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PAD)介导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作用。方法采用PCR及克隆技术构成表这载体pET28a—TAT—EGFP,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AT—EGFP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注入小鼠尾静脉,取脑、心肌、肝、脾和肾等器官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在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达和纯化了分子量为28KD的TAT—EGFP融合蛋白。在小鼠的肝、心肌、脑、肾和脾等组织切片荧光检测呈阳性。结论TAT可介导EGFP在广泛组织内的跨膜转导,这一研究为外源活性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细胞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TAT-EGFP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并纯化.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后得到pET28a-TAT重组质粒,再连接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组成pET28a-TAT-EGFP重组表达子.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十二烷基硫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及结论:成功地构建了TAT-EGF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诱导后获得了高效表达并纯化,为进一步研究TAT的蛋白转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郑文杰  罗刚  向强  李长青  周跃 《医学争鸣》2009,(20):2093-2097
目的:表达并纯化具有入胞转导能力并保持骨诱导活性的重组融合蛋白TAT/LMP-3,观察融合蛋白TAT/LMP-3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入胞转导活性和诱导其成骨分化的效能.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TAT/LMP-3和pET43.1a—LMP-3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Ni—NTA树脂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制备重组蛋白LMP-3的多克隆抗体.将融合蛋白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孵育,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融合蛋白的入胞效应,检测成骨细胞标志性基因表达以分析重组蛋白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ET43.1a—TAT—LMP-3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TAT/LMP-3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后融合蛋白TAT/LMP-3纯度大于90%.成功制备了TAT/LMP-3的兔源性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证实TAT—LMP-3融合蛋白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转导进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时,TAT/LMP-3能成功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结论:成功进行了TAT/LMP-3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和鉴定,构建的TAT/LMP-3融合蛋白具有入胞转导能力同时保持了骨诱导活性,为其在脊柱融合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蛋白转导结构域TAT和人缺氧诱导因子1α PAS-B结构域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方法 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TAT-PAS-B、pET-PAS-B和pTAT-EGFP;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内,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利用镍-亚硝胺乙酸-组氨酸(NiNTA-His)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PAS-B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过优化表达和纯化条件,融合蛋白在IPTG诱导下获得特异性表达,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结论 含人缺氧诱导因子1αPAS-B和TAT结构域融合蛋白的成功表达及纯化,为应用该融合蛋白调控体内HIF-1α的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赵亚  周景师  江少杰 《医学争鸣》2009,30(9):831-834
目的:制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FHIT/TAT以及该融合蛋白的兔抗多克隆抗体,探讨FHIT基因对肝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确定该载体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并获得纯化的FHIT/TAT融合蛋白,同时以该融合蛋白免疫兔制备抗FHIT/TAT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构建了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确定了该载体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Western Blot检测也证实了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以此为基础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并获得了70%纯度的FHIT/TAT融合蛋白;同时制备了较高滴度的兔抗FHIT/TAT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建立了制备具有高效转导作用的HIV-TAT蛋白转导域与FHIT基因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获得了该融合蛋白的兔抗多克隆抗体,为FHIT基因对于肝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特别是肝肿瘤的基因治疗和预防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沙眼衣原体质粒蛋白pORF5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沙眼衣原体(CT)pORF5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GEX-6p/pORF5,表达并纯化质粒蛋白pORF5,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 用PCR法扩增pORF5基因,定向插入pGEX-6p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5,重组体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ORF5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鼠,ELISA及Western-blot分析pORF5质粒蛋白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结果 PCR扩增出795 bp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插入片段与GenBank登陆的D型Ct一致;pORF5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血清效价为1:25 600.结论 pORF5蛋白在原核细胞中可有效表达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功能、阐明Ct的致病机制、研制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含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与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原核表达可溶性TATPTD-Ngb,并鉴定、纯化,检测TATPTD-Ngb对皮质神经元的跨膜转导功能。