2 1例 °~ °腰椎滑脱患者 ,探讨滑脱复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中彻底清除峡部不连纤维组织 ,并用 SF椎弓根提拉螺钉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 ,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 8个月~ 3年 6个月 ,平均 1年 8个月 ,滑脱复位 80~ 10 0 %。其中有 13例在取出内固定后一年的随访 ,未出现再滑脱。结论 腰椎滑脱复位使脊柱恢复正常生物力学功能 ,解除了对神经根的牵拉。植骨融合是脊柱永久性稳定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腰椎滑脱症(Ⅰ~Ⅱ度)行后路椎板减压,应用HOIST、GSS、USS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腰椎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24个月,临床优良率87%,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上述三种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采用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SRS复位固定加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SRS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后路全椎板减压加斜向植入单枚Cage的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69例腰椎滑脱症采用全椎板减压、SRS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并以后路单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植人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滑脱椎体均获得骨性融合.根据MacNab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8.5%.术后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间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SRS椎弓根系统和单枚Cage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腰椎固定后的稳定性,提高了椎间融合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滑脱掉开复位系统(divided reducible fixed system,DRFS)加后路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DRFS提拉复何内固定系统结合椎体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0例。结果:术后全部20例病人均获得解剖复位,术后随访6~18个月,滑脱椎复位无丢失,椎体植骨融合牢固。结论:DRFS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可提供满意的椎体复位固定作用,并能保证和促进植骨的融合,从而明显地提高融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前路椎体间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SOCON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复位并固定滑脱椎体,结合前路经腹膜外途径椎体间髂骨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20例.结果术后18例Ⅱ度椎体滑脱获得解剖复位,2例Ⅲ度脱位复位至Ⅰ度滑脱.经4~18个月随访,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椎体间骨融合牢固,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结论SOCON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可提供滑脱椎体满意的复位内固定作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率高,术后复位丢失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和椎体融合器(PEEK)经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GSS经椎弓根内固定并对滑脱椎体行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2~36个月,临床优良率92.0%。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GSS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脊柱滑脱复位内固定系统(spondylolisthesis reduction system,SRS)复位内固定、单枚斜向Cage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6年6月,对58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腰椎管减压、SRS复位内固定、单枚斜向Vigor Spacer Cage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男47例,女11例;年龄32~66岁,平均45.8岁。病程3个月~7年,中位病程25个月。根据Meyerding分类法,Ⅰ度滑脱38例,Ⅱ度滑脱20例。L4、5滑脱21例,L5、S1滑脱37例。44例为峡部裂性,14例为退行性。椎间高度1.5~10.5mm,平均5.1mm。结果患者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200~500mL,平均250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5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8个月,平均23.6个月。根据Macrab评定标准,优5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8.3%。Ⅰ度滑脱者完全复位;Ⅱ度滑脱19例完全复位,1例复位1/2;完全复位率98.3%。术后3~6个月57例椎间融合,融合率98.3%。患者椎间高度恢复至9.6~12.5mm,平均11.6mm,且随访期内无高度丢失。结论后路腰椎管减压、SRS复位内固定、单枚斜向Vigor Spacer Cage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稳定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运用脊柱滑脱复位固定系统(SRS)加新型椎体复位系统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共治疗62例腰椎峡部不连性滑脱,按症状改善、骨性融合、内固定材料牢固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2例获得1~5年随访(平均2年5个月),优47例,良12例,可3例,无症状加重患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结论SRS系统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结合应用新型椎体复位系统能达到很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手术操作简便,2次减压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8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应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9—48个月,临床优良率89.7%,腰椎滑脱复位率96.7%,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椎体间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结论:RF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60°植骨融合加单枚Cage及四钉两棒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提拉螺钉复位滑脱椎体,单节段椎板减压,摘除椎间盘、刮除椎体终板,撑开恢复椎间高度,将碎骨粒加压夯实置入椎间隙内并放置单枚插入型Cage,双侧横突间植骨方法治疗3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结果术后3~24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手术完全复位33例,不完全复位3例,4例原位融合,椎间高度未丢失,Cage无松动、钉棒无断钉,平均出血量410mL。