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武汉市小学生健康素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小学生的健康素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全市18所学校2339名小学生及对应的家长,利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武汉市小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9.08%,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家长健康素养、年级和城区,且随年级增长而增高,家长具备健康素养的小学生其具备的健康素养的比例比家长不具备健康素养的小学生高,中心城区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远城区,而不同性别和各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武汉市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多渠道、多方位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2.
珠海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珠海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珠海市城区按经济条件分层整群抽取3家幼儿园,对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在收回的457份有效答卷中,其营养知识(K)、营养态度(A)的得分较为满意,及格率分别为72. 21%、82. 49%,高分率分别为36. 32%、36. 67%,营养行为(P)的及格率为67. 40%,高分率为17. 72%。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不同程度地受到家长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年龄、营养知识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结论〗 在幼儿家长中进行营养教育应利用公共传媒,但要规范传媒中有关饮食与营养的宣传,加强营养专业人员参与力度;抓住文化素质低以及对健康饮食有错误理解的人群,有针对性地加强宣教;在幼儿园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丽水市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评价及干预小学生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丽水市城区、乡村共4所学校一至三年级小学生1 259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为68.23%,乡村小学生低于城区小学生(P0.05)。51.31%的小学生认为早餐重要,乡村小学生低于城区小学生(P0.05)。58.14%的小学生有挑食习惯,乡村小学生高于城区小学生(P0.05);爱吃蔬菜的比例乡村小学生高于城区小学生(P0.05),吃鸡鸭鱼肉类和水果类的比例乡村小学生低于城区小学生(P0.05)。小学生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74.40%)、书籍杂志和宣传小册子(47.70%)。结论丽水市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程度较低,应加强营养知识普及教育,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城乡小学生零食行为的现状及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三至六年级724名小学生近1 a的零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小学生经常吃的零食种类、经常喝的饮料种类以及选择零食的依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长及学校的态度、明星效应等是小学生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农村小学生选择明星代言零食的比例高于城区小学生,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则低于城区小学生.结论 齐齐哈尔市小学生零食行为有城乡差异.干预零食行为的重点是农村小学生,关键在于家长,但学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徐州市小学生对钙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对补钙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徐州市4所小学的三~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徐州市小学生对钙营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回收的问卷中除“奶是钙的最好来源”和“需补钙人群”2个问题回答正确率较高外,其余低于70%,尤其是“膳食指南”和“乳糖不耐受者可以喝酸奶”2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只有7.3%和25.2%。78.53%的小学生为了补钙愿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性别及家长的钙营养知识水平对小学生的钙营养知识有影响。结论需要时小学生及其家长加强宣传教育,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钙营养知识,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成都市小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2所小学的95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成都市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为84.53%,良好行为形成率为77.83%,学生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家长、学校和广播电视.结论 无论是营养健康知识或行为,成都市小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他们有改善自己膳食结构的愿望,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了解城乡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嘉定区4所学校二至四年级小学生2 892名进行体质监测,同时进行营养知识、行为及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嘉定区城区、乡村小学生肥胖率分别为16.85%,1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城区小学生(P<0.05),不吃早餐、喝汽水饮料、吃甜食的比例均高于城区小学生(P值均<0.05).乡村小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意愿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区小学生(P值均<0.05).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超重率较高,合理营养知识与行为较为缺乏.应加强乡村小学生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及家庭因素的影响,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AP问卷对小学生及其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小学生营养KAP的家庭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大多数小学生缺乏营养知识,存有很多不利健康的摄食行为。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小学生摄食行为水平呈正相关的因素,依次为母亲文化程度、学生营养知识、父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家长营养知识水平;仅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对学生自身营养知识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生及其家长KAP总体水平不高,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同时加强他们营养知识到态度及行为的转变,通过发挥母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可以使营养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家长对孩子使用书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家长正确指导孩子规范使用书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金山区5所公办小学,再从抽取的学校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级,对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家长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家长对书包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知晓水平报告率最高(85.2%)的为书包重量超重,小学生父母知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长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11.67±6.62)分,仅为总分的一半.本地父母书包相关知识知晓得分优于外地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认为孩子成绩越好、对孩子成绩期待越好、学业越关注的家长相关知识得分越高.家长行为指导率最高是使用双肩背负书包,为80.5%;其他行为报告率均低于50%;最低主要是如何安全拿起、举起直至背上书包的过程及背上后书包稳固于腰部以上的行为,报告率低于20%.结论 金山区家长对学生书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低,日常指导行为不够.应加强家长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对外地、低收入、低学历家长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和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丰台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共2 668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营养相关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因素影响.结果 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87.4%,早餐营养充足的占11.3%;经常吃零食、挑偏食、经常吃水果和经常吃西式快餐等饮食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5.3%,75.0%,73.1%,3.9%.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与其性别、年级、母亲文化程度、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及家长食物选择倾向有关(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广泛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和学生饮食行为干预,促进学生良好饮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韶关南雄市、茂名化州市和肇庆怀集县农村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2所,共调查6所中学和6所小学。