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 CEUS)指导下射频消融( 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不宜外科手术或外科术后复发的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行CEUS检查,确定肿瘤大小及位置后,RFA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转移性肝癌7例,共计27例,28个病灶,肿瘤大小为1.3~5.2 cm。结果治疗后24 h内或1个月内行增强影像学检查,除1例提示肿瘤残存外,27个病灶完全灭活,有效灭活率达96%。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出现少量胸水,未给予特殊处理。结论 CEUS指导下RFA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分析接受射频消融并获得随访的46 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6 例肝癌患者共56 处病灶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行超声造影及肝脏增强C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之后定期随访、计算术后生存率.结果 46 例患者中35 例病灶完全消融;25 例术前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 例AFP下降,其中17 例降至正常.术后1、2、3年生存率为86.96%、58.69%与36.75%.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等特点,尤其对小肝癌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前确定癌肿的大小、制定消融范围、治疗策略及在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对癌肿活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个病灶术前行超声造影,观察病变内造影剂灌注方式、强度、分布及消退情况.再次确认病灶大小、范围及血供情况.选择射频消融治疗的角度、确定进针次数后,射频治疗,30分钟后再次行超声造影,观察肿瘤有无增强信号,以确定肿瘤灭活程度,若灭活不彻底,可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术.结果:15个病灶中,10个病灶造影后肿瘤范围有所增大,5个病灶肿瘤形态较常规超声更不规则.射频消融治疗后,4个病灶仍有增强信号,再次行射频治疗,达到对肿瘤的彻底灭活.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对肝肿瘤行超声造影,在术前可以显示浸润范围、确定治疗方案;在术后可以观察射频消融对肿瘤的灭活程度,必要时行再次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超声引导下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56%(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肝癌,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尤其是治疗中晚期肿瘤的效果颇为显著;且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可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对其疗效评估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6例经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与Sono Vue超声造影(CEUS)在评估经皮射频消融治疗(PRFA)肝癌术后PRFA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RFA治疗43例52个肝癌病灶,术后1月分别采用常规US及CEUS检查,以临床综合评定为参考标准,计算US与CEUS评估肝癌患者PRFA术后对病灶灭活情况的诊断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及正确诊断指数,以此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结果:临床综合评定结果为经PRFA治疗1月后灭活病灶33个,未灭活病灶19个。US诊断灭活病灶34个,未灭活病灶18个,与临床综合评定结果比较,US诊断灵敏度为78.8%,漏诊率为21.2%,特异度为57.9%,误诊率42.1%,正确诊断指数(YI指数)0.367,总符合率为71.2%。CEUS诊断灭活病灶35个,未灭活病灶17个,与临床综合评定结果比较,CEUS诊断灵敏度90.9%,漏诊率9.1%,特异度为73.7%,误诊率26.3%,YI指数0.646,总符合率为84.6%。YI指数比较,US与CEUS诊断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52个病灶灭活情况诊断符合率比较,US与CEUS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US与CEUS检查均是评估PRFA疗效有价值的方法,CEUS评价治疗效果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常规US;CEUS可准确显示射频消融范围及肿瘤灭活后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临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例肝癌患者并在RFA治疗前通过超声造影(CEUS)对其数目、大小、性质等进行确定,并在治疗后1个月以及半年后通过CEUS进行复查。结果未出现新生病灶,且5个病灶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RFA治疗前通过CEUS能够提供详细的数据依据,为RFA的治疗方案提供最有效的数据凭证。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对肝癌射频消融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Chen MH  Wu W  Yang W  Gao W  Dai Y  Yin SS  Huo L  Yan K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9):3491-3494
目的通过射频消融前超声造影观察肿瘤大小、数目及分布,探讨其对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就诊的164例确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符合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入选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81例射频消融前采用SonoVue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CEUS组),83例射频消融前未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照组).男121例、女43例;年龄38~72岁,平均52.4岁.造影前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平均直径超声造影组3.6 cm,对照组3.5 cm.治疗后采用常规超声,增强CT和/或超声造影等影像检查进行规律性随访.结果超声造影组81例造影后9例(11.1%)因发现肿瘤数目 〉5个 (5例)、范围测量〉8 cm(2例)、侵及2支大血管或肠管(2例)被确定为非射频消融适应证,余72例101灶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超声造影新发现≤1.7 cm 8例12灶中,5例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治疗后随访病例,3例7个灶为肝细胞癌卫星灶.另有16灶为常规超声不能定性或误诊良性,经超声造影确认并指导射频消融治疗.两组随访6~36个月,超声造影组与对照组消融成功率分别为95.0%和89.6%(P〉0.05).对照组新生率高于超声造影组(22.9% vs 9.7%,P〈0.05).结论射频消融前超声造影有助于筛选适应证,显著减少新生转移病例.造影所获信息为早期检出微小癌灶提供了手段和依据,从而有效的提高射频消融对肝癌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价值.方法:91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1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组织消融治疗,根据治疗过程将121个病灶分为两组:一次进针组91个,多次进针组30个.结果:一次进针组一次治疗完全毁损率94.51%,多次进针组完全毁损率80.00%.灰阶超声无法区分毁损区域与残留组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治疗后血流信号消失;增强CT显示毁损组织呈低密度影、无增强.结论:通过合理制定治疗方案,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能达到完全毁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腹腔镜T1期肝细胞癌(HCC)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腔镜T1期HCC切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是否行术前CEUS将患者分为造影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在距肿瘤边缘0.5 cm处切开患者肝脏实质并完整切除肿瘤,然后在切缘3个不同位置取组织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直径、切缘长度、术后进食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最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及其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均行规律随访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影组手术时间(t=11.69,P<0.001)及住院时间更短(t=9.40,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t=14.86,P<0.001);而两组患者在肿瘤直径(t=0.28,P=0.78)、切缘长度(t=0.18,P=0.86)、术后进食时间(t=0.44,P=0.66)及拔除引流管时间(t=1.16,P=0.25)方面差异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小肝癌(sHCC)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sHCC患者MV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行手术切除的sHCC患者资料,其中MVI阳性组39例,MVI阴性组74例,术前1周内均行CEUS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超声及CEUS相关特征,分析sHCC患者MVI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结果 与MVI阴性组相比,MVI阳性组AFP水平较高、瘤周有低回声晕、肿瘤边缘不光滑比例较高、开始廓清时间较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边缘不光滑、开始廓清时间较早是s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开始廓清时间以107 s为预测sHCC患者存在MVI的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9.20%、75.70%。结论 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与sHCC患者MVI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边缘不光滑及开始廓清时间较早是s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sHCC患者是否存在MVI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用二维灰阶超声发现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并分析35例病例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个时期不同图像的造影增强前后的动态血流改变特征.再采用多层螺旋扫描模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方案通过工作站AW 4.2系统,对病灶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成像.最后通过病理确诊.结果 超声、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7.8%、94.4%、100%,特异性为88.2%、100%、94.1%,阳性预示值为87.5%、100%、94.7%,阴性预示值为78.9%、94.4%、100%,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82.9%、97.1%、97.1%,约登指数为0.66、0.94、0.94.结论 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二维灰阶超声,对小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某些非典型特殊病例还需3种方法进行联合诊断,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美国放射协会的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分类标准在肝细胞癌(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具有HCC高危风险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63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并依据超声造影LI-RADS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15.
