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文娟  冯雯   《中国医学工程》2010,(1):177-179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配体依赖转录活性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其配体雌激素(estrogen,E)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人体内须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ER相结合,而调节一系列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新型雌激素受体GPR3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作为一类重要的性激素.在女性一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病理状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女性的周期性子宫内膜脱落到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产生均有它的参与。长期以来,可溶性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α/β(ER)一直被认为是其作用的唯一受体。该类受体通过与雌激素结合,发生构象变化,继而与细胞核内DNA结合,作为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受体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海英 《医学综述》2011,17(18):2740-2742
雌激素受体(E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类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ER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包括生殖系统、骨骼、心血管系统等,为雌激素发挥生物学效应提供了保证。女性在绝经前或围绝经期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低于同龄男性,但是绝经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逐渐趋于或高于男性[4]。现就雌激素、ER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经发现的雌激素核受体包括两种亚型:ERα和ERβ.二者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可以对不同的基因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进而引发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效应,尤其是在许多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二者同时表达时,往往表现ERβ对ERα转录效应的拮抗作用,研究雌激素受体之间的作用机制,对阐明相关系统肿瘤的发生机制,继而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对雌激素受体β对雌激素受体α拮抗作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对靶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磷酸钙瞬时转染的方法,利用转染雌激素受体表达质粒的Hela细胞,观察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对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报告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此外还观察ER拮抗剂ICI 182780对这两种植物雌激素转录激活作用的影响。结果: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均可通过ER的两种亚型ERα和ERβ激活ERE报告基因的转录,且这种转录激活作用能被ICI 182780所阻断。结论: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均能产生类雌激素样作用,通过ERα和ERβ激活ER靶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人们发现雌激素能够调控乳腺的生长、分化以及功能。而雌激素必须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结合以后才能对靶细胞发挥生物学效应。因此,ER在调节正常乳腺的生长、分化以及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就此做一综述。1 ER的结构和作用机制1.1 ER的结构ER是配体依赖转录活性因子超家族(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生素D3受体、维甲酸受体等)成员之一,有ERα和ERβ两种亚型[1.2],ERα和ERβ有不同的基因编码。ERα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的6q 25.1区,由140 kb碱基构成,编码由59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高血压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estrogen)是由胎盘及卵巢产生的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属于核受体超级家族成员,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为雌激素发挥作用提供了保证。研究表明雌激素及其受体的生物学效应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现将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对高血压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血管瘤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与雌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5例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标本的雌激素受体(ER)进行检测。结果:ER主要存在于增生期血管瘤,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消退期血管瘤(P<0.001),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血管则缺乏ER,结论: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有ER存在,血管瘤是雌激素的靶组织之一,雌激素和ER在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调查显示,在绝经期进行雌激素治疗的女性发生上皮性卵巢癌的风险明显上升,但目前对雌激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有证据表明,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主要表达雌激素受体( ER )β,在发生上皮性卵巢癌后ERα表达升高,且ERα/ERβ比值上调,这表明雌激素受体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作者就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与上皮性卵巢癌之间的关系以及雌激素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为新型雌激素膜性受体,能与雌二醇等雌激素结合,但其信号途径及作用机制与经典核雌激素受体(ER)不同,是对经典核ER的重要补充,在雌激素或植物雌激素发挥生物学效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介导作用。妇科常用中药广泛存在植物雌激素样活性成分,这些植物雌激素不仅与ER结合,还与GPER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近年来,植物雌激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已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潘林江 《广西医学》2002,24(12):1952-195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鼻咽癌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放疗前ER阳性率40%(12/30),放疗后复发ER阳性率为63.3%(19/30)。结论:鼻咽部虽不是雌激素的靶器官,但部分鼻咽癌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因而对ER阳性的鼻咽癌可考虑配合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无论在女性生理还是病理改变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传统理论认为,雌激素通过雌激素核受体ERα和 ERβ发挥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7次跨膜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区别于ERα、ERβ,可以与雌激素及其衍生物、激动剂和拮抗剂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GPER广泛参与多种激素反应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然而,GPER在癌症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GPER在女性相关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女性相关恶性肿瘤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2):209-209