结论 360°植骨融合加单枚Cage及钉棒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满意,出血量少,经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联合椎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本组自2004年4月至2008年9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板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6例,女19例,男17例;年龄44~76岁,平均56.2岁。其中L4滑脱20例,L5滑脱16例;Ⅰ度11例,Ⅱ度25例。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A sher疗效评定,优26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9%。33例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1.2%,平均融合时间为4.5个月。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椎间植骨融合加SRS 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运用Spondylolisthesis Reduction System(SRS)提拉复位系统加环锯取髂骨于椎体间行单侧或双侧植骨融合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方法 临床共治疗43例腰椎峡部不连性滑脱病人,按手术复位,症状改善,骨性融合,内固定材料牢固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3例患者获得1~5年(平均3年2个月)随访,按我们自拟疗效标准,优33例,良7例,可3例,无症状加重病例。完全复位38例。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结论 环锯椎间植骨融合加SRS系统,能达到很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从而达到椎间的骨性融合。手术操作简便,效果满意,如能采取双侧椎间同时植骨,增加融合面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62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Cage(21例)或植骨(3例)椎体间融合共24例:峡部裂型16例,退变性8例;腰4椎体滑脱13例,腰5椎体滑脱11例。按Meyerding分度:I度滑脱18例,Ⅱ度滑脱6例。2例先作后路椎弓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再作前路Cage植入,一期完成手术;其余22例均作后路切口行椎弓切除或椎板切除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其中19例加用单枚Cage后外侧斜向植入行椎体间融合,另3例行椎体问植骨融合,而使用Cage病例中有6例在其前方加用骨碎块植骨。结果:24例均获得3~4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根据Asher的疗效观察项目:优12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7%。结论:腰椎滑脱的治疗减压后的融合是关键;为了达到融合的目的,复位内固定是必要的;减压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而后外侧斜向放置单个Cag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后路椎体间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及横突间植骨和FJ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FJ系列滑脱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提拉复位、固定、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6例.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28例Ⅰ度和16例Ⅱ度患者滑脱完全复位,1例Ⅱ度和1例Ⅲ度滑脱复位达90%,未见螺钉松动或断裂,无植骨块脱出,植骨均达骨性愈合.根据Amundsen评定标准:优41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应用FJ滑脱系统结合椎体及横突间植骨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及固定可靠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予以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植骨于3~12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未发生Cage融合器移位或沉陷及椎弓根钉棒松动、移位、断裂、滑脱复发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查,I度及Ⅱ度滑脱均完全复位,1例Ⅲ度滑脱复位改善明显。末次随访依据邹德威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31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7.62%。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内固定稳定可靠,复位准确,椎体间融合良好,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前路椎体间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后路SOCON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复位并固定滑脱椎体,结合前路经腹膜外途径椎体间镭骨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20例。结果 术后18例Ⅱ度椎体滑脱获得解剖复位,2例Ⅲ度脱位复位至I度滑脱。经4—18个月随访,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椎体间骨融合牢固,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结论 SOCON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可提供滑脱椎体满意的复位内固定作用,前路椎体问植骨融合率高,术后复位丢失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 44例腰椎滑脱患者 ,采用全椎板减压、RF -Ⅱ或SOCON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 ,并辅以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或椎体间融合器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 ,定期摄X线片 ,并与术前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 6~ 2 6个月 ,平均 16.4个月 ,3 2例Ⅰ°滑脱和 9例Ⅱ°滑脱完全复位 ,3例Ⅱ°滑脱复位达 90 %。滑脱椎体均获得骨性融合。 2 2例患者腰腿疼症状体征消失 ,17例基本消失 ,优良率为 88.6%。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加重。结论 在腰椎滑脱治疗过程中采用彻底减压 ,并进行椎间融合 ,辅以坚强的内固定 ,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腰椎滑脱29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29例腰椎滑脱患者应用RF-Ⅱ或SR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神经根管松解,10例行横突间条状植骨、11例行自体髂骨块椎体间植骨、8例置入椎间融合器。观察其复位、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改善,滑脱椎体得到了完全复位,术后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1例行横突间植骨患者有内固定物松动、退钉现象。结论 RF-Ⅱ、SRS复位效果肯定,椎体间自体髂骨块植入、椎间融合器的使用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