83例肝癌患者的95个病灶接受经皮肝穿射频消融(RFA)治疗,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经皮RFA的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RFA治疗后,<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95.4%,≥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76.9%;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87.7%,多发病灶的完全消融率71.4%。RFA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与病灶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肝脏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EUS LI-RADS)对隐匿性乙肝感染(OBI)患者诊断肝细胞癌(HCC)的性能。方法:选取2018 年1月至2021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的334 例OBI患者新诊断的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EUS LI-RADS对每个结节进行评估,且在甲胎蛋白(AFP)是否>25 μg/L的患者中进行亚组分析。CEUS LI-RADS系统对肝癌的诊断性能分别通过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进行验证。结果:共有120例HCC(36.0%),其中CEUS LI-RADS系统中的LR-4、LR-5和LR-M类分别有4例(占3.3%)、70例(占58.3%)和46例(占38.3%)。LR-5类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PPV和NPV分别为58.3%、88.8%、77.8%、74.5%和79.2%。AFP>25 μg/L的OBI患者使用CEUS LI-RADS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PPV和NPV分别为63.3%、80.0%、65.7%、95.0%和26.7%。鉴于其高PPV,因此13.0%(40/308)OBI患者通过CEUS可高度怀疑HCC。结论:在AFP>25 μg/L的OBI患者中,使用CEUS LR-5类作为诊断标准,可以有助于确诊HCC。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个体化方案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对邻近膈肌、肠管、胆囊和肝表面等难治部位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经皮RFA治疗228例位于肝脏外周区域的非手术适应证肝癌患者,共274个病灶,其中,59个病灶邻近肠管,115个病灶邻近膈肌,54个病灶邻近胆囊,46个病灶邻近肝表面。肿瘤最大径平均(3.7±1.2)cm(1.2~7.0cm)。对不同部位肿瘤建立相应的个体化方案指导治疗,1个月后行增强CT判断肿瘤早期灭活率并定期随访。结果肿瘤早期总灭活率为91.6%;邻近肠管、膈肌、胆囊和肝表面的肿瘤早期灭活率分别为91.5%、90.4%、92.6%和93.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5%、9.6%、7.4%和6.5%。本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3%、62.9%、53.7%。228例共计治疗358人次,较严重并发症占3.4%,包括出血2人,邻近脏器(膈肌、肠管)损伤6人,针道种植4人,共计12人次。结论对RFA易灼伤邻近肝外结构的难治性肝癌,本研究采用个体化方案策略指导治疗,获得较好的肿瘤灭活率并降低并发症,本方案拓展了肝癌RFA治疗适用范围,有助于提高RFA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或根据疗效及时调整方案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早期准确地评估中晚期HCC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目前,公认的主要评估方式是增强CT和增强MRI,但是CT具有辐射性,不适合反复多次检查;MRI价格昂贵、部分患者检查受限。超声造影(CEUS)能实时、动态、无辐射、高敏感性地识别肿瘤的活性。该文综述了CEUS在中晚期HCC非手术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在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情况,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45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的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根据分型标准对肿块可切除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评价结果以及最终手术方式选择情况,分析术前超声造影评估胰腺癌肿块可切除性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45例患者共67条胰周大血管受侵,其中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肝总动脉的受侵率分别为31.1%、22.7%、22.2%和22.2%.术前超声造影评估可切除肿块20例,实际切除(根治性手术)17例,阳性预测值85.0%;评估不可切除肿块25例,实际未切除(姑息性手术)20例,阴性预测值80.0%(20/25);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86.9%.结论 超声造影可较为准确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情况,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45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的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根据分型标准对肿块可切除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评价结果以及最终手术方式选择情况,分析术前超声造影评估胰腺癌肿块可切除性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45例患者共67条胰周大血管受侵,其中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肝总动脉的受侵率分别为31.1%、22.7%、22.2%和22.2%。术前超声造影评估可切除肿块20例,实际切除(根治性手术)17例,阳性预测值85.0%;评估不可切除肿块25例,实际未切除(姑息性手术)20例,阴性预测值80.0%(20/25);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86.9%。结论 超声造影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对于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