通过体检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根据BMI判断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习惯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中小学生1853人,男生941人,女生912人。初中生932人,小学生921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6.3%(487/1853)、3.2%(59/1853)和0.9%(17/1853)。女生营养不良比例(28.1%)高于男生(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知识知晓率〉160%(OR=0.950)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小学生(OR=1.451)、家庭小孩数量3个及以上(OR=1.326)、留守儿童(OR=1.321)、经常不吃早餐(OR=1.405)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高,营养不良与家庭环境、营养认知和饮食习惯相关,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2):学生健康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研制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学校健康教育框架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26个省市采用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中小学校153所,调查的学生共计8008名,家长8008名,教师771名。结果不同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对学生健康知、信、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独立授课模式优于分散式教学。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以及评判度等可影响其子女的健康知识和行为:结论应继续深入研究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的有效模式,关注家庭因素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改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宿州市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调查表对宿州市农村15642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24.36%,学校类别,学校地址,学生性别,父母职业,日常监护人是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特点和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中小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效果,为有效开展营养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曲阜市区中小学校各1所作为干预组,选择条件齐同的邹城市为对照组,干预组以6种营养宣传教育材料为基础,用大众和人际传播方式进行为期一年的营养宣传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基线和终期调查共中小学生1082名,营养教育后,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优良率分别从35.3%上升到76.0%,3.83分上升到8.10分,7.3%上升到81.6%;中学生分别从54.6%上升到83.6%,6.78分上升到8.87分,16.8%上升到96.5%。营养态度平均得分、及格率,小学分别从4.17分上升到4.80分,64.7%上升到91.6%;中学生分别从4.76分上升到4.92分,72.2%上升到97.6%,每天吃早餐、食鸡蛋、蔬菜水果、饮奶、喝饮料、白开水和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人数百分比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教育前(P〈0.01)。对照组终期和基线调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小学校开展营养教育后,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营养态度显著改善,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六省中小学生营养成分表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小学生对营养成分表的知晓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月—2021年3月使用自编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中国六省/直辖市(北京、江苏、广东、黑龙江、河南、四川)72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2 499对经匹配的学生、家长被纳入分析,分别收集学生、家长的人口学特征,营养成分表的知晓水平及家长选择盐、糖、脂肪含量较低预包装食品的能力。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与学生知晓营养成分表相关的主要因素。结果 学生营养成分表知晓率为78.2%(1 953/2 4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读中学、居住在城市、家长年龄较大的学生更可能知晓营养成分表[OR值分别为1.54,1.32,1.60(家长年龄为41~45岁),1.45(家长年龄为>45岁),P值均<0.05];且学生家长对营养成分表的知晓水平与其孩子的知晓水平存在正相关(OR=1.28,P<0.05)。结论 中国六省/直辖市80%中小学生知晓营养成分表,且家长知晓水平与学生知晓水平密切相关,家长是学生...  相似文献   

16.
婴儿家庭喂养行为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喂养决策者的喂养方式与行为及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2008年1~3月为来广州市妇婴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做定期保健的小儿家长随机发放"家庭喂养行为"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4份。结果:能正确掌握喂养方法与喂养决策者的文化程度有关;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育儿教育,仍存在一些喂养"问题";家长最希望得到育儿知识的途径是向儿童保健医生询问;最关注的是小儿的健康情况、智力发育及营养状况。结论:小儿的营养投入取决于喂养决策者的喂养行为和营养知识水平,必须利用各种渠道提高家长和喂养决策者的喂养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1659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膳食状况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同时测量身高、体重,使用BMI指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南京市中小学生能量、钙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不足,蛋白质、尼克酸、维生素E、铁、磷、钾、硒和铜的摄人较高。肥胖、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全国城市学生平均水平,男生肥胖、超重检出率高于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全国城市学生平均水平,小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于中学生。结论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情况尤为严峻,应加强中小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的监测,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日常饮食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小学生1864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情况。结果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正确率仅为41.6%。中小学生边吃饭边看电视比例达到52.9%,有30.9%、23.6%和25.4%的中小学生经常吃零食或喝含糖饮料、挑食或偏食和经常喝生水。中学生不良饮食习惯比例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应对中小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培养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古蔺县中、小学生的氟斑牙患病情况,探讨氟斑牙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轻、中、重病区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氟斑牙诊断。结果 该地区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56.32%,其中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0.00%。地氟病健康知识及格率仅为37.12%。年龄(OR=1.419,95%CI:1.255~1.605)、居住在农村(OR=1.416,95%CI:1.120~1.790)和病区类型严重(OR=1.747,95%CI:1.600~1.906)是氟斑牙患病的危险因素。经济状况越好(OR=0.765,95%CI:0.656~0.892)、母亲文化程度越高(OR=0.899,95%CI:0.828~0.977)氟斑牙患病率越低。结论 该地区氟斑牙患病率仍然较高,年龄、经济状况和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对氟斑牙患病存在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该地区地氟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库区贫困县中学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重庆市某库区县4所乡镇中学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查1639名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肺结核病相关知识调查,并运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总的知晓率为31.1%,平均得分为5.95±3.4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年级、性别、城乡、父亲文化程度、家人是否曾患结核病、家庭经济状况6个因素(P<0.05)。调查对象肺结核病相关知识主要来自广播、电视(69.4%),书刊、报纸(56.9%)和预防结核病教育的宣传单或小册子(44.7%)。结论加强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父母的文化素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是提高库区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