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在急性颅脑病变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将急性颅脑病变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组和经鼻气管插管组,比较2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意外拔管发生率等疗效评估。结果经口气管插管组和经鼻气管插管组的28d病死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气管插管组生存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58.1±74.3)h,ICU住院时间为(7.9±3.4)d,意外脱管及再次插管1例;而经鼻气管插管组生存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23.9±64.6)h,ICU住院时间为(6.4±2.9)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疾病所致呼吸衰竭,实施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具有明显缩短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意外拔管率,同时不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病死率,不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沈莉 《当代护士》2021,28(7):86-88
目的 探讨实施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最佳护理时间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99例AECOPD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甲、乙、丙3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在机械通气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进行拔管以及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其中甲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时间持续30 min,乙组持续120 min,丙组持续24 h.对3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护理时间干预后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48 h内的再插管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并对所有患者出院前1d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乙组和丙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其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48 h内的再插管发生率组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低于甲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乙组和丙组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甲组,其中乙组满意度还明显高于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ECOPD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的最佳护理时间以120 min为宜,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此类患者的再插管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等级的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值对冠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市某三级医院2013年1—11月进行冠脉搭桥84例患者的资料,根据呼气末正压值不同分为三组,PEEP值等于5 cmH2O为A组(n=26),PEEP值等于8 cmH2O为B组(n=28),PEEP值等于10 cmH2O为C组(n=30)。从护理记录中获取三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入住ICU病房12 h内即拔管的患者中,A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3±2.4) h,B组为(7.6±2.7) h,C组为(6.8±3.2)h,各组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5,P<0.05)。结论冠脉搭桥术后选择合适的PEEP值有利于缩减冠脉搭桥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4例接受机械通气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联合间断高PEEP法肺复张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救治的24例接受机械通气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口气管插管按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PC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当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低于88%超过30 min时,在原通气模式下增加PEEP至30 cmH2O(1 cmH2O =0.098 kPa)持续60 s进行肺复张,记录操作前、操作时、操作后30min内的呼吸机监测参数和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等的变化,观察操作后SpO2最高值(SpO2max)、最低值(SpO2max)及其出现时间.复张操作后15 min内SpO2升高≥3%为复张有效.分析比较肺复张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等指标.结果 24例患者中存活16例,死亡8例,在EICU接受机械通气时间3.5~12 d,中位数5.5d,期间肺复张操作158例次,有效76例次(48.1%),存活组复张有效的比例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2% vs.33.3%,x2=16.91,P<0.01).与复张前比较,复张操作后患者心率增加(92.6±11.8)次/min vs.(73.O±12.6)次/min,t=2.12,P=0.038; MAP降低(66.1±9.3)mmHg vs.(73.9 ±11.4) mmHg(1 mmHg =0.133kPa),t=1.98,P=0.049.85.9%的患者(134例次)复张操作后SpO2较操作前下降,SpO2min出现时间在复张操作后(2.1±0.6)min,有效组复张操作后SpO2 max较操作前增加(6.9±1.6)%,SpO2max出现时间在操作后(12.7±2.6)min.有效组肺复张操作后30 min SpO2较操作前增加(90.4±4.4)%vs.(86.7±7.6)%,t=2.01,P=0.047.有效组复张操作前平均PEEP水平低于无效组(8.6±3.4) cmH2Ovs.(11.3±4.2) cmH2O,t=2.24,P=0.028;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无效组(4.1±3.1)d vs.(5.8±2.5)d,t=2.58,P=0.011;胸廓动态顺应性较高(30.8±6.2)mL/cmH2Ovs.(26.1±5.1)mL/cmH2O,t=2.12,P=0.038.结论 30 cmH2O的PEEP持续60 s肺复张方法可引起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短暂血流动力学改变,其效果可能与复张前PEEP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和胸廓动态顺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和探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NI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5年2月-2006年10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54例ACP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NIPPV组。NIPPV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模式,PSV8~15cmH2O,PEEP5~8cmH2O,常规治疗组给予Venturi面罩吸氧。在治疗第1、2、24h分别测量血气、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无创心功能等临床指标。将2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IPPV组治疗1、2、24h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迅速,其PaO2、氧合指数显著升高,HR、RR及MAP显著下降(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或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显著降低。NIPPV组28例患者有2例改行气管插管(7.14%),对照组有6例改行气管插管(23.07%)(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应用NIPPV治疗ACPE能快速改善氧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困难,减少气管插管,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术平对急性肺水肿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方法 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26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PEEP为8cmH2O,乙组PEEP为12cmH20,同时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于HCCO导管放置即刻(0h)、放置后6h、12 h和24h分别记录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排血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观察不同PEEP水平机械通气治疗对各指标的影响.结果 2组比较0h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段EVLWI均降低,但2组6h、12 h及24h的EVL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段CI、CVP、MAP及HR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时,PEEP 12cmH20时EVLWI降低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7.
