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例应用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患者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症状表现轻重不一,轻症患者经卧床休息自行缓解;重症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纳洛酮、维生素C、补液、利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未发生其他异常改变。结论: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禁止饮酒或者服用其他含有乙醇的制品,防止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头孢哌酮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诊治的因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12例患者30min后转为正常;2例休克患者1h后恢复;1例休克患者2h后恢复。15例患者均无后遗症。结论应用头孢哌酮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临床上常见,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以预防为主,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吴静 《中国药业》2008,17(15):65-66
目的探讨应用某些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规律,为避免误诊、漏诊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对应用抗菌药物后饮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52例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双硫仑样反应多于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饮酒或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40min内出现.持续30min到几个小时不等,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出汗、胸闷、心悸、气短、心电图变化等,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可缓解。结论应高度重视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在使用易引起该反应的药物期间或停药后1周内应避免饮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头胞哌酮舒巴坦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方法对我院2009~2013年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共78例,以回顾性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双硫仑样反应出现的时间最短1min最长是8d;临床上会出现很大的误诊概率,其中最经常误诊的病症为:冠心病、酒精中毒、心肌梗死、低血糖以及头孢哌酮过敏反应。结论随着现在药物的增多,医师在使用药物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致双硫仑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头孢菌素所致双硫仑反应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急诊科就诊的头孢菌素致双硫仑反应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救治措施。结果:不同品种头孢菌素发生双硫仑反应例数: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15例,头孢西丁注射液20例,头孢曲松钠注射液5例,头孢噻肟注射液22例,头孢呋辛注射液24例。86例反应均及时发现、处理,均治愈。结论: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及停药3 d内,要避免饮酒及服用含乙醇的药物或食品,还应避免其他方式接触含乙醇的药物。对发生双硫仑反应患者应及时停药,积极处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6.
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11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的种类,观察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8年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116例,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的种类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轻微外伤等较轻微的疾病,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头孢哌酮,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潮红、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用药后饮酒出现反应的多于饮酒后用药出现反应的,用药后3天内饮酒可出现反应,而饮酒后用药出现反应多在饮酒1天内。结论:头孢哌酮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最重要药物,对于所有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用药后1周内禁酒,饮酒后3天内禁止用药。  相似文献   

7.
注射头孢哌酮后饮酒致双硫醒样反应的救治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哌酮为第3代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杀菌作用强,肝、肾损害小,其他毒副作用亦相对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当其与乙醇联用时,使乙醇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不能继续氧化而造成蓄积,呈现醉酒状--双硫醒样反应.因许多基层医生对头孢哌酮一些不良反应掌握不全面,尤其是对用药期间因饮酒所致的"双硫醒"样反应更是认识不足,常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2000-08~2004-08接诊的应用头孢哌酮后饮酒所致"双硫醒"样反应1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特点与救治方法。方法对我科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救治的使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头孢菌素可致双硫仑样反应,但以头孢哌酮多见;反应多在饮酒前后24h内发生,但与饮酒种类、量及途经无显著关系;及时治疗症状多在3h内缓解。结论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起病急,应用地塞米松、纳洛酮、醒脑静等综合治疗症状缓解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饮酒致双硫醒反应4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秀凤  陈德福 《河北医药》2006,28(3):202-202
双硫醒为戒酒药,可致面红、发热、头晕、气短、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严重呼吸抑制、心衰、惊厥等.我院收治应用抗生素期间饮酒后致双硫醒反应患者40例,因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很容易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温宇英  丁乾  韩继媛 《医药导报》2004,23(1):0061-0062
目的:引起临床医师对头孢菌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对协和医院2003年1~6月期间由于使用头孢菌素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双硫仑样反应可出现于各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的患者。②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见于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哌酮加舒巴坦、拉氧头孢等。③症状有颜面潮红、胸闷、头痛、心悸、恶心呕吐、气促、烦躁、低血压、心绞痛、呼吸困难等。④接触含乙醇制品的途径除饮用各种酒类外还见于反复乙醇皮肤消毒及服用藿香正气水等含乙醇制剂。⑤双硫仑样反应出现于使用头孢菌素的过程中及疗程结束后72 h内。⑥双硫仑样反应出现于饮酒后10~40 min。⑦一般于30 min~12 h内缓解。结论:医护人员应对双硫仑样反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护理方法。方法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吸氧、地塞米松抗过敏及营养心肌、活血治疗,3h后症状好转,无其他异常现象。结论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减少或杜绝双硫仑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车宁  封宇飞 《首都医药》2013,(20):54-55
目的回顾分析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检索2007~2011年国内公开发表在医药期刊上有关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报道,对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治疗措施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共收集到17种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病例110例。男性多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注射给药多于其他途径给药。双硫仑样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期间饮酒的患者,发生反应的时间多在酒后5min~1h内,涉及的药物以头孢哌酮最多。大部分病例需经药物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与某些药物影响乙醇的体内代谢有关。在这些药物的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或给予含醇药物。  相似文献   

