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玻立维)组各60例。3组均给予休息、吸氧、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氧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泰嘉组口服国产氯吡格雷,玻立维组口服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组和玻立维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用量同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和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结果泰嘉组和玻立维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嘉组与玻立维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均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和玻立维组24h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嘉组与玻立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嘉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氯比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泰嘉组(加服国产氯吡格雷)、波立维组(加服进口氯吡格雷)。观察胸痛消失率、心电图变化、药物安全性。结果胸痛在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心电图ST段两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的疗效及主要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国产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负荷给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对照组80例予单独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80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80例,总有效率86.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电图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满意,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且无不良发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及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及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及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频率低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电图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心绞痛效率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玉芳 《北方药学》2018,15(7):60-61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96例AM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8).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MIDA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DAS分值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用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积累(2003年1月~2005年6月)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120例非ST段抬高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用组(60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组(60例)。治疗后对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1个月内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氯吡格雷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内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用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临床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为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3 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为91.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为90.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87%,对照组为30.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UAP与进口氯吡格雷有相同的疗效及安全性,且价格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NSTE-ACS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8%和89.7%,高于对照组的27.6%和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少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NSTE-ACS,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郑爱强 《中国药房》2011,(20):1891-189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60例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3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高于观察组(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胸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胸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吴石白  关小宏  赵永东  唐红 《河北医药》2010,32(16):2173-217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在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的患者行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抗凝溶栓效果。方法选取行下肢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口服阿司匹林加国产氯吡格雷组(泰嘉组,n=48)及阿司匹林加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n=42),观察2组介入术后血小板功能及下肢动脉远期通畅率情况。结果 2组介入术后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下肢动脉再狭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防止下肢动脉介入术后血栓形成及再狭窄,进口的和国产的氯吡格雷治疗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海拔地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5000IU腹壁皮下注射,联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氯呲格雷联合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出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出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方便,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且出血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栵死的(NSTEMI)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NSTEMI患者11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心电图ST段改变,血PT、APTT和PLT变化,其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能改善梗死血管畅通率,且有效降低血清心肌标记物,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调脂、抗心肌缺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进口氯吡格雷治疗。近期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检测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血小板功能,远期记录患者心肌梗死再发情况。结果急性期随访21d两组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远期随访12个月,两组心脑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7d,两组心肌钙蛋白(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异常持续时间、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出血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无法坚持12个月服用药物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近期应用可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肌梗死死亡风险,长期应用可预防心肌梗死再发,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进口氯吡格雷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101例)和进口氯吡格雷组(99例)2组。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硝酸盐制剂、他汀类药、低分子肝素等,国产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首剂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进口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治疗1个月后,观察和比较2组间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心肌再缺血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与进口氯吡格雷组在胸痛症状改善,心电图ST-T的改变,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UAP与进口氯吡格雷有相同的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缺损情况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韦晓静  李刚  张茗 《河北医药》2011,33(21):3253-3254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长期疗效及成本。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n=60)和波立维组(n=58)。2组均于支架植入术后口服氯吡格雷每日75mg,共服用12个月(药物涂层支架DES)。评价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12个月随访期内,2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主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成本4380元,波立维组成本7555.5元。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国产氯吡格雷经济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住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KMB、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CKMB、CK差异显著,观察组较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可帮助获得突出的临床效果,降低心肌酶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