对 8例急需长途转运的急性重症呼吸衰竭患者 ,统一采用自主触发和压力支持通气 (PSV ) +呼气末正压 (PEEP)模式通气治疗 ,PS选择 8~ 12cmH2 O ,PEEP选择 3~ 5cmH2 O ,吸氧浓度 (FiO2 ) 5 0 %。结果所有患者途中无 1例需要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安全转运到目的地时所监测的参数与通气治疗前比较 ,PaO2 、SaO2 、HR、MBP、R的改善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 ,PaCO2 稍有回升 ,但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经面罩通气治疗可以作为急性重症呼吸衰竭院前急救的首选方法 ,但需要有必要时能及时改用气管插管控制性通气治疗的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作为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轻度镇静对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躁动患者无创正压通气预后的影响.方法:89例伴有躁动需要机械通气的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轻度镇静治疗,目标Ramsay评分为2,两组无创正压通气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气管插管率分别为25%、76%,住ICU时间分别为(8±7)d、(12±9)d,住院时间分别为(13±6)d、(17±10)d,28 d病死率分别为9%、27%,90 d病死率分别为16%、36%.观察组气管插管率较低(P<0.01),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 均<0.05),28 、90 d病死率较低(P<0.05).结论:轻度镇静可以提高AECOPD伴躁动患者NPPV治疗成功率,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持续声门下吸引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气管插管加持续声门下吸引下进行机械通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声门下滞留分泌物菌落情况。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7.23±2.14)d vs(11.86±4.32)d,(14.25±3.48)d vs(19.43±4.21)d,P0.05];研究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71%vs 41.18%,P0.05);研究组患者革兰阳性球菌、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细菌的发现率分别为5.89%、14.71%和11.7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44.12%和32.35%(P0.05)。结论:气管插管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实施序贯无创通气的时机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机械通气中发生急性肺损伤的患儿纳入本研究,并以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n=35例)和常规机械通气组(n=34例)。患儿自主呼吸试验(SBT)耐受,撤机拔管后,序贯通气组患儿充分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随即对患儿实施无间隙无创序贯通气,采用Bubble CPAP模式,设置PEEP 5~7cmH2O,FiO20.4~0.7。根据患儿病情调节氧浓度及PEEP水平,病情稳定后逐渐降低吸入氧浓度、PEEP水平,直至完全撤机。常规机械通气组患儿充分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随即给予鼻导管/面罩吸氧,根据患儿病情调节氧流量0.5~5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90%。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前后通气及氧合指标、炎性反应、临床表现等指标。结果撤机后,两组患儿Pa(CO2)、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撤机前后CRP、PCT计量,临床表现指标包括撤机失败例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BT为切换窗口撤机拔管,应用序贯无创通气能够显著减少心脏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撤机后通气不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失败、再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及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支镜常规治疗因银环蛇咬伤中毒需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因银环蛇咬伤中毒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常规采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吸痰、冲洗、入药等治疗,并随机选择了1 5例非常规治疗的银环蛇咬伤中毒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常规治疗组平均气管插管停留时间(104.4 ± 44.05)h,与对照组(111.8±53.33)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有较好耐受性,较少出现意外拔管(0/20),与对照组经口插管比较(5/10)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无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5.6±2 3)d,与对照组比较(8.73±5.08)d,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纤支镜常规治疗银环蛇咬伤中毒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减少意外拔管,减少VAP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对ARDS患者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且无俯卧位机械通气禁忌证的ARDS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俯卧位通气组和仰卧位通气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治疗3d后平均气道压、平台压、气道阻力,机械通气时间和急诊科住院时间。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P、MAP、PaCO2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TCO2、pH值、PaO2、PaO2/Fi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T、P、PETCO2、MAP、pH值、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通气组患者在俯卧位治疗3 d后PaO2/FiO2为(282±177;22),高于仰卧位通气组治疗3 d后的(245±17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P<0.01)。治疗3 d后,俯卧位通气组患者平均气道压、平台压、气道阻力分别为(6.8±177;0.5)cmH2O,(17.1±177;2.0)cmH2O,(14.9±177;1.2)cmH2O/(L±183; s),仰卧位通气组分别为(8.5±177;0.9)cmH2O,(20.6±177;2.3)cmH2O,(21.1±177;0.8)cmH2O/(L±18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8,5.13,18.83;P<0.01)。俯卧位通气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急诊科住院时间均短于仰卧位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007,6.379;P<0.01)。结论俯卧位通气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氧合指数,纠正低氧血症,同时对患者气道影响较小,是较为理想的通气体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呼吸衰竭而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131例,随机分成两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组(气管镜组)66例,经喉镜气管插管组(常规方法组)65例;比较两组在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拔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方面的优劣。