【方法】提取SD大鼠脑组织总RNA,通过RT-PCR法构建编码TATPTD-Ngb的融合基因,克隆入pET28b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分析及可溶性鉴定,利用所表达的目的蛋白上的6个组蛋白用Ni-NTA琼脂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将不同浓度纯化的融合蛋白与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共孵育2h,用Western-blot分析融合蛋白的跨膜转导。【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TATPTD-Ngb的原核表达载体,插入片段500bp,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可溶性TATPTD-Ngb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k,Westernblot鉴定显示表达蛋白具有抗原性,并具有转导入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的功能,随给予蛋白浓度的增高进入神经元内的融合蛋白量增高。【结论】可溶性融合蛋白TATPTD-Ngb可转导入皮 质神经元,对进一步研究Ngb的功能及蛋白转导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含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与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原核表达可溶性TATPTD-Ngb,并鉴定、纯化,检测TATPTD-Ngb对皮质神经元的跨膜转导功能。【方法】提取SD大鼠脑组织总RNA,通过RT-PCR法构建编码TATPTD-Ngb的融合基因,克隆入pET28b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分析及可溶性鉴定,利用所表达的目的蛋白上的6个组蛋白用Ni-NTA琼脂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将不同浓度纯化的融合蛋白与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共孵育2h,用Western-blot分析融合蛋白的跨膜转导。【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TATPTD-Ngb的原核表达载体,插入片段500bp,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可溶性TATPTD-Ngb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k,Westernblot鉴定显示表达蛋白具有抗原性,并具有转导入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的功能,随给予蛋白浓度的增高进入神经元内的融合蛋白量增高。【结论】可溶性融合蛋白TATPTD-Ngb可转导入皮 质神经元,对进一步研究Ngb的功能及蛋白转导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表达并纯化血管生成素(ANG)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蛋白,以进一步探讨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PCR扩增人ANG基因,将其与EGFP基因融合后克隆到高表达载体pMFHT,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HIS鄄ANG鄄EGFP。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并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blot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并从破菌上清中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5%以上。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诱导表达的菌体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发射明亮的绿色荧光。结论:成功的表达并纯化了ANG鄄EGFP融合蛋白,利用EGFP的荧光示踪作用,该融合蛋白可用于血管生成素核转位和胞内共定位蛋白质研究。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 - 1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 TAT具有独特的跨膜运转方式 ,而且有转导速度快 ,效率高的特点 ,被称为蛋白转导结构域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 [1 ,2 ] .本研究用PCR扩增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 bcr/ abl融合蛋白的基因片段 ,在其 5′端融合 PTD结构域的编码区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 .表达产物经纯化后 ,加入培养的 HL 6 0细胞 ,表达的蛋白可直接进入细胞内 .这一结果为用外源蛋白负载(L oading)免疫细胞提供了新的途径 .1 材料和方法1.1  DNA重组 人工合…  相似文献   

11.
薛茜  温伟红  孟艳玲  张勇  张巍  王涛  张瑞  杨安钢 《医学争鸣》2006,27(12):1060-1063
目的:构建带有转膜结构域Arg9编码序列的R9/ScFv14/EGFP融合基因,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分析表达产物与HBsAg的结合活性. 方法:设计引物,将Arg9的编码序列引入单链抗体基因的5′端,PCR扩增后获得带有Arg9编码序列的ScFv14基因,将PCR产物连入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 将测序正确的ScFv14基因和R9/ScFv14基因分别与EGFP基因连接后转化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ScFv14/EGFP和R9/ScFv14/EGFP两种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LysS,以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与HBsAg的亲和活性. 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ScFv14/EGFP融合基因和R9/ScFv14/EGFP融合基因序列完全正确.SDS-PAGE分析表明两种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获得表达,表达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20% 和25%.间接ELISA检测证实所表达的ScFv14/EGFP融合蛋白和R9/ScFv14/EGFP融合蛋白均具有HBsAg结合活性. 结论:成功构建了带有转膜结构域Arg9编码序列的R9/ScFv14/EGFP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ScFv14/EGFP和R9/ScFv14/EGFP均具有与抗原HBsAg特异性结合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取小鼠TSR2—3/TSP-1基因片段,并高效表达和纯化GST—TSR2—3融合蛋白。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小鼠肺总RNA中,获得编码TSR2—3的基因片功能片段,测序后,通过酶切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5X-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导入E.coli BL21宿主菌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的GST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和Westem blot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获得小鼠TSR2-3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基因序列一致,重组GST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m blot分析,在相对分子量39kDa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重组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克隆小鼠TSR2—3基因片段,并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亲和层析后获得高纯度GST—TSR2—3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和表达带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的Foxp3(forkhead boxP3)PRD缺失突变体(PTD-ΔPRD)融合蛋白,并探讨其对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小鼠ΔPRD片段核酸序列,将其分列插入到带PTD的pET28a-PTD和pET28a-PTD-eGFP原核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表达融合蛋白,利用镍柱获得并复性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表达的正确性、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穿膜进入小鼠T淋巴细胞瘤株EL-4细胞中的能力、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融合蛋白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融合蛋白可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表达,并获得了大量纯化的融合蛋白。