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疾病宣教及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三天内排便率为60%,五天内排便率为95%;对照组三天内排便率为10%,五天内排便率为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便秘率,避免患者因便秘而诱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家庭干预对预防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中便秘时排便用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该研究通过对4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家庭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和出院宣教,40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发现家庭干预对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及出院后便秘的发生都有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排便训练、腹部按摩等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22.5%,灌肠率为7.5%;对照组分别为47.5%、1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患者重建排便习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进行痔疮手术后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重建排便习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2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平均排便时间及重建排便习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痔疮术后患者重建排便习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试探讨对肛裂术后便秘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肛裂术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内首次排便率为31.7%,高于对照组的13...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出现便秘状况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老年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中排便有效29例,排便无效3例,有效率90.6%;对照组32例患者中排便有效14例,排便无效18例,有效率43.8%。由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对患者的便秘状况进行有效缓解,同时还提升了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为使用。  相似文献   

7.
唐亮 《药物与人》2014,(6):246-246
目的:探讨肛裂术后便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6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4%),且差异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d内首次排便、排便费力、大便硬结、有肛门堵塞感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术后便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勤  朱玲  陆喜荣  李哲 《现代养生》2023,(8):603-605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联合互动护理模式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功能性便秘的患者100例,根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取穴位敷贴联合互动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50例,采取乳果糖结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3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排便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 经穴位敷贴联合互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缩短,排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及焦虑状态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互动护理模式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刘文伟  梁湘琦 《现代保健》2010,(21):114-116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Ⅲ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组)。结果康复护理干预组总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86.7%,P〈0.05),并且在降低心率、心源性休克、猝死、缩小梗死面积、缓解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Ⅲ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优,而且安全、可行,可改善心功能和降低再梗死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已确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行溶栓治疗的患者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好转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为92.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76.58%,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6.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优质护理能提高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行溶栓治疗患者的好转率,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10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PCI治疗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CI治疗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4%(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规范化早期活动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术后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早期活动方案.比...  相似文献   

13.
杨乙荣 《现代保健》2014,(17):102-10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住院就治的90例符合WHO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指导临床护理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平均卧床及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循证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08±1.05)d、平均卧床时间为(2.98±0.76)d,平均住院费用为(5175.85±613.4)d,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12.22%)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知识达标率(95.56%)和患者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给予循证护理后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06至2019-10在我院120站救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救治流程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急救流程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n=61),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指导下实施急救流程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n=75),对比两组患者院前急救项目时间、救治效果及急救护理满意度。结果 (1)两组出诊反应时间及急救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现场救治时间、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及心肌总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院前急救人员到达时及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转运成功率以及急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现场救治时间、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及心肌总缺血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是提升院前急救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培训、宣传等模式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自行救治水平,为患者心肌梗死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陈文萍 《现代保健》2014,(29):83-85
目的:分析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4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重症护理和基础护理合格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20/40),且重症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路径这一较为新型的护理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7月心内科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流程化护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住院天数、临床症状缓解天数、死亡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合理有效的流程化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迅速缓解临床症状,规范的护理工作可加强医护合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  相似文献   

18.
陈卓 《中国校医》2019,33(6):47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某急救中心2018年1月—2018年4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干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院前急救小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住院时间、病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至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等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4.2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发病至抢救时间、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临床病死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评价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6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及日均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t=6.1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