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64螺旋CT检查扫描的资料,并分析其检查前后护理过程。结果 3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心脏64排CT扫描,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及检查后细致有效的护理是成功完成小儿心脏CT扫描检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脉冲多普勒超声(PDE)与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该院行手术确诊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0例,所有患儿手术前1个月均行PDE、MSCT检查.PDE检查采用双功能超声仪,MSCT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观察分析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增强中的扫描及护理。方法 对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总结在增强过程中所实施的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所得图像清晰,能够满足诊断需要,所得结果与心脏彩超对比,符合率达99%。结论 护理工作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增强过程中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462例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介绍我院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462例造影检查均成功,检查过程中细致、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完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心脏病,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64排螺旋CT以其超快速容积扫描的特点及强大后处理功能可以直观显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心血管结构异常,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在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对其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符合率.结果:100例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阳性例数为95例,阴性例数为5例,诊断符合率95.00%,由此可见,对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能够取得较高的符合诊断率.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周霞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7):444-444,44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6例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并采集数据,同时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128例患者均一次性检查成功。18例失败(4例未能屏气、14例扫描过程中末控制好心率致图像质量差)其中10例重新检查,获得良好的图像。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状造影检查成功与否取决于患者的配合,护理工作则贯穿于检查的每一步,重视训练呼吸和控制心率,防范对比剂过敏可保证检查质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扫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选择适当的扫描参数以减少伪影的产生,降低婴幼儿在扫描中受到的辐射。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采用造影剂跟踪(Blous tracking)技术,对35例婴幼儿先心病患者行CT检查。结果:35例患儿所有图像均显示心脏各心腔、肺动脉、静脉和升、降主动脉对比剂充盈良好,图像显示清晰。上腔静脉对比剂密度适中,各血管CT值近似,未见硬化伪影,心脏各房室及血管对比剂充盈饱满,边界清晰,无明显伪影,对影像重组无影响。结论:适当调整扫描参数,可减少硬化伪影的产生和伪影对图像重组的影响。遵守"合理使用低剂量(ALARA)"原则,在获得可诊断的图像同时减少CT扫描辐射对婴幼儿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冯长征  刘浪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17-30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对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210例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对比增强心脏成像扫描和普通对比增强心脏成像扫描方案,评价两组的图像质量和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可评估和不可评估的图像为100.0%(114/114)、0%(0/114),对照组分别为97.9%(94/96)、2.1%(2/96),可评估图像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不可评估的图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杂性先心病诊断准确率和冠状动脉异常准确率分别为97.4%(111/114)和100.0%(6/6),对照组分别是94.8%(91/96)和50.0%(2/4),两组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冠状动脉异常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可以提高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图像质量,提高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尤其是提高伴有冠状动脉异常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在CT检查前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HO)检查,所得CT结果与临床诊断及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结果 MSCT能够准确观察主动脉、肺动脉及肺静脉畸形等血管的形态结构,诊断准确率达到98%。讨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能够直观地显示心脏结构,是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一种无创、有效的准确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总结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处理经验。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先心患儿11例,以舒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下进行先心矫正术.均在全庥、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完成。麻醉选择对循环系统干扰小的药物,心脏复跳后给予多巴胺或肾上腺素+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结果10例患儿麻醉平稳,没有1例出现麻醉意外及麻醉并发症.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选择对循环影响小的麻醉方法,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加强呼吸及液体管理,围手术期循环功能监测,选择适当的血管活性药尽量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总结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处理经验。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先心患儿11例,以舒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下进行先心矫正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完成。麻醉选择对循环系统干扰小的药物,心脏复跳后给予多巴胺或肾上腺素+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结果10例患儿麻醉平稳,没有1例出现麻醉意外及麻醉并发症,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选择对循环影响小的麻醉方法,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加强呼吸及液体管理,围手术期循环功能监测,选择适当的血管活性药尽量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分为两组:A组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B组为发绀型先心病。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又按心功能分级及肺动脉高压情况分为2类。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同时选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⑴除法洛四联症外,其他类型的先心病患儿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⑵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心功能Ⅲ~Ⅳ级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与心功能Ⅰ~Ⅱ级无肺动脉高压者,血浆BN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不仅与心功能存在明显正相关,而且对判断肺循环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娟  徐霞 《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329-1330
目的分析与探讨小儿先天心脏病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以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术后均给予优质护理,对患儿术后的FLACC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并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患儿术后FLACC疼痛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0%,患儿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并控制其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5.
彭颖妮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83-1484
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0.42%,术后为12.50%;对照组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8.33%,术后为39.58%;试验组患儿营养不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护理前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各项营养指标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The need for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in children in the Netherlands can be estimated at 5-14 per year, including 1-3 in newborns. This treatment can only be successful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an existing programme for adult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and in a centre where the surger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s performed to its complete extent. Heart transplantation should not be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 as the Norwood operation constitutes a good alternative. Donor shortage is a problem for children also. In the treatment of endstage heart disease in newborns, owing to ethical dilemmas, surgical treatment is not a matter of cour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5例,手术前做好血标本的采集,预防缺氧发作,术后做好低心排的护理、呼吸道的管理及延迟关胸的护理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105例患儿中,治愈101例,死亡4例.出院后患儿随访3~18 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做好血标本的采集,预防缺氧发作,术后做好低心排的护理、呼吸道的管理及延迟关胸的护理等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输血量,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儿449例,根据其疾病类型分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和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比较两种心脏病类型患儿围手术期的输血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紫绀型患儿围手术期输注的红细胞和血浆均明显多于非紫绀型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输血量不同,医生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胸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气胸预防、呼吸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气胸及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中有1名患儿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为0.55%,4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19%;对照组中有8名患儿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为4.37%,20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9%;试验组气胸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气胸、感染等并发症,对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气胸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