在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雌激素受体(ER)也可作为一个配体诱导转录因子。选择性ER调节分子(SERMs),如三苯氧胺(它莫西芬),是合成的ER配体,其相对活性的不同(可为激动剂或拮抗剂)不但取决于不同的细胞,也取决于同一细胞内各种基因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酒精诱发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酒精对雌激素受体α( ERα)不同表达状况的乳腺细胞系、酒精联合雌激素MCF-7细胞系以及酒精对转染ERαsiRNA的MCF-7细胞系的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tRNAs、5S r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酒精对ER+乳腺细胞系tRNAs、5S rRNA上调水平(7~8倍)明显高于ER-乳腺细胞系(2~3倍)( P<0.01);酒精和雌激素联合处理对MCF-7细胞系tR-NAs、5S rRNA的转录水平的上调作用(12~14倍)明显高于酒精(7~8倍)或雌激素(2~3倍)单独作用组( P<0.01);酒精对转染ERαsiRNA组MCF-7细胞系(2~3倍) tRNAs、5S rRNA的转录水平的上调作用明显低于未转染组(6~8倍)(P<0.01)。结论酒精诱发乳腺癌过程中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转录水平的上调依赖于ER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一类结构与功效类似于动物雌激素的天然杂环多酚类化合物,能够与雌激素受体亚基(ERα或ERβ)结合,发挥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样作用。就植物雌激素成分的结构分类以及含植物雌激素成分的中药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在数以千计的中药中寻找到具有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样活性的新药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盐酸帕罗西汀对卵巢切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清雌激素水平及大鼠海马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 SD 雌鼠双侧卵巢切除(OVX)作为雌激素波动引起的抑郁与认知障碍模型,用 Morris 水迷宫实验来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实验共分为正常对照组、OVX对照组、OVX 药物组。予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盐酸帕罗西汀10 mg/(kg·d)干预4周。采用 ELISA 法测量SD 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激素。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的阳性细胞表达数。结果① Morris 水迷宫实验中,OVX对照组和 OVX 药物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停留在平台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② OVX 药物组的血清雌激素较OVX 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③药物组与非药物组的ERα、ERβ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增加OVX 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而对海马ERα、ERβ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β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提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 α,ERRα)与ER竞争配体也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但详细的机制尚不明了。文中研究的目的是检测ERRα和ERα、ERβ在子宫内膜癌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TaqMan PCR定量的方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2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以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ERRα和ER亚型mRNA的表达量。结果3组患者中所有受体均有表达,在内膜癌组中,ERα和ERβ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ER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癌旁组患者的所有指标与癌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低表达,而ERRα相对高表达,癌旁组织中3种受体均为高表达,说明癌组织中部分ERα、ERβ失活,ERRa在内膜细胞向癌细胞进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为增加。虽然激素替代治疗(HRT)可使其发病率下降,但是,因为长期应用雌激素会导致一系列的副反应,多年来其应用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最近WHI临床试验报告结果显示[1]:连续HRT不适合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并且会增加其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因此,绝经后妇女十分需要一种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具雌激素样效应,而对子宫和乳腺表现为抗雌激素样作用的药物。1987年,Jodan等人发现以前所谓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他莫昔芬和雷洛昔芬在阻止去卵巢大鼠骨丢失方面具有雌激素样效应,因此,称其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似乎更为合适。SERMS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后,可因组织、种族及激素环境不同而表现为激动或拮抗作用。对SERMS和ER结合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将为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开辟一条新的途径。1ER的结构和功能ER属于能和小分子疏水配体结合的核受体超家成员,位于胞浆和胞核内,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包括ERα、ERβ两种亚型。ERα位于6号染色体的长臂上,长度约为140kb,包括5个功能性区域:DNA结合区(DBD),铰链...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通过核受体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功能,这种核受体是通过配体结合激活的一类受体超家族,此外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前列腺素和维生素D等结合的受体也属于这一类。Jesen等在1962年发现了介导雌激素作用的雌激素受体(ER)。1980年代起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人们已克隆和测序ER的cDNA。几十年来人们一直以为ER是单一类型,直到1996年,多个各自独立的实验室陆续报道了大鼠、小鼠和人均存在第二种ER受体亚型,命名为ERβ[1],经典的雌激素受体则命名为ERα。本文就两种受体亚型在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受体结合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  相似文献   

20.
卵巢切除对小鼠基底前脑内雌激素β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卵巢雌激素对小鼠基底前脑内雌激素β受体(ER-β)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作用于基底前脑的机制。方法 以切除卵巢的小鼠为模型,采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SP法检测基底前脑内ER-β表达的变化。结果 卵巢切除使小鼠基底前脑内ER-β表达降低,第3天到最低水平,然后逐渐恢复,第20天后基本上达到这水平。结论 卵巢雌激素使小鼠基底前脑内ER-β表达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改变,并可能通过ER-β这一新的受体途径发挥对该部位神经结构与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