结果气管镜组在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100%(66/66)]、细菌培养阳性率[78.8%(52/66)]、拔管成功率[89.3%(59/66)]方面均显著高于常规方法组[分别为90.7%(59/65)、49.7%(32/65)、63.1%(4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气管镜组气管插管时间(5.20±2.51)d显著低于常规方法组(10.88±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3,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配合以有创机械通气48~72 h为切换时间窗,行有创-无创序贯式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1例重症COPD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引流和局部注药,以有创机械通气48~72 h为切换时间窗,改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20例一直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切换时间窗时,无创机械通气(NIPPV)24 h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动脉血气指标相仿(P>0.05);治疗组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48~72 h后动脉血气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采用NIPPV 24 h后动脉血气指标与对照组相对应时间动脉血气指标相仿(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8±10 h和19±12 d(P<0.05);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3±4 d和19±12 d(P<0.05);VAP分别为0和8例(P<0.05).治疗组1例拔管失败重新插管.结论对合并肺部感染的COPD呼吸衰竭插管上机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引流、局部注药和PSB采样,可以充分引流气道炎性分泌物,改善通气,并有针对性地抗感染治疗,以48~72 h为切换时间窗易获成功,改用NI PPV后可以显著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急救护理路径在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银环蛇咬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9年9月本院急诊32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00年1月-2005年7月3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毒蛇咬伤护理,观察组采用银环蛇咬伤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处置完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见性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和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预见性气管插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处置完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能及早对患者实施救治,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桂屏  方茜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418-1419
目的评价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对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心静脉压(CVP)测量的影响,以期为评定心功能不全患者的CVP正确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需机械通气患者31例,年龄25~72岁,依据其心功能情况分为两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为A组;心功能Ⅲ级、Ⅲ级以上患者为B组,测定脱离呼吸机状况下患者的CVP,然后分别测定机械通气时PEEP为0~3 cmH2O、4~6 cmH2O、7~10 cmH2O、10~12 cmH2O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计算不同PEEP时CVP与脱机状况CVP的差值,同时比较两组间相同PEEP时CVP的差异性。结果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PEEP在3 cmH2O以下时,测得CVP与脱机状况下无差异,PEEP大于6 cmH2O时,测得CVP值呈现差异性,PEEP大于10 cmH2O时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PEEP在0~3 cmH2O时,对CVP的测值无明显影响,当PEEP3~6 cmH2O时,CVP的测量值与实际值即出现差异性,当PEEP大于6 cmH2O时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Ⅱ级或Ⅱ级以下心功能患者,当机械通气时PEEP设定在6 cmH2O以下时,无需脱机测定CVP,而Ⅲ级或Ⅲ级以上心功能患者当PEEP在3 cmH2O以上时,测定CVP即需脱机测定,方可减小测量误差。随着PEEP的增加,无论心功能如何,均会给CVP测定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刨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36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施行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序贯组治疗方法: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照组治疗方法:"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模式脱机,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撤机成功例数、住院费用和院内死亡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和8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4.2±1.3)d和(22.1±0.7)d(P<0.05);住院时间为(17.3±1.5)d和(26.8±2.4)d(P<0.01).结论 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性脱机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降低VAP发病率,缩短ICU和总住院时间,改进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应用无创通气(NIV)撤机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ARF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h后病情好转,尚未完全满足撤机条件时随机分为两组,NIV组:拔管立即给予NIV作为撤机方法;有创压力支持通气(IPSV)组:继续经人工气道给予PSV实施撤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NIV组有创通气时间显著短于IPSV组(P<0.05),两组总的通气支持时间相似。NIV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IPSV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IPSV组(P<0.05)。两组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相似。结论NIV用于接受机械通气的ARF患者撤机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43-1044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40例。甲组单独采用头孢克肟治疗,乙组单独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丙组采用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和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甲组和乙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甲组与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甲组和乙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甲组与乙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甲组与乙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