13.
头孢哌酮致双硫仑反应并发心绞痛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鸿涛  赵运梅  廖明  杨凡  高哓  朱丽 《医药导报》2005,24(7):610-610
头孢哌酮属第3代头孢菌素,其不良反应有致变态反应、维生素K缺乏及肝、肾功能损害等,还能引起双硫仑反应(戒酒硫样反应),并导致不良后果。我科2004年5~8月收治因感染而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后饮酒引发的双硫仑反应并致心绞痛发作6例,饮白酒者4例,啤酒者1例,葡萄酒者1例。  相似文献   

14.
左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82-183
目的总结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护理,提高对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救护能力。方法选择饮酒后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患者48例,对上述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总结,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及护理注意事项进行讨论。结果 48例患者经及时救护治疗后,双硫仑样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呼吸衰竭、心肌梗死等加重表现,均平稳好转,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加强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急救护理,并加强对医护人员及大众关于双硫仑样反应的宣教,有助于临床对双硫仑样反应的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如何提高对双硫仑样反应致急性心肌缺血的认识及干预能力。方法通过对7例静脉点滴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饮酒的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后的抢救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并且无后遗症。结论必须高度重视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的不良反应和危害性;对于预防双硫仑样反应,宣传教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头孢菌类药物发生迟发过敏反应比较常见,而口服某些降血糖药物也可发生双硫仑反应。本科2012年10月12日晚收治1例由基层卫生院转入本科治疗的1例糖尿病患者因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后发生迟发过敏反应和双硫仑反应,经抢救治疗,患者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吕小琴  张相彩 《中国药业》2007,16(13):33-34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51例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血液系统损伤、泌尿系统损伤、双硫仑样反应等。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的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北方药学》2011,8(11):102-102
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方法:对应用头孢哌酮钠过程中饮酒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护理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后4小时饮酒约100ml,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入或推注,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等抗组织胺类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3g静滴。2小时后症状减轻,3小时后症状基本消失,未表现其他异常现象。结论:饮酒前、后应用头孢哌酮是患双硫仑样反应的诱因。血压下降、胸闷、全身皮肤发红是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确切治疗药物是纳洛酮等。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导致双硫仑样反应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对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接诊的36例抗菌药物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双硫仑样反应可出现于各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的患者。②常见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和硝基咪唑类药物。常见于头孢唑啉、头孢哌酮、甲硝唑、替硝唑等。③会感觉到胸闷、头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等。④接触含乙醇制品的途径主要为饮用各种酒类,此外还见于服用藿香正气水等含乙醇制剂。⑤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一般在5~30min内出现,最快的2min,持续时间为30min~10余小时,一般于30min~12h内缓解。结论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很常见,但极容易造成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头孢哌酮致不良反应454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头孢哌酮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2000年1月~2005年7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中有关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文献80篇,并对所获得的454例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哌酮主要不良反应是双硫仑反应、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其次是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结论 临床应重视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应避免饮酒和服用含乙醇的中西药及饮料。大量饮酒后2 d内禁用头孢哌酮,特别对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患者更应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