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显示融合蛋白穿越细胞膜进入EL-4细胞核中,混合淋巴反应初步证明融合蛋白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结论:成功表达小鼠PTD-ΔPRD Foxp3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有效进入细胞核内,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和表达带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的Foxp3(forkhead box P3)PRD缺失突变体(PTD-ΔPRD)融合蛋白,并探讨其对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小鼠ΔPRD片段核酸序列,将其分列插入到带PTD的pET28a-PTD和pET28a-PTD-eGFP原核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表达融合蛋白,利用镍柱获得并复性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表达的正确性、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穿膜进入小鼠T淋巴细胞瘤株EL-4细胞中的能力、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融合蛋白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融合蛋白可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表达,并获得了大量纯化的融合蛋白。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显示融合蛋白穿越细胞膜进入EL-4细胞核中,混合淋巴反应初步证明融合蛋白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结论:成功表达小鼠PTD-ΔPRD Foxp3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有效进入细胞核内,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PTD-Calbindin D28K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穿膜功能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PTD-Calbindin D28K(CaBP28)的表达质粒,并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在体外初步鉴定其跨膜转运功能。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反转录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编码CaBP28的全长cDNA序列,重组入pET-32a及含有PTD的pTrans Vector表达载体中,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构建重组体的表达菌株。IPTG诱导表达后,以NTA-Ni亲和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鉴定。纯化的CaBP28及PTD-CaBP28用FITC标记,分别以一定的浓度孵育体外培养的cos7细胞,最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者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FCM)做定量分析。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含有及不含有PTD的CaBP28表达载体,插入片断。783bp,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30000、50000,经Wetern blot鉴定,与抗CaBPD28K抗体均有特异性反应。孵育培养的cos7细胞后,CaBP28-FITC仅少量吸附于细胞膜表面,而PTD-CaBP28-FITC则分布于胞质内;FCM定量分析发现,细胞荧光强度随着目的蛋白的孵育浓度或孵育时间增加而增加,并且孵育时间为1h时荧光达到最强。结论重组PTD-CaBP28具有良好的细胞穿膜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取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4A2(PTP4A2)基因并高效表达纯化,对于产物的体外活性进行测定。【方法】用RT-PCR技术,从肝癌细胞系HepG2的总RNA中,获得编码PTP4A2基因功能片段的DNA。测序后,通过酶切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E.coliBL21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的GST融合蛋白。对重组融合蛋白过谷胱甘肽琼脂糖柱进行纯化,western印记进行鉴定,质谱检测蛋白分子量。通过其对底物磷酸多肽的去磷酸化反应,鉴定其活性。【结果】获得编码肝癌细胞PTP4A2(全长氨基酸)的基因序列,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基因序列相一致。重组GST融合蛋白经western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Mr=45000处,有特异的蛋白条带。重组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柱进行纯化后,得到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质谱检测其分子量为45470.6。底物多肽去磷酸化反应表明纯化产物具有较强活性。【结论】成功克隆人PTP4A2基因,并在E.coliBL21中高效表达,亲和层析后获得高纯度GST融合蛋白,质谱检测分子量与预期结果一致,纯化产物具有蛋白磷酸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本室构建的pET14b-His-TAT-Flag重组载体表达的融合蛋白在细胞中转导效率低的原因,建立高效的细胞内转导系统。方法 通过PCR方法去除原有载体中的Flag序列,在改建正确的pET14b-His-TAT重组载体基础上插入EGFP编码序列,将经酶切、DNA测序鉴定正确的pETl4b-His-TAT-EGFP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正确,再经蛋白透析、过滤处理。将His-TAT-EGFP融合蛋白加入ECV304细胞中,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重组质粒pET14b-His-TAT融合表达载体和pET14b-His-TAT-EGFP重组载体经酶切、DNA测序鉴定证实构建成功。表达纯化出了高纯度His-TAT-EGFP融合蛋白并具有较高细胞内转导活性。结论 成功改建pET14b-His-TAT-Flag重组载体,正确构建pET14b-His-TAT-EGFP载体,His-TAT-EGFP融合蛋白高效表达。并具有明确的细胞内转导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蛋白转导结构域(ScFv-Tat)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活性及内化情况. 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入含有蛋白转导结构域Tat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TAT-HA,在大肠杆菌BL2l(DE3)LysS内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用亲和层析柱纯化. 间接ELISA和ELISA竞争抑制实验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亲和活性,将纯化蛋白与HBsAg阳性或阴性肝癌细胞共孵育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结合及内化情况. 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表达,表达的ScFv-Tat融合蛋白具有与HBsAg结合的活性,并且能够特异性内化入HBsAg阳性肝癌细胞. 结论: 单链抗体与Tat蛋白转导结构域融合后,实现了ScFv-Tat融合蛋白的特异性内化,为该单链抗体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