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传统手术方式是开胸进行人工血管置换,麻醉时需要采用单肺通气以避免左侧正常通气的肺影响手术操作。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法,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具有疗效确切、应激反应轻、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同时其麻醉处理也具有较大风险。我院2004年4月-  相似文献   

2.
侯世珍 《黑龙江医药》2011,24(2):322-32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通过内膜的破13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血肿,导致血管壁分二层。该疾病病情危重,发病24小时内死亡率可达40%,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血管腔内隔绝术于1991年应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使许多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夹层动脉瘤患者获得救治的机会。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41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病情凶险,发展极快,病死率高,治疗困难而复杂[1]。带膜支架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以下简称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方法,腔内隔绝术的开展,使主动脉夹层治疗进入微创时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结果、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33例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33/33),术后住院(6.0±1.5)d。入路动脉术后无出血、血肿、栓塞及动脉瘤形成、切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血管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院内及长期临床疗效,回顾性总结了2002年5月至2008年6月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11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术后随访平均39±18个月。结果表明112例手术全部成功,共植入119枚覆膜支架。8例左锁骨下动脉完全被封闭,16例合并严重狭窄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完成PCI,共植入25枚冠状动脉支架。19例发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术后1个月内3例夹层破裂死亡。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位置、形态正常。10例术后明显残余内漏,于术后3个月自行封闭。术后半年,3例再发生升主动脉夹层,其中1例行升主动脉外科手术,1例发生截瘫,1例因胃癌多脏器转移死亡。术后1年1例迟发性内漏。结论: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一些不能耐受开放式手术的老人和有全身严重并存疾病者[1]。我院于2002年4月~2006年9月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6例。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6~74岁,ASA3~4级。入院距发病时间2h~18个月。36例均有高血压病史,8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肾功能减退。1·2术前评估根据全身状况和血气分析,初步判断术毕能否顺利拔管。对术前存在低氧血症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4例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治疗,术前给患者全面护理评估,严密监护,术前、术中、术后做好心理护理,研究制定整体护理计划,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4例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临床对症处理,控制血压,适时选择介入手术治疗,过程顺利,均手术成功,疗效显著,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介入手术及积极有效治疗,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迅速有效处理,减轻治疗的副反应,减少并发症.通过临床整体护理计划,措施落实,是提高术后患者治愈的关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累及弓部主动脉夹层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以2017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累及弓部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联合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对照组(n=15)以及的介入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的观察组(n=1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GCS、NIHSS以及ADL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最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达100%,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介入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夹层临床效果显著,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院自2006年5月到2009年5月期间共1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4例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进行全面细心的护理。结果该14例患者取得人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积极全面的护理对行腔内隔绝术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存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高压血流冲入动脉壁造成的剥离性血肿,易导致主动脉壁破裂,发病危急,预后极差.据报道,50%的病人在48小时内死亡,70%死于1周之内,每小时的死亡危险为1%[1].尽管近年外科手术及内科治疗有较大进步,但病死率仍较高,尤其在夹层急性期,手术难度和风险更大.Parodi等[2]1991年将血管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应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我院于2002年5月~2004年12月行EVGE 4例,占同期收治主动脉夹层病例的1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院内及中期临床疗效,对近4年施行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46例进行总结。经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置入后造影检查证实疗效。术后随访1~52个月,平均17±16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表明,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内无死亡。46例中发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11例。2例左锁骨下动脉被封闭;5例发生内漏。术后3个月4例内漏自行封闭;1例术后1年出现迟发性内漏。1例术后半年发生截瘫。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位置、形态正常。1例术后1年升主动脉发现夹层。随访期间3例死亡,4年生存率89.3%。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院内及中期疗效满意。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准确的影像学评价和选择合适的血管支架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四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高压血流冲入动脉壁造成的剥离性血肿,易导致主动脉壁破裂,发病危急,预后极差.据报道,50%的病人在48小时内死亡,70%死于1周之内,每小时的死亡危险为1%[1].尽管近年外科手术及内科治疗有较大进步,但病死率仍较高,尤其在夹层急性期,手术难度和风险更大.Parodi等[2]1991年将血管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应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我院于2002年5月~2004年12月行EVGE 4例,占同期收治主动脉夹层病例的1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4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14例患者,13例诊断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为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其中7例患者行动脉瘤腔内隔绝术。14例患者均经CT、DSA及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方法、临床疗效,探讨扩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头臂动脉时的介入治疗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行介入性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等情况。结果 37例手术均成功,其中34例放置普通主动脉覆膜支架;1例利用"开窗"技术放置覆膜支架封堵夹层破口;2例以"烟囱"支架重建左颈总动脉的血流并放置主动脉覆膜支架。随访中死亡1例,所有患者均无支架移位、断裂、塌陷、术后截瘫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前景,采取不同方法延长近端锚定区可扩大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方法、适应证、注意事项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腔内隔绝术治疗31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手术成功,其中3例患者术后造影有内漏,补放支架;1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时,因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适用于慢性和部分急性.Debakey患者;支架放置在真腔内对手术的成功十分重要;内漏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该积极防治;颈总-左锁骨左下动脉旁路术造成高发的Hornet氏综合征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患者行血管腔内隔绝术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A)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测量方法.方法 对29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以适当体位进行DSA造影检查,运用改良的DSA的测量技术对造影显示的夹层动脉瘤进行测量.以此测量结果作为选择覆膜支架的依据.结果 29例患者覆膜支架植入后造影显示:27例破口完全隔绝.2例内漏明显减少.结论 改良DSA测量方法测得的数据选择适宜口径和长度的覆膜支架行植入治疗,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我科已完成82例腔内隔绝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04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3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所有患者术后均行CTA复查,支架无移位,未见有明显内漏患者。其中,高热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一例术后半年出现腰部疼痛,复查CTA支架位置良好,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快,经应用泼尼松治疗后症状消失。一例术后6年出现Stanford A型夹层,最终因夹层破裂死亡。无截瘫病例出现。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Starford B型)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共14例在全麻下行腔内隔绝术的主动脉夹层(Starford B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调查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康复出院。结论腔内隔绝术的引进,使手术的创伤减轻,安全性增加,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下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45例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行喉罩通气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置入喉罩后、手术中、拔除喉罩后的SPO2 、PrTCO2和动脉血气值,并观察术中、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结果 麻醉前后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