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重小于10公斤的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50例低体重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配合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由术前访视评估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生理和器械物品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保证三液路通畅,及时完成各手术阶段的手术所需,密切配合医生,指导手术进程。结果50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顺利渡过手术关,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护理技术是保证低体重儿先心病手术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1997-11至今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62例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组男42例,女20例,年龄2~68岁,平均(23.42士12.43)岁.体重8~78 kg,平均(46.38±1 5.41)kg.其中CAD 26例,ASD25例,VSD9例,ASD VSD2例.心功能Ⅰ~Ⅱ级.  相似文献   

3.
总结120例危重先心病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的配合与护理.对本组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术中配合进行总结.全组均安全完成手术.1例术中出现低心排,停机时间延长;1例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临时起搏器;余病例术中顺利.危重先心病婴幼儿手术难度较成人大、风险高,我们应周密准备,准确配合,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旭中  张尔永 《华西医学》1994,9(2):219-220
本文旨在介绍可简化心内直视术操作,缩短心肺转流时间的心脏不停跳法。对不停跳法心内直视术的应用机制,优缺点和适应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衰竭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颂华  刘中民 《急诊医学》1995,4(4):208-212
呼吸功能不全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与术前的心功能和体外循环时间密切要关,延长或及时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主要治疗手段,本科自1987年1月至1994年12月体外循环术后因各种原因需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长时间辅助通气共20例,术前民功能Ⅱ级-Ⅳ级18例(90%),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超过2小时者14例(70%),主要处理包括:(1)合理使用呼吸机(应用指征,术后早期,呼衰伴明显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的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科1990年3月份,为20例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施行根治术,无一例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现将术后呼吸管理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技术。方法:分析93例65岁以上患者体重,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合理,预充液中胶品比例保持1.5:1。监测术中血气、血钾、血流动力学改变、温度及转流时间。结果:全组93例中81例顺利脱离体外循环,5例经过辅助循环顺利脱机,6例置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后顺利停机,术后死亡1例。结论:为了提高老年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质量及手术成功率,应当是:首先应选择优的质膜式氧合器;在体外循环中维持红细胞压积稍高于青、中年人;低温时采用高于温度匹配流量灌注,维持良好灌注压;使用冷氧合血停搏液行心肌保护;应用抑肽酶、乌司它丁进行血液保护、肺、肝、肾等器官的保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婵 《全科护理》2010,8(4):305-306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痊愈出院164例,因术前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于术后死亡1例。[结论]加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呼吸功能不全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与术前的心功能和体外循环时间密切相关,延长或及时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科自1987年1月至1994年12月体外循环术后因各种原因需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长时间辅助通气共20例,术前心功能Ⅲ级—Ⅳ级18例(90%),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超过2小时者14例(70%)。主要处理包括:(1)合理使用呼吸机(应用指征:术后早期;呼哀伴明显低氧血症;心跳、呼吸骤停;严重低心排);(2)呼吸机通气模式应用适宜的PEEP(5-10cmH2O);(3)加强呼吸道管理;(4)应用大剂量激素和莨菪类药物等。经上述治疗,所有病人均顺利脱机,仅一人死于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痊愈出院164例,因术前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于术后死亡1例。[结论]加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80例4岁以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儿手术经过基本顺利,未发生与体外循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75例,电击复跳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先心病矫治手术技术安全、可行,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往被视为无法生存的许多复杂重症先心病患儿,可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68例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资料,观察分析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中尿量、平均滤液、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量和死亡病例等情况.结果 全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患儿体外循环(CPB)前后采用不同浓度的氧通气对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心患儿,随机分为两组。H组:100%FiO2组(n=15);L组50%FiO2组(n=15)。H组CPB前后CPB再灌注期开始后应用100%氧气机械通气,L组相应时间应用50%氧气机械通气。于CPB前,CPB后1、6 h同步抽取桡动脉、肺动脉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根据公式计算出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患儿PaO2/FiO2在CPB后1h均较CPB前降低(P〈0.05),CPB后6 h,L组的氧合指数恢复至CPB前水平,但H组仍明显低于CPB前(P〈0.05),且低于同时点的L组(P〈0.05)。在CPB后1 h,H组患儿的RI、Qs/Qt明显高于CPB前(P〈0.05),且高于同时间点的L组患儿。CPB后1 h两组患儿血浆SOD活性均下降,MDA产生增加,H组SOD消耗较多(P〈0.05),MDA含量高于L组(P〈0.05)。结论先心患儿体外循环手术中予以50%氧气通气,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损伤,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特点、转归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 423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畸形矫治术患儿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11例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生率为0.46%,11例感染患儿中死亡6例;术后ICU停留中位时间25d,机械通气中位时间429h;二次气管插管8例,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4例,使用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7例;术后合并其他细菌感染8例,其中多重感染5例。结论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低,但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5)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剂量20mg/kg),对照组(n=15)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等量的盐水。于术前、主动脉开放2、12、24、48h五个时间采患儿动或静脉血,分别测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实验组血清LDH、CK在主动脉开放12、24、48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实验组血清AST在主动脉开放2、12、24、48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实验组血清CK-MB在主动脉开放2、12、24h较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有显著减低(P<0.05或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预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术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40例择期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Ⅱ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在CPB前(T1),CPB 30 min(T2),体外循环停机后0 h(T3)、6 h(T4),24 h(T5),72 h(T6)分别采集静脉血,应用标记特异性抗体CD146的免疫磁珠技术分离循环内皮细胞(CEC)并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γ放射免疫法等技术分别检测TM、vWF、氧化亚氮(NO)、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 2组患者在CPB前比较,CECs无显著差异,但在T3、T4、T5、T6,Ⅱ组CECs数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在CPB结束后的T3、T4、T5点Ⅰ组的TM、vWF浓度均较Ⅱ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ET-1浓度在T2、T3、T4、T5均较Ⅱ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NO浓度在T4、T5两个时间点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能够降低CPB后TM和vWF表达,并减少CEC脱落和ET的产生,较好地维持血浆NO/ET的平衡,从而发挥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2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有肺动脉高压或肺高压危象临床表现患者,用吸入一氧化氮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和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在其他治疗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后,中心静脉压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氧分压比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58.24±16.8)kPaVS.(46.0±13.9)kPa,P〈0.05;(13.2±4.70)mmHgVS.(24.3±4.4)mmHg,P〈0.05](1mmHg=0.133kPa)。结论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  张艳晖  王睿 《护理学报》2005,12(4):36-37
笔报道了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手术配合特点及注意事项。加强术中监测;有效地清除手术野积血;维持中心温度稳定;防止气栓等是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彭寒玲 《全科护理》2013,11(7):582-583
[目的]总结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38例15kg以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行心内直视手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238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227例完全治愈出院,8例心脏复合畸形患儿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3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加强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LBWI)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对围术期管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17例低出生体重先心病手术患儿,出生体重1 225~2 500 g,平均(2 109.1±399.29)g;孕30.3~42.2周,平均(36.5±2.81)周.手术时日龄为8~79 d,平均(28.4±18.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