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院内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医疗护理质量的综合体现。消毒灭菌和隔离是切断微生物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护理部负责制订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在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的质量控制中有着重要地位。几乎所有护理操作都离不开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护士是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主力,因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被视为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南丁格尔”时代.还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础护理在整个医疗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啊到医疗质量,影响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基础护理是护理的核心部分,而生活护理,技术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又是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对院内感染认识的提高和重视.基础护理质量在控制院内感染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毒隔离的改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护理工作中易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实施相应对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年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新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经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查缺补漏等措施,2009年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有效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重视前瞻性培训、加强细节管理,做到可持续改进,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刘英莲  张莉 《天津护理》2003,11(6):307-308
目的:探讨SARS病人的临床护理和隔离消毒管理方法。方法:对112例SARS病人及疑似病例进行全面细致的基础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动脉血氧变化,观察治疗、用药反应;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和心理护理;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和自我防护措施。结果:病人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病人死亡,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未发生医护人员感染。结论:落实护理措施,严格隔离消毒管理、可行、有效,能提高SARS病人的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胡桂梅 《护理研究》2005,19(6):1110-1110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其消毒灭菌效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因此,做好消毒灭菌的监测管理,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传染病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隔离消毒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染病医院环境内大量传染性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传染病医院的特殊性和控制院内感染工作的艰巨性.传染病医院必须做好隔离消毒,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切断传染途径,阻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消毒隔离措施在传染病医院感染控制中显得更为重要和更具有其特点.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我们根据传染病医院环境和建筑学要求,严格传染病医院选址、科室设置、隔离室、消毒间设置的隔离要求,探索传染病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建立完善的隔离消毒制度,采取完善区域化管理,严格划分隔离区,严格执行各区隔离要求.引进先进的隔离消毒设备是控制传染病医院院内感染的必备条件.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消毒措施,规范开展医院隔离、消毒效果监测,根据传染病隔离分类,采取针对性隔离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和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早产儿705例,采用每月调查表和回顾性分析方法,翻阅患儿病历,统一填写表格,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引起院内感染的部位及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院内感染早产儿共15例。院内感染率为2.13%(15/705)。早产儿院内感染分布情况: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胃肠道、口腔、皮肤、眼部等部位感染。影响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技术不到位以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引起。结论:呼吸系统及胃肠道部位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应加强以上部位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加强保护性隔离,加强导管护理对预防和控制早产儿院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本院两年多控制院内感染的工作实践.着重论述了医院护理主管部门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职能作用和强化护理人员感梁控制管理,抓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于降低院内外源性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临床护理综合性预防院内感染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领导,建立院内感染监控机构,二是充分发挥监测员的作用,认真做好科室感染监测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各项临床护理感染监控措施:四是坚持经常与科室互通信息,及时解决院内感染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护理管理之中,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内各种传播因素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抓好各科室人员管理,加强组织建设,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做好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操作的工作是保证临床护理活动安全的基础,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是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眼科病房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几点护理措施,如何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新课题。在病房中加强消毒隔离,切断传染源,加强局部药品的管理,制定具体的消毒和检测制度,有效地达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隔离专项工作检查,了解消毒隔离工作管理现状。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为标准,抽查不同类型营利性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情况。结果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在布局、消毒灭菌方法、灭菌物品储存、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等方面合格率低,存在问题较多。结论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控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2.
供应室是负责全院无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重要场所,是供应全院各科室无菌物品的专业部门。供应室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所以供应室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消毒隔离要从几方面管理。  相似文献   

13.
消毒、灭菌措施是切断医院内感染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消毒管理监测工作,可大大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我院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以及《消毒技术规定》有关规定,对消毒灭菌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我们的管理及监测方法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笔报道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体会。阐述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领导重视、健全制度;病区布局科学、设备到位;提高业务素质,强化预防意识。认为要做好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制度落实、布局科学、设备到位、监管得力、消毒严格、操作规范、奖罚分明是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消毒隔离管理,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方法空气标本在紫外线灯消毒1h后采取,物体表面标本用含氯500mg/L消毒液擦拭后采取,手标本在洗手后采取。结果空气标本合格率96.67%,婴儿洗澡间物体表面、海绵标本合格率93.33%,水龙头标本合格率100%,母婴同室物体表面合格率70%,手标本合格率70%。结论制定并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检查督促,每月进行消毒隔离效果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日常的消毒隔离工作,是控制或减少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患者在入院时即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院内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手段-消毒、灭菌、隔离等,属于护理操作的范围,因此,护士在控制院内感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取加强护士慎独修养的教育、加强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加强消毒隔离的质量监测,有效的防止了感染发生及扩散。现将我们采取的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及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人员在医院各类人员比例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与病人、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最频繁,也最密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这些无一不与护理密切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涉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医院感染管理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院护理部重视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风险护理管理措施对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120例住院院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风险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应用FMEA风险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感染部位、院内感染失效模式RPN得分情况、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消化系统、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发生率、医患交叉感染、室内通风不畅、患者自身因素、环境清洁消毒、突发事件应对无效等RPN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观察组诊疗器械专用、隔离标识、使用防护用品、清洁消毒工作、床边备快速手消毒剂等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FMEA风险护理管理措施对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控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降低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有效规避风险,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院内感染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65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发现,院内感染的发生机会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住院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发生感染的部位按频数依次为手术切口、呼吸道、尿道、口腔和腹腔。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预防感染,反而可能引起二重感染。体会到,预防院内感染护理对策是既要注意对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和所处环境的消毒,又要加强无菌操作技术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工作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医院消毒和灭菌工作都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病区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在建立计算机辅助的监测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分类进行了6年的动态监控,总结了一套对重点科室护理管理中消毒工作的动态管理办法,并坚持对卫生学情况及各类消毒灭菌器材和物品进行了动态监控和评估,促进了各项院内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