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O)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原因和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ICU927例患者的年龄,疾病种类、感染的部位、原因、病原菌种类、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结果92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6例,医院感染率为12.5%,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最高;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189例次医院感染共检出96株病原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住院天数长和高龄等因素有关。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病室管理、规范洗手、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以及对呼吸、泌尿系统的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等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ICU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银燕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3,(6):32-35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感染率的途径。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ICU的患者进行监测,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日志并根据患者临床病情予以分级评定,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的相关性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39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2例(9.21%),33例次(13.81%),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3.81‰,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35.71‰,患者病情平均严重程度3.54分,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73‰,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0.09‰;3种侵入性操作中使用呼吸机相关的日感染率(44.03‰)居首位,留置尿管相关日感染率(10.93‰)次之;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7.58%),医院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61.22%),真菌感染率(34.69%)也逐渐升高。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进行目标性监测可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资料,掌握ICU院感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效控制宿主和医源性两方面的危险因素,可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4.
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参照《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ICU)2011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73例进行系统回顾性调查研究,并对患者临床和病原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入选73例,全部病例均有基础疾病,其中气管插管48例,气管切开21例;机械通气57例.共收集到临床分离菌73株,G-41株(56%),G+26株(36%),真菌6株(8%).痰培养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18%),肺炎克雷伯菌12株(16%),铜绿假单胞菌菌9株(12%),表皮葡萄球菌8株(11%),鲍曼不动杆菌5株(8%).结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HAP的发生率较高,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大多具有耐药性.要减少和控制HAP不应将广谱抗生素作为一种预防手段,根据致病菌监测及药敏结果调整窄谱抗生素,侵袭性检查和治疗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灭菌措施,患者交叉感染、抵抗力低下和慢性疾病是影响HAP预后的主要不利因素,故及早及时有效治疗至关重要.此外,抵抗力的增加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参加"和谐使命-2014"海外医疗服务的经验,探索加强医院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的有效途径和管理措施。方法对医院船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感染控制方面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制定出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在"和谐使命-2014"任务执行过程中付诸实施。结果整个任务期间,医院船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共计119例;其中,1例为艾滋病、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三重感染患者,1例为严重产后感染患者,1例为急性重症胃肠炎患者,2例为肺部感染患者。整个治疗过程顺利,没有出现任何院内感染或感染播散病例。结论对医院船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感染控制问题,可通过成立感染控制小组、建立相对隔离措施、加强管理防护等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7.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文献报道NICU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8%~40%。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直接死因的30%由感染引起。医院感染将延长住院时间、危及患儿生命,对患儿、家属、社会都造成危害。因此,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管理非常重要。为了研究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本组资料对2010年1月~12月与2011年1月。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NICU住院的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我院创伤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创伤病人(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救治结果。方法对201例严重创伤病人应用TRISS法,计算其生存概率(Ps),以M和Z检验与严重创伤结局(MTOS)组进行比较评估。采用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编制的计算机创伤评分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201例中预测存活187例,实际存活180例,Z=-3.1566,M=0.618,其中钝性伤年龄<55岁的106例预测存活101例,实际存活95例;≥55岁51例预测存活47例,实际存活44例。结论本组严重创伤病人救治水平与MTOS组相当。但同时应考虑到:(1)MTOS组资料来源较分散,创伤严重度不等,而本组资料均来自ICU,ISS≥16;(2)MTOS组>65岁者占7.9%,而本组占10.6%。因此,说明本组严重创伤病人救治水平较高,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高海拔NICU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为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关于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新生儿进行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在NICU住院时间>48h的1 107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34例,发病率3.07%,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行经皮气管切开的疗效及术后呼吸道感染风险特征。方法选取ICU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7例。观察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对照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经皮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15±4.36)min、术中出血量(6.41±1.33)mL、切口长度(1.32±0.41)cm、切口愈合时间(3.52±0.71)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气管插管保留≥1周、机械通气时间≥1周、合并基础疾病为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湿化瓶、呼吸机接口、吸引器连接管为气管切开术后引起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且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用于ICU中的手术相关指标满意,气管插管保留≥1周、机械通气时间≥1周、合并基础疾病是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玉红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2,(11):52-55
目的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最近3年来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所有患者的分离菌株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ICU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阳性球菌有上升趋势,阴性杆菌分离菌种从肺炎克雷伯菌转为鲍曼不动杆菌,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者增加的均是高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结论 ICU分离出的细菌以多重耐药菌株增加为主,应加强监测,临床医生应结合本地区细菌流行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产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点及MICU管理模式在危重孕产妇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于MICU的2531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一般情况(年龄、孕周、孕产次、生育史等),分析疾病种类及构成比、住院时间及临床救治结局等,并探讨MICU管理模式在危重孕产妇救治中的作用。结果:本组2531例中,剖宫产2005例(79.22%),其中MICU手术团队独立手术958例;阴道分娩179例(7.07%);流产、引产107例(4.23%);未终止妊娠240例(9.48%)。危重孕产妇前三位病因分别为重度子痫前期(42.67%)、前置胎盘(22.96%)和产后出血(16.55%)。2531例危重孕产妇中,前次剖宫产572例(22.60%),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355例(14.03%),双胎妊娠289例(11.42%)。本组2531例入住MICU住院时间为1~36天,平均3.43天;65.54%的危重孕产妇在MICU的住院时间≤3天。治愈或好转后转普通病区或出院2516例(99.41%);转院13例(0.51%);院内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革兰阴性菌的流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耐药的状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RICU收住患者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试验方法严格按照NCCLS最新标准进行。结果 RICU共分离出277株革兰阴性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90株(32.49%)、不动杆菌65株(23.47%)、肺炎克雷伯杆菌56株(20.22%),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20株(7.22%),其次为黏质沙雷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仍高度敏感,但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却不断增高。结论加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对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罗彦丽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1999,1(12):51-51
ICU病房是危重病人密集,病情复杂,侵入性操作繁多之场所。病人多因呼吸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而导致见疫功能低下,在住院期间内不断接触新患和新病原曲,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自1998年1月至1999年9月.我病房共收治危重患87例,发生医院感染26例,现将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术与屏/片系统床旁摄影合格率、一次成功率及患者受辐射剂量等,来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床旁摄影中的作用.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术摄片合格率100%,一次性成功率100%,患者受辐射剂量减少20%~30%.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床旁摄影